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怎樣理解“道德”在疾病治療中的作用?
解答:
“道德”一詞,現代人將它矮化為隻是一種品格,而丟棄了對其品質能量屬性的觀察和認同,所以就難以理解道德在疾病治療中的根本性作用。
黃帝和老子站在天人合一、慧識慧觀與智識高度和諧的生理狀態中進行觀察,老子的“道生之,而德畜之”,黃帝的“天之在我者德也”,揭示的是萬物的本來狀態。
德對生命的養畜作用,是通過無形無相的能量狀態對生命進行滋養和調節,人隻要具備相應的氣質行為,具有與德相同的品譜,就能自然獲得。
生命營養的獲得,並不僅僅隻是通過有形有相的食物。天德養神,地穀養形,這是自然的客觀規律。生命的神和形都健康,才能少病和無病。現代人之所以疾病眾多,難以治療,關鍵是自我五誌內傷難以認識。
五誌內傷的根本原因,是內在的德性能量不足,而不是食物的營養不足。食物的營養並不能有效地調節情誌,隻有“德一”的能量才能有效地對情誌活動進行調節和修複。疾病的產生與治愈,都離不開“能量”這個話題。
外邪所湊,五誌所傷,其氣必虛。氣虛,其實反映的是缺少“德一”的能量。
因為在慧識中可以觀察到,“德一”的能量在遊離於有相的物形之前的階段時,表現出德的無色透明光的能量特征;而德的這種光能量物質在進入有相有形的物體中以後,則是表現出“五色氣”的特征,並且隨著物相的不同而出現多種分類。
生命如果能夠直接獲得德的能量進入自己的形體中,那麽生命中各種屬性的氣都能直接得到補充和調節,疾病治療與恢複的可能性就會成倍地提升。
您認為中醫和西醫相比最大的優勢是什麽?不足是什麽?
解答:
前麵我們已經講過,西醫所針對的是病,中醫針對的是人,道醫針對的是性命。醫學的中西之分是文化的差別所造成的,是因為對“生命”的認知以及價值觀的不同而產生的兩大醫學領域。
那麽,兩者之間相比之下最大的差別及優勢的體現,就看誰對生命的解析最完整以及最具實相性。
西方的醫學科技,是人體智能前六根功能的外延性創造,對生命的認識建立在對疾病的分析研究基礎上,局限於對有形有相的肉體係統進行研究,而失落對精神係統進行實質性的研究。
中醫則是繼承了道學性識、慧識、智識“三識合一”對生命的神和形進行整體認知的文化和知識。
中醫所把握的,是人的性與命兩大係統複合性的整體,將肉眼不可見的精、氣、神與肉眼可見的肉、血、識這兩個係統綜合起來進行認知研究。
概括而言,西醫是二元論認識疾病,中醫則是一元論認識人體。
中醫相對於西醫的長處,就在於完整地掌握著人體的性和命兩大係統來論證健康和疾病;而西醫到目前為止,才隻是初步認識到人體精神係統的一些現象,以及對疾病的作用力和影響。
中醫雖然繼承的是道學對生命的一元認識論,但是在兩千年以來,由於人類全麵跌入了左腦智識文化的曆史時期,因而對需要慧識與智識相結合進行運用和發展的中醫,消積影響極其明顯。
中醫發展史上,隻有為數不多的道學修身人士,對中醫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發揮著中流砥柱般的作用,使中醫沒有被智識文化所徹底改造和吞噬。
但是,近百年以來,由於修身明德教育方法的拋棄,能夠慧智共運真正掌握好中醫的人才在社會上迅速凋零;同時,伴隨著西方智能文化科技成果的強勢湧入,以及官方強行的幹預,中醫已經全麵出現被智識文化改造與同化的狀況。
例如,中醫教育完全奴化於智能的西醫學,全麵放棄傳統中醫一元論認識人體的學術原則,將對人體精氣神認知的真知灼見完全拋棄,將中藥氣味“溫熱寒涼”、“升降浮沉”的氣學能量認知全麵西醫化、分子化,在西醫麵前是一副徹底繳械投降的狀態。
中醫的人本理論,明顯優勝於西醫的唯疾病論。西醫雖然在智識文化的社會共識背景下,能夠暫時壓製中醫學,但是卻無法真正消滅中醫。
因為中醫所承傳的是生命的真相,所把握的是人體一性一命的完整性。中醫是將肉眼不可見的精、氣、神與肉眼可見的肉、血、識完美統一起來論證人體的學問。這也就是中醫的長處和優勢所在。
中醫的複興與文化的複興相類似,同樣需要追根溯源,重新汲取營養,然後再前進。
中醫的複興應當首重繼承,真正將中醫對人體一性一命中對性識係統的認知全麵繼承下來;對西醫研究“命”所獲得的成果,則需要借鑒和合理應用。
對“人無我有”中關於“性識”係統的認知,特別是對“氣”的認知,我們絕不能拋棄,而是應當深入研究和認識。
中醫隻有牢牢把握住慧識文化下誕生的精氣神學說進行全麵繼承和完全實證,對藥物的氣味、藥理進行慧識型的全麵論證,堅守住“人無我有”而加以發揚,並且對“人有我無”的部分合理借鑒,才能真正的揚長避短,複興中醫,使中醫學在本世紀為人類的健康作出優勝於西醫的貢獻。
本公眾號所有原創內容的著作權、版權,均歸作者和微信公眾號“道醫修身學\"所有。如涉侵權,本公眾號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道德,是中華傳統文化各家學說、各個學派的總歸宿和最高境界!
中華傳統道德文化,上溯其祖根,是初創於伏羲的“易道文化”,成型於軒轅黃帝的“法道文化”,成熟於老子的“德道文化”。
“中華道德根傳統文化的法則就是修身治世,要求我們“尊道貴德,敬天愛地,順天應己,治己事天。”這四句話高度概括老子五千言對我們的要求——通過內聖外王達成內成外就,再來無私的奉獻服務於蒼生!”
解答:
“道德”一詞,現代人將它矮化為隻是一種品格,而丟棄了對其品質能量屬性的觀察和認同,所以就難以理解道德在疾病治療中的根本性作用。
黃帝和老子站在天人合一、慧識慧觀與智識高度和諧的生理狀態中進行觀察,老子的“道生之,而德畜之”,黃帝的“天之在我者德也”,揭示的是萬物的本來狀態。
德對生命的養畜作用,是通過無形無相的能量狀態對生命進行滋養和調節,人隻要具備相應的氣質行為,具有與德相同的品譜,就能自然獲得。
生命營養的獲得,並不僅僅隻是通過有形有相的食物。天德養神,地穀養形,這是自然的客觀規律。生命的神和形都健康,才能少病和無病。現代人之所以疾病眾多,難以治療,關鍵是自我五誌內傷難以認識。
五誌內傷的根本原因,是內在的德性能量不足,而不是食物的營養不足。食物的營養並不能有效地調節情誌,隻有“德一”的能量才能有效地對情誌活動進行調節和修複。疾病的產生與治愈,都離不開“能量”這個話題。
外邪所湊,五誌所傷,其氣必虛。氣虛,其實反映的是缺少“德一”的能量。
因為在慧識中可以觀察到,“德一”的能量在遊離於有相的物形之前的階段時,表現出德的無色透明光的能量特征;而德的這種光能量物質在進入有相有形的物體中以後,則是表現出“五色氣”的特征,並且隨著物相的不同而出現多種分類。
生命如果能夠直接獲得德的能量進入自己的形體中,那麽生命中各種屬性的氣都能直接得到補充和調節,疾病治療與恢複的可能性就會成倍地提升。
您認為中醫和西醫相比最大的優勢是什麽?不足是什麽?
解答:
前麵我們已經講過,西醫所針對的是病,中醫針對的是人,道醫針對的是性命。醫學的中西之分是文化的差別所造成的,是因為對“生命”的認知以及價值觀的不同而產生的兩大醫學領域。
那麽,兩者之間相比之下最大的差別及優勢的體現,就看誰對生命的解析最完整以及最具實相性。
西方的醫學科技,是人體智能前六根功能的外延性創造,對生命的認識建立在對疾病的分析研究基礎上,局限於對有形有相的肉體係統進行研究,而失落對精神係統進行實質性的研究。
中醫則是繼承了道學性識、慧識、智識“三識合一”對生命的神和形進行整體認知的文化和知識。
中醫所把握的,是人的性與命兩大係統複合性的整體,將肉眼不可見的精、氣、神與肉眼可見的肉、血、識這兩個係統綜合起來進行認知研究。
概括而言,西醫是二元論認識疾病,中醫則是一元論認識人體。
中醫相對於西醫的長處,就在於完整地掌握著人體的性和命兩大係統來論證健康和疾病;而西醫到目前為止,才隻是初步認識到人體精神係統的一些現象,以及對疾病的作用力和影響。
中醫雖然繼承的是道學對生命的一元認識論,但是在兩千年以來,由於人類全麵跌入了左腦智識文化的曆史時期,因而對需要慧識與智識相結合進行運用和發展的中醫,消積影響極其明顯。
中醫發展史上,隻有為數不多的道學修身人士,對中醫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發揮著中流砥柱般的作用,使中醫沒有被智識文化所徹底改造和吞噬。
但是,近百年以來,由於修身明德教育方法的拋棄,能夠慧智共運真正掌握好中醫的人才在社會上迅速凋零;同時,伴隨著西方智能文化科技成果的強勢湧入,以及官方強行的幹預,中醫已經全麵出現被智識文化改造與同化的狀況。
例如,中醫教育完全奴化於智能的西醫學,全麵放棄傳統中醫一元論認識人體的學術原則,將對人體精氣神認知的真知灼見完全拋棄,將中藥氣味“溫熱寒涼”、“升降浮沉”的氣學能量認知全麵西醫化、分子化,在西醫麵前是一副徹底繳械投降的狀態。
中醫的人本理論,明顯優勝於西醫的唯疾病論。西醫雖然在智識文化的社會共識背景下,能夠暫時壓製中醫學,但是卻無法真正消滅中醫。
因為中醫所承傳的是生命的真相,所把握的是人體一性一命的完整性。中醫是將肉眼不可見的精、氣、神與肉眼可見的肉、血、識完美統一起來論證人體的學問。這也就是中醫的長處和優勢所在。
中醫的複興與文化的複興相類似,同樣需要追根溯源,重新汲取營養,然後再前進。
中醫的複興應當首重繼承,真正將中醫對人體一性一命中對性識係統的認知全麵繼承下來;對西醫研究“命”所獲得的成果,則需要借鑒和合理應用。
對“人無我有”中關於“性識”係統的認知,特別是對“氣”的認知,我們絕不能拋棄,而是應當深入研究和認識。
中醫隻有牢牢把握住慧識文化下誕生的精氣神學說進行全麵繼承和完全實證,對藥物的氣味、藥理進行慧識型的全麵論證,堅守住“人無我有”而加以發揚,並且對“人有我無”的部分合理借鑒,才能真正的揚長避短,複興中醫,使中醫學在本世紀為人類的健康作出優勝於西醫的貢獻。
本公眾號所有原創內容的著作權、版權,均歸作者和微信公眾號“道醫修身學\"所有。如涉侵權,本公眾號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道德,是中華傳統文化各家學說、各個學派的總歸宿和最高境界!
中華傳統道德文化,上溯其祖根,是初創於伏羲的“易道文化”,成型於軒轅黃帝的“法道文化”,成熟於老子的“德道文化”。
“中華道德根傳統文化的法則就是修身治世,要求我們“尊道貴德,敬天愛地,順天應己,治己事天。”這四句話高度概括老子五千言對我們的要求——通過內聖外王達成內成外就,再來無私的奉獻服務於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