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冉閔策劃了一場虛張聲勢的火災,成功延緩了晉軍的追擊,但他們依舊處於晉國的勢力範圍內。大量百姓舉家遷徙,唯有水路稍微快些,特別是通過六道路徑,對於長江沿線較深遠的地方,遷徙的人們每天隻能前行四五十裏。


    然而,冉閔萬萬沒想到,赫蓮娜竟然能忍下這口氣。


    早在冉閔的計劃之初,就開始密謀布置產業發展的重點... ...


    麒麟穀的議政殿內,此刻已被龍鱗衛嚴密守護,周遭被神秘力量隔絕,無人能夠靠近。此時,冉明正主持一場關乎命運的盛會!


    “自古以來,無數國度皆視農田為基石,緣何?”冉明質問,目光如炬。


    在座者雖個個博學多識,但真知灼見者唯有貴族出身的薛陶。他欲在冉明麵前展現智識,便迴應道:“王國依賴農業,因其維係著國度的根基與永恆安寧。唯有富饒農田,方能滋養百姓,穩固江山!”


    冉明沉聲道:“爾等富甲天下,為何社會聲望卻不及一位普通農夫?”


    世間有四界,分別為學者、農夫、工匠、商人,學者為尊,農夫次之,工匠再次,商人居末。故在古老帝國中,商賈的地位最為卑微。


    陳應疑惑地問道:“應愚昧,請陛下指教!”


    冉明微笑道:“無他,唯‘奉獻’二字爾!”


    “奉獻!”眾人低聲討論起來。


    冉明接著問:“往昔農田稅幾何?商貿稅又幾何?”


    “始皇劉邦奠定大漢王朝,設稅製為十取其一,而商業稅則為三十取其一。”


    農夫負擔十分之一的稅,商人則需繳納三十分之一。除此之外,他們還需服勞役,承受額外的強製購買稅。整個封建時代,農夫的重擔常超六七成,甚至更多。然而,士紳田產卻免於征稅,許多自耕農不堪重壓,寧願將土地獻給士紳,以此逃避稅賦。


    冉明感歎:“商賈雖非低賤,卻飽受鄙夷,根源即在於此。孤曾向王上提議,魏國農田稅改為三十取其一,商業稅征十取其二。爾等尚有怨言,難道不願從此擺脫世人的偏見,與士人、農夫同列朝廷嗎?征稅並非逼人破產,故稅製必須合理,既能滿足朝廷所需,又不至於過高。然而,征收賦稅不易,隨之而來的問題有二:一是瞞報,各位並非易於對付之人,那些開設工坊的商人若讓你們自行上報年盈,朝廷再征稅,恐怕報之不實。”


    在這個時代,稅收既不規範,農稅與商稅皆混亂不堪,全由地方官員任意而為。另一方麵,豪門大族的地方官員不敢輕易觸碰,這些世家在當地根基深厚,觸動一個,便會有眾多勢力反抗,或是施加壓力,即便不能徹底擊垮,也能使人聲名狼藉……


    冉明續言:“此稅製並非鐵板一塊,吾可根據諸位實情,靈活處置。然將來何以應對?吾王終有老去之時,那時又該如何?故此萌生設立法規之念。此法規如何製定?當然,不寄托於那些官僚,期待他們,無異於祈求母豬攀登高枝!賦稅之規定,需倚仗諸位,爾等理應握有議政之權!”


    冉明以此向他們描繪了一幅更為宏大的願景畫卷。


    商賈在政壇的地位微不足道,唯有呂不韋這位商賈出身的大秦丞相涉政,其餘商賈則始終難以觸及政治核心。


    冉明力推商人參與政事,原因頗為深遠。在這整個奇幻的帝國時代,對外交往多以和約為重,戰爭麵前,寧可割土賠款,也不願主動抵禦。這是國民心中難以言表的痛苦記憶。冉明詳盡研讀各類文獻,發現國人厭戰,並非源於儒家所倡的仁德,也非缺失勇氣,而是出於利益考量。


    何以至此?蓋因士人是封建時代的政壇支柱,執政之際,必會竭力維護自身最大利益。須知士人的利益根基在於土地與稅收。一旦烽火四起,需要征集糧草、民丁,失去農民,這些士族豪門的損失將是天文數字,且這些損失無需補償,猶如在士族身上割肉。刺不到自己,誰會痛?戰爭令士族痛感切膚,他們自然傾向避戰,以減少損失。即便個人損失微小,卻使國家的整體利益受損嚴重。


    冉明尋得厭戰與缺乏尚武精神的症結所在,也就找到了對策。那便是讓商人涉足政界,假若商人執掌政權,或在朝堂上有發言權,他們會如後世的貿易王國,為軍火銷售尋找市場,或為積壓商品尋求出路,因而發動一次次戰爭。


    戰爭的本質,就是經濟的較量,比拚的是國力與資源。當這些資源被保守的領主掌控,便是國家的悲哀,他們為了私利,不顧國家的整體福祉,令人痛心。


    冉明深知,若魏國想要興盛,長久平安,必須轉變思維。商賈參政,是唯一的可行之道。


    當今的帝國宛如一隻張牙舞爪的巨虎,無人敢輕易挑釁。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購房之事亦是如此,國雖強盛,對外卻顯軟弱,以至於猴群、蠻邦、矮小之國也敢頻繁挑事。


    若天朝由商人執政,珍貴的稀有資源便不會賤賣如白菜,更不會一味妥協,因為他們同樣追求利益,渴望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張詢聞聽冉明之言,瞬間激動不已。


    人性如此,貧窮時思致富,富有時圖權勢,如今張詢雖不敢自稱富可敵國,但在魏國……


    在這個奇幻世界中,他的財富可與星辰比肩,他被冊封為星爵,然而空有星爵之名又有何用?隻能唬住那些未經世事的凡夫俗子,真正的貴族世家子弟,豈會正眼瞧他一眼。張詢對此感到無比無奈。


    陳應滿懷期待地問:“陛下,您的意思是,我們這些商人也能涉足政壇,參與決策嗎?”


    陳應的話語點燃了在場所有商人的心聲,他們皆是巨賈富商,財富堪比金山,卻如同披著夜行衣,在自家的歡樂中自娛自樂。


    冉明說道:“盡管這個想法猶如破曉的曙光,震撼人心,但並非無法實現。關鍵在於諸位如何運作。士人借由弟子門生影響朝綱,將意誌世代流傳,而你們呢?是否有自己的信念?如果擁有這份信念,就要去實踐,讓王上見證你們的力量,你們的影響力。漸漸地,無人再敢小覷你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鎮北王世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茜姐永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茜姐永存並收藏重生鎮北王世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