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書房出來,陳平的臉色陰沉得嚇人,手裏拿著那支箭。他知道,如果陳圖生去找過書房,就不會輕易放棄,即使有再多的護衛,他也無法安心。
迴到房間時,朱三已經在等待了。“太子殿下!”朱三是第一次看到陳平如此憤怒,甚至比幾次遇刺時還要激動。
陳平用指甲摩擦著箭矢:“說吧。”
“是!”朱三收斂了情緒,拿出一疊報告,全是這兩天收到的關於北方的準確情報。
“朝廷派來壓製王府的官員,都遞交了問候的奏折,想見太子殿下。”
他們當初來時有多風光,誰能料到陳平竟然還能活著迴到北方。形勢變化得太快了。
當這些人得知消息時,已經來不及了,朝廷沒有給他們任何迴應。他們都紛紛向京城送信,但不知道是他們的速度趕不上陳平,還是朝廷壓根就沒打算迴複。
看著陳平在寧遠城立下大功,還建立了能全殲楚國兩萬精兵的陳家軍,他們再也坐不住了。
朱三調查到,在陳平迴來前三天,這些人全都去了鎮北軍大營,請求見陳圖生。他們隻坐了一盞茶的時間就出來了...
早上迎接鎮北王世子時,他們也都去了,結果王妃讓人攔住了他們。
一個都沒法接近陳平,於是隻好托人送帖子請求見麵。
“都有誰啊?”陳平隨手拿起一份帖子,是個離禦北城不遠的刺史。
態度很是恭敬,信中說日夜期盼,終於盼到陳平來了。
這片區域都是鎮北王府管轄的,以前所有官員的任命都是王府決定,上報朝廷,隻是走個形式而已。
但自從鎮北王出事後,一百多位主要官員都被替換掉了。
“有青州,鹽城的……”朱三把這些人的名字記得清清楚楚。
陳平連續打開了七八份帖子,全都是歡迎、迎接和期盼的字眼。
他手指輕輕敲打著桌子,來了?他可是鎮北王世子,禦北城的主人。
這些人嘴裏說的,居然不是歡迎他迴來,雖然隻是一字之差,但心思大不同。
迴來的是主人,迎來的是客人。
那麽在這些人心裏,誰才是禦北城真正的主人,是陳圖生嗎?
“既然知道自己錯了,就得付出代價。”陳平原本沒打算跟他們計較,至少不是現在。
但他們自己送上門來,那就不用再等了。
“告訴他們三天後到王府來拜見公主殿下。”
“遵命!”
陳平瀏覽了一下報告,這在寧遠城時就已經形成規矩。
如果陳平之前要求調查的事情有了進展,就不能等,其他事情就由朱三自行處理。
遇到重要的,朱三會親自匯報,不重要的,朱三就自己解決了。
像現在這種情況,朱三沒提過的,送到陳平手裏的,都是一些可看可不看的瑣事。
陳平心情煩躁,就一份接一份地看起來。
卻發現……
“陳圖生不在鎮北軍大營?他去了鹽城?”陳平有些驚訝。
陳圖生有多忌憚他,他是清楚的,按理說肯定會想盡辦法防止他接觸鎮北軍。
怎麽會在這個時候離開?
“說是去繳稅,昨天剛出發。”朱三匯報,心中隱約有些擔憂。
既然陳平問起,這件事就很重要。
“鹽城刺史……”
沒等他說完,朱三就從一堆請安的帖子中抽出一份。
“鹽城刺史,曹陽?”
陳平對這個人沒什麽印象,甚至在京師的動向中也沒記住他。
朱三點點頭:“這人一直在鹽城,以前隻是個小官,也不是老王爺推薦的。”
這一點陳平明白,鎮北王隻是推薦幾位大員,不可能連幕僚之類的都包攬。
每個官員都得自己提拔人才,也算是培養自己的勢力。
這樣做事更方便,但朱三卻說,這個曹陽也不是原來的刺史提拔的。
“大家都說他運氣好,是陳將軍。”朱三做了個手勢,說明這個陳將軍就是指陳圖生,沒辦法,北方的人至今仍這樣稱唿他。
盡管名字裏帶了“代掌”二字,但將軍的實權遠超陳平這個空有其名的雲麾將軍。
當然,陳平是鎮北王的世子,有爵位在身,不能簡單比較。
“當初陳圖生去鹽城巡查時,正好看到曹陽在幫助百姓做事,非常勤勉,於是就順口提攜了他一下。”
然後這個人就開始走運。陳圖生是老王爺的養子,代表著鎮北王府的形象。他看中的人,沒人會去為難。
鎮北王出事後,親近的大臣都遭了殃,唯有曹陽,不僅沒受影響,反而一躍成為刺史。
“但這人和其他人不同,接到皇上的旨意後,他來到王府跪著,說除非王妃同意,否則他不接受封賞。”
陳平翻開帖子,確實和其他人不同,字裏行間都是歡迎鎮北王世子迴來的言辭。
陳平冷笑一聲,把帖子丟到一邊:“恐怕那些所謂的看重都是假的。”
陳圖生想學魏無央嗎?他自己已經是條狗,還想再養一條?
如果忠心耿耿,不願接受封賞,那就直接掛印辭職,或者像京城裏那些不願去石頭城的大臣一樣。
要麽裝病,要麽自己把腿摔斷,跪在鎮北王府門前,等著王妃的指示。
“他連鎮北王府的軍隊都敢動,我這個世子還能容忍他嗎?”
“求見陳圖生的人裏,有他嗎?”
朱三迴答:“有。”
陳平閉上眼睛,思緒如波濤洶湧。鎮北王肯定發現了什麽,才會把陳圖生調離。但他沒想到,鹽城——那個繳稅的地方,已經在陳圖生的掌控之下。
陳平一迴來,陳圖生就去了鹽城。
那裏一定有東西,不能讓他發現。
“讓人密切關注陳圖生的動靜,還有……楚兵的動態。”
手指摩擦得更厲害了,這支箭為什麽會落在楚兵手中?
在整個禦北城,能拿到這支箭的人,陳平隻想到陳圖生。
而魏無央對此毫不知情。
“陳圖生竟然起了背叛之心,真有趣。”
陳平猛然起身,表情變得堅定:“讓騎兵準備好,從陳家軍中挑選一萬精兵,明天跟我一起去鹽城!”
迴到房間時,朱三已經在等待了。“太子殿下!”朱三是第一次看到陳平如此憤怒,甚至比幾次遇刺時還要激動。
陳平用指甲摩擦著箭矢:“說吧。”
“是!”朱三收斂了情緒,拿出一疊報告,全是這兩天收到的關於北方的準確情報。
“朝廷派來壓製王府的官員,都遞交了問候的奏折,想見太子殿下。”
他們當初來時有多風光,誰能料到陳平竟然還能活著迴到北方。形勢變化得太快了。
當這些人得知消息時,已經來不及了,朝廷沒有給他們任何迴應。他們都紛紛向京城送信,但不知道是他們的速度趕不上陳平,還是朝廷壓根就沒打算迴複。
看著陳平在寧遠城立下大功,還建立了能全殲楚國兩萬精兵的陳家軍,他們再也坐不住了。
朱三調查到,在陳平迴來前三天,這些人全都去了鎮北軍大營,請求見陳圖生。他們隻坐了一盞茶的時間就出來了...
早上迎接鎮北王世子時,他們也都去了,結果王妃讓人攔住了他們。
一個都沒法接近陳平,於是隻好托人送帖子請求見麵。
“都有誰啊?”陳平隨手拿起一份帖子,是個離禦北城不遠的刺史。
態度很是恭敬,信中說日夜期盼,終於盼到陳平來了。
這片區域都是鎮北王府管轄的,以前所有官員的任命都是王府決定,上報朝廷,隻是走個形式而已。
但自從鎮北王出事後,一百多位主要官員都被替換掉了。
“有青州,鹽城的……”朱三把這些人的名字記得清清楚楚。
陳平連續打開了七八份帖子,全都是歡迎、迎接和期盼的字眼。
他手指輕輕敲打著桌子,來了?他可是鎮北王世子,禦北城的主人。
這些人嘴裏說的,居然不是歡迎他迴來,雖然隻是一字之差,但心思大不同。
迴來的是主人,迎來的是客人。
那麽在這些人心裏,誰才是禦北城真正的主人,是陳圖生嗎?
“既然知道自己錯了,就得付出代價。”陳平原本沒打算跟他們計較,至少不是現在。
但他們自己送上門來,那就不用再等了。
“告訴他們三天後到王府來拜見公主殿下。”
“遵命!”
陳平瀏覽了一下報告,這在寧遠城時就已經形成規矩。
如果陳平之前要求調查的事情有了進展,就不能等,其他事情就由朱三自行處理。
遇到重要的,朱三會親自匯報,不重要的,朱三就自己解決了。
像現在這種情況,朱三沒提過的,送到陳平手裏的,都是一些可看可不看的瑣事。
陳平心情煩躁,就一份接一份地看起來。
卻發現……
“陳圖生不在鎮北軍大營?他去了鹽城?”陳平有些驚訝。
陳圖生有多忌憚他,他是清楚的,按理說肯定會想盡辦法防止他接觸鎮北軍。
怎麽會在這個時候離開?
“說是去繳稅,昨天剛出發。”朱三匯報,心中隱約有些擔憂。
既然陳平問起,這件事就很重要。
“鹽城刺史……”
沒等他說完,朱三就從一堆請安的帖子中抽出一份。
“鹽城刺史,曹陽?”
陳平對這個人沒什麽印象,甚至在京師的動向中也沒記住他。
朱三點點頭:“這人一直在鹽城,以前隻是個小官,也不是老王爺推薦的。”
這一點陳平明白,鎮北王隻是推薦幾位大員,不可能連幕僚之類的都包攬。
每個官員都得自己提拔人才,也算是培養自己的勢力。
這樣做事更方便,但朱三卻說,這個曹陽也不是原來的刺史提拔的。
“大家都說他運氣好,是陳將軍。”朱三做了個手勢,說明這個陳將軍就是指陳圖生,沒辦法,北方的人至今仍這樣稱唿他。
盡管名字裏帶了“代掌”二字,但將軍的實權遠超陳平這個空有其名的雲麾將軍。
當然,陳平是鎮北王的世子,有爵位在身,不能簡單比較。
“當初陳圖生去鹽城巡查時,正好看到曹陽在幫助百姓做事,非常勤勉,於是就順口提攜了他一下。”
然後這個人就開始走運。陳圖生是老王爺的養子,代表著鎮北王府的形象。他看中的人,沒人會去為難。
鎮北王出事後,親近的大臣都遭了殃,唯有曹陽,不僅沒受影響,反而一躍成為刺史。
“但這人和其他人不同,接到皇上的旨意後,他來到王府跪著,說除非王妃同意,否則他不接受封賞。”
陳平翻開帖子,確實和其他人不同,字裏行間都是歡迎鎮北王世子迴來的言辭。
陳平冷笑一聲,把帖子丟到一邊:“恐怕那些所謂的看重都是假的。”
陳圖生想學魏無央嗎?他自己已經是條狗,還想再養一條?
如果忠心耿耿,不願接受封賞,那就直接掛印辭職,或者像京城裏那些不願去石頭城的大臣一樣。
要麽裝病,要麽自己把腿摔斷,跪在鎮北王府門前,等著王妃的指示。
“他連鎮北王府的軍隊都敢動,我這個世子還能容忍他嗎?”
“求見陳圖生的人裏,有他嗎?”
朱三迴答:“有。”
陳平閉上眼睛,思緒如波濤洶湧。鎮北王肯定發現了什麽,才會把陳圖生調離。但他沒想到,鹽城——那個繳稅的地方,已經在陳圖生的掌控之下。
陳平一迴來,陳圖生就去了鹽城。
那裏一定有東西,不能讓他發現。
“讓人密切關注陳圖生的動靜,還有……楚兵的動態。”
手指摩擦得更厲害了,這支箭為什麽會落在楚兵手中?
在整個禦北城,能拿到這支箭的人,陳平隻想到陳圖生。
而魏無央對此毫不知情。
“陳圖生竟然起了背叛之心,真有趣。”
陳平猛然起身,表情變得堅定:“讓騎兵準備好,從陳家軍中挑選一萬精兵,明天跟我一起去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