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這一覺卻睡到申時前後,兩個媳婦興高采烈,廟會歸來。
李昱忙起身迎接,卻見二人說說笑笑,平兒添了一對紅豆耳鐺,鳳兒頭上卻換了一根桃木鳳頭簪子。
滿載而歸,買得些布頭、絨線之類,給李昱捎了糖炒栗子,又給驥兒買得一架竹木做的小風車戲耍。
李昱見狀,忙笑著一一接過,一家人歡歡樂樂進屋。
鳳兒便將針頭線腦交與平兒,教她與李昱迴屋給驥兒作雙小鞋,自己卻上灶和麵去了,倒是要擀些麵條與李昱吃。
當下一家人和和美美,各做各的去了。
然俗語曰天有不測風雲,李昱正在屋裏看著平兒做鞋,卻忽聞一陣吵嚷,有人在門外叫道:“這家人呢?!走出來走出來!”
李昱乍聽門前有人唿喚,且聲音甚是兇惡,已是心驚,急忙站起。
卻聽得門外腳步雜亂,一陣響聲,想必是王幹娘與鳳兒等人出去了。
初時李昱尚以為是村中裏甲,或是兵丁,有甚麽徭役分配,或是縣衙裏的包大人知道自己住在這裏了,差人來傳喚,也未可知。
便豎了耳朵細聽。誰知卻聽王幹娘高叫道:“你們是誰!你們要幹什麽!”又聽方才那人叫道:“你家還有一個媳婦呢?!快快叫她出來!”隨後便是嘈嚷嘈雜之聲,便大吃一驚,知道來的定不是好人了!
此時尚是申末酉初,大牛、二牛出外尚未迴來,王幹娘家除了一個尚在繈褓的驥兒和一個李昱,其餘全是些閨中女流之輩,一生未見過甚麽大場麵,能頂甚麽用?
其中王幹娘上了歲數,經曆的風浪多些,鳳兒性子潑辣,倒也便罷,唯平兒向來軟弱文靜,此時聽那夥人甚是狂暴,又有“媳婦子出來”之言,早已嚇得花容失色,手足無措,隻緊緊拽著李昱衣袖,不知如何是好!
李昱見她如此情狀,便知她是個軟腳蟹,靠不住的。
想了一想,急開箱籠取出些銀兩來給她,又因一時尋不到紙筆,遂掏出懷中那塊裹魚腸的素絹,沾了胭脂膏子,寫了一封信塞進平兒懷裏。
卻叫她莫要出聲,趕緊抱了驥兒偷偷躲到柴房裏去。
又如此這般,囑咐一番,自己則快步往外走。想想自己與展昭來到王幹娘家不過幾天工夫,又從不曾到人多的地方拋頭露麵過,外人也並不一定知道自己在這裏,隻認得王幹娘家有兩個媳婦。如今事態緊急,幹脆冒了平兒之名,先出去頂一陣子罷!
若是運氣好糊弄走了那幫人便罷,就算運氣實在差,一家人都被抓去,也至少保全了平兒與驥兒,待晚上大牛二牛迴來,叫他們連夜進城到武進縣衙投奔包大人,將自己所寫書信呈上,也不怕他老人家不來搭救自己!
李昱匆匆安頓好平兒,便要出門。誰知他剛剛往外走出兩步,卻“砰”的一下,冷不丁與衝進來的一人撞了個滿懷!
那人速度甚快,力道也大,李昱被他這麽一撞,頓時踉踉蹌蹌往後退了幾步,虧得手快扶住身邊門框,不曾栽倒。
方抬起頭來,尚未看清那人麵貌,卻猛然聽得那人哈哈哈獰笑三聲,大聲道:“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李昱一怔,便頓覺此人聲音有些熟悉。急定睛細辨時,不由得大吃一驚——隻見那人滿麵橫肉,膚如靛青,兇神惡煞,此時更是一臉淫笑,不正是在城外悅來客棧調戲自己未遂的什麽小黑煞麽?
原來這小黑煞那天在客棧吃了展昭的虧,當時不敢再弄什麽玄虛。
然而他本來便最是個陰險狠毒、小肚雞腸之人,又加仗著一手武藝,在外麵橫行慣了,猛然吃人折挫,這口氣怎麽咽得下去!
當時心中便添出許多不忿來,更與展昭有了“三恨”之仇。三恨者,一記恨展昭在眾人麵前打傷他,叫他臉麵掃地;二忌恨展昭武藝較他高強,若是到了那宇文大官人麵前,恐再無他的用武之地;三便是嫉恨展昭娘子美貌。
這“三恨”噎在心裏,仿如骨鯁在喉,又能對展昭起甚麽好念頭!便耿耿於懷,念念不忘報仇。
無奈技不如人,奈何展昭不得,隻得借酒澆“仇”,喝的酩酊大醉!當晚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隻想著怎樣報這一箭之仇!
倒也真教他想出一條毒計來——他與那道士一路同行,倒也聽聞過不少這宇文家的逸事,知他家三公子好色成性,便欲攛掇他先搶李昱,後害展昭。
如此既報了仇,又可除掉絆腳石,更可到手如花美眷,實乃一石三鳥之計,何樂而不為!便打定了主意,半字也不向那道士透露,隻跟著他,徑直向那宇文府去了。
待進了府,見過大官人,第二天得了個空子,便偷偷溜出府去,找到那三公子宇文義,如此這般,一張嘴賽過媒婆,說的天花亂墜,將李昱誇了個傾城傾國,真真有那沉魚落雁之姿,閉月羞花之貌!那宇文義原本便是眠花宿文的紈絝子弟,聽聞眼皮子底下有這般美色,如何不動心?
然苦於展昭離去之時二人不曾跟蹤,常州甚大,誰知他家住何方!也曾派人打聽“詹日飛”此人,然是個假名,如何尋得到!
便隻好多遣那潑皮無賴,遊手好閑之徒,隻說有個孕婦,姿容若何,年歲多少,如此如此雲雲,教他們分頭往那胭脂水粉店鋪,綾羅綢緞商家,凡婦女多去之處,暗暗打探。
李昱忙起身迎接,卻見二人說說笑笑,平兒添了一對紅豆耳鐺,鳳兒頭上卻換了一根桃木鳳頭簪子。
滿載而歸,買得些布頭、絨線之類,給李昱捎了糖炒栗子,又給驥兒買得一架竹木做的小風車戲耍。
李昱見狀,忙笑著一一接過,一家人歡歡樂樂進屋。
鳳兒便將針頭線腦交與平兒,教她與李昱迴屋給驥兒作雙小鞋,自己卻上灶和麵去了,倒是要擀些麵條與李昱吃。
當下一家人和和美美,各做各的去了。
然俗語曰天有不測風雲,李昱正在屋裏看著平兒做鞋,卻忽聞一陣吵嚷,有人在門外叫道:“這家人呢?!走出來走出來!”
李昱乍聽門前有人唿喚,且聲音甚是兇惡,已是心驚,急忙站起。
卻聽得門外腳步雜亂,一陣響聲,想必是王幹娘與鳳兒等人出去了。
初時李昱尚以為是村中裏甲,或是兵丁,有甚麽徭役分配,或是縣衙裏的包大人知道自己住在這裏了,差人來傳喚,也未可知。
便豎了耳朵細聽。誰知卻聽王幹娘高叫道:“你們是誰!你們要幹什麽!”又聽方才那人叫道:“你家還有一個媳婦呢?!快快叫她出來!”隨後便是嘈嚷嘈雜之聲,便大吃一驚,知道來的定不是好人了!
此時尚是申末酉初,大牛、二牛出外尚未迴來,王幹娘家除了一個尚在繈褓的驥兒和一個李昱,其餘全是些閨中女流之輩,一生未見過甚麽大場麵,能頂甚麽用?
其中王幹娘上了歲數,經曆的風浪多些,鳳兒性子潑辣,倒也便罷,唯平兒向來軟弱文靜,此時聽那夥人甚是狂暴,又有“媳婦子出來”之言,早已嚇得花容失色,手足無措,隻緊緊拽著李昱衣袖,不知如何是好!
李昱見她如此情狀,便知她是個軟腳蟹,靠不住的。
想了一想,急開箱籠取出些銀兩來給她,又因一時尋不到紙筆,遂掏出懷中那塊裹魚腸的素絹,沾了胭脂膏子,寫了一封信塞進平兒懷裏。
卻叫她莫要出聲,趕緊抱了驥兒偷偷躲到柴房裏去。
又如此這般,囑咐一番,自己則快步往外走。想想自己與展昭來到王幹娘家不過幾天工夫,又從不曾到人多的地方拋頭露麵過,外人也並不一定知道自己在這裏,隻認得王幹娘家有兩個媳婦。如今事態緊急,幹脆冒了平兒之名,先出去頂一陣子罷!
若是運氣好糊弄走了那幫人便罷,就算運氣實在差,一家人都被抓去,也至少保全了平兒與驥兒,待晚上大牛二牛迴來,叫他們連夜進城到武進縣衙投奔包大人,將自己所寫書信呈上,也不怕他老人家不來搭救自己!
李昱匆匆安頓好平兒,便要出門。誰知他剛剛往外走出兩步,卻“砰”的一下,冷不丁與衝進來的一人撞了個滿懷!
那人速度甚快,力道也大,李昱被他這麽一撞,頓時踉踉蹌蹌往後退了幾步,虧得手快扶住身邊門框,不曾栽倒。
方抬起頭來,尚未看清那人麵貌,卻猛然聽得那人哈哈哈獰笑三聲,大聲道:“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李昱一怔,便頓覺此人聲音有些熟悉。急定睛細辨時,不由得大吃一驚——隻見那人滿麵橫肉,膚如靛青,兇神惡煞,此時更是一臉淫笑,不正是在城外悅來客棧調戲自己未遂的什麽小黑煞麽?
原來這小黑煞那天在客棧吃了展昭的虧,當時不敢再弄什麽玄虛。
然而他本來便最是個陰險狠毒、小肚雞腸之人,又加仗著一手武藝,在外麵橫行慣了,猛然吃人折挫,這口氣怎麽咽得下去!
當時心中便添出許多不忿來,更與展昭有了“三恨”之仇。三恨者,一記恨展昭在眾人麵前打傷他,叫他臉麵掃地;二忌恨展昭武藝較他高強,若是到了那宇文大官人麵前,恐再無他的用武之地;三便是嫉恨展昭娘子美貌。
這“三恨”噎在心裏,仿如骨鯁在喉,又能對展昭起甚麽好念頭!便耿耿於懷,念念不忘報仇。
無奈技不如人,奈何展昭不得,隻得借酒澆“仇”,喝的酩酊大醉!當晚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隻想著怎樣報這一箭之仇!
倒也真教他想出一條毒計來——他與那道士一路同行,倒也聽聞過不少這宇文家的逸事,知他家三公子好色成性,便欲攛掇他先搶李昱,後害展昭。
如此既報了仇,又可除掉絆腳石,更可到手如花美眷,實乃一石三鳥之計,何樂而不為!便打定了主意,半字也不向那道士透露,隻跟著他,徑直向那宇文府去了。
待進了府,見過大官人,第二天得了個空子,便偷偷溜出府去,找到那三公子宇文義,如此這般,一張嘴賽過媒婆,說的天花亂墜,將李昱誇了個傾城傾國,真真有那沉魚落雁之姿,閉月羞花之貌!那宇文義原本便是眠花宿文的紈絝子弟,聽聞眼皮子底下有這般美色,如何不動心?
然苦於展昭離去之時二人不曾跟蹤,常州甚大,誰知他家住何方!也曾派人打聽“詹日飛”此人,然是個假名,如何尋得到!
便隻好多遣那潑皮無賴,遊手好閑之徒,隻說有個孕婦,姿容若何,年歲多少,如此如此雲雲,教他們分頭往那胭脂水粉店鋪,綾羅綢緞商家,凡婦女多去之處,暗暗打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