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豐收
黑蓮花又嬌又媚,冷戾暴君被撩瘋 作者:雪意珍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光如流,菩兒村的懸鉤子樹漸漸掛了果。
眾人原本對懸鉤子成熟並未抱太大期望。
畢竟錯過了最佳種植時機,加上期間又遭了幾次蟲害,許多懸鉤子樹被啃得都矮了半截。
不想待到懸鉤子變紅時,村民們驚訝的發現——
今年收成竟然瞧著還不錯!
“哎呦,真是托了君後娘娘的福!”
於是老鄧頭又是一紙信箋,將江慵請到了菩兒村。
跟著來的,還有元承思與宋歡顏。
宋歡顏也是第一次見這般晶瑩剔透的懸鉤子,又驚又喜,“這品相真是不錯,若是放在雲都定能賣個好價錢。”
說著,挑了一顆放入口中。
懸鉤子的汁水登時充滿口腔,她滿足的眯了眯眼,笑道:“口感也很好。”
江慵也嚐了幾個,酸甜的滋味在唇舌間蔓延開來。
“好吃,真好吃。”元承思蹲在樹下,衣襟上揣了滿滿一兜懸鉤子。
不一會兒,便吃了個精光。
頂著滿臉汁水的他踱著小步子,腆著臉又去要了一兜。
江慵不忍直視,掏出絲帕替他擦了擦臉,“既如此,那就準備采摘吧。”
“鄧村長,正好菩兒村離雲都也不遠,您安排幾個得力的,待摘下果子後立刻拉去雲都賣了吧。”
老鄧頭連連點頭,哪敢說一個不字。
這次當屬元承思摘得最賣力,不到半個時辰,便摘了滿滿一大筐。
當然,也吃了不少。
江慵的視線落在他那圓鼓鼓的小肚子上,無奈望天。
這大韶的八皇子,也是個如假包換的吃貨。
采摘下來的懸鉤子被塞進竹筐中,江慵還十分細心地往上蓋了幾片荷葉。
畢竟懸鉤子柔嫩金貴,就連日頭稍微大些,都能將它磋磨的失去光澤。
老鄧頭點了幾個手腳麻利嘴又甜的婦人,一齊將懸鉤子運進了雲都。
“但願能賣個好價格。”
瞧著幾人遠去的背影,老鄧頭默默在心中祈禱。
這幾日他午夜夢迴,總是會夢到老祖宗掐著他耳朵罵。
說這麽大個菩兒村,好幾代的基業,都毀在了他手上。
若是此次還是不見起色,他屆時如何有顏麵去麵對列祖列宗啊……
“伯伯,您怎麽哭了?”
稚嫩的童聲在耳邊響起,老鄧頭胡亂拿袖口擦了一把淚。
“無事,無事,小公子可要吃梅子冰酪?我叫人給你去端一碗。”
元承思搖了搖頭,不依不饒問道:“你是不是擔心這些懸鉤子賣不出去?”
“師娘來的時候告訴我了,說這些懸鉤子定能賣個好價!”
“我相信師娘!”
老鄧頭笑笑,又埋頭去地裏摘懸鉤子去了。
他心中也是相信江慵的。
直到天色擦黑,村頭才出現幾抹疲憊的身影。
就連拉車的老牛,步履都愈發蹣跚起來。
隔著老遠,老鄧頭就拉長了嗓子問道:“賣的如何?”
為首的婦人指了指自己嗓子,擺了擺手,示意他再等等。
直到將牛車趕到他跟前時,才從嗓子眼中擠出一句,“賺大發了!”
聲音又幹又澀,卻又是掩蓋不住的喜悅。
聞言,老鄧頭雙眼驀地瞪大,不可置信問道:“大發……是多少?”
他們拉走的懸鉤子,若是放在菩兒村那地界,高低隻能賣上個三兩銀子。
婦人從懷裏掏出一個破布口袋,顫抖著展開,露出裏頭一堆白花花的銀子。
“我按君後給的價賣的,足足賺了三百兩!”
“還有好些人沒買到,催促著我明日早些去呢。”
三百兩!
老鄧頭眼前一黑,雙腿一軟就往地上栽去。
好在元承思眼疾手快,連忙托住他。
直到被人攙著坐下時,老鄧頭口中一直在念叨著“三百兩”。
他一個快要入土的人,還是第一次見這麽多銀錢!
滿打滿算,全村老少都能分到個三兩銀子。
這雲都果真遍地都是金子!
江慵臨走時叮囑了老鄧頭幾句。
“最後一批懸鉤子成熟後,莫要著急售賣。”
“本宮有別的安排。”
老鄧頭聽得雲裏霧裏,卻十分認真地一一記下。
生意場上的關竅他不懂,他隻知道,跟著君後能賺大錢!
手裏的懸鉤子接連賣了幾日後,菩兒村的村民皆是賺了個盆滿缽滿。
老鄧頭喜滋滋地站在村頭,愈發瞧著這個小村落順眼起來。
當時覺得窄的小路變寬敞了,覺得枯的枝頭發了新芽。
就連東頭那個見他就叫的瘋狗,也愈發眉清目秀起來。
“不好了,村長!”
一道煞風景的聲音響起。
老鄧頭幽幽望去,就見一個小少年滿頭大汗朝他跑來。
還未來得及止住步子,就迫不及待地開口:“今日懸鉤子就賣出不到兩成。”
“不知哪裏來了一些人,從外地運來了一些懸鉤子售賣。”
“雖然品相不如咱的,可勝在價格極低,城中百姓都爭著搶著去買他們的了!”
壞了。
老鄧頭心中暗驚,連忙對小少年道:“你快些去給君後娘娘送個信。”
江慵從王庭而來時,就見老鄧頭又恢複了往日那副愁雲慘淡的模樣。
聽他說起今日在雲都中的見聞,江慵卻好似早就料到一般。
“懸鉤子乍一上市,眾人全都是吃個新鮮。”
“新鮮勁過了,自然也就當個尋常物對待了。”
老鄧頭心急如焚,“那這剩的四五車懸鉤子豈不是要白白浪費了?”
這麽糟蹋好東西,是要遭天譴的啊!
江慵解釋道:“眼下有人壓價與我們對壘,我們總不好用同樣的方式還擊。”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實在是不劃算。”
“那,君後娘娘可有何妙計?”老鄧頭試探著問道。
“本宮學過一套製作蜜羹的法子,舉一反三,想來也是能用在這懸鉤子上的。”
“這……”
老鄧頭撓撓頭。
原先在菩兒村裏也有手巧的婦人將懸鉤子製成蜜羹售賣,這樣雖然能減少路途顛簸的損耗,可總歸是不如鮮果吃起來爽口。
到頭來,蜜羹砸在手中的居多。
瞧出老鄧頭眼中的顧慮,江慵繼續道:“本宮這套法子,可保蜜羹半年不腐不壞。”
“屆時寒冬臘月能吃到新鮮蜜羹,想來又能發一筆橫財吧。”
眾人原本對懸鉤子成熟並未抱太大期望。
畢竟錯過了最佳種植時機,加上期間又遭了幾次蟲害,許多懸鉤子樹被啃得都矮了半截。
不想待到懸鉤子變紅時,村民們驚訝的發現——
今年收成竟然瞧著還不錯!
“哎呦,真是托了君後娘娘的福!”
於是老鄧頭又是一紙信箋,將江慵請到了菩兒村。
跟著來的,還有元承思與宋歡顏。
宋歡顏也是第一次見這般晶瑩剔透的懸鉤子,又驚又喜,“這品相真是不錯,若是放在雲都定能賣個好價錢。”
說著,挑了一顆放入口中。
懸鉤子的汁水登時充滿口腔,她滿足的眯了眯眼,笑道:“口感也很好。”
江慵也嚐了幾個,酸甜的滋味在唇舌間蔓延開來。
“好吃,真好吃。”元承思蹲在樹下,衣襟上揣了滿滿一兜懸鉤子。
不一會兒,便吃了個精光。
頂著滿臉汁水的他踱著小步子,腆著臉又去要了一兜。
江慵不忍直視,掏出絲帕替他擦了擦臉,“既如此,那就準備采摘吧。”
“鄧村長,正好菩兒村離雲都也不遠,您安排幾個得力的,待摘下果子後立刻拉去雲都賣了吧。”
老鄧頭連連點頭,哪敢說一個不字。
這次當屬元承思摘得最賣力,不到半個時辰,便摘了滿滿一大筐。
當然,也吃了不少。
江慵的視線落在他那圓鼓鼓的小肚子上,無奈望天。
這大韶的八皇子,也是個如假包換的吃貨。
采摘下來的懸鉤子被塞進竹筐中,江慵還十分細心地往上蓋了幾片荷葉。
畢竟懸鉤子柔嫩金貴,就連日頭稍微大些,都能將它磋磨的失去光澤。
老鄧頭點了幾個手腳麻利嘴又甜的婦人,一齊將懸鉤子運進了雲都。
“但願能賣個好價格。”
瞧著幾人遠去的背影,老鄧頭默默在心中祈禱。
這幾日他午夜夢迴,總是會夢到老祖宗掐著他耳朵罵。
說這麽大個菩兒村,好幾代的基業,都毀在了他手上。
若是此次還是不見起色,他屆時如何有顏麵去麵對列祖列宗啊……
“伯伯,您怎麽哭了?”
稚嫩的童聲在耳邊響起,老鄧頭胡亂拿袖口擦了一把淚。
“無事,無事,小公子可要吃梅子冰酪?我叫人給你去端一碗。”
元承思搖了搖頭,不依不饒問道:“你是不是擔心這些懸鉤子賣不出去?”
“師娘來的時候告訴我了,說這些懸鉤子定能賣個好價!”
“我相信師娘!”
老鄧頭笑笑,又埋頭去地裏摘懸鉤子去了。
他心中也是相信江慵的。
直到天色擦黑,村頭才出現幾抹疲憊的身影。
就連拉車的老牛,步履都愈發蹣跚起來。
隔著老遠,老鄧頭就拉長了嗓子問道:“賣的如何?”
為首的婦人指了指自己嗓子,擺了擺手,示意他再等等。
直到將牛車趕到他跟前時,才從嗓子眼中擠出一句,“賺大發了!”
聲音又幹又澀,卻又是掩蓋不住的喜悅。
聞言,老鄧頭雙眼驀地瞪大,不可置信問道:“大發……是多少?”
他們拉走的懸鉤子,若是放在菩兒村那地界,高低隻能賣上個三兩銀子。
婦人從懷裏掏出一個破布口袋,顫抖著展開,露出裏頭一堆白花花的銀子。
“我按君後給的價賣的,足足賺了三百兩!”
“還有好些人沒買到,催促著我明日早些去呢。”
三百兩!
老鄧頭眼前一黑,雙腿一軟就往地上栽去。
好在元承思眼疾手快,連忙托住他。
直到被人攙著坐下時,老鄧頭口中一直在念叨著“三百兩”。
他一個快要入土的人,還是第一次見這麽多銀錢!
滿打滿算,全村老少都能分到個三兩銀子。
這雲都果真遍地都是金子!
江慵臨走時叮囑了老鄧頭幾句。
“最後一批懸鉤子成熟後,莫要著急售賣。”
“本宮有別的安排。”
老鄧頭聽得雲裏霧裏,卻十分認真地一一記下。
生意場上的關竅他不懂,他隻知道,跟著君後能賺大錢!
手裏的懸鉤子接連賣了幾日後,菩兒村的村民皆是賺了個盆滿缽滿。
老鄧頭喜滋滋地站在村頭,愈發瞧著這個小村落順眼起來。
當時覺得窄的小路變寬敞了,覺得枯的枝頭發了新芽。
就連東頭那個見他就叫的瘋狗,也愈發眉清目秀起來。
“不好了,村長!”
一道煞風景的聲音響起。
老鄧頭幽幽望去,就見一個小少年滿頭大汗朝他跑來。
還未來得及止住步子,就迫不及待地開口:“今日懸鉤子就賣出不到兩成。”
“不知哪裏來了一些人,從外地運來了一些懸鉤子售賣。”
“雖然品相不如咱的,可勝在價格極低,城中百姓都爭著搶著去買他們的了!”
壞了。
老鄧頭心中暗驚,連忙對小少年道:“你快些去給君後娘娘送個信。”
江慵從王庭而來時,就見老鄧頭又恢複了往日那副愁雲慘淡的模樣。
聽他說起今日在雲都中的見聞,江慵卻好似早就料到一般。
“懸鉤子乍一上市,眾人全都是吃個新鮮。”
“新鮮勁過了,自然也就當個尋常物對待了。”
老鄧頭心急如焚,“那這剩的四五車懸鉤子豈不是要白白浪費了?”
這麽糟蹋好東西,是要遭天譴的啊!
江慵解釋道:“眼下有人壓價與我們對壘,我們總不好用同樣的方式還擊。”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實在是不劃算。”
“那,君後娘娘可有何妙計?”老鄧頭試探著問道。
“本宮學過一套製作蜜羹的法子,舉一反三,想來也是能用在這懸鉤子上的。”
“這……”
老鄧頭撓撓頭。
原先在菩兒村裏也有手巧的婦人將懸鉤子製成蜜羹售賣,這樣雖然能減少路途顛簸的損耗,可總歸是不如鮮果吃起來爽口。
到頭來,蜜羹砸在手中的居多。
瞧出老鄧頭眼中的顧慮,江慵繼續道:“本宮這套法子,可保蜜羹半年不腐不壞。”
“屆時寒冬臘月能吃到新鮮蜜羹,想來又能發一筆橫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