“卑職追蹤女賊南下,直至固安,未尋得女賊蹤影,卻意外得知邪教的重大情報!”


    崔應元低聲向陳銘稟報,眾人皆在水中,不便行禮,隻微微欠身示意。


    “什麽情報?”


    見崔應元神色詭秘,陳銘也收起笑容,嚴肅以對,表示重視。


    “邪教妖孽正圖謀大事!他們與韃子有所勾結!”


    崔應元一字一頓,低聲說道。


    “可有確證?”


    “卑職親眼目睹,在固安城的興隆客棧,邪教妖孽與偽裝成商人的韃子會麵。”


    “可惜卑職擔心暴露行蹤,不敢靠近查探,隻隱約聽見他們提及進京……”


    “崔兄謹慎是好事,邪教妖孽與韃子就像老韓的腳氣,不找出對策是無法根除的!”


    “所以我們不必急躁,先休息一會兒,合計對策,再做打算。”陳銘沉思片刻後說。


    話畢,眾人不再談論公務,清空思緒,好好休憩一番。


    一個多時辰後,離開“清泉浴館”,陳銘並未慌張,帶崔應元去了“萬福樓”。


    “百戶大人,我們應該盡快前往固安!”


    崔應元有些焦慮地提議。


    “老崔,你覺得現在去固安,那些邪教妖孽和韃子會愚蠢到還在那裏等著我們嗎?”陳銘端著酒杯,悠悠地說。


    聞言,崔應元倒吸一口冷氣,隨即端起酒杯,恭敬地說:“卑職考慮不周,還請百戶指示!”


    “大家都是兄弟,不用這麽客氣。我看固安的邪教問題就交給當地官府吧,我們不能越權……”


    “至於韃子的探子肯定會來京城,我們隻能靜觀其變,崔兄不是也聽見他們說要來京城了嗎?”


    陳銘抿了口酒杯中的黃酒,意味深長地說。


    “萬一他們不來呢?”


    “這裏是京城,從邊關遠道而來,這麽好的機會,韃子會放過?”陳銘笑著說。


    聞言,眾人紛紛點頭稱讚,連忙舉杯,敬佩百戶老爺的英明決策。


    次日下午,崇文門外。


    “外地商人來京城,這裏是必經之路,按行程他們還需要些時日,我們就在此等候吧。”


    裝扮成士兵的陳銘對同樣喬裝的崔應元說。


    韓忠和鄭煥已提前讓他們返迴百戶所,這裏有正規軍協助,無需再額外派人。


    人多並非總是好事。


    不過陳銘有些不適,身上的鴛鴦戰襖許久未洗,不時散發出的異味讓他頗感尷尬。


    “那個韃子的相貌我記住了,隻要再見,必定認得出。”崔應元在一旁的話語,暫時轉移了陳銘對戰襖的注意力。


    “那就耐心等待吧。”


    “百戶……呃,不對,銘兄怎麽斷定韃子進城必定走崇文門?”


    “老崔,你不是說韃子裝扮成商人了嗎?他們當然會走崇文門啊!”


    “對,我這腦袋。 ”崔應元恍然大悟,連連點頭。


    何故?


    隻因京師九門中,唯有崇文門是商賈必經之路,進京必由此門,因為此處征收關稅。


    走其他門?


    此乃大明,非後世,行經何門皆有定規。


    這也是陳銘二人在此守候的原因。


    況且,即便去固安,成功的機會也可能不如在此地。


    再說,這並非朝廷正式委派的任務,能否抓到韃子,尚是未知數。


    申時已至,烈日當空,他們盯著絡繹不絕的商賈進入城門,卻連根毛都沒撈到。


    “銘兄,這樣傻站著,實在憋屈,都快一天半了,韃子不會不來吧?”


    崔應元有些焦慮地說道。


    “老崔,冷靜點,我知道你看著那些守門的搜刮心裏癢癢,這就是命運不公,我們先幹正事,來日方長。”


    陳銘反過來安慰崔應元。


    崔應元眼紅也是情有可原,全天下的商賈、貨物進京都要過崇文門,怎能不讓人心動?


    正思緒紛飛之際,遠方來了一隊商人。


    “各位軍爺安好,我們是山西範家商行的,運了些土特產進京。”


    領頭的商人微胖,頭戴六合一統帽,向城門的小旗官拱手賠笑。


    “少囉嗦,出示路引、貨單,讓兄弟們查驗。”小旗官鄭金田傲慢地說。


    “是,小民明白。”


    商人笑著從懷裏掏出早已準備好的路引、貨單,還有幾塊碎銀,遞給鄭小旗。


    這位鄭小旗正是左安門守衛鄭玉田的親哥哥。


    “還算你識相。”


    鄭小旗麵無表情地接過,眼神卻柔和了許多。


    “那個,賈六,過來,給爺瞧瞧……這些字真難認。”


    鄭小旗說著,順手把碎銀揣進口袋,把貨單和路引交給旁邊的士兵辨認。


    與此同時,其他士兵開始檢查貨物,賈六則讓商行的夥計和車夫逐一出示路引,逐一核對。


    “那個人的樣子我記得,這裏沒看到那個韃子……”


    崔應元悄聲對身旁的陳銘說。


    “老崔,你看第二輛馬車後麵……”


    陳銘注視著繁忙的場景,低聲對崔應元說,深思熟慮的語氣中透露著微妙的暗示。


    崔應元順著他的視線望去,隻見一輛由兩匹馬牽引的雙輪車,車上堆滿了半人高的大缸,車轍深陷,顯然裝載甚重。


    “你認為其中有詐?”崔應元問。


    “不,是推理。你看,這些天遇到的大多是南方或本地的商人,而這支隊伍來自北方,又是西邊的人。”陳銘迴答。


    “再者,那些缸裏裝的應該是汾酒,珍貴得很!可他們長途跋涉,也不換些小壇子,萬一出了什麽意外,得多浪費啊!”陳銘緩緩對崔應元分析。


    崔應元一聽,立刻明白了,轉身準備發出信號,準備逮捕人。


    “崔兄,別急躁,這樣召集人來,你能分到多少功勞呢?”陳銘帶著似笑非笑的表情對他說。


    “銘哥果然智謀過人!”崔應元稱讚一聲,拉著陳銘到旁邊的房間,換上了普通百姓的衣服。


    換好衣服,商隊已經完成了檢查,繳清了稅款。鄭小旗示意放行,頓時人聲馬嘶,商隊從容地通過崇文門。


    進入城門後,商隊向北朝東直門方向行進。陳銘二人則遠遠地跟在後麵,不疾不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小商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雲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雲迪並收藏大宋小商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