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知己
我,晚唐之主,沉迷修仙 作者:黑馬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均對李春風道:“春風道長,去讓人看看李白來了沒有。”
兩人隨即對視了一下目光。
心有靈犀,都知道該幹什麽了。
李春風心裏嘀咕,自從吳均和忠王交往之後,智商直線提升啊!
如果忠王有一天入住東宮,那他不是將來的國師?那九華觀可是國師的發祥之地啊!
不敢想,簡直不敢想,真是潑天的富貴啊!
壓軸的是他們九華觀“樂隊”,還沒上場呢,不能就這麽輕易地放棄了。
這輩子見一次皇上多不容易啊!
兩人對了一個眼神就知道,要把拖字訣進行到底。
那邊先確定李白來沒有來,這邊節目還得照常進行吧。
即使再不好看,皇上您也得先忍著。
忍過兩個節目以後,李春風覺得不能再拖了。
急忙放出了大招:“九華詩會最後一個歌舞節目《胡旋舞》,由九華觀選送。”
其實還有兩個,直接被他放棄了,隻能是私底下解決他們的不滿了。
按理說,應該演出一個關於求仙問道的節目,這才和九華觀的風格搭配吧。
反而是一個西域傳來的《胡旋舞》讓人有點捉摸不透。
其實李春風也心裏納悶,這幫蠢材怎麽選了這樣一個節目,完蛋了。
吳均心裏猜得差不多,這大概是楊太真的拿手節目。
唐代是深受西域文化影響的國度之一,任何西域、天竺、高麗都能在這裏找到市場。
而唐朝這些大咖們也會把他們優秀的東西吸收,變成了自己的東西。
比如最為出名的《霓裳羽衣曲》就是吸收了不少天竺的文化。
一聽是最後一個節目了,玄宗也來了精神,終於熬到頭了,說心裏話,民間舞蹈,真心沒有他宮裏的好!隻是他不便說罷了。
唯有李林甫意猶未盡,這麽快就看完了,這才幾個?
他閉著眼都能猜得出來,肯定是這夥小子中間搞小九九,不然不能這麽快。
原因嘛很簡單,聖人看累了。
說話間,就聽到節奏歡快的弦聲響起,接著鼓聲歡快地跟著而來。
一個白衣女子像一陣風,旋轉著身子就來到了舞台的中央。
她的衣服是寬擺的長裙,帶有很長的袖子,舞者旋轉時,身體就像雪花飛舞一般,那急速歡快的節奏,似乎連飛奔的車輪都跟不上,就連那急速的旋風也黯然失色。
鼓聲越來越密集,
那跳胡旋舞的女子仍然在不知疲倦不停地轉動著,那快速旋轉的節奏讓看者熱血沸騰。
一時間,所有的人都看呆了。
竟然有如此激烈奔放的舞蹈,讓人一下就振奮起來。
“好啊,跳得真好。”玄宗禁不住道。
一旁,專業人士,宮廷樂坊大總管何懷智道:“此女子將胡旋舞演繹得出神入化,即使宮廷的那些專業舞者,也未必有這般好身姿。”
“舞者跳得好,但鼓聲不好。”玄宗道。
“確實,擊鼓者缺乏一種歡快的熱情,或者對曲子並不是理解得透徹。”何懷智道。
“朕可否為此女擊鼓一曲?”玄宗被舞者迷住,情不自禁地說道。
“大家若為此女擊鼓,那真是伯牙遇到鍾子期。”何懷智急忙吩咐李春風:“速抬一副好鼓過來。大家要為舞者助興。”
“馬上馬上。”李春風頗覺意外,立即興奮起來。
剛才覺得要演砸了他,感覺太意外了。
唐朝時候流行著10多種鼓,如羯鼓、簷鼓、都曇鼓、毛員鼓、答臘鼓、雞婁鼓、連鼓和桴鼓。
若是要伴奏《胡旋舞》,須得上好的羯鼓。
羯鼓是南北朝時經西域傳入,盛行於唐開元、天寶年間。
據唐·南卓《羯鼓錄》記載,其“如漆桶,山桑木為之,下以小牙床承之。擊用兩杖,杖用黃檀、狗骨、花椒等木。棬用鋼鐵,鋼當精煉,棬當至勻。”其名又稱“兩杖鼓”。
而唐玄宗是一個羯鼓的高手。
很快,一麵羯鼓被拿了過來。這是一麵小的鼓,就像一個小桶,但是中間細,兩頭粗,可以抱在懷裏敲擊的那種。
玄宗皺了皺眉頭,這鼓和他宮廷裏的鼓差的不是一個檔次。羯鼓是用騸了的公羊皮做鼓皮,因此叫羯鼓。它發出的音響屬於古樂十二律中陽律第二律一度。
而這麵羯鼓都不知道是不是公羊皮都難說。
好再也能湊合吧,如果帶著他的鼓來,那效果可不一樣了。
噔噔噔!
鼓聲急促,熱烈,透亮。
這時,樓上忽然傳來一陣鼓聲。
大家不約而同地看去,就見一個身穿粗布的老者,在樓上擊鼓助興。
他擊打得非常專業,別人看不懂,但那個跳舞的秒懂。
跟著他的鼓聲,舞者就進入了狀態。
下麵舞者踩著鼓點,轉著身子,跟著鼓聲的節奏,跳出胡旋舞的各種難點技巧。
噔噔噔!
玄宗擊打的是高興而激動,沒想到啊,竟然在這裏能遇到知音。
一時間,淚水從眼角滑落,擊打得更加投入。
兩人隨即對視了一下目光。
心有靈犀,都知道該幹什麽了。
李春風心裏嘀咕,自從吳均和忠王交往之後,智商直線提升啊!
如果忠王有一天入住東宮,那他不是將來的國師?那九華觀可是國師的發祥之地啊!
不敢想,簡直不敢想,真是潑天的富貴啊!
壓軸的是他們九華觀“樂隊”,還沒上場呢,不能就這麽輕易地放棄了。
這輩子見一次皇上多不容易啊!
兩人對了一個眼神就知道,要把拖字訣進行到底。
那邊先確定李白來沒有來,這邊節目還得照常進行吧。
即使再不好看,皇上您也得先忍著。
忍過兩個節目以後,李春風覺得不能再拖了。
急忙放出了大招:“九華詩會最後一個歌舞節目《胡旋舞》,由九華觀選送。”
其實還有兩個,直接被他放棄了,隻能是私底下解決他們的不滿了。
按理說,應該演出一個關於求仙問道的節目,這才和九華觀的風格搭配吧。
反而是一個西域傳來的《胡旋舞》讓人有點捉摸不透。
其實李春風也心裏納悶,這幫蠢材怎麽選了這樣一個節目,完蛋了。
吳均心裏猜得差不多,這大概是楊太真的拿手節目。
唐代是深受西域文化影響的國度之一,任何西域、天竺、高麗都能在這裏找到市場。
而唐朝這些大咖們也會把他們優秀的東西吸收,變成了自己的東西。
比如最為出名的《霓裳羽衣曲》就是吸收了不少天竺的文化。
一聽是最後一個節目了,玄宗也來了精神,終於熬到頭了,說心裏話,民間舞蹈,真心沒有他宮裏的好!隻是他不便說罷了。
唯有李林甫意猶未盡,這麽快就看完了,這才幾個?
他閉著眼都能猜得出來,肯定是這夥小子中間搞小九九,不然不能這麽快。
原因嘛很簡單,聖人看累了。
說話間,就聽到節奏歡快的弦聲響起,接著鼓聲歡快地跟著而來。
一個白衣女子像一陣風,旋轉著身子就來到了舞台的中央。
她的衣服是寬擺的長裙,帶有很長的袖子,舞者旋轉時,身體就像雪花飛舞一般,那急速歡快的節奏,似乎連飛奔的車輪都跟不上,就連那急速的旋風也黯然失色。
鼓聲越來越密集,
那跳胡旋舞的女子仍然在不知疲倦不停地轉動著,那快速旋轉的節奏讓看者熱血沸騰。
一時間,所有的人都看呆了。
竟然有如此激烈奔放的舞蹈,讓人一下就振奮起來。
“好啊,跳得真好。”玄宗禁不住道。
一旁,專業人士,宮廷樂坊大總管何懷智道:“此女子將胡旋舞演繹得出神入化,即使宮廷的那些專業舞者,也未必有這般好身姿。”
“舞者跳得好,但鼓聲不好。”玄宗道。
“確實,擊鼓者缺乏一種歡快的熱情,或者對曲子並不是理解得透徹。”何懷智道。
“朕可否為此女擊鼓一曲?”玄宗被舞者迷住,情不自禁地說道。
“大家若為此女擊鼓,那真是伯牙遇到鍾子期。”何懷智急忙吩咐李春風:“速抬一副好鼓過來。大家要為舞者助興。”
“馬上馬上。”李春風頗覺意外,立即興奮起來。
剛才覺得要演砸了他,感覺太意外了。
唐朝時候流行著10多種鼓,如羯鼓、簷鼓、都曇鼓、毛員鼓、答臘鼓、雞婁鼓、連鼓和桴鼓。
若是要伴奏《胡旋舞》,須得上好的羯鼓。
羯鼓是南北朝時經西域傳入,盛行於唐開元、天寶年間。
據唐·南卓《羯鼓錄》記載,其“如漆桶,山桑木為之,下以小牙床承之。擊用兩杖,杖用黃檀、狗骨、花椒等木。棬用鋼鐵,鋼當精煉,棬當至勻。”其名又稱“兩杖鼓”。
而唐玄宗是一個羯鼓的高手。
很快,一麵羯鼓被拿了過來。這是一麵小的鼓,就像一個小桶,但是中間細,兩頭粗,可以抱在懷裏敲擊的那種。
玄宗皺了皺眉頭,這鼓和他宮廷裏的鼓差的不是一個檔次。羯鼓是用騸了的公羊皮做鼓皮,因此叫羯鼓。它發出的音響屬於古樂十二律中陽律第二律一度。
而這麵羯鼓都不知道是不是公羊皮都難說。
好再也能湊合吧,如果帶著他的鼓來,那效果可不一樣了。
噔噔噔!
鼓聲急促,熱烈,透亮。
這時,樓上忽然傳來一陣鼓聲。
大家不約而同地看去,就見一個身穿粗布的老者,在樓上擊鼓助興。
他擊打得非常專業,別人看不懂,但那個跳舞的秒懂。
跟著他的鼓聲,舞者就進入了狀態。
下麵舞者踩著鼓點,轉著身子,跟著鼓聲的節奏,跳出胡旋舞的各種難點技巧。
噔噔噔!
玄宗擊打的是高興而激動,沒想到啊,竟然在這裏能遇到知音。
一時間,淚水從眼角滑落,擊打得更加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