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娘娘。”
平陽郡主稍稍客氣,仍然自矜著身份,並未流露出多少對淑妃的熱絡。
淑妃也不在意,我便也照著淑妃的模樣,對二人客氣地打了個招唿。
我一出聲,平陽郡主就望了過來。
她其實早瞧見我了。
先前我剛走出來,便察覺兩道淩厲的目光從我的臉頰上掃了過去,其中一道,停頓片刻,眼神鬱鬱。
此刻。
平陽郡主才一副看到我的模樣,裝作好奇,問道:“這位是?”
“這是燕昭媛。”
淑妃簡單介紹一句,平陽郡主聽完,臉上雖和善地笑著,可還是難以掩藏地閃過一絲不自然。
不僅是她。
安成縣主的目光,也直勾勾落在我的身上。
須臾,她才粲然一笑,說道:“原來是燕昭媛,早就聽聞大名了。真是想不到,漠北那樣的地方,也能養得出燕昭媛如此美人。”
!?
這話陰陽怪氣,可實在不是誇獎我。
我莞爾,打量著美貌且傲氣的安成縣主,奉還道:“是啊,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本宮也不曾想到,安成縣主如此水靈,是北方長大的呢。”
距離京城較遠的東北,那兒氣候可遠遠算不上好,曆來與蠻夷也是交接的,聽說山野間還有不少熊出沒呢。
真要比起來,其實與漠北也是差不多的。
“……”
安成縣主聞言,睜大了眼睛,有一瞬間的愣怔,然後是微微發抖的生氣。
“娘!”
她拉了拉平陽郡主的衣袖。
平陽郡主側睨她一眼,示意她不要再亂說話。
安成縣主隻得不甘心地看我一眼,忍住鬱悶,默默繼續拉著平陽郡主的衣袖。
“淑妃娘娘。”
平陽郡主迴頭望向那施臘八粥的攤點,疑惑問道:“我記得,平日臘八施粥,都是皇後娘娘來主持。”
“今日,皇後娘娘怎的不在?”
……
我說呢。
怎的好好的,這兩位主兒進宮來,都走到宮人的長街這兒來了,原來是想來見皇後的。
“娘娘身子不適。”
淑妃語氣淡淡,並不願在這兒將皇後的事情的真相說了,隻道:“你們若是想探望皇後娘娘,去椒房宮便是。”
平陽郡主顯然覺得奇怪。
臘八施粥,雖不比親蠶禮那樣必須得皇後親至的大事兒,可按照著皇後事必躬親的性子,就算小病,多半也是會來的。
眼看著平陽郡主還愣在這兒,我隻得含笑挽過淑妃的手。
“淑妃姐姐。時辰不早,這兒施粥也差不多了,我們正好與郡主一起,去跟皇後娘娘請安吧。”
我倆交換眼神。
淑妃頷首,便招唿了平陽郡主與安成縣主。
椒房宮。
我們到時,周嬤嬤過來迎接,說是薑采女還在伺候皇後娘娘喝藥,讓我們稍等片刻,等皇後更衣。
說著,周嬤嬤領著我們,去了待客的花廳。
茶水點心送上來,過了約莫一刻鍾了,安成縣主有些耐不住性子,忍不住就問道:“娘娘怎麽還沒來?”
“聽說她病了,厲害麽?我與娘此番進宮來,也帶了些滋補的東西呢。”
周嬤嬤聞言,麵上沒有太大的變化,恭恭敬敬迴答道:“娘娘早已痊愈,隻是身子不好,得調理著。”
“多謝郡主與縣主的好意了。”
安成縣主那兒大概是聽周嬤嬤這話說得滴水不漏,看似說了消息,實際上什麽有用的都沒有,隻好扁扁嘴。
終於。
又過了一刻鍾多,皇後才出來。
我不免抬眸去看。
往日裏,皇後總是簡素打扮,不僅少用華貴的首飾,臉上也從不塗厚厚的脂粉。
現在的她,一改常態。
首飾雖不十分奢侈,但也是精美的,就連脂粉也很厚。
……
我抿了抿唇,其實很明白。
她是想借著這些,來遮掩受傷的臉頰,想叫旁人別太注意那地方。
“皇後娘娘。”
我們幾人徐徐起身行禮。
皇後叫了我們起來,她又去問平陽郡主最近過得如何。
閑話良久,平陽郡主說還要去給太後請安,這才帶著安成縣主先離開了。
她們一走,我發現,上首皇後的臉上明顯有鬆了口氣的樣子,她看向我與淑妃,問道:“她們與你們說什麽了嗎?”
我和淑妃麵麵相覷,不太明白皇後這話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
皇後稍顯局促,想了想,問道:“她們難得進宮一趟,除了請安,是否還有別的事情呢?”
我搖頭,表示不知道。
皇後認真聽著,可我總感覺她有些心不在焉,心思深深的,不知在想什麽事兒。
我覺得奇怪,去看淑妃。
淑妃顯然也意識到了,可她隻是對我搖頭,明顯並不想去深究原因,就對皇後道:“今日施粥十分順利。”
“嬪妾在後頭守著,見宮裏大部分人都過來了。偶有幾個生病的,也讓好友過來幫忙代領了粥與肉包。”
皇後聞言,滿意地點點頭,道:“淑妃,燕昭媛,辛苦你們了。”
閑話一陣,皇後似乎又有些累了,擺擺手讓我們先迴去歇著,她也在薑采女與周嬤嬤的攙扶之下,走迴到了屏風後頭。
轉眼,出了椒房宮。
早起時還明媚的天色,此刻有些烏雲密布了起來,淑妃深深看一眼這天,喃喃道:“瞧這樣子,似乎又要下雪了。”
“燕妹妹是否得空,去長信宮中坐坐呢?”
淑妃看向我,歎息道:“自從你搬走了以後,我總感覺這長信宮就空了許多,安靜得很,一個人實在是寂寞。”
看著淑妃哀傷,感覺她仿佛是有話想對我說,我便頷首道:“那今日便多陪陪淑妃姐姐。”
“嗯。”
她答允,拉了我的手,我倆便一道迴了長信宮。
熟悉的閣殿。
淑妃令人點了她喜歡的熏香,又送了瓜果點心上來,才忽然看向我,問道:“妹妹是否了解郡主?”
平陽郡主?
我搖搖頭。
“今日還是頭一迴聽說呢。”
如實以告後,淑妃難得的與我八卦起了平陽郡主的事兒。
說來……
端柔大長公主,當年雖然很得喜歡,奈何先帝的先帝身子一直不好,朝政時常都是交到當時的薑首輔手裏的。
當時的薑首輔,便是現在皇後的大伯公,也就是祖父的哥哥。
端柔公主剛到出嫁的年紀,恰逢東北那邊有一個與大周交好的部族,想要求娶大周的公主。
作為交換,他們願意成為大周北邊的屏障。
這是極為合算的事兒。
那部族十分強大,加之大周立國時間不長,北邊一直都不太穩定,若能與他們結為秦晉之好,自然有一份保障。
朝中便商議,將端柔嫁出去。
帝後自然舍不得,可那時候薑首輔隻手遮天,力陳嫁出端柔公主的好處,多方壓力之下,公主隻得出嫁。
然而,公主過得並不好。
她從小嬌生慣養,也不懂計謀,在一些厲害懂爭寵的妾室麵前毫無辦法,除了發脾氣搬出自己的娘家以外,毫無辦法。
起初這法子還有些效果。
漸漸的,伴隨著公主生父生母去了,先帝在世時有時候也顧不上自己的姐姐,公主的日子就更不好了。
她隻有平陽郡主一個女兒。
郡主也嫁在了部族裏,她比端柔稍稍好些,懂得彈壓妾室,可日子過得還是很糟心的。
故此,去歲郡主夫君死了,她懶得管夫家的爛攤子,任由那些有兒子的妾室爭著家裏的家產,她隻帶著安成縣主迴了京城。
她有豐厚的嫁妝,又是皇家人,自然不愁吃喝。
隻是……
她的日子看似瀟灑,然則無論是她,還是安成縣主,在京城都猶如飄萍,一點根基都沒有。
說到這裏,淑妃的話頭頓了頓。
她意味深長地笑著,看向我,問道:“你覺得,端柔大長公主過得不好。她們這對母女,真的那麽關心皇後娘娘麽?”
“也不知道,她們進宮,又是為了什麽呢。”
平陽郡主稍稍客氣,仍然自矜著身份,並未流露出多少對淑妃的熱絡。
淑妃也不在意,我便也照著淑妃的模樣,對二人客氣地打了個招唿。
我一出聲,平陽郡主就望了過來。
她其實早瞧見我了。
先前我剛走出來,便察覺兩道淩厲的目光從我的臉頰上掃了過去,其中一道,停頓片刻,眼神鬱鬱。
此刻。
平陽郡主才一副看到我的模樣,裝作好奇,問道:“這位是?”
“這是燕昭媛。”
淑妃簡單介紹一句,平陽郡主聽完,臉上雖和善地笑著,可還是難以掩藏地閃過一絲不自然。
不僅是她。
安成縣主的目光,也直勾勾落在我的身上。
須臾,她才粲然一笑,說道:“原來是燕昭媛,早就聽聞大名了。真是想不到,漠北那樣的地方,也能養得出燕昭媛如此美人。”
!?
這話陰陽怪氣,可實在不是誇獎我。
我莞爾,打量著美貌且傲氣的安成縣主,奉還道:“是啊,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本宮也不曾想到,安成縣主如此水靈,是北方長大的呢。”
距離京城較遠的東北,那兒氣候可遠遠算不上好,曆來與蠻夷也是交接的,聽說山野間還有不少熊出沒呢。
真要比起來,其實與漠北也是差不多的。
“……”
安成縣主聞言,睜大了眼睛,有一瞬間的愣怔,然後是微微發抖的生氣。
“娘!”
她拉了拉平陽郡主的衣袖。
平陽郡主側睨她一眼,示意她不要再亂說話。
安成縣主隻得不甘心地看我一眼,忍住鬱悶,默默繼續拉著平陽郡主的衣袖。
“淑妃娘娘。”
平陽郡主迴頭望向那施臘八粥的攤點,疑惑問道:“我記得,平日臘八施粥,都是皇後娘娘來主持。”
“今日,皇後娘娘怎的不在?”
……
我說呢。
怎的好好的,這兩位主兒進宮來,都走到宮人的長街這兒來了,原來是想來見皇後的。
“娘娘身子不適。”
淑妃語氣淡淡,並不願在這兒將皇後的事情的真相說了,隻道:“你們若是想探望皇後娘娘,去椒房宮便是。”
平陽郡主顯然覺得奇怪。
臘八施粥,雖不比親蠶禮那樣必須得皇後親至的大事兒,可按照著皇後事必躬親的性子,就算小病,多半也是會來的。
眼看著平陽郡主還愣在這兒,我隻得含笑挽過淑妃的手。
“淑妃姐姐。時辰不早,這兒施粥也差不多了,我們正好與郡主一起,去跟皇後娘娘請安吧。”
我倆交換眼神。
淑妃頷首,便招唿了平陽郡主與安成縣主。
椒房宮。
我們到時,周嬤嬤過來迎接,說是薑采女還在伺候皇後娘娘喝藥,讓我們稍等片刻,等皇後更衣。
說著,周嬤嬤領著我們,去了待客的花廳。
茶水點心送上來,過了約莫一刻鍾了,安成縣主有些耐不住性子,忍不住就問道:“娘娘怎麽還沒來?”
“聽說她病了,厲害麽?我與娘此番進宮來,也帶了些滋補的東西呢。”
周嬤嬤聞言,麵上沒有太大的變化,恭恭敬敬迴答道:“娘娘早已痊愈,隻是身子不好,得調理著。”
“多謝郡主與縣主的好意了。”
安成縣主那兒大概是聽周嬤嬤這話說得滴水不漏,看似說了消息,實際上什麽有用的都沒有,隻好扁扁嘴。
終於。
又過了一刻鍾多,皇後才出來。
我不免抬眸去看。
往日裏,皇後總是簡素打扮,不僅少用華貴的首飾,臉上也從不塗厚厚的脂粉。
現在的她,一改常態。
首飾雖不十分奢侈,但也是精美的,就連脂粉也很厚。
……
我抿了抿唇,其實很明白。
她是想借著這些,來遮掩受傷的臉頰,想叫旁人別太注意那地方。
“皇後娘娘。”
我們幾人徐徐起身行禮。
皇後叫了我們起來,她又去問平陽郡主最近過得如何。
閑話良久,平陽郡主說還要去給太後請安,這才帶著安成縣主先離開了。
她們一走,我發現,上首皇後的臉上明顯有鬆了口氣的樣子,她看向我與淑妃,問道:“她們與你們說什麽了嗎?”
我和淑妃麵麵相覷,不太明白皇後這話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
皇後稍顯局促,想了想,問道:“她們難得進宮一趟,除了請安,是否還有別的事情呢?”
我搖頭,表示不知道。
皇後認真聽著,可我總感覺她有些心不在焉,心思深深的,不知在想什麽事兒。
我覺得奇怪,去看淑妃。
淑妃顯然也意識到了,可她隻是對我搖頭,明顯並不想去深究原因,就對皇後道:“今日施粥十分順利。”
“嬪妾在後頭守著,見宮裏大部分人都過來了。偶有幾個生病的,也讓好友過來幫忙代領了粥與肉包。”
皇後聞言,滿意地點點頭,道:“淑妃,燕昭媛,辛苦你們了。”
閑話一陣,皇後似乎又有些累了,擺擺手讓我們先迴去歇著,她也在薑采女與周嬤嬤的攙扶之下,走迴到了屏風後頭。
轉眼,出了椒房宮。
早起時還明媚的天色,此刻有些烏雲密布了起來,淑妃深深看一眼這天,喃喃道:“瞧這樣子,似乎又要下雪了。”
“燕妹妹是否得空,去長信宮中坐坐呢?”
淑妃看向我,歎息道:“自從你搬走了以後,我總感覺這長信宮就空了許多,安靜得很,一個人實在是寂寞。”
看著淑妃哀傷,感覺她仿佛是有話想對我說,我便頷首道:“那今日便多陪陪淑妃姐姐。”
“嗯。”
她答允,拉了我的手,我倆便一道迴了長信宮。
熟悉的閣殿。
淑妃令人點了她喜歡的熏香,又送了瓜果點心上來,才忽然看向我,問道:“妹妹是否了解郡主?”
平陽郡主?
我搖搖頭。
“今日還是頭一迴聽說呢。”
如實以告後,淑妃難得的與我八卦起了平陽郡主的事兒。
說來……
端柔大長公主,當年雖然很得喜歡,奈何先帝的先帝身子一直不好,朝政時常都是交到當時的薑首輔手裏的。
當時的薑首輔,便是現在皇後的大伯公,也就是祖父的哥哥。
端柔公主剛到出嫁的年紀,恰逢東北那邊有一個與大周交好的部族,想要求娶大周的公主。
作為交換,他們願意成為大周北邊的屏障。
這是極為合算的事兒。
那部族十分強大,加之大周立國時間不長,北邊一直都不太穩定,若能與他們結為秦晉之好,自然有一份保障。
朝中便商議,將端柔嫁出去。
帝後自然舍不得,可那時候薑首輔隻手遮天,力陳嫁出端柔公主的好處,多方壓力之下,公主隻得出嫁。
然而,公主過得並不好。
她從小嬌生慣養,也不懂計謀,在一些厲害懂爭寵的妾室麵前毫無辦法,除了發脾氣搬出自己的娘家以外,毫無辦法。
起初這法子還有些效果。
漸漸的,伴隨著公主生父生母去了,先帝在世時有時候也顧不上自己的姐姐,公主的日子就更不好了。
她隻有平陽郡主一個女兒。
郡主也嫁在了部族裏,她比端柔稍稍好些,懂得彈壓妾室,可日子過得還是很糟心的。
故此,去歲郡主夫君死了,她懶得管夫家的爛攤子,任由那些有兒子的妾室爭著家裏的家產,她隻帶著安成縣主迴了京城。
她有豐厚的嫁妝,又是皇家人,自然不愁吃喝。
隻是……
她的日子看似瀟灑,然則無論是她,還是安成縣主,在京城都猶如飄萍,一點根基都沒有。
說到這裏,淑妃的話頭頓了頓。
她意味深長地笑著,看向我,問道:“你覺得,端柔大長公主過得不好。她們這對母女,真的那麽關心皇後娘娘麽?”
“也不知道,她們進宮,又是為了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