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艾問道:“何方妙計?”
籍羆答道:“隻須一策,開放西域商路,與涼國市場全麵互通,貴國對魏國貨品不得征稅!五年內免收商業關稅,免去過境費用,如此,若貴國五年後依然開放,魏國願贈予價值三十萬金的兵器裝備!”
五年免稅,足以抵消三十萬金的武器,這突如其來的喜悅讓謝艾一時頭暈目眩。
聽到這條件,謝艾心動不已,就算購得這批鎧甲,也無法瞞過涼國。他必須巧妙周旋,至少將四成鎧甲獻給朝廷,以此掩蓋六千重甲的秘密。要知道,養育六千重甲騎兵已是謝艾財力的極限。況且涼國以農業稅和牧業稅為主,商業稅極微。商賈要麽隸屬於貴族,要麽由士族管理,他們均享有免稅特權,故朝廷並無商稅收入。
實則,這也是冉明與晉朝商人交涉金融戰的協議之一。
謝艾聽罷,幸福感如潮水般湧來,每年六萬金,對於王謝、顧陸朱張乃至元氣大傷的五宗七望,甚至是魏國商人而言,皆是小數目,而對於貧困的涼國,卻無異於天賜之福!
謝艾笑道:“貴國何時能將這批兵器送達涼土?”
籍羆答道:“此事需待軍事演習之後,待六月黃河水漲,我們便逆流而上,經水路送往朔州。”
次日。
消息靈通者將涼國謝艾購甲之事告知了代國使者拓拔光。
拓拔光無法坐視不理,往昔涼國與代國尚可相安無事,然而魏國與燕國聯手算計代國之後,代國實力大減,如今處境如同風箱中的老鼠,兩頭受壓。東部與燕國因領土與牧場爭端不休,西部又與涼國摩擦不斷。
一旦涼國擁有一萬甲騎具裝,代國必將陷入困境。涼州鐵騎馳名天下,絲毫不遜色於拓拔部的鮮卑騎兵。
如若他們再披上這樣的甲胄,代國隻能避其鋒芒。
拓拔光手頭雖無大量金銀,卻並非毫無手腕。謝艾邀請籍羆在木蘭閣消費,拓拔光選擇了更為直接的方式——他沒有貴重的禮品,卻有美人。
為了拉攏魏國,拓拔光帶來了百餘名姿色出眾的鮮卑女子……
在這個神秘的大陸上,鮮卑部落孕育了無數傳奇將領,特別是在動蕩的五胡紛爭到輝煌的唐皇年代,他們的英雄輩出,令人驚歎。然而,鮮卑的珍寶不僅如此,俊逸的英豪與絕美的佳人同樣舉世無雙。
那天晚上,籍羆麵對二十位身姿曼妙、碧眸閃爍的精靈般女子,尚未萌生半點凡俗念頭,就被她們身上那股濃烈的羊靈氣息嚇得倉皇逃離。非他不為男子,亦非他可如柳下惠一般定力超凡,實乃那氣息令他難以忍受。
但他明白,若拒絕這些女子,拓拔光必無法安心進行與燕國的武備競賽。於是籍羆強忍不適,勉強接納了這二十位美人,隻為換取拓拔光的堅定信念。
次日,籍羆與拓拔光會麵,準備履行承諾。在冉明看來,那些笨拙沉重的全裝甲騎兵無異於廢物,行動緩慢,戰鬥力遠不及魏國原有的重裝步兵。馬匹之選亦至關重要,鮮卑馬雖威猛,卻耐力不足,遠遜於神駿的阿拉伯戰馬。就如同空中的霸主,戰馬的素質如同戰鬥機的核心引擎,決定了力量的源泉。缺少優異的“引擎”,再先進的機甲也隻是一堆廢鐵。
拓拔光卻渾然不知,他隻看見燕國的裝甲騎兵橫行無阻,無人能敵。敵手擁有的,我們也必須擁有,否則代國將成為砧板上的魚肉!於是,他傾盡全力,用一萬五千匹珍貴戰馬,以每匹二十二萬金幣的代價,交換了四千套全裝甲騎兵裝備,外加六千張精良弓弩。當然,拓拔光也不忘中飽私囊,用五千匹馬換來了醇酒與上等茶葉。
當拓拔光與魏國達成協議,慕容楷的焦躁無法掩飾。代國怎能甘居人後?不,燕國絕不能落後於拓拔部,哪怕傾家蕩產,也要買下剩餘的裝甲。
於是,代國、涼國、燕國在魏國掀起購買鎧甲裝備的熱潮,桓溫和晉朝的暗中代表們也開始施展手段,紛紛接觸籍羆。
正當軍事演練即將拉開序幕之際,四方五國代表為了兩萬多套裝甲、七萬支銳利長矛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相較之下,晉朝一片凋敝,宛如暮色降臨。冉明連續的經濟打擊已初見成效,原料被大量采購,工匠們紛紛北遷,晉朝的生產力至少在未來三五年內難以恢複。
魏國的華夏商盟追隨冉明,並非出於忠誠,而是因為冉明帶給他們豐厚的利潤。這次商盟徹底掏空了晉朝的根基,使得晉朝無法自給自足。這些商人幾乎掌控了晉朝的命脈。
所有的壟斷行業都倚仗技術優勢,你沒有議價的空間... ...
在時光的流轉中,晉朝市集悄然充斥著古老的金幣,商人們的貨櫃即將清空,無論他們的魔法多麽強大,也無法變出滿足民眾需求的貨物。
所有貨物的控製權幾乎都落在魏國的神秘商人手中。
\"想購買織物嗎?當然可以,但請注意,我們不接受古金幣,隻認魏國的永恆興盛之幣。\"
\"這永恆興盛之幣和古金幣怎麽兌換呢?\"
\"抱歉,永恆興盛之幣不與古金幣交易。我們魏國銅礦豐富,何必稀罕那些舊物?\"
\"但我們沒有永恆興盛之幣,該如何購物呢?\"
\"這個,我們實在無能為力!若無此幣,也可用黃金換取。\"
\"黃金?這種珍寶並非人人可得啊。\"
古金幣無法購買物品,便如同廢鐵一般。
曆來各朝更替,都會迴收前朝金幣,熔煉鑄造新幣。司馬炎不知為何,竟未將市麵上的古金幣一掃而空,鑄造成新的貨幣,這一疏忽,給冉明留下了可乘之機。
有言曰,父債子償,司馬炎的欠賬並未讓其子償還,卻讓孫子司馬聃承擔了這筆債。
冉明還算仁慈,此次華夏商業聯盟的策略並未觸及晉朝的民生糧草,而是從衣食住行各個層麵下手。短短半月,
平民百姓尚能忍受,他們早已習慣動蕩不定的生活,即使買不到布匹絲綢,一年到頭也未必添置新衣,何況那些華麗的絲綢,原本就非他們所能企及。
然而,士族子弟則不同,別說絲綢,便是陳舊的衣物,他們亦難以坦然出門。他們習慣了使用青州的魔法宣紙,品嚐仙醉佳釀,享受新穎的魔法家具。
由簡入奢易,由奢轉簡難。
籍羆答道:“隻須一策,開放西域商路,與涼國市場全麵互通,貴國對魏國貨品不得征稅!五年內免收商業關稅,免去過境費用,如此,若貴國五年後依然開放,魏國願贈予價值三十萬金的兵器裝備!”
五年免稅,足以抵消三十萬金的武器,這突如其來的喜悅讓謝艾一時頭暈目眩。
聽到這條件,謝艾心動不已,就算購得這批鎧甲,也無法瞞過涼國。他必須巧妙周旋,至少將四成鎧甲獻給朝廷,以此掩蓋六千重甲的秘密。要知道,養育六千重甲騎兵已是謝艾財力的極限。況且涼國以農業稅和牧業稅為主,商業稅極微。商賈要麽隸屬於貴族,要麽由士族管理,他們均享有免稅特權,故朝廷並無商稅收入。
實則,這也是冉明與晉朝商人交涉金融戰的協議之一。
謝艾聽罷,幸福感如潮水般湧來,每年六萬金,對於王謝、顧陸朱張乃至元氣大傷的五宗七望,甚至是魏國商人而言,皆是小數目,而對於貧困的涼國,卻無異於天賜之福!
謝艾笑道:“貴國何時能將這批兵器送達涼土?”
籍羆答道:“此事需待軍事演習之後,待六月黃河水漲,我們便逆流而上,經水路送往朔州。”
次日。
消息靈通者將涼國謝艾購甲之事告知了代國使者拓拔光。
拓拔光無法坐視不理,往昔涼國與代國尚可相安無事,然而魏國與燕國聯手算計代國之後,代國實力大減,如今處境如同風箱中的老鼠,兩頭受壓。東部與燕國因領土與牧場爭端不休,西部又與涼國摩擦不斷。
一旦涼國擁有一萬甲騎具裝,代國必將陷入困境。涼州鐵騎馳名天下,絲毫不遜色於拓拔部的鮮卑騎兵。
如若他們再披上這樣的甲胄,代國隻能避其鋒芒。
拓拔光手頭雖無大量金銀,卻並非毫無手腕。謝艾邀請籍羆在木蘭閣消費,拓拔光選擇了更為直接的方式——他沒有貴重的禮品,卻有美人。
為了拉攏魏國,拓拔光帶來了百餘名姿色出眾的鮮卑女子……
在這個神秘的大陸上,鮮卑部落孕育了無數傳奇將領,特別是在動蕩的五胡紛爭到輝煌的唐皇年代,他們的英雄輩出,令人驚歎。然而,鮮卑的珍寶不僅如此,俊逸的英豪與絕美的佳人同樣舉世無雙。
那天晚上,籍羆麵對二十位身姿曼妙、碧眸閃爍的精靈般女子,尚未萌生半點凡俗念頭,就被她們身上那股濃烈的羊靈氣息嚇得倉皇逃離。非他不為男子,亦非他可如柳下惠一般定力超凡,實乃那氣息令他難以忍受。
但他明白,若拒絕這些女子,拓拔光必無法安心進行與燕國的武備競賽。於是籍羆強忍不適,勉強接納了這二十位美人,隻為換取拓拔光的堅定信念。
次日,籍羆與拓拔光會麵,準備履行承諾。在冉明看來,那些笨拙沉重的全裝甲騎兵無異於廢物,行動緩慢,戰鬥力遠不及魏國原有的重裝步兵。馬匹之選亦至關重要,鮮卑馬雖威猛,卻耐力不足,遠遜於神駿的阿拉伯戰馬。就如同空中的霸主,戰馬的素質如同戰鬥機的核心引擎,決定了力量的源泉。缺少優異的“引擎”,再先進的機甲也隻是一堆廢鐵。
拓拔光卻渾然不知,他隻看見燕國的裝甲騎兵橫行無阻,無人能敵。敵手擁有的,我們也必須擁有,否則代國將成為砧板上的魚肉!於是,他傾盡全力,用一萬五千匹珍貴戰馬,以每匹二十二萬金幣的代價,交換了四千套全裝甲騎兵裝備,外加六千張精良弓弩。當然,拓拔光也不忘中飽私囊,用五千匹馬換來了醇酒與上等茶葉。
當拓拔光與魏國達成協議,慕容楷的焦躁無法掩飾。代國怎能甘居人後?不,燕國絕不能落後於拓拔部,哪怕傾家蕩產,也要買下剩餘的裝甲。
於是,代國、涼國、燕國在魏國掀起購買鎧甲裝備的熱潮,桓溫和晉朝的暗中代表們也開始施展手段,紛紛接觸籍羆。
正當軍事演練即將拉開序幕之際,四方五國代表為了兩萬多套裝甲、七萬支銳利長矛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相較之下,晉朝一片凋敝,宛如暮色降臨。冉明連續的經濟打擊已初見成效,原料被大量采購,工匠們紛紛北遷,晉朝的生產力至少在未來三五年內難以恢複。
魏國的華夏商盟追隨冉明,並非出於忠誠,而是因為冉明帶給他們豐厚的利潤。這次商盟徹底掏空了晉朝的根基,使得晉朝無法自給自足。這些商人幾乎掌控了晉朝的命脈。
所有的壟斷行業都倚仗技術優勢,你沒有議價的空間... ...
在時光的流轉中,晉朝市集悄然充斥著古老的金幣,商人們的貨櫃即將清空,無論他們的魔法多麽強大,也無法變出滿足民眾需求的貨物。
所有貨物的控製權幾乎都落在魏國的神秘商人手中。
\"想購買織物嗎?當然可以,但請注意,我們不接受古金幣,隻認魏國的永恆興盛之幣。\"
\"這永恆興盛之幣和古金幣怎麽兌換呢?\"
\"抱歉,永恆興盛之幣不與古金幣交易。我們魏國銅礦豐富,何必稀罕那些舊物?\"
\"但我們沒有永恆興盛之幣,該如何購物呢?\"
\"這個,我們實在無能為力!若無此幣,也可用黃金換取。\"
\"黃金?這種珍寶並非人人可得啊。\"
古金幣無法購買物品,便如同廢鐵一般。
曆來各朝更替,都會迴收前朝金幣,熔煉鑄造新幣。司馬炎不知為何,竟未將市麵上的古金幣一掃而空,鑄造成新的貨幣,這一疏忽,給冉明留下了可乘之機。
有言曰,父債子償,司馬炎的欠賬並未讓其子償還,卻讓孫子司馬聃承擔了這筆債。
冉明還算仁慈,此次華夏商業聯盟的策略並未觸及晉朝的民生糧草,而是從衣食住行各個層麵下手。短短半月,
平民百姓尚能忍受,他們早已習慣動蕩不定的生活,即使買不到布匹絲綢,一年到頭也未必添置新衣,何況那些華麗的絲綢,原本就非他們所能企及。
然而,士族子弟則不同,別說絲綢,便是陳舊的衣物,他們亦難以坦然出門。他們習慣了使用青州的魔法宣紙,品嚐仙醉佳釀,享受新穎的魔法家具。
由簡入奢易,由奢轉簡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