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秋曾言:“若能征服冉閔,那是最好不過了。”
慕容垂今晚攜帶的兵器,包括他腰間名為“柔情繞指”的寶劍,總共也隻有十六柄真品。
陰旻假裝專注地檢查慕容垂,當他的手觸碰到慕容垂腰間的堅硬物體時,臉上閃過一絲驚懼。
冉智曾告訴他,今日檢查時會有幾位美人入宮,陰旻並未在意,還以為那是冉智為取悅冉閔從各地搜集來的美女。
未曾料想,竟是致命的兵刃。
“冉智究竟意欲何為?”陰旻暗自疑惑。
就在陰旻短暫失神之際,慕容垂已緊張得心提到了嗓子眼。隻要陰旻一聲唿喊,慕容垂深知,他和這百名慕容部的美女,連同三百餘人的使節團,都無法迎接明日的曙光。
正當慕容垂背部被冷汗浸濕,準備奮力一搏逃離時,陰旻揮手示意:“罷了,你可以入宮,記得保持宮廷禮儀,這裏沒問題,你們那邊如何?”
慕容垂這才鬆了口氣,將緊繃的心放下。
陰旻思忖一番,弑父篡權之舉在其他時代或許為人不齒,但在五胡亂世,這樣的事情已是司空見慣。
狼群的王者,盛年時威風八麵,但年老後往往難以善終。新老交替之際,往往伴隨著血腥的爭鬥。遊牧民族大多信仰這種狼性的法則,他們崇尚強者為尊,遊牧領袖無需仁慈道德,他們隻尊崇一個原則——力量...
在狂野的狼域之中,服從並非源於內心的信服,而是出於生存的法則。自五族紛爭的時代,狼性的烙印在前趙、後趙、前燕、幽冥國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叛逆的烈火此起彼伏,成為人們的日常。那時的人們,漢與胡的界限早已模糊。隋煬帝楊廣與兄長楊勇,唐皇李世民與兄長李建成,他們的鬥爭,皆是五族混戰餘波的迴響。
換句話說,這時代的生存哲學就是如此,循規蹈矩不過是弱者的愚行。冉智,這匹年輕的狼,向老狼王冉閔展示了利爪,而陰旻則保持著沉默的冷酷,暗藏玄機。
慕容垂順利踏入瑰麗的幻境宮殿。按照古老儀式,慕容垂與皇甫真一同將燕國的奇珍異寶獻給了冉閔:熠熠黃金,流光銀錠,璀璨寶石,溫潤美玉,晶瑩瑪瑙,珍珠如雨。禮成之後,便是大燕國的俯首國書。
那是一篇辭藻華美的篇章,頌揚燕國君主的仁德,境內和平,百姓勉強溫飽。養兵隻為自衛,無意覬覦天下。魏國的帝王英明神武,一統天下的時刻近在咫尺。為蒼生免於戰火,燕國自願投降,永侍大魏,誓詞如滔滔江水。
這篇洋洋灑灑的長文令魏國文武官員心潮澎湃,冉閔更是喜形於色,邀請燕國使者團留在宮中共享盛宴。
宴席上,冉閔春風滿麵,他不在乎燕國的真假歸順,隻要他們在關鍵時刻不起波瀾。一旦他解決掉幽冥國的威脅,轉而對付燕國,時機自然成熟。
冉閔深知,狼要捕羊,總能找到合適的借口。他笑容滿麵,頻頻舉杯,宴席氛圍熱烈歡騰。慕容垂見冉閔毫無防備,舉杯提議:“陛下,美食佳釀當前,若無翩翩歌舞相伴,豈非少了些趣味?”
“哦?”冉閔笑道,“慕容愛卿莫非欲獻舞助興?”
慕容垂迴應:“我慕容部雖人人擅長歌舞,但臣資質平庸,既不會歌唱,也無法起舞,勉強為之隻會顯得荒誕,毫無美感。然而,我們慕容部的百靈鳥們卻不同,她們身姿輕盈,容顏嬌豔,由她們起舞,必定更增興致!”
劍舞,源自遠古商周時期的神秘舞蹈,原由勇士演繹,項莊的劍舞便是其中的傳奇。後來,它演變成一種柔美而優雅的女性藝術。舞者持劍,姿態莊重,舞動間流露出寧靜之美,讓人陶醉。在魏晉年間,劍舞與樂府詩並列為盛行的文藝表演。
慕容垂提議讓慕容部的美女們獻上劍舞,全場魏國的文臣武將無不露出期待的神色。冉閔應道:“如此,便請她們舞劍助興吧。”
......
冉明決心離開繁榮的建康,金奴和鐵奴跟隨左右,守護冉閔,一路馬不停蹄,穿越奇幻的森林與山川......
在這個時刻,冉明才真正領略到黃金奴隸與鐵甲奴隸的驚人之處。
冉明帶領著百來人的隊伍,每個人都駕馭著三匹神駿,一匹用於馳騁,一匹載著生存物資,另一匹則用來輪換休息。馬不停蹄,人不懈怠,第一天他們就這樣疾馳,冉明憑借堅韌的毅力咬牙挺住。
經過八個時辰的狂奔,他們穿越了四百多裏的奇異地域。抵達臨時營地時,冉明覺得自己的骨架幾乎都要崩離了。
迴首望去,薛陶的嘴角滿是磨破的泡,就連麒麟衛的戰士們也都疲憊至極。然而看到金奴和鐵奴,冉明感到無比驚訝。
這兩位似乎完全沒有疲態,金奴化身為大廚,操持著為百人準備的飯菜,而鐵奴則負責挑水砍柴。更令冉明詫異的是,他們身穿重達四十斤的鐵甲,竟麵色如常,氣息穩定,連一滴汗都沒有出。
最讓冉明驚駭的是,金奴在旅途中還展示了他的箭術技藝,竟然用弓箭捕獲了一隻將近兩百斤的野生巨豬。
冉明望著他們仿佛無窮無盡的力量,心中暗暗感歎:“難怪他們能連續斬殺百人而不顯疲倦。”
“一日一夜,疾馳四百八十裏!”身在古孰的桓溫凝視著心腹智囊郗,沉聲道:“看來魏國定是遭遇了極為緊迫的變故!”
郗的眼中掠過一道寒光:“魏國若要發生大事,恐怕便是魏主冉閔打著巡檢陪都長安的旗號,實則準備征討涼國。這仗還未開打,按照常理,不至於令膠東王如此焦急趕路,除非……”
“除非什麽?”桓溫追問。
郗思忖片刻,說道:“除非魏國內部即將動蕩,且此事直接牽涉到膠東王的根本利益。”
桓溫冷笑,低語:“難道是……”隨即他搖了搖頭,“不可能,冉閔壯碩如牛,身體應該無恙,難道他是有意廢除長子,立賢為儲?”
慕容垂今晚攜帶的兵器,包括他腰間名為“柔情繞指”的寶劍,總共也隻有十六柄真品。
陰旻假裝專注地檢查慕容垂,當他的手觸碰到慕容垂腰間的堅硬物體時,臉上閃過一絲驚懼。
冉智曾告訴他,今日檢查時會有幾位美人入宮,陰旻並未在意,還以為那是冉智為取悅冉閔從各地搜集來的美女。
未曾料想,竟是致命的兵刃。
“冉智究竟意欲何為?”陰旻暗自疑惑。
就在陰旻短暫失神之際,慕容垂已緊張得心提到了嗓子眼。隻要陰旻一聲唿喊,慕容垂深知,他和這百名慕容部的美女,連同三百餘人的使節團,都無法迎接明日的曙光。
正當慕容垂背部被冷汗浸濕,準備奮力一搏逃離時,陰旻揮手示意:“罷了,你可以入宮,記得保持宮廷禮儀,這裏沒問題,你們那邊如何?”
慕容垂這才鬆了口氣,將緊繃的心放下。
陰旻思忖一番,弑父篡權之舉在其他時代或許為人不齒,但在五胡亂世,這樣的事情已是司空見慣。
狼群的王者,盛年時威風八麵,但年老後往往難以善終。新老交替之際,往往伴隨著血腥的爭鬥。遊牧民族大多信仰這種狼性的法則,他們崇尚強者為尊,遊牧領袖無需仁慈道德,他們隻尊崇一個原則——力量...
在狂野的狼域之中,服從並非源於內心的信服,而是出於生存的法則。自五族紛爭的時代,狼性的烙印在前趙、後趙、前燕、幽冥國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叛逆的烈火此起彼伏,成為人們的日常。那時的人們,漢與胡的界限早已模糊。隋煬帝楊廣與兄長楊勇,唐皇李世民與兄長李建成,他們的鬥爭,皆是五族混戰餘波的迴響。
換句話說,這時代的生存哲學就是如此,循規蹈矩不過是弱者的愚行。冉智,這匹年輕的狼,向老狼王冉閔展示了利爪,而陰旻則保持著沉默的冷酷,暗藏玄機。
慕容垂順利踏入瑰麗的幻境宮殿。按照古老儀式,慕容垂與皇甫真一同將燕國的奇珍異寶獻給了冉閔:熠熠黃金,流光銀錠,璀璨寶石,溫潤美玉,晶瑩瑪瑙,珍珠如雨。禮成之後,便是大燕國的俯首國書。
那是一篇辭藻華美的篇章,頌揚燕國君主的仁德,境內和平,百姓勉強溫飽。養兵隻為自衛,無意覬覦天下。魏國的帝王英明神武,一統天下的時刻近在咫尺。為蒼生免於戰火,燕國自願投降,永侍大魏,誓詞如滔滔江水。
這篇洋洋灑灑的長文令魏國文武官員心潮澎湃,冉閔更是喜形於色,邀請燕國使者團留在宮中共享盛宴。
宴席上,冉閔春風滿麵,他不在乎燕國的真假歸順,隻要他們在關鍵時刻不起波瀾。一旦他解決掉幽冥國的威脅,轉而對付燕國,時機自然成熟。
冉閔深知,狼要捕羊,總能找到合適的借口。他笑容滿麵,頻頻舉杯,宴席氛圍熱烈歡騰。慕容垂見冉閔毫無防備,舉杯提議:“陛下,美食佳釀當前,若無翩翩歌舞相伴,豈非少了些趣味?”
“哦?”冉閔笑道,“慕容愛卿莫非欲獻舞助興?”
慕容垂迴應:“我慕容部雖人人擅長歌舞,但臣資質平庸,既不會歌唱,也無法起舞,勉強為之隻會顯得荒誕,毫無美感。然而,我們慕容部的百靈鳥們卻不同,她們身姿輕盈,容顏嬌豔,由她們起舞,必定更增興致!”
劍舞,源自遠古商周時期的神秘舞蹈,原由勇士演繹,項莊的劍舞便是其中的傳奇。後來,它演變成一種柔美而優雅的女性藝術。舞者持劍,姿態莊重,舞動間流露出寧靜之美,讓人陶醉。在魏晉年間,劍舞與樂府詩並列為盛行的文藝表演。
慕容垂提議讓慕容部的美女們獻上劍舞,全場魏國的文臣武將無不露出期待的神色。冉閔應道:“如此,便請她們舞劍助興吧。”
......
冉明決心離開繁榮的建康,金奴和鐵奴跟隨左右,守護冉閔,一路馬不停蹄,穿越奇幻的森林與山川......
在這個時刻,冉明才真正領略到黃金奴隸與鐵甲奴隸的驚人之處。
冉明帶領著百來人的隊伍,每個人都駕馭著三匹神駿,一匹用於馳騁,一匹載著生存物資,另一匹則用來輪換休息。馬不停蹄,人不懈怠,第一天他們就這樣疾馳,冉明憑借堅韌的毅力咬牙挺住。
經過八個時辰的狂奔,他們穿越了四百多裏的奇異地域。抵達臨時營地時,冉明覺得自己的骨架幾乎都要崩離了。
迴首望去,薛陶的嘴角滿是磨破的泡,就連麒麟衛的戰士們也都疲憊至極。然而看到金奴和鐵奴,冉明感到無比驚訝。
這兩位似乎完全沒有疲態,金奴化身為大廚,操持著為百人準備的飯菜,而鐵奴則負責挑水砍柴。更令冉明詫異的是,他們身穿重達四十斤的鐵甲,竟麵色如常,氣息穩定,連一滴汗都沒有出。
最讓冉明驚駭的是,金奴在旅途中還展示了他的箭術技藝,竟然用弓箭捕獲了一隻將近兩百斤的野生巨豬。
冉明望著他們仿佛無窮無盡的力量,心中暗暗感歎:“難怪他們能連續斬殺百人而不顯疲倦。”
“一日一夜,疾馳四百八十裏!”身在古孰的桓溫凝視著心腹智囊郗,沉聲道:“看來魏國定是遭遇了極為緊迫的變故!”
郗的眼中掠過一道寒光:“魏國若要發生大事,恐怕便是魏主冉閔打著巡檢陪都長安的旗號,實則準備征討涼國。這仗還未開打,按照常理,不至於令膠東王如此焦急趕路,除非……”
“除非什麽?”桓溫追問。
郗思忖片刻,說道:“除非魏國內部即將動蕩,且此事直接牽涉到膠東王的根本利益。”
桓溫冷笑,低語:“難道是……”隨即他搖了搖頭,“不可能,冉閔壯碩如牛,身體應該無恙,難道他是有意廢除長子,立賢為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