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章354 陰體成!


    濱海距離王都有萬裏之遙,按以往的規矩,哪怕詭域真的沒人管控,徹底爆發,也不會波及到這裏,完全沒有必要操心此事。


    但不管是林浩,還是陸長生,心裏都不希望大宋徹底糜爛。


    “新皇決定廣發封詭令,號召天下武者,馳援古城!打算以此來封住天下悠悠之口!”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若是天下武者能夠齊聚王都,鎮壓古城,他便不再提遷都之事!”


    林浩說道。


    “你怎麽想?”


    林浩哼道:“新皇的性格我也有所了解,恐怕好壞參半!誰也不清楚,這是不是消減九府力量的借口!但若不去,天下便也說不得那位新皇!”


    “最重要的是!新皇這次封詭令的目標,是——白玉京!當然,還有大人您!”


    “我?”


    林浩點了點頭,將一張信箋交到了他的手裏。


    陸長生打開一看,頓時笑了。


    “新皇不知道哪弄來的名單,將世間的強者姓名盡皆寫在了封詭詔令中,然後讓人派送到九府各地,大加宣傳!”


    這是點名道姓了啊!


    信箋不輕,上麵寫著大量的人名。


    他自己的名字赫然在上。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隱秘世家、以及濱海、白玉京等。


    諸如南島北風一族的族老北風王、南疆之地的大祭司等。


    這些至少都是煉氣極限的強者。


    甚至,他還在其中看到了不少疑是煉神境的名字。


    比如白玉京的巴明、楊城等人。


    “真是好大的手筆!”陸長生驚歎道。


    大宋曆代帝王,都不敢這麽做,因為必將會得罪這些強者。


    但這位新皇卻做了!


    “是啊!應該是被逼急了!想要拉天下強者下水!”林浩說道。


    “怎麽?你覺得這是一個好辦法?”陸長生看了林浩一眼。


    “難道不是麽?此舉可以說是將天下人綁到了他的戰車之上,若是天下響應,便能奠定他新皇的地位,若是響應寥寥,遷都也不是不能理解!我守護大宋,大宋卻離我而去!是大宋對不起他,不是他對不起大宋!到時候遷都,受到的影響也會比之前小太多了!”


    陸長生搖了搖頭,道:“前提是,沒有玩脫!白玉京可是一條真正的蛟龍啊!拉下海,恐怕就再也束縛不住了!”


    大宋曆代帝王沒有一個是傻子,怎麽可能沒有想到此法?為何沒有做,反而對白玉京采取龜縮避讓的狀態,無非就是考慮到這點。


    在登仙島上那半個多月的時間,陸長生就了解到,白玉京中一直有部分人,想讓白玉京入世,代替大宋王都,成為此界的主人。


    隻是因為有保守派係和中立一派阻攔,才沒有成功。


    白玉京登仙島的存在目的,一直是為上界白玉京輸送資源和人才。


    不能隨意插手進本土世界的勢力之中。


    盡管因為和上界的聯係中斷了太長時間的緣故,已經有人選擇忘卻此事,卻也不能任意妄為。


    現在倒好,新皇這一份詔令,恐怕會讓天平迅速傾斜。


    “大人要過去麽?”林浩問道。


    陸長生笑道:“自然要過去!”


    林浩微微一愣。


    要知道,當初在青府的時候,可是傳出陸長生將殘缺老人以及宋皇給趕出青府的。


    這次以為不會在意,沒想到——


    “不用多想!我去王都有事做!順便看一場戲吧!”


    他淡淡地說道。


    即便沒有封詭令,用不了多久,他也會前往王都古城。


    裏麵的詭,他覬覦已久,隻是考慮到可能出現的滅級詭,因此才始終壓製心中的蠢蠢欲動。


    滅級詭等同於武者的煉神境。


    沒開第六帝之前,麵對這種層次的大詭,依舊是極其危險。


    開了第六帝,也不過是能夠和煉神境正麵廝殺。


    想要擊殺對方,還差很遠!


    隻有陰體凝練出來,自身修為再度提升,才是他降臨古城之際。


    和林浩談話後,陸長生重新恢複了之前的修行狀態。


    大詭們留下的武學已經入門了七七八八。


    靈陣術入門進度達到了25%!


    越往後,提升的難度越大。


    按照這個進度,想要入門,起碼需要數年時光。


    倒是陰體十分順利。


    除此之外,陸長生也讓林浩幫他尋找一些藥材,用作修煉法門之用。


    《三轉武體篇》需要的材料很多,並且十分稀有。


    哪怕他端了白玉京登仙島的老窩也沒能湊齊一半。


    想到此法恐是上界之法,在此界未能湊齊,也就釋然了。


    從這可以看出小陰功的可怕。


    竟然沒什麽材料上的消耗,就能凝聚陰體。


    此法經過進化之後,缺陷少了許多,哪怕放在上界,也是不可多得的神功了!


    讓林浩收集的材料,是用在其他兩門武學上。


    《九段金身》和《寶象真功》!


    兩門以古武文書寫的武學入門要求極高,需要到的材料雖不像《三轉武體篇》那麽稀有,卻也十分不凡。


    迄今為止,兩門武學所需的材料都未曾湊齊。


    尤其是《九段金身》,僅僅湊夠了一半不到。


    倒是後來獲得的《寶象功》已經湊了七七八八。


    或許,用不了多久,就能開始入門修煉了。


    ······


    三月去、六月去,七月至。


    空氣中帶著一絲燥熱。


    陸長生安靜地坐在院子中看書。


    林浩就坐在前麵。


    距離上次相見,已過了半月有餘。


    “短短半月多,封詭令已經出現在九府各地!九府巨頭勢力們紛紛緘默!”林浩歎道,“都看著這邊呢!”


    若是年前,封詭令出,九府巨頭勢力怎麽說,都要派遣一些人過去,然而,曆經王都動蕩,九府巨頭們定是更加考慮到自身。


    對於新皇,他們已經沒了任何信心和信任!


    “白玉京那邊呢?”


    “前兩日,封詭令至聚賢樓!沒想到聚賢樓提前得到消息,緊閉樓門!說年久失修,需要重新修葺!”


    “聚賢樓重新修葺也無需閉門吧!”


    “是的!聚賢樓背後站著白玉京!閉門,便是拒絕之意!”林浩說道,“可是,沒過幾天,聚賢樓卻是重新開門,將送令隊伍迎了進去!”


    陸長生道:“白玉京要入場了麽?”


    林浩點了點頭。


    和陸長生交流多次,他也明白了此間的門道。


    因此,不再像剛開始那般樂觀。


    “還有一事!大人可能會感興趣!”


    “什麽事?”


    “半月前,長公主前往青府,拜訪了大人舊居!”林浩笑道。


    陸長生微微搖頭。


    宋曌與新皇關係再好,但當其站到台麵,反對新皇遷都,必然意味著她與新皇再不可能恢複如初。


    “說真的,我有點好奇,那位長公主現在的想法了!”


    “宋曌!宋曌!這個名字,很有意思呢!”


    林浩不是前世之人,自然不知其所以然。


    陸長生也沒有解釋。


    當林浩問,要如何應對時,陸長生迴道:“順其自然吧!”


    意思就是,既不隱瞞,也不要刻意去告知!


    以現在他的實力,已經無需忌諱什麽。


    也沒人能影響他的想法!


    林浩離開。


    陸長生繼續看書,不知過了多久,他忽然微微一震,放下書籍,臉上閃過一絲淡淡的笑意。


    “陰體的凝練,進入尾聲了!”


    將書籍收好,身形一動,已然消失在了院子裏,出現在半空中,直奔遠方而去。


    半個時辰後,他落在一座偏僻的荒山上,腳下一踏,地麵直接陷了下去,然後再是幾拳,就弄出了一個數十米深的洞窟。


    盤坐在地,安靜地等待著。


    入夜之後。


    此方天地忽然間出現了一抹亮光。


    光芒幽幽,像是陰月冷光,帶著一絲絲冰涼。


    一縷縷陰氣從地麵散出,緩緩地朝四麵八方竄去。


    地底洞窟。


    陸長生的身子緩緩漂浮著,整個人變得慘白無比,猶如久不見陽光一般,原本因為嫌棄,剪的寸長短發,在悄然地生長,不過片刻已經到了齊肩程度,並且還在繼續生長!


    原本硬朗的臉部線條也變得柔和起來。


    整個人顯得有幾分清冷妖異!


    黑暗的洞窟。


    陰森之氣逐漸濃鬱。


    但奇怪的是,偏偏有一抹似月光般的光芒,不知從哪裏照來,讓此地多了一分生機!


    陰體!


    陰而不詭!


    極陰之中,尚能保持明亮!


    可以說,這種體質的武者,就是遊走於極陰之中,掌控陰氣,卻又能保持人類的特性!


    陸長生絲毫不覺。


    此刻的他,進入了一種神奇的狀態中,似在一片陰氣海洋中不斷地漂浮。


    許久——


    天地上方,一輪明月旁邊,再度出現一輪明月!


    隻是,和天地間的明月相比,新出的明月顯得暗淡而嬌小。


    天地異樣並未吸引什麽人的注意。


    新出的明月僅僅是停留了一陣子,便是一點點隱去。


    唯有那地窟所在的荒山,一股股淡淡的陰風吹著,發出似嗚咽般的聲音。


    一直持續到了接近天明,這種異常才逐漸地消失。


    地底深處。


    陸長生忽然睜開眼睛,瞳孔一片灰白。


    然而,和那種完全灰白不同的是,他的瞳仁幽黑深邃,似乎有一種難以想象的魔力!


    “這就是陰體麽?”


    陸長生喃喃道。


    與此同時,他心中一震,卻是體內的五帝出現了新的變化!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詭異世界的進化大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胡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胡歌並收藏詭異世界的進化大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