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備走後,李嶼慢慢地喝著茶,手指無聊的敲擊著桌子。


    一旁,李輔國暗自猜測,忠王那個是不是要叫迴吉備,那樣的話自己又可以收點小費了。


    李嶼心道,吉備怎麽會如此聽話,不符合倭國人的特點啊,他必然醞釀著什麽事情。


    靖安司的信息匯報,倭國在大唐最大的頭麵人物阿倍仲麻呂這幾天要迴長安,這也是他迴國後再次來到大唐了。


    不同於文人吉備,這個阿倍仲麻呂可不一般,他出身日本的貴族,重要的是,他是前太子的老師,深得李隆基的信任和賞識,而且在唐朝有官職,任左散騎常侍,也就是經常陪著玄宗身邊的人。可以說,比李林甫都得賞識,隻是限於他是外國人的緣故,能做的官職有限。


    如果不是他迴國這段時間,吉備遇到這種事情也不會焦頭爛額了。


    比起對付吉備真備來,這個阿倍仲麻呂可不是那麽好對付了。


    以他和玄宗的關係,和對大唐朝政的了解,估計李嶼這個製裁方案會對日本網開一麵。


    對此,李嶼也沒有想到什麽好的辦法,隻能是走一步看一步,找到阿倍仲麻呂的軟肋再說了。


    實在不行,萬不得已,他也會玩刺客這一招。


    對於一個光明磊落的人來說,玩這一手,是最無奈之舉,李嶼覺得自己實力足以讓阿倍仲麻呂迴姥姥家,但並不打算先發製人。


    大街上,車水馬龍,很容易見到穿著異域服飾的人在大街上溜達。


    吉備有些垂頭喪氣地走著。


    看著大街上這般的熱鬧,他以前是多麽的喜歡,覺得自己可以待在一輩子不想走。


    眼下,卻毫無打動他的想法,他甚至內心湧現出一個魔鬼,想把沿路的人殺個人仰馬翻,那才讓人高興呢。


    同樣的畫麵,同樣的熱鬧,人來人往,心境不一樣,讓他產生出極端的想法。


    “吉大人,您為何如此難過?”此時,一個遣唐使中的小學徒井上看到了他, 這個小學徒在學習中國的茶藝,守著一個門麵房,看到吉備走來,垂頭喪氣,沒有理會他,不由過來問道。


    “我大日本被看不起了,被製裁了,你覺得,這事能開心嗎?”吉備抓著他的衣袖,厲聲問道。


    “您說的是來自靖安司的製裁嗎?這事有轉機了。”井上迴答道。


    “有轉機了,什麽轉機?”吉備不相信地問道。


    “阿倍仲麻呂,阿桑迴來了。您不知道嗎?”井田道。


    “什麽?阿倍仲麻呂,他迴來了,在哪裏,我要找他當麵匯報。”吉備聽罷不敢相信,自己不知道的情報,這井田怎麽會知道。


    事實上,井田分內的工作就有情報收集的,而他則重在收集文史,音樂方麵的書籍。


    兩人擔負的職能不一樣,他自然知道得不多。


    隻是,遣唐使中,除了阿倍,就是他的官職和威望最大了,很多事情也交他來處理。


    但情報係統他並還沒有知道怎麽運作。


    “阿倍桑就在茶樓喝茶,看風景。”井田說:“我帶你上去。”


    “好,實在太好了,帶路的幹活。”吉備轉而高興起來,覺得所有人有靠了。


    二樓,靠著窗戶邊上。


    阿倍仲麻呂正在觀賞風景,不同的是,他觀賞的是不是沿街的窗戶。


    而是另一側位置更好的地方。


    從那個窗戶,可以看到長安城的大明宮,層層疊疊的宮殿,直通遠方,遠方雲霧繚繞,山水蒙蒙,大明宮好像建在天上一般。


    “阿倍桑,你可迴來了。”吉備出現在二樓的雅間。


    茶樓裏隻有阿倍一人。


    他是一個年紀三十左右的中年人,留著不長不短的胡子,眼睛炯炯有神,穿著灰色的麻布長服。,看起來就是那種特別會交際的人。


    此人正是阿倍仲麻呂,不過,在大唐他不叫那麽複雜的名字,而是叫晁衡。他在長安交友甚廣,不但深得玄宗的賞識,就連李白、王維也是他的好朋友,跟李嶼秘書監的賀知章也是經常在一起喝酒。


    他這次迴國前,王維贈給他的送行詩《送秘書晁監還日該國》,“鄉樹扶桑外,主人孤島中。別離方異域,音信若為通。”這首詩讓他更加知名。本來迴大唐的機會不多了,沒想到,他竟然在天皇的安排下,再次迴到了大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晚唐之主,沉迷修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馬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馬河並收藏我,晚唐之主,沉迷修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