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拜完畢,李嶼被引到上房喝茶。


    茶自然是唐朝那種類似粥一樣的東西,他並不喜歡,隻讓人給他倒了碗白水喝。


    李春風陪著他聊了幾句,自覺自己道行不足,忠王這麽深的道行,以他的學識是陪不下去的,再繼續聊,自己擔心露怯。


    “忠王稍作片刻,本道這就去請吳真人前來。”


    “道長請自便。”李嶼客氣地說。


    李春風走後,輕輕關上房門。


    李嶼打量了一下房間的陳設,兩個座位,一張桌子。


    牆上掛著的書畫也是隋朝大家展子虔的《遊春圖》


    有山有水有氣,總是在不起眼的地方,有幾個人出現。


    體現了道家的“天地人”的和諧統一,淡泊明靜。


    不一會兒,吳均吳真人在李春風的帶領下來到了上房茶室。


    吳均一向對官宦之人沒什麽好感,保持距離,各過各的。


    他是九華觀的“名譽”主持,自己雲遊到此,吃住全在道觀裏,且還能收到不菲的津貼。


    作為脫離塵世的高人,也是有隨從要養,他無論雲遊何處,總有三五個隨從伺候左右。


    所以,李春風說有一個大善人,捐贈了道觀一大筆資金,希望他出麵接待一下。


    吳均自然推脫不過,也就來了。


    李春風自然不敢告訴他對方是誰,生怕吳均忽然不見,那就尷尬了。


    房門又開了。


    李春風陪著吳均走了進來。


    吳均年約五十上下,微胖的身軀,沒有胡須,臉很白。


    人很顯富態,他之前很瘦的,但這段時間缺乏運動,一直待在道觀講經,不小心給吃胖了,好在唐朝以胖為美,男人亦是,大家倒是不以為然。


    此時,李春風才拋出了李嶼的真實身份。


    “吳真人,今日忠王前來,乃九華觀榮幸,忠王對道法很有造詣。”


    又對李嶼道:“忠王,這位便是名滿天下的吳真人,先為我九華觀主持。”


    吳均拱手,臉色不鹹不淡道:忠王。


    李嶼也拱手還禮:“久聞道長學識淵博,今日特來請教。”


    “豈敢豈敢,能和忠王探討一二,是本道的榮幸。”吳均客氣道。


    二人坐定,李春風急忙離開了,關上門讓他們好好談。


    他自己出門,長出了一口氣。


    想站在門口聽聽,學習學習,但又一想,道觀裏那麽多事情要他處理,馬上就要召開詩詞大會,他作為主辦方,這個任務接得突然,好在有朝廷官員的支持,也算能應付。


    這些官員有來自韋家,也有裴家,都是有背景的人,他一個都得罪不起啊!


    房間內,吳均的表現有些不冷不淡。


    知道李嶼是皇家子弟,也隻以為是道教的愛好者而已,打算三言兩語把他打發了。


    隻是覺得眼前這個王爺,骨骼清奇,頗有修道者的身姿,這確實難得了。


    吳均苦學道學,並沒有李春風擅長的望氣之術,他的目的隻有靜坐修煉之法。


    將“致虛極,守靜篤”心法運用到了極致,如果談修煉之道,他自覺無人可比。


    李嶼問道:“敢問真人,何為道法?”


    吳真人不以為然地迴答:“道法之精,無如《五千言》,其諸枝詞蔓說,徒費紙劄耳”。


    李嶼一聽,謔,這個人頗為清高啊,這明顯是讓我別問,問了他說也是白說。


    書讀多了,修煉時間長了,和人打交道少了,這種自視甚高的氣勢就出來了。


    李嶼又道:“敢問何為修煉,凡人如何修煉成仙?”


    吳真人道:“此野人之事,當以歲月功行求之,非人主之所宜適意”。


    說得也很明白,這些都是我們這些山野村夫所謂,以日積月累修煉,非常艱苦,不適合你這種人上人。他這種說法,也是和莊子的消極厭世,和統治者格格不入的想法不謀而合。


    李嶼又問:“真人有何修煉之法?”


    吳均道:“守靜去躁。”


    “何為守靜去躁?”李嶼又問。


    吳均說出了自己的修煉之法:“不悲不樂、恬淡無為、無欲無求、金丹延齡、仙必有根。”


    李嶼起身,在屋子裏轉了兩圈,然後淡淡道:“金丹未必延齡,其中金木水火土,稍有差異,反而丟了性命。不如改為身心氣息的修煉。”他說的金木水火土,其實就是各種元素配比,稍有不慎,就是鉛中毒,坤中毒的,不過這話吳均未必聽得懂。


    吳均抬眼看了李嶼一眼,又覺得此人氣場不一般,“內丹服用,確實失誤者眾多,此中煉丹高人,世上少有。敢問忠王,所謂身心氣息修煉如何解?”


    “吾有太極一法,可強身健體,修煉氣息,以柔克剛,講究意、氣、力的統一協調,以氣煉內丹,而非煉製丹藥服用。”


    太極乃後世張三豐所創,這個時候,吳均自然不知道後人在這方麵的造詣。


    他還在苦苦研習內丹煉製,和打坐修行統一進行。


    吳均一時間有些驚訝,從未聽說過太極修煉,便問道:“太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中的‘道’,是否為忠王說的太極?”


    李嶼道:“非也道是無極,道生一,這一才是太極,二是陰陽,三是萬物。”


    “吾借太極之圖,領悟了一套修煉拳術。”


    李嶼開始給他演示太極拳,他覺得,讓這小子領教一下太極拳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和他談什麽高深的修煉法門,其實,仙界修煉憑借的全是掌握的資源多少,又迴歸到了弱肉強食的境界,隻是,人仙以為超凡脫俗就是仙界的真相,其實恰恰相反。


    他打了一套太極拳,扭動身姿和步法,道:“此法以太極圖為中心,可調整人體平衡。”


    然後或柔或剛打出幾拳,“此乃通過關節帶動,打通人體奇經八脈。”


    再然後,放鬆又用力,好像托著一個球轉來轉去,“氣沉丹田,唿吸有張有弛。”


    吳均看得有些傻眼,“世上竟然有此等高深的修煉之法?老道愚昧啊!”


    說完,老淚縱橫,太極是道家之本,他竟然不知道世上竟然有如此修煉之法。


    本以為道家修煉,他已無所不知,無所不懂,今天看了李嶼的太極拳,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知道的隻是皮毛而已,一時間,他感到深深地羞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晚唐之主,沉迷修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馬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馬河並收藏我,晚唐之主,沉迷修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