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此時的官職幾乎是貴族世家的專屬,他們自然不願讓出身卑微的農夫、滿身銅臭的商人,或工匠與他們平起平坐,共享朝堂。
“陛下英明!”
“陛下的決策明智無比!”
冉閔接著宣布:“因此,朕計劃在門下省設立聽政監,其首長為門下侍郎,俸祿等同兩千石糧食。”
門下省源於古老的西晉時期,原本是國王的侍從機構,侍中一職起初由宦官擔任。後來逐漸演變為與丞相同等重要的職務。謝安是門下省的侍中,名義上與尚書省的尚書令地位相當,但尚書省畢竟是三省六部的首位。
冉閔的話引起了貴族們的低語討論。
門下省侍中謝安在魏國的這兩個月,就如同徐庶進入曹操陣營,未獻一策。
除了多了一個侍中頭銜,實際上並未對魏國造成任何影響。
隻要不觸碰他們的權力,不與他們爭奪利益,國王想怎麽改革,他們都樂見其成。
在無人反對的情況下,魏國的政事會,聽政監便如此平靜地成立了。
不出所料,首任聽政監門下左侍郎由劉嫝之父劉原擔任,右侍郎為陳應,而張詢成為了員外郎。王成等人則成為給事中或諫議大夫……
在神秘的魏國境內,一個看似空殼的門下省如今已化為實質,成為權力的象征,匯聚各方能臣。
當張詢、王成等人收到那封象征任命的魔法卷軸,內心的澎湃喜悅難以言喻。他們向冉明呈上感激的禮物,表達忠誠與敬意。
冉明坦誠地接受,他知道,唯有接受這份誠意,他人的信賴才能鞏固。
他趁此群英薈萃之際開口:“我們自稱zhengxie,這既是我們的內部稱謂,也是我們的使命。協政,即共同治理,那麽,如何協同呢?”
張詢恭敬迴應:“殿下,請指點迷津!”
冉明微笑道:“哪裏敢當指點二字!首要任務,我們要完善商業魔法稅法,如何收取、怎樣執行、稅率幾何,這關乎每位在座者及國家的福祉。稅額不足,個人雖可安逸,但國家何以繁榮?那些貴族學者一貫反對商業發展,推崇農業,其根本原因還是稅收。農稅占據了國家財政的絕大部分,官員俸祿、戰士糧餉,城堡建設、道路修繕、水渠工程,皆依賴於此。”
冉明在人群中漫步,注意到眾人略顯局促的神情,淡笑道:“在我們魏國遙遠的西方盡頭,有個名為英吉利的國度,那裏的農民無需支付農稅,稅收幾乎全由商人承擔。於是,商人們的地位超越了傳統貴族,成為英吉利的主宰。國家政策由商人製定,因為他們深諳國商一體,商業繁榮則國泰民安,商業凋零則國運衰微!”
實際上,冉明深知,中國的士族製度是國家進步的絆腳石。士族的眼界局限於有限的土地,格局狹隘,要麽是過於保守,要麽就是短視如鼠。
而在meiguo,政策往往被大財閥把控,他們既有商人的貪婪,又有賭徒的瘋狂,為了資源不惜手段,橫掃全球。
唯一的製度缺陷便是嫡長子繼承製,要知道,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並非嫡長才具大才。這也是中國世家不能久興的根源。再優秀的產業落入豬的手中,也會迅速衰敗;再雄厚的國力,也可能快速消亡。
唯有公平的競爭機製,唯賢是用,而非任人唯親,才是正道。然而,要根除這樣的傳統觀念,冉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他已經點燃了商人們的欲望之火。
他的話語在商賈們心中激起驚濤駭浪。隨後,冉明繼續說道:“英吉利的爵位與魏國相同,分公、侯、伯、子、男五級。而那些大商賈幾乎都擁有爵位,有的甚至位列公爵。商賈之女,尊榮堪比王室公主。”
冉明此刻命人呈上一本神秘的卷軸,其上以古篆書寫,優雅而深邃。卷軸中詳載諸多機密,封麵上八個篆體大字熠熠生輝:“秘錄禁傳,切勿泄露。”冉明開口道:“空言不再贅述,吾之初步構想皆在於此,諸位先閱之,爾後各抒己見!”
張詢首當其衝接過秘錄,其首章闡述商業稅賦之重與稅製之要。明文規定,商賈有納稅之責,亦享國之庇佑之福。更書大魏商旅,出魏境即代表魏之威嚴,須誠信立業,商途坦蕩。商隊乃魏國流動之地,不可侵犯。以狡詐手段打壓魏商,或任何形式侵犯,皆視為對魏之挑釁,魏國有權追責。
張詢閱至此,心中甚是欣慰。他加入華夏商盟之初,便是尋求庇護。古時商賈雖稅輕,卻難逃各地衙門、關卡之勒索,更有權貴假借賊寇之名,以官軍行劫掠之事。如今亂世,損失更為慘重。
眼下魏國內土無人敢覬覦商隊,然境外貪財者仍不少。每次出行皆需付出高額“守護之資”。有了此策,從此不必擔憂官府之苛斂,亦無懼賊患之擾。
當今魏國軍力冠絕天下,燕、代、涼、晉,皆不敢公然觸怒。此將帶來豐厚之利。
這一護商之策,使眾商人欣喜若狂,激動之情溢於言表。王成向張詢笑道:“自此之後,誰還敢覬覦我的商旅,該死的,不用再付那巨額撫恤了!”
以王成為例,其商隊年年飽受劫掠,死傷夥伴逾千人,失物之巨令人咋舌。張詢則更糟,主營皮革和馬匹,因須穿越燕、代及蠻夷之地,所受損失遠超王成。
他們出資助冉明組建討逆軍,目的便是保全商隊。討逆軍六千精銳,他們非但能負擔此軍,若能免去劫掠與生死之憂,縱養六萬大軍,亦在所不惜。
張詢言道:“此策對我等商人唯有裨益,全力支持!”
出身青州船匠世家的吳川激動不已,此策一出,商界必將繁榮昌盛。陸路交易已被各大商家壟斷,難以插足,而海貿之機尚處萌芽,投身其中必能快速迴本,簡潔易行。
這本小冊子並非凡俗間的毛筆書寫之作,其蘊含的信息令人驚歎。尤其是關於征稅,無論是桑麻、玄鐵、黑煤、林木、果蔬、海產等原材料,皆以采掘量的兩成計價征收。再者,織物、鐵器、精鋼、油脂、鹽晶、顏料、青銅等半成品,則按產出數量抽取一成半的稅款。然而,黃金、白銀、珍珠、原石、古董、書畫以及各種奢侈品,則以市場價值的一半為基準征收。
“陛下英明!”
“陛下的決策明智無比!”
冉閔接著宣布:“因此,朕計劃在門下省設立聽政監,其首長為門下侍郎,俸祿等同兩千石糧食。”
門下省源於古老的西晉時期,原本是國王的侍從機構,侍中一職起初由宦官擔任。後來逐漸演變為與丞相同等重要的職務。謝安是門下省的侍中,名義上與尚書省的尚書令地位相當,但尚書省畢竟是三省六部的首位。
冉閔的話引起了貴族們的低語討論。
門下省侍中謝安在魏國的這兩個月,就如同徐庶進入曹操陣營,未獻一策。
除了多了一個侍中頭銜,實際上並未對魏國造成任何影響。
隻要不觸碰他們的權力,不與他們爭奪利益,國王想怎麽改革,他們都樂見其成。
在無人反對的情況下,魏國的政事會,聽政監便如此平靜地成立了。
不出所料,首任聽政監門下左侍郎由劉嫝之父劉原擔任,右侍郎為陳應,而張詢成為了員外郎。王成等人則成為給事中或諫議大夫……
在神秘的魏國境內,一個看似空殼的門下省如今已化為實質,成為權力的象征,匯聚各方能臣。
當張詢、王成等人收到那封象征任命的魔法卷軸,內心的澎湃喜悅難以言喻。他們向冉明呈上感激的禮物,表達忠誠與敬意。
冉明坦誠地接受,他知道,唯有接受這份誠意,他人的信賴才能鞏固。
他趁此群英薈萃之際開口:“我們自稱zhengxie,這既是我們的內部稱謂,也是我們的使命。協政,即共同治理,那麽,如何協同呢?”
張詢恭敬迴應:“殿下,請指點迷津!”
冉明微笑道:“哪裏敢當指點二字!首要任務,我們要完善商業魔法稅法,如何收取、怎樣執行、稅率幾何,這關乎每位在座者及國家的福祉。稅額不足,個人雖可安逸,但國家何以繁榮?那些貴族學者一貫反對商業發展,推崇農業,其根本原因還是稅收。農稅占據了國家財政的絕大部分,官員俸祿、戰士糧餉,城堡建設、道路修繕、水渠工程,皆依賴於此。”
冉明在人群中漫步,注意到眾人略顯局促的神情,淡笑道:“在我們魏國遙遠的西方盡頭,有個名為英吉利的國度,那裏的農民無需支付農稅,稅收幾乎全由商人承擔。於是,商人們的地位超越了傳統貴族,成為英吉利的主宰。國家政策由商人製定,因為他們深諳國商一體,商業繁榮則國泰民安,商業凋零則國運衰微!”
實際上,冉明深知,中國的士族製度是國家進步的絆腳石。士族的眼界局限於有限的土地,格局狹隘,要麽是過於保守,要麽就是短視如鼠。
而在meiguo,政策往往被大財閥把控,他們既有商人的貪婪,又有賭徒的瘋狂,為了資源不惜手段,橫掃全球。
唯一的製度缺陷便是嫡長子繼承製,要知道,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並非嫡長才具大才。這也是中國世家不能久興的根源。再優秀的產業落入豬的手中,也會迅速衰敗;再雄厚的國力,也可能快速消亡。
唯有公平的競爭機製,唯賢是用,而非任人唯親,才是正道。然而,要根除這樣的傳統觀念,冉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他已經點燃了商人們的欲望之火。
他的話語在商賈們心中激起驚濤駭浪。隨後,冉明繼續說道:“英吉利的爵位與魏國相同,分公、侯、伯、子、男五級。而那些大商賈幾乎都擁有爵位,有的甚至位列公爵。商賈之女,尊榮堪比王室公主。”
冉明此刻命人呈上一本神秘的卷軸,其上以古篆書寫,優雅而深邃。卷軸中詳載諸多機密,封麵上八個篆體大字熠熠生輝:“秘錄禁傳,切勿泄露。”冉明開口道:“空言不再贅述,吾之初步構想皆在於此,諸位先閱之,爾後各抒己見!”
張詢首當其衝接過秘錄,其首章闡述商業稅賦之重與稅製之要。明文規定,商賈有納稅之責,亦享國之庇佑之福。更書大魏商旅,出魏境即代表魏之威嚴,須誠信立業,商途坦蕩。商隊乃魏國流動之地,不可侵犯。以狡詐手段打壓魏商,或任何形式侵犯,皆視為對魏之挑釁,魏國有權追責。
張詢閱至此,心中甚是欣慰。他加入華夏商盟之初,便是尋求庇護。古時商賈雖稅輕,卻難逃各地衙門、關卡之勒索,更有權貴假借賊寇之名,以官軍行劫掠之事。如今亂世,損失更為慘重。
眼下魏國內土無人敢覬覦商隊,然境外貪財者仍不少。每次出行皆需付出高額“守護之資”。有了此策,從此不必擔憂官府之苛斂,亦無懼賊患之擾。
當今魏國軍力冠絕天下,燕、代、涼、晉,皆不敢公然觸怒。此將帶來豐厚之利。
這一護商之策,使眾商人欣喜若狂,激動之情溢於言表。王成向張詢笑道:“自此之後,誰還敢覬覦我的商旅,該死的,不用再付那巨額撫恤了!”
以王成為例,其商隊年年飽受劫掠,死傷夥伴逾千人,失物之巨令人咋舌。張詢則更糟,主營皮革和馬匹,因須穿越燕、代及蠻夷之地,所受損失遠超王成。
他們出資助冉明組建討逆軍,目的便是保全商隊。討逆軍六千精銳,他們非但能負擔此軍,若能免去劫掠與生死之憂,縱養六萬大軍,亦在所不惜。
張詢言道:“此策對我等商人唯有裨益,全力支持!”
出身青州船匠世家的吳川激動不已,此策一出,商界必將繁榮昌盛。陸路交易已被各大商家壟斷,難以插足,而海貿之機尚處萌芽,投身其中必能快速迴本,簡潔易行。
這本小冊子並非凡俗間的毛筆書寫之作,其蘊含的信息令人驚歎。尤其是關於征稅,無論是桑麻、玄鐵、黑煤、林木、果蔬、海產等原材料,皆以采掘量的兩成計價征收。再者,織物、鐵器、精鋼、油脂、鹽晶、顏料、青銅等半成品,則按產出數量抽取一成半的稅款。然而,黃金、白銀、珍珠、原石、古董、書畫以及各種奢侈品,則以市場價值的一半為基準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