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後,夏季狩獵正式開始。
賑濟結束後,欽差的職務被撤銷,陳平重歸平民身份,因此並未攜帶過多隨從,以免過於顯眼。他僅帶著四人,兩名武藝高強的仆從,兩名王府護衛。他身披緊身戰袍,手腕上戴著護臂,馬背上掛著長弓和箭囊,目光炯炯,騎馬行進在隊伍中,沉穩有力。
不少人的目光聚焦在陳平身上,他卻假裝未見,偶爾與身邊的朱三或秦野簡單交談幾句。為了避開不必要的麻煩,陳平特意選擇了不起眼的位置,與魏無央和皇族子弟的馬車保持一定距離。
一名皇家禁衛騎兵朝陳平靠近,他的眉頭微皺,預感到可能出現的不妙。隨即,禁衛證實了他的擔憂。
\"北鎮王世子,殿下請您前往陪同!\"
陳平緊握韁繩,盡管內心抗拒,此刻卻無法拒絕,否則便是抗命。\"好吧。\"
他麵無表情地輕笑一聲,握住韁繩緩緩向魏無央的位置駛去,途中經過了好幾輛馬車。在魏無央的馬車之後,是皇太子、嬪妃和公主們的馬車。這次盛大的狩獵,除了皇太子留守,幾乎所有的皇子都出席了。嬪妃和公主的馬車就有六輛。
\"經過其中一輛時,風掀起車簾,露出了車內人的容貌。\"
那是一張俊美的臉龐。陳平短暫失神,隨即迅速摒棄了腦中的想法。
不對勁。
那應當是充滿英氣。
這種英氣甚至削弱了他容貌的精致,形成了一種難以言表的魅力。若在現代社會,這樣的麵孔或許會讓男女都為之瘋狂。
陳平畢竟受過訓練,僅片刻失神便恢複了心神。來到魏無央的馬車前,他低聲說:\"殿下。\"
\"北鎮王世子辛苦了,一同前行吧。\"
不少知情的貴族子弟投來羨慕甚至嫉妒的目光。陳平壓下內心的煩躁,應道:\"是。\"
說完,他騎馬跟在魏無央的馬車旁,時不時還需應對魏無央的詢問。劉琛宇也伴隨在魏無央的馬車附近,這次狩獵的安全由皇家禁衛軍負責。他們對視一眼,但並未多言。
陳平默契地轉移視線。在江淮賑災期間,他與劉琛宇相處融洽,但在魏無央麵前,這份和諧必須隱藏起來。以前,劉琛宇可能會主動閑聊幾句。但經過百緣酒樓的事件,劉琛宇明白,與陳平保持距離才是殿下所樂見的。
作為皇家禁衛軍的右統領,他的行動必須以殿下的意願為先,這是生存的法則。
車隊緩緩前行,直到午後,才抵達狩獵場,也就是這次夏季狩獵的目的地。在馬車上坐了幾個時辰,魏無央感到不太舒適,於是從馬車上下來。
\"先搭建營地,休息一夜,次日再啟程。\"
\"遵命!\"
劉晨宇舉手示意,高聲命令:\"搭建營地!\"
事實上,帳篷早已預備妥當。
參與夏日狩獵的人員隻需整理內部即可。
陳平的帳篷與魏無央的僅隔一頂,距離異常接近。
通常隻有皇族的帳篷,才有資格與魏無央的相鄰。
這一幕再次引來眾多羨慕的目光。
陳平微微一怔,不知該如何迴應。
\"殿下,我們簡直是住在陛下眼皮底下啊。\"朱三悄聲抱怨。
\"按計劃行動。\"
陳平揉了揉眉心,\"應該不會有大礙。\"
有高雲協助,這隻是個小計策,應能順利執行。
\"殿下,我們要出去散步嗎?\"朱三和鄧秋收拾完帳篷後問。
鄧秋是另一位隨行的侍從。
陳平剛想說不用了,但話到嘴邊改口了,\"出去走走吧。\"
帳篷周圍盡是皇族,雖麻煩,正好可以觀察他們的心態。
陳平掀開帳篷,出門便撞見三位皇族。
魏玨恪手持折扇,見到陳平便笑開了。
隻是口中的話語並不友善。
\"哎呀!這不是鼎鼎大名的鎮北王世子嗎?世子真是深得寵愛啊,身為異姓王的世子,還能置身於皇族之中。\"
陳平神色平靜,\"多謝陛下的厚愛。\"
\"你別高興得太早,未來能否繼續隨駕參加夏日狩獵,還是未知數呢。\"
\"三弟,不可胡言亂語。\"一道帶有輕責的嗓音傳來。
陳平循聲望去,是一位青年。
很好,二皇子。
魏玨泰向陳平點頭致意,帶了幾分歉意,\"三弟性格直率,言語衝動,未經思考,請鎮北王世子勿介懷。\"
\"三皇子殿下隻是心直口快,我自然不會放在心上。\"
\"二哥!\"魏玨恪不服氣,\"我哪有不經思考說話!\"
\"三弟。\"魏玨泰麵帶和煦,隻叫了魏玨恪一聲,對方雖有怨言,但並未再開口,而是直接轉過頭去。
陳平挑了挑眉,看來這位二皇子,其溫和並非表象。
況且,三皇子的確直率,但說話不經大腦未必。
\"世子是要散步嗎?不如與我們一起吧?\"
陳平微微點頭,\"恭敬不如從命。\"
三人並肩而行,魏玨恪賭氣不語,魏玨泰則滔滔不絕。
\"當日世子大敗楚國使者,本殿有幸全程目睹,真是英姿颯爽。\"
魏玨泰言語中對陳平讚賞有加,\"江淮賑災,世子做得出色,甚至勝過朝廷許多官員。\"
\"得益於地方官員的協助和指導,殿下過獎了,我其實並未做太多。\"陳平言辭謙和,但語氣中並無絲毫謙遜之意。
他本就非謙遜之人。
\"哈哈,世子無需謙虛。\"魏玨泰笑道,\"江淮民眾之頑固,朝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否則,當年也不會無人敢去江淮救災。\"
魏玨泰沉思片刻,接著說:\"說起來,能在江淮如此順利行事,有能力安撫當地百姓的,除了世子,本王隻見過鎮北王有此本事。\"
\"世子果然是鎮北王的獨子,虎父無犬子啊!\"
陳平唇角微妙的笑意淡去,\"殿下過獎了。\"
賑濟結束後,欽差的職務被撤銷,陳平重歸平民身份,因此並未攜帶過多隨從,以免過於顯眼。他僅帶著四人,兩名武藝高強的仆從,兩名王府護衛。他身披緊身戰袍,手腕上戴著護臂,馬背上掛著長弓和箭囊,目光炯炯,騎馬行進在隊伍中,沉穩有力。
不少人的目光聚焦在陳平身上,他卻假裝未見,偶爾與身邊的朱三或秦野簡單交談幾句。為了避開不必要的麻煩,陳平特意選擇了不起眼的位置,與魏無央和皇族子弟的馬車保持一定距離。
一名皇家禁衛騎兵朝陳平靠近,他的眉頭微皺,預感到可能出現的不妙。隨即,禁衛證實了他的擔憂。
\"北鎮王世子,殿下請您前往陪同!\"
陳平緊握韁繩,盡管內心抗拒,此刻卻無法拒絕,否則便是抗命。\"好吧。\"
他麵無表情地輕笑一聲,握住韁繩緩緩向魏無央的位置駛去,途中經過了好幾輛馬車。在魏無央的馬車之後,是皇太子、嬪妃和公主們的馬車。這次盛大的狩獵,除了皇太子留守,幾乎所有的皇子都出席了。嬪妃和公主的馬車就有六輛。
\"經過其中一輛時,風掀起車簾,露出了車內人的容貌。\"
那是一張俊美的臉龐。陳平短暫失神,隨即迅速摒棄了腦中的想法。
不對勁。
那應當是充滿英氣。
這種英氣甚至削弱了他容貌的精致,形成了一種難以言表的魅力。若在現代社會,這樣的麵孔或許會讓男女都為之瘋狂。
陳平畢竟受過訓練,僅片刻失神便恢複了心神。來到魏無央的馬車前,他低聲說:\"殿下。\"
\"北鎮王世子辛苦了,一同前行吧。\"
不少知情的貴族子弟投來羨慕甚至嫉妒的目光。陳平壓下內心的煩躁,應道:\"是。\"
說完,他騎馬跟在魏無央的馬車旁,時不時還需應對魏無央的詢問。劉琛宇也伴隨在魏無央的馬車附近,這次狩獵的安全由皇家禁衛軍負責。他們對視一眼,但並未多言。
陳平默契地轉移視線。在江淮賑災期間,他與劉琛宇相處融洽,但在魏無央麵前,這份和諧必須隱藏起來。以前,劉琛宇可能會主動閑聊幾句。但經過百緣酒樓的事件,劉琛宇明白,與陳平保持距離才是殿下所樂見的。
作為皇家禁衛軍的右統領,他的行動必須以殿下的意願為先,這是生存的法則。
車隊緩緩前行,直到午後,才抵達狩獵場,也就是這次夏季狩獵的目的地。在馬車上坐了幾個時辰,魏無央感到不太舒適,於是從馬車上下來。
\"先搭建營地,休息一夜,次日再啟程。\"
\"遵命!\"
劉晨宇舉手示意,高聲命令:\"搭建營地!\"
事實上,帳篷早已預備妥當。
參與夏日狩獵的人員隻需整理內部即可。
陳平的帳篷與魏無央的僅隔一頂,距離異常接近。
通常隻有皇族的帳篷,才有資格與魏無央的相鄰。
這一幕再次引來眾多羨慕的目光。
陳平微微一怔,不知該如何迴應。
\"殿下,我們簡直是住在陛下眼皮底下啊。\"朱三悄聲抱怨。
\"按計劃行動。\"
陳平揉了揉眉心,\"應該不會有大礙。\"
有高雲協助,這隻是個小計策,應能順利執行。
\"殿下,我們要出去散步嗎?\"朱三和鄧秋收拾完帳篷後問。
鄧秋是另一位隨行的侍從。
陳平剛想說不用了,但話到嘴邊改口了,\"出去走走吧。\"
帳篷周圍盡是皇族,雖麻煩,正好可以觀察他們的心態。
陳平掀開帳篷,出門便撞見三位皇族。
魏玨恪手持折扇,見到陳平便笑開了。
隻是口中的話語並不友善。
\"哎呀!這不是鼎鼎大名的鎮北王世子嗎?世子真是深得寵愛啊,身為異姓王的世子,還能置身於皇族之中。\"
陳平神色平靜,\"多謝陛下的厚愛。\"
\"你別高興得太早,未來能否繼續隨駕參加夏日狩獵,還是未知數呢。\"
\"三弟,不可胡言亂語。\"一道帶有輕責的嗓音傳來。
陳平循聲望去,是一位青年。
很好,二皇子。
魏玨泰向陳平點頭致意,帶了幾分歉意,\"三弟性格直率,言語衝動,未經思考,請鎮北王世子勿介懷。\"
\"三皇子殿下隻是心直口快,我自然不會放在心上。\"
\"二哥!\"魏玨恪不服氣,\"我哪有不經思考說話!\"
\"三弟。\"魏玨泰麵帶和煦,隻叫了魏玨恪一聲,對方雖有怨言,但並未再開口,而是直接轉過頭去。
陳平挑了挑眉,看來這位二皇子,其溫和並非表象。
況且,三皇子的確直率,但說話不經大腦未必。
\"世子是要散步嗎?不如與我們一起吧?\"
陳平微微點頭,\"恭敬不如從命。\"
三人並肩而行,魏玨恪賭氣不語,魏玨泰則滔滔不絕。
\"當日世子大敗楚國使者,本殿有幸全程目睹,真是英姿颯爽。\"
魏玨泰言語中對陳平讚賞有加,\"江淮賑災,世子做得出色,甚至勝過朝廷許多官員。\"
\"得益於地方官員的協助和指導,殿下過獎了,我其實並未做太多。\"陳平言辭謙和,但語氣中並無絲毫謙遜之意。
他本就非謙遜之人。
\"哈哈,世子無需謙虛。\"魏玨泰笑道,\"江淮民眾之頑固,朝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否則,當年也不會無人敢去江淮救災。\"
魏玨泰沉思片刻,接著說:\"說起來,能在江淮如此順利行事,有能力安撫當地百姓的,除了世子,本王隻見過鎮北王有此本事。\"
\"世子果然是鎮北王的獨子,虎父無犬子啊!\"
陳平唇角微妙的笑意淡去,\"殿下過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