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文官報團欺天
剛要造反,你說聖上是我爹? 作者:渝北一棵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前麵的意思也就是,寧國蕭行知影響到了後世蕭行知。
而寧國蕭行知,又是後世蕭行知穿越而來,兩者相互影響,他就是他,一直都是。
寧國蕭行知=後世蕭行知
然而這就涉及到一個時空悖論,目前無法解釋,我就用平行時空彌補這個設定。
沈若音同理。
前世塵緣今猶憶,心相係,情難斷絕,跨越千年,愛意依然。
十八還是二十九,容我賣個關子。
……
要說朝廷中,皇權至上沒有問題。
可是皇權,也隻有開國皇帝到繼位者之後的一大段時間,才有相當大的絕對實權。
打個比方,年輕小皇帝上位以後,麵對的是當了十幾年,幾十年的大臣。
這怎麽玩的過那些老狐狸?
這個時候,帝王權術就顯得尤為重要,平衡。
分配不均衡的利益,讓其內部鬥起來,再提拔出一個遮風擋雨的“傘”,擋箭牌。
(類似嚴嵩)
不怕文武爭鬥,不怕文官黨爭。
怕的就是文武勾結或者文官抱團取暖,欺上瞞下,把握朝廷中樞。
而現在,寧國朝廷經過禦史那件事,清洗過後也還是有近六成的“文官黨”。
其代表的勢力,就是地主士紳。
迷霧已經彌漫到眼前,蕭行知可不想做一個文官的傀儡皇帝。
必須要用外戚,還有新一代的親信,酷吏來狠狠打擊朝中的文官勢力。
蕭行知正在乾清宮批閱奏折,各地轉運使在京守靈七天,也該返迴地方了。
現在棘手的事情有兩個,一個是細鹽的推廣所產生的副作用。
還有一個就是針對吳濂為首的文官。
蕭行知滿臉不耐煩,一堆無關緊要的折子真是搞得火冒三丈。
[臣,元煜敬叩聖躬金安。臣今日將返涼州,聖上寢安乎?鄴城天氣甚佳,涼州有西域貿易之瓷器,聖上欲乎?]
蕭行知看見元煜就頭大,別看元煜這麽恭敬,其實都是裝的。
提筆了當寫出:[婆婆媽媽,爾之謊言屁語,朕亦不信。]
元煜的女兒是蕭承言的生母,以前的元貴人,因為有一子,破格尊為太妃。
怕蕭行知登基以後清算他這個涼州經略安撫使,趕緊就是裝傻充愣。
“傳崔旬,吳濂,藺澤!”蕭行知再也忍不住了,必須叫兩個幫手來。
太監領旨告退,跑去叫那二位。
蕭行知準備先弄一個內閣雛形,先讓這些大臣處理點事。
也順便讓崔旬知道一下,因為將來一定是要削去相權,三省也一定會撤掉。
至於吳濂,這次是找理由把他撤下去。
不大一會,這仨大閑人也是來了。
藺澤一直賦閑,崔旬也是天天在中書省混事。
本著寧願少做,也不做錯的原則,什麽奏折都往龍案上送。
“臣拜見聖上。”崔旬拜倒。
“臣藺澤拜見聖上,叩問吾皇聖躬金安!”藺澤拜倒高唿道。
【賦閑多月,終於想起我來了嗎?嗚嗚嗚~】
藺澤心中感動,頂著一個銀青光祿大夫的名頭,天天待在朝廷賞賜的官邸。
不是讀書寫字,就是勾欄聽曲,滿腔抱負都快墮落了。
蕭行知不耐煩的擺了擺手:“朕安,趕緊起來。”
不過藺澤這麽一搞,倒是讓蕭行知刮目相看,這麽快就給你老師李夫子忘了?
二人異口同聲道:“謝聖上。”
“給二位愛卿看座。然後把這些折子給他們拿去,好好看看。”
蕭行知指了指底下的太監。
那太監不敢耽擱,招唿著其他兩個徒弟就搬來了椅子桌子。
崔旬有些詫異,莫不是有朝政無法處理?
反觀藺澤就激動壞了,在乾清宮幫聖上處理朝政,這是多大的殊榮啊!
“朕有個事想問問二位愛卿,對於朝廷推行細鹽,你們怎麽看?”
蕭行知雙肘撐在龍案上問道。
崔旬剛剛開口:“臣…”
“不準說站著看。”
“那沒了。”
蕭行知深深地看了眼崔旬,心道不給這崔旬上點壓力,他是真不幹活。
藺澤這個做事瞻前顧後的人,對於這些事倒是有些見解。
畢竟是做過知州的人。
藺澤拱手道:“細鹽本是利國利民的政策,但是其引發的弊端不能不考慮。”
“比如販賣私鹽,有些條件不好,又沒有地的百姓,就靠賣私鹽為生。官府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朝廷細鹽一出,他們手中的鹽就砸在手裏,又無地可種,沒有果腹的糧食,是個大問題啊!”
這話是說到蕭行知心坎上了,而且正如藺澤所說,的確是發生了這樣的事。
“不錯。”蕭行知認同地點了點頭,又看向崔旬,“崔相還打算裝傻麽?”
崔旬聞言一驚,心中腹誹一聲[小狐狸!],組織了一下措辭,道:
“臣覺得藺大人所言不無道理,其實不止百姓,地方士紳與鹽稅牽扯很深,朝廷想要推行細鹽,在暗中,怕是要被士紳聯合抵製。”
“除非以非常手段……”
崔旬欲言又止,這個壞人他不能當,但是意思卻也很簡單。
動刀!
“崔愛卿的意思,朕明白了。殺一批,扶持一批,殺到人頭滾滾,讓他們不敢忤逆朝廷!”
“忠臣呐!”
蕭行知笑道。
崔旬聞聽此言,先是認同,又突然著急起來:“臣沒說啊!臣啥時候說了!您自己說的。”
崔旬知道這是蕭行知又想把自己推出來當擋箭牌。
保持平衡,清理掉一批不服朝廷的士紳官員,再扶持起一批聽話的出來。
地方的士紳,橫行鄉裏欺男霸女的事比比皆是。
還有偷逃地稅,鹽稅等等,真要是羅列罪名,死個千百八次都是輕的。
“聖上,吳尚書到了。”乾清宮太監前來通報。
“傳。”
崔旬和藺澤麵麵相覷,還叫了吳濂?吳濂不是士紳代表嗎,怎麽也來了?
難道聖上要動手了!
【難怪給我們叫來問話,合著就是早就想好動手了,套我倆態度呢?】
崔旬直唿蕭行知是小狐狸,怎麽年紀輕輕這麽多心眼?
吳濂低著頭走了進來,看到蕭行知便躬身行禮:“臣吳濂,拜見聖上。”
蕭行知瞬間換上笑臉,道:“吳愛卿這是哪裏話?愛卿勞苦功高,崔相剛剛還向朕極力誇讚你呢!”
崔旬:我啥時候誇他了?難道是捧殺?我丟!
“多謝聖上誇讚,多謝崔相誇讚。”吳濂也是不動聲色的謝了迴去。
在沒搞清楚聖上是什麽意思之前,吳濂自己是不會表露其他的情緒意圖。
“朕跟二位愛卿商討了一上午,覺得應該給吳愛卿加官進爵!”
蕭行知正色道,其麵色鄭重看起來不像騙人。
吳濂心中大震,不拿我開刀,還要加官進爵?還有這種好事?
“正好咱們中書省的崔相也在,吳濂聽旨。”蕭行知點頭笑道。
【的確是給你加官進爵,但是權力以後別想碰了。】
吳濂恭敬拱手,隨即下跪拜倒。
蕭行知思慮片刻,朗聲道:“吳濂勞苦功高,朕心甚慰,加紫金光祿大夫,太子少師!”
“臣!臣!臣領旨謝恩!吾皇萬歲!”吳濂頓時激動不已。
紫金光祿大夫,已經是最高了,又給了“三孤”之一的太子少師!
聖上仁德啊!
殊不知,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你吳濂何德何能坐到這個位置?
蕭行知不懷好意的笑了笑,繼續道:“但朕念在吳愛卿身兼數職,甚是勞苦,朕就夜夜難寐啊!”
“集賢殿大學士,還有禮部尚書你就不要擔任了,好好做紫金光祿大夫,太子少師吧!”
轟隆一聲!
外麵響起一道平地驚雷,將殿中幾人嚇得一顫,又好似劈在了吳濂的心中。
到現在這個時期,紫金光祿大夫,太子少師都是榮譽銜。
隻是曆代皇帝用來拉攏人心的小手段而已,沒什麽實權。
現在禮部尚書被撤了,末相的位置也沒了,手中的權力被撤了個幹淨!
吳濂麵如死灰,心道徹底完蛋了。
這位年輕的皇帝,要對文官開戰了!
……
而寧國蕭行知,又是後世蕭行知穿越而來,兩者相互影響,他就是他,一直都是。
寧國蕭行知=後世蕭行知
然而這就涉及到一個時空悖論,目前無法解釋,我就用平行時空彌補這個設定。
沈若音同理。
前世塵緣今猶憶,心相係,情難斷絕,跨越千年,愛意依然。
十八還是二十九,容我賣個關子。
……
要說朝廷中,皇權至上沒有問題。
可是皇權,也隻有開國皇帝到繼位者之後的一大段時間,才有相當大的絕對實權。
打個比方,年輕小皇帝上位以後,麵對的是當了十幾年,幾十年的大臣。
這怎麽玩的過那些老狐狸?
這個時候,帝王權術就顯得尤為重要,平衡。
分配不均衡的利益,讓其內部鬥起來,再提拔出一個遮風擋雨的“傘”,擋箭牌。
(類似嚴嵩)
不怕文武爭鬥,不怕文官黨爭。
怕的就是文武勾結或者文官抱團取暖,欺上瞞下,把握朝廷中樞。
而現在,寧國朝廷經過禦史那件事,清洗過後也還是有近六成的“文官黨”。
其代表的勢力,就是地主士紳。
迷霧已經彌漫到眼前,蕭行知可不想做一個文官的傀儡皇帝。
必須要用外戚,還有新一代的親信,酷吏來狠狠打擊朝中的文官勢力。
蕭行知正在乾清宮批閱奏折,各地轉運使在京守靈七天,也該返迴地方了。
現在棘手的事情有兩個,一個是細鹽的推廣所產生的副作用。
還有一個就是針對吳濂為首的文官。
蕭行知滿臉不耐煩,一堆無關緊要的折子真是搞得火冒三丈。
[臣,元煜敬叩聖躬金安。臣今日將返涼州,聖上寢安乎?鄴城天氣甚佳,涼州有西域貿易之瓷器,聖上欲乎?]
蕭行知看見元煜就頭大,別看元煜這麽恭敬,其實都是裝的。
提筆了當寫出:[婆婆媽媽,爾之謊言屁語,朕亦不信。]
元煜的女兒是蕭承言的生母,以前的元貴人,因為有一子,破格尊為太妃。
怕蕭行知登基以後清算他這個涼州經略安撫使,趕緊就是裝傻充愣。
“傳崔旬,吳濂,藺澤!”蕭行知再也忍不住了,必須叫兩個幫手來。
太監領旨告退,跑去叫那二位。
蕭行知準備先弄一個內閣雛形,先讓這些大臣處理點事。
也順便讓崔旬知道一下,因為將來一定是要削去相權,三省也一定會撤掉。
至於吳濂,這次是找理由把他撤下去。
不大一會,這仨大閑人也是來了。
藺澤一直賦閑,崔旬也是天天在中書省混事。
本著寧願少做,也不做錯的原則,什麽奏折都往龍案上送。
“臣拜見聖上。”崔旬拜倒。
“臣藺澤拜見聖上,叩問吾皇聖躬金安!”藺澤拜倒高唿道。
【賦閑多月,終於想起我來了嗎?嗚嗚嗚~】
藺澤心中感動,頂著一個銀青光祿大夫的名頭,天天待在朝廷賞賜的官邸。
不是讀書寫字,就是勾欄聽曲,滿腔抱負都快墮落了。
蕭行知不耐煩的擺了擺手:“朕安,趕緊起來。”
不過藺澤這麽一搞,倒是讓蕭行知刮目相看,這麽快就給你老師李夫子忘了?
二人異口同聲道:“謝聖上。”
“給二位愛卿看座。然後把這些折子給他們拿去,好好看看。”
蕭行知指了指底下的太監。
那太監不敢耽擱,招唿著其他兩個徒弟就搬來了椅子桌子。
崔旬有些詫異,莫不是有朝政無法處理?
反觀藺澤就激動壞了,在乾清宮幫聖上處理朝政,這是多大的殊榮啊!
“朕有個事想問問二位愛卿,對於朝廷推行細鹽,你們怎麽看?”
蕭行知雙肘撐在龍案上問道。
崔旬剛剛開口:“臣…”
“不準說站著看。”
“那沒了。”
蕭行知深深地看了眼崔旬,心道不給這崔旬上點壓力,他是真不幹活。
藺澤這個做事瞻前顧後的人,對於這些事倒是有些見解。
畢竟是做過知州的人。
藺澤拱手道:“細鹽本是利國利民的政策,但是其引發的弊端不能不考慮。”
“比如販賣私鹽,有些條件不好,又沒有地的百姓,就靠賣私鹽為生。官府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朝廷細鹽一出,他們手中的鹽就砸在手裏,又無地可種,沒有果腹的糧食,是個大問題啊!”
這話是說到蕭行知心坎上了,而且正如藺澤所說,的確是發生了這樣的事。
“不錯。”蕭行知認同地點了點頭,又看向崔旬,“崔相還打算裝傻麽?”
崔旬聞言一驚,心中腹誹一聲[小狐狸!],組織了一下措辭,道:
“臣覺得藺大人所言不無道理,其實不止百姓,地方士紳與鹽稅牽扯很深,朝廷想要推行細鹽,在暗中,怕是要被士紳聯合抵製。”
“除非以非常手段……”
崔旬欲言又止,這個壞人他不能當,但是意思卻也很簡單。
動刀!
“崔愛卿的意思,朕明白了。殺一批,扶持一批,殺到人頭滾滾,讓他們不敢忤逆朝廷!”
“忠臣呐!”
蕭行知笑道。
崔旬聞聽此言,先是認同,又突然著急起來:“臣沒說啊!臣啥時候說了!您自己說的。”
崔旬知道這是蕭行知又想把自己推出來當擋箭牌。
保持平衡,清理掉一批不服朝廷的士紳官員,再扶持起一批聽話的出來。
地方的士紳,橫行鄉裏欺男霸女的事比比皆是。
還有偷逃地稅,鹽稅等等,真要是羅列罪名,死個千百八次都是輕的。
“聖上,吳尚書到了。”乾清宮太監前來通報。
“傳。”
崔旬和藺澤麵麵相覷,還叫了吳濂?吳濂不是士紳代表嗎,怎麽也來了?
難道聖上要動手了!
【難怪給我們叫來問話,合著就是早就想好動手了,套我倆態度呢?】
崔旬直唿蕭行知是小狐狸,怎麽年紀輕輕這麽多心眼?
吳濂低著頭走了進來,看到蕭行知便躬身行禮:“臣吳濂,拜見聖上。”
蕭行知瞬間換上笑臉,道:“吳愛卿這是哪裏話?愛卿勞苦功高,崔相剛剛還向朕極力誇讚你呢!”
崔旬:我啥時候誇他了?難道是捧殺?我丟!
“多謝聖上誇讚,多謝崔相誇讚。”吳濂也是不動聲色的謝了迴去。
在沒搞清楚聖上是什麽意思之前,吳濂自己是不會表露其他的情緒意圖。
“朕跟二位愛卿商討了一上午,覺得應該給吳愛卿加官進爵!”
蕭行知正色道,其麵色鄭重看起來不像騙人。
吳濂心中大震,不拿我開刀,還要加官進爵?還有這種好事?
“正好咱們中書省的崔相也在,吳濂聽旨。”蕭行知點頭笑道。
【的確是給你加官進爵,但是權力以後別想碰了。】
吳濂恭敬拱手,隨即下跪拜倒。
蕭行知思慮片刻,朗聲道:“吳濂勞苦功高,朕心甚慰,加紫金光祿大夫,太子少師!”
“臣!臣!臣領旨謝恩!吾皇萬歲!”吳濂頓時激動不已。
紫金光祿大夫,已經是最高了,又給了“三孤”之一的太子少師!
聖上仁德啊!
殊不知,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你吳濂何德何能坐到這個位置?
蕭行知不懷好意的笑了笑,繼續道:“但朕念在吳愛卿身兼數職,甚是勞苦,朕就夜夜難寐啊!”
“集賢殿大學士,還有禮部尚書你就不要擔任了,好好做紫金光祿大夫,太子少師吧!”
轟隆一聲!
外麵響起一道平地驚雷,將殿中幾人嚇得一顫,又好似劈在了吳濂的心中。
到現在這個時期,紫金光祿大夫,太子少師都是榮譽銜。
隻是曆代皇帝用來拉攏人心的小手段而已,沒什麽實權。
現在禮部尚書被撤了,末相的位置也沒了,手中的權力被撤了個幹淨!
吳濂麵如死灰,心道徹底完蛋了。
這位年輕的皇帝,要對文官開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