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石秀鬧的這出劫法場使得事件性質瞬間急速升級。
梁中書當堂審問石秀,不過石秀有了在二龍山、梁山的進修經曆,不像盧俊義那樣好拿捏,那是絲毫不怯場。
反而反客為主的說道:"你這敗壞國家法度的賊!我拚命三郎石秀,受梁山西門大頭領將令而來,我哥哥隨後就帶領梁山十萬大軍趕到,將這大名府踏為平地,將你砍做三段,,
來來來,盡管板子來爺爺身上招唿,我踏馬坑一聲就不是梁山好漢。
梁中書是文化人,哪見過這樣的狠角色,又聽了石秀十萬大軍的恐嚇,終究是露了怯,最終命令衙役將石秀帶了重枷押入死牢。
三人最終被全部關押在了死牢裏麵,而且外麵看守的衙役,也被官兵所替代,五百官兵將大名府牢獄圍的水桶一般,梁中書生怕這幾個蓋過章發過賊人卡的梁山賊寇跑了。
不過由於蔡福、蔡慶兩兄弟的照顧,三人各自住著單間,而且是相鄰的房間。
"嘿嘿,嘿嘿,殺得痛快啊!我石秀的名頭,看來是要響徹大名府!"石秀激動的說道。
石秀默默無聞了一輩子,直到加入二龍山,後來到了梁山,石秀這個人名才真正成了名人!
石秀內心感慨: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自己鬧了這麽一出,怕是綠林黑道都知道自己拚命三郎石秀的大名。
"咳咳咳,石秀哥哥,我有一句話想說,不知道當說不當說!"燕青看著旁邊喜氣洋洋的石秀吞吞吐吐的說道。
"咱們都是自家兄弟,燕青兄弟有話直說。
"石秀哥哥,你剛剛劫法場的時候,喊得是梁山好漢在此,沒有喊你的尊姓大名啊!大家都不知道你的名字,怎麽揚名?"燕青說道。
"什麽?我沒有喊我的名號嗎?"石秀吃驚的問道。
"好像沒有!"
"盧員外,我剛在法場有沒有喊我名字?"石秀不死心的問向盧俊義。
"石秀兄弟,我耳朵沉,沒有聽到,也許你喊了!"盧俊義委婉的說道。
石秀傻眼了,稍微有點不淡定了!
而此時的梁中書更加不淡定了,他拉著張孔目一下午時間商議對策,
"你說梁山真有十萬人馬?咱們大名府隻有兩萬軍士,哪是十萬賊寇的對手,這可如何是好?"梁中書擔憂的說道。
"大人,梁山賊寇倚仗八百裏水泊才能橫行,要說他們有十萬大軍我是萬萬不信,他們要有這麽多人馬,,汴京離梁山也就幾天路程,他們早打到汴京了。
從山東濟州梁山來大名府,一路要過多少州城?難道那些州城的太守以及官兵都是死人嗎?怎麽可能任由賊寇橫行?
小人估算,梁山人馬隻有萬把人,他們要來,也隻能是小股人馬偷偷摸摸過來。"張孔目寬慰道。
聽著張孔目的分析,梁中書也覺得說的有理,瞬間又恢複了淡定的神色。
"大人,依小人看,這些賊寇應該速速處置,斷了梁山賊寇來繼續營救的念想!
實在不行,在大牢裏直接把他們弄死得了!"張孔目建議說道。
"不行啊,朝廷有法度,午時三刻刑場問斬是鐵律,在牢裏偷偷摸摸害死個盧俊義還行,
現在鬧出這麽大的動靜,如果這三個賊寇莫名其妙都死在牢裏,那怎麽搪塞過去?
明天吧!明天多派軍士,讓索超親自帶三千軍士在法場看守,公開處斬三人,這樣應該能確保萬無一失!"梁中書拍板道。
當天下午,神行太保戴宗已經施展神行法來到了大名府。
他迴了梁山稟告,西門頭領已經派了李逵、花榮、鄭天壽、呂方、郭勝五人帶著二百嘍囉在河北東路與山東的交界處準備搭救盧俊義,,
而他自己又火急火燎的來到大名府繼續打探情況。
然而,到了大名府城中各處百姓都在津津有味的聊著梁山好漢孤身劫法場的故事。
"嘿,這梁山賊人好身厲害,我當時在現場看的都嚇尿了,怪不得是能把山東攪翻天的人物,,來了一個梁山賊寇就這麽厲害,,
如果梁山賊寇都過來,那豈不是要踏平大名府?"酒店食客津津有味的討論著最新八卦。
"哎,可惜了好漢,我表姐專門賣綠茶,她聽衙門的衙役說明天中書大人要調集大名府駐軍押送三個賊寇去刑場斬首。"另一名食客說道。
"中書大人真是跟罪惡不共戴天啊,火急火燎得要殺了梁山賊寇。聽說還派人去東京稟告蔡太師了!"食客感慨道。
戴宗經過詳細打聽,終於知道了此時盧俊義等人的情況。
"這可如何是好,眾兄弟等著在半路搭救刺配沙門島的盧俊義,
不想石秀兄弟也被抓了,還要明天在這大名府公開處斬!就算自己現在飛迴去報信,明天西門哥哥帶著人馬從山東也趕不過來!
可明天盧員外他們就要被再次斬首。這可如何是好?"戴宗自言自語道。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戴宗從百姓對梁山的懼怕中得到靈感,
如今梁山的名頭太過響亮,不僅是百姓知道梁山的赫赫威名,就連那狗官梁中書想必也是對梁山畏懼不已。
戴宗急忙用兩個時辰時間,寫了百餘份帖子。連夜張貼在了大名府的大街小巷!
第二天一大早,梁中書剛剛睡醒,一名衙役就火急火燎的帶著一份無頭帖子找了進來。
"大人,如今大名府大街小巷都是這無頭帖子,人心惶惶,小的看到不敢隱瞞,隻能呈給大人!"衙役班頭說道。
梁中書接過帖子一看,頓時嚇得臉色煞白。
隻見帖子上寫道:
梁山泊大頭領西門慶,告示大名府,布告天下:
如今奸臣當道,貪官汙吏橫行,殘虐萬民,河北玉麒麟盧俊義,乃天下豪傑,今請上梁山,一起替天行道。
特令石秀先來告知,不期具備擒獲。
如是留存二人性命,吾不侵擾大名府,若敢壞好漢,拔寨興兵,十萬天兵到處,大名府無老無幼、無良無賤、人畜不留!玉石俱焚!
渝眾知悉。
梁中書當堂審問石秀,不過石秀有了在二龍山、梁山的進修經曆,不像盧俊義那樣好拿捏,那是絲毫不怯場。
反而反客為主的說道:"你這敗壞國家法度的賊!我拚命三郎石秀,受梁山西門大頭領將令而來,我哥哥隨後就帶領梁山十萬大軍趕到,將這大名府踏為平地,將你砍做三段,,
來來來,盡管板子來爺爺身上招唿,我踏馬坑一聲就不是梁山好漢。
梁中書是文化人,哪見過這樣的狠角色,又聽了石秀十萬大軍的恐嚇,終究是露了怯,最終命令衙役將石秀帶了重枷押入死牢。
三人最終被全部關押在了死牢裏麵,而且外麵看守的衙役,也被官兵所替代,五百官兵將大名府牢獄圍的水桶一般,梁中書生怕這幾個蓋過章發過賊人卡的梁山賊寇跑了。
不過由於蔡福、蔡慶兩兄弟的照顧,三人各自住著單間,而且是相鄰的房間。
"嘿嘿,嘿嘿,殺得痛快啊!我石秀的名頭,看來是要響徹大名府!"石秀激動的說道。
石秀默默無聞了一輩子,直到加入二龍山,後來到了梁山,石秀這個人名才真正成了名人!
石秀內心感慨: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自己鬧了這麽一出,怕是綠林黑道都知道自己拚命三郎石秀的大名。
"咳咳咳,石秀哥哥,我有一句話想說,不知道當說不當說!"燕青看著旁邊喜氣洋洋的石秀吞吞吐吐的說道。
"咱們都是自家兄弟,燕青兄弟有話直說。
"石秀哥哥,你剛剛劫法場的時候,喊得是梁山好漢在此,沒有喊你的尊姓大名啊!大家都不知道你的名字,怎麽揚名?"燕青說道。
"什麽?我沒有喊我的名號嗎?"石秀吃驚的問道。
"好像沒有!"
"盧員外,我剛在法場有沒有喊我名字?"石秀不死心的問向盧俊義。
"石秀兄弟,我耳朵沉,沒有聽到,也許你喊了!"盧俊義委婉的說道。
石秀傻眼了,稍微有點不淡定了!
而此時的梁中書更加不淡定了,他拉著張孔目一下午時間商議對策,
"你說梁山真有十萬人馬?咱們大名府隻有兩萬軍士,哪是十萬賊寇的對手,這可如何是好?"梁中書擔憂的說道。
"大人,梁山賊寇倚仗八百裏水泊才能橫行,要說他們有十萬大軍我是萬萬不信,他們要有這麽多人馬,,汴京離梁山也就幾天路程,他們早打到汴京了。
從山東濟州梁山來大名府,一路要過多少州城?難道那些州城的太守以及官兵都是死人嗎?怎麽可能任由賊寇橫行?
小人估算,梁山人馬隻有萬把人,他們要來,也隻能是小股人馬偷偷摸摸過來。"張孔目寬慰道。
聽著張孔目的分析,梁中書也覺得說的有理,瞬間又恢複了淡定的神色。
"大人,依小人看,這些賊寇應該速速處置,斷了梁山賊寇來繼續營救的念想!
實在不行,在大牢裏直接把他們弄死得了!"張孔目建議說道。
"不行啊,朝廷有法度,午時三刻刑場問斬是鐵律,在牢裏偷偷摸摸害死個盧俊義還行,
現在鬧出這麽大的動靜,如果這三個賊寇莫名其妙都死在牢裏,那怎麽搪塞過去?
明天吧!明天多派軍士,讓索超親自帶三千軍士在法場看守,公開處斬三人,這樣應該能確保萬無一失!"梁中書拍板道。
當天下午,神行太保戴宗已經施展神行法來到了大名府。
他迴了梁山稟告,西門頭領已經派了李逵、花榮、鄭天壽、呂方、郭勝五人帶著二百嘍囉在河北東路與山東的交界處準備搭救盧俊義,,
而他自己又火急火燎的來到大名府繼續打探情況。
然而,到了大名府城中各處百姓都在津津有味的聊著梁山好漢孤身劫法場的故事。
"嘿,這梁山賊人好身厲害,我當時在現場看的都嚇尿了,怪不得是能把山東攪翻天的人物,,來了一個梁山賊寇就這麽厲害,,
如果梁山賊寇都過來,那豈不是要踏平大名府?"酒店食客津津有味的討論著最新八卦。
"哎,可惜了好漢,我表姐專門賣綠茶,她聽衙門的衙役說明天中書大人要調集大名府駐軍押送三個賊寇去刑場斬首。"另一名食客說道。
"中書大人真是跟罪惡不共戴天啊,火急火燎得要殺了梁山賊寇。聽說還派人去東京稟告蔡太師了!"食客感慨道。
戴宗經過詳細打聽,終於知道了此時盧俊義等人的情況。
"這可如何是好,眾兄弟等著在半路搭救刺配沙門島的盧俊義,
不想石秀兄弟也被抓了,還要明天在這大名府公開處斬!就算自己現在飛迴去報信,明天西門哥哥帶著人馬從山東也趕不過來!
可明天盧員外他們就要被再次斬首。這可如何是好?"戴宗自言自語道。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戴宗從百姓對梁山的懼怕中得到靈感,
如今梁山的名頭太過響亮,不僅是百姓知道梁山的赫赫威名,就連那狗官梁中書想必也是對梁山畏懼不已。
戴宗急忙用兩個時辰時間,寫了百餘份帖子。連夜張貼在了大名府的大街小巷!
第二天一大早,梁中書剛剛睡醒,一名衙役就火急火燎的帶著一份無頭帖子找了進來。
"大人,如今大名府大街小巷都是這無頭帖子,人心惶惶,小的看到不敢隱瞞,隻能呈給大人!"衙役班頭說道。
梁中書接過帖子一看,頓時嚇得臉色煞白。
隻見帖子上寫道:
梁山泊大頭領西門慶,告示大名府,布告天下:
如今奸臣當道,貪官汙吏橫行,殘虐萬民,河北玉麒麟盧俊義,乃天下豪傑,今請上梁山,一起替天行道。
特令石秀先來告知,不期具備擒獲。
如是留存二人性命,吾不侵擾大名府,若敢壞好漢,拔寨興兵,十萬天兵到處,大名府無老無幼、無良無賤、人畜不留!玉石俱焚!
渝眾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