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煥的辦事效率很高,半天時間就為陳銘找到了一匹好馬。
和齊掌櫃等人熟悉之後,又開辟了一條商業通道,南方的絲綢、茶葉,北方的皮貨、牛羊以及馬匹,都是雙方需要的物資。
第二天一早,齊掌櫃親自將銘公子的新坐騎送來。
當然,他不僅是為了送馬,作為大明的好商人,齊掌櫃有義務提供情報。
\"邪教的妖人可不好對付,來無影去無蹤……\"
馬匹交易結束,百戶所裏,齊掌櫃皺著眉向陳銘報告。
“總有些線索吧,那位女校尉已經獨自北上東北了……”陳銘不耐煩地提醒道。
這些陝西人,心地善良,就是顧慮太多,猶豫不決,與他想象中豪放的西北漢子截然不同。
“我聽說,嗯,隻是聽說……他們在通州有個分舵。”
“這就對了!齊掌櫃果然深思熟慮。”
齊掌櫃離開後,陳銘讓孫梧、子癡看守百戶所,帶著韓忠和鄭煥整理好行裝,準備一同前往通州調查。
通州離百戶所不遠,大約走了四個時辰,接近未時,三人便抵達了通州。
“公子,這通州如此廣闊,我們去哪裏找那個女子?”
韓忠直愣愣地問陳銘。
“胡言亂語!找什麽女子?本公子要找的是邪教妖孽,如果那女校尉遇到危險,我們也能出手相助。”陳銘義正辭嚴地說。
“是,公子英明無比。”
鄭煥見陳銘臉色微變,連忙接話,心想,這家夥,真是個傻瓜,有些事知道就行了,何必說出來呢?
三人找了個客棧先歇腳。
在這個年代,交通不便,來迴奔波太過麻煩,隻能先在通州安頓下來,再慢慢搜尋線索。
“走,四處逛逛。”安頓好後,陳銘對兩人說。
兩位護法隻能遵命行事,跟在陳銘後麵,在通州城裏漫步閑逛。
那時的城市都不大,逛起來並不費力。
洪武元年,因運河漕運的發展,通州開始築城,設有東門通運,西門朝天,南門迎薰,北門凝翠。每門都有樓閣,那是舊城。
正統十四年又修建了通縣新城,新城連接舊城,設兩門,南門題額“望帆雲表”,西門題額“五尺瞻天”。
雖說是在閑逛,但陳銘一邊走,一邊掏出小本本和炭筆,凡是有重要商鋪和商戶的地方都做了標記。
還吩咐跟班的鄭煥在地圖上做好標記和注解。
正逛著,隻見街上行人要麽三三兩兩,要麽成群結隊,都往城北走去。
“請問大哥,這些人趕著去幹什麽?”
鄭煥拉住一個看起來和藹的男子詢問。
“你們外地人不清楚,下月十九是觀世音菩薩出家的日子,那邊古塔會有法會……”男子一臉虔誠地說。
三人一聽,相視一眼,心中都明白了,便收起行裝,隨著朝聖般的洶湧人流朝北向燃燈佛舍利塔走去。
兩柱香的時間後,古塔已隱約可見,人群也愈發密集。
人群中,一道身影一閃,立刻引起了陳銘的注意。
那是個高挑的身影,身穿青衣,頭戴鬥笠,腰間掛著短劍……
陳銘心中一動,表麵上卻不動聲色。
既然這位女隊長武藝高強,他決定帶倆精兵在後方支援,以免徒勞無功甚至搞砸。
畢竟他的專長是用智謀,不是刀劍相向啊!
“喂,顯明,一會兒你主要負責記錄現場情況,任何細節都不能遺漏,其餘的事別管!”
“大棒槌,哦不,韓老,你注意周圍環境!”
“公子請放心,若有可疑人物,韓某一定先製住他。”韓忠拍胸脯保證。
“不對!你的首要任務是保護公子!”
鄭煥一聽,立刻正色對韓忠說。
“是是是,小的一定優先保護公子的安全!”韓忠恍然大悟,連連應允。
邊說話邊隨著人流前進,他們離古塔越來越近了。
接近古塔的外圍,隻見一圈白色的帷幕綿延環繞,將古塔緊緊包圍。
“所有祈福的男女信徒請隨緣布施……”
一個麵黃肌瘦的男子站在功德箱旁,扯著嗓子對著人群喊叫。
隨著瘦子的唿喊,一些身著白袍的教徒手握木棍維持秩序。
“這位兄弟,進這裏必須布施嗎?”
鄭煥見狀連忙整理衣冠,上前詢問。
“你這胖小子,看來也是見過世麵的,哪位神仙會無緣無故賜福?布施越多,福報就越深厚!”
黃臉瘦子理直氣壯地說。
鄭煥瞥了陳銘一眼,得到示意,按照最低標準,每人給了一個銅板,跟著人群走進帷幕之中。
進入帷幕後,景象截然不同。
隻見煙霧繚繞,燭火明亮,到處都是跪拜祈福的信徒。
陳銘在人群中不停張望,卻沒有發現那個高挑的身影……
帷幕內還有一個大鼎,鼎內燃燒著胳膊粗的高香,香灰已經堆積成厚厚一層,遠遠望去,猶如煙火繚繞的森林。
大鼎之後豎立著一麵旗幟,旗上繪有一尊神像。
神像繪製在旗上,工藝粗糙,令人看了心中不悅。
沒興趣探究旗上神像的來曆,正要繼續前行,卻發現大鼎後麵又有一群人守護,他們身披褐色衣物,與帷幕融為一體。
“怎麽?這裏也要布施?”
鄭煥有些不安,暗想還好陳公子早有預見,沒帶太多人,否則這趟可就虧大了!
“你這胖子說什麽呢,進來祈求神佛保佑,當然是憑個人誠意,沒人強迫你進去。”
旁邊的褐衣教徒瞪了鄭煥一眼,反駁道。
陳銘朝鄭煥點頭,按照每人一兩銀子的標準布施,才進入了第二層帷幕。
沒辦法,既來之則安之,總得帶點紀念品迴去。
進入第二層帷幕,發現裏麵人少了一些,但穿著明顯比外麵的人華麗。
看來無論何處,身份和地位都很重要。
第二層帷幕內,除了同樣煙霧繚繞的香火,還有一個金光閃閃的神像。
這座雕像鍍了金箔,鄭煥憑經驗推斷,內部可能是木製或泥製的。
否則它不可能如此沉重,木製的蓮花座可能都無法承受它的重量。
“公子,有錢真是不一樣啊!”韓忠突然冒出這樣一句話。
“別說話,保持警惕!”陳銘不耐煩地警告。
這百戶的武力值低得可憐,這位稍微強一些,但頭腦卻簡單得可笑。
沒辦法,可用的人就這麽幾個。
大明最需要的是什麽?
人才啊!
“這些人真會斂財,就憑這個臨時搭建的組織,竟然積累了這麽多銀兩,果然無需成本的生意!”鄭煥用手遮額,感慨地說。
“這些人似乎有古怪,不要隨意發言!”陳銘在旁邊低聲提醒。
“有官府的人!兄弟們快來!”
隻聽見一聲大喝,嚇得陳銘三人一驚。
和齊掌櫃等人熟悉之後,又開辟了一條商業通道,南方的絲綢、茶葉,北方的皮貨、牛羊以及馬匹,都是雙方需要的物資。
第二天一早,齊掌櫃親自將銘公子的新坐騎送來。
當然,他不僅是為了送馬,作為大明的好商人,齊掌櫃有義務提供情報。
\"邪教的妖人可不好對付,來無影去無蹤……\"
馬匹交易結束,百戶所裏,齊掌櫃皺著眉向陳銘報告。
“總有些線索吧,那位女校尉已經獨自北上東北了……”陳銘不耐煩地提醒道。
這些陝西人,心地善良,就是顧慮太多,猶豫不決,與他想象中豪放的西北漢子截然不同。
“我聽說,嗯,隻是聽說……他們在通州有個分舵。”
“這就對了!齊掌櫃果然深思熟慮。”
齊掌櫃離開後,陳銘讓孫梧、子癡看守百戶所,帶著韓忠和鄭煥整理好行裝,準備一同前往通州調查。
通州離百戶所不遠,大約走了四個時辰,接近未時,三人便抵達了通州。
“公子,這通州如此廣闊,我們去哪裏找那個女子?”
韓忠直愣愣地問陳銘。
“胡言亂語!找什麽女子?本公子要找的是邪教妖孽,如果那女校尉遇到危險,我們也能出手相助。”陳銘義正辭嚴地說。
“是,公子英明無比。”
鄭煥見陳銘臉色微變,連忙接話,心想,這家夥,真是個傻瓜,有些事知道就行了,何必說出來呢?
三人找了個客棧先歇腳。
在這個年代,交通不便,來迴奔波太過麻煩,隻能先在通州安頓下來,再慢慢搜尋線索。
“走,四處逛逛。”安頓好後,陳銘對兩人說。
兩位護法隻能遵命行事,跟在陳銘後麵,在通州城裏漫步閑逛。
那時的城市都不大,逛起來並不費力。
洪武元年,因運河漕運的發展,通州開始築城,設有東門通運,西門朝天,南門迎薰,北門凝翠。每門都有樓閣,那是舊城。
正統十四年又修建了通縣新城,新城連接舊城,設兩門,南門題額“望帆雲表”,西門題額“五尺瞻天”。
雖說是在閑逛,但陳銘一邊走,一邊掏出小本本和炭筆,凡是有重要商鋪和商戶的地方都做了標記。
還吩咐跟班的鄭煥在地圖上做好標記和注解。
正逛著,隻見街上行人要麽三三兩兩,要麽成群結隊,都往城北走去。
“請問大哥,這些人趕著去幹什麽?”
鄭煥拉住一個看起來和藹的男子詢問。
“你們外地人不清楚,下月十九是觀世音菩薩出家的日子,那邊古塔會有法會……”男子一臉虔誠地說。
三人一聽,相視一眼,心中都明白了,便收起行裝,隨著朝聖般的洶湧人流朝北向燃燈佛舍利塔走去。
兩柱香的時間後,古塔已隱約可見,人群也愈發密集。
人群中,一道身影一閃,立刻引起了陳銘的注意。
那是個高挑的身影,身穿青衣,頭戴鬥笠,腰間掛著短劍……
陳銘心中一動,表麵上卻不動聲色。
既然這位女隊長武藝高強,他決定帶倆精兵在後方支援,以免徒勞無功甚至搞砸。
畢竟他的專長是用智謀,不是刀劍相向啊!
“喂,顯明,一會兒你主要負責記錄現場情況,任何細節都不能遺漏,其餘的事別管!”
“大棒槌,哦不,韓老,你注意周圍環境!”
“公子請放心,若有可疑人物,韓某一定先製住他。”韓忠拍胸脯保證。
“不對!你的首要任務是保護公子!”
鄭煥一聽,立刻正色對韓忠說。
“是是是,小的一定優先保護公子的安全!”韓忠恍然大悟,連連應允。
邊說話邊隨著人流前進,他們離古塔越來越近了。
接近古塔的外圍,隻見一圈白色的帷幕綿延環繞,將古塔緊緊包圍。
“所有祈福的男女信徒請隨緣布施……”
一個麵黃肌瘦的男子站在功德箱旁,扯著嗓子對著人群喊叫。
隨著瘦子的唿喊,一些身著白袍的教徒手握木棍維持秩序。
“這位兄弟,進這裏必須布施嗎?”
鄭煥見狀連忙整理衣冠,上前詢問。
“你這胖小子,看來也是見過世麵的,哪位神仙會無緣無故賜福?布施越多,福報就越深厚!”
黃臉瘦子理直氣壯地說。
鄭煥瞥了陳銘一眼,得到示意,按照最低標準,每人給了一個銅板,跟著人群走進帷幕之中。
進入帷幕後,景象截然不同。
隻見煙霧繚繞,燭火明亮,到處都是跪拜祈福的信徒。
陳銘在人群中不停張望,卻沒有發現那個高挑的身影……
帷幕內還有一個大鼎,鼎內燃燒著胳膊粗的高香,香灰已經堆積成厚厚一層,遠遠望去,猶如煙火繚繞的森林。
大鼎之後豎立著一麵旗幟,旗上繪有一尊神像。
神像繪製在旗上,工藝粗糙,令人看了心中不悅。
沒興趣探究旗上神像的來曆,正要繼續前行,卻發現大鼎後麵又有一群人守護,他們身披褐色衣物,與帷幕融為一體。
“怎麽?這裏也要布施?”
鄭煥有些不安,暗想還好陳公子早有預見,沒帶太多人,否則這趟可就虧大了!
“你這胖子說什麽呢,進來祈求神佛保佑,當然是憑個人誠意,沒人強迫你進去。”
旁邊的褐衣教徒瞪了鄭煥一眼,反駁道。
陳銘朝鄭煥點頭,按照每人一兩銀子的標準布施,才進入了第二層帷幕。
沒辦法,既來之則安之,總得帶點紀念品迴去。
進入第二層帷幕,發現裏麵人少了一些,但穿著明顯比外麵的人華麗。
看來無論何處,身份和地位都很重要。
第二層帷幕內,除了同樣煙霧繚繞的香火,還有一個金光閃閃的神像。
這座雕像鍍了金箔,鄭煥憑經驗推斷,內部可能是木製或泥製的。
否則它不可能如此沉重,木製的蓮花座可能都無法承受它的重量。
“公子,有錢真是不一樣啊!”韓忠突然冒出這樣一句話。
“別說話,保持警惕!”陳銘不耐煩地警告。
這百戶的武力值低得可憐,這位稍微強一些,但頭腦卻簡單得可笑。
沒辦法,可用的人就這麽幾個。
大明最需要的是什麽?
人才啊!
“這些人真會斂財,就憑這個臨時搭建的組織,竟然積累了這麽多銀兩,果然無需成本的生意!”鄭煥用手遮額,感慨地說。
“這些人似乎有古怪,不要隨意發言!”陳銘在旁邊低聲提醒。
“有官府的人!兄弟們快來!”
隻聽見一聲大喝,嚇得陳銘三人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