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修煉背後
我,晚唐之主,沉迷修仙 作者:黑馬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晚上,李嶼繼續修仙打坐。
他在修仙的道路上,才剛剛起步,目前是築基期,也就是剛剛開始修仙的水平。
原本他在仙界也是穿越過去的,並不存在渡劫成仙,不過是仙界的一個人仙下麵的弟子而已,還要種地為生,這從重來凡間,修行也得重來。
好在,召喚之法還在,他可以在明堂繼續做法,召喚仙人。
不過,唐玄宗也許不會讓他去明堂了。
雖然,他在明堂那次查來查去,沒查出什麽結果,但玄宗起了疑心,擔心威脅到他皇權的穩定。
從他去了之後,明堂被宣布永久關閉。
日夜有羽林軍的人值守,沒有皇上的聖旨,任何人不得進去。
這次是聖旨才行,已經是口諭也行。
可見難度提高了不止一個級別。
好在李嶼也有所得,在明堂撿了不少寶貝,夠他修煉個把月的消耗了。
晚上,四位夫人都等了一陣子,見他獨自書房,沒有傳出話來,就都睡覺去了。
李嶼的四個妻妾中,隻有正妻韋氏,四夫人裴氏最近和他享受過魚水之歡。
其他兩個王氏和趙氏都還沒有機會伺候他呢。
王氏有些嫵媚,趙氏身材極好,高而苗條,怎麽吃也不胖的那種女人。
在以豐腴為美的唐朝,趙氏過得很苦悶,覺得低人一等似的,甚至有些自卑。
這幾日,沒見李嶼讓她服侍,心裏悶悶不樂,隻有去找王氏訴苦。
成了宮裏的一對兒難姐難妹,兩人私下裏都在討論,是不是哪裏得罪了王爺,讓他幾乎忘記了她們的存在。
事實的情況是,李嶼從一來這個王府就命懸一線。
剛來的時候,若不是他積極主動地去找玄宗,表明自己的態度,差點就被流放。
流放說得好聽,半道上就被全家處死都有可能。
尤其是皇子們,一旦外放,就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隨時能拉一個山頭,號稱自己是正統皇室,揭竿而起,打著清君側的名義就能殺迴來。
這社會上,有的是不得誌的人想通過這樣的人改變命運。
所以,皇子一旦被流放,幾乎就沒有活路。
白天,李嶼忙於怎麽改變目前的處境,而且還得小心翼翼。
晚上,還要修仙,萬一不行,他還得給自己留一條退路不是。
如果穿越了,還被砍了腦袋,就是笑話了。
自古穿越者,混得比他還左右為難的大概沒有吧。
雖然自己高高在上,旁邊美女都願意和他發生關係。
但他全部心思用在保身家性命。
這種苦,誰知道呢!
好在李嶼是仙界待過的人,過慣了清心寡欲的日子,倒也不覺得什麽。
唯獨苦了身邊的女人。
果然,這府上一晚上最沒有睡意的就是王氏和趙氏了。
兩人心裏還都有小九九,擔心李嶼如果先召喚了誰來服侍。
那剩下的那個心情該有多孤單可憐啊!
兩人都擔心自己是那個最後被剩下,無人問津的人。
第二日,一早。
夫人們在正妻韋氏的帶領下,前來給李嶼問安。
一家人要聚在一起吃早飯的。
結果得到李輔國的消息時,忠王已經早早起來跑步,然後就去官署上班去了。
跑步,就是出去鍛煉身體。
上班,就是去官署衙門公辦。
現在,李嶼的家人們都明白了這些詞的含義。
還有我就是吾,
你就是汝。
這些他們也倒騰過來了。
李輔國細聲細氣地說:“王爺有口諭,命韋妃主持家事,四夫人裴氏繼續做奶茶,給高公公送去,並給王毛仲王大人也送去一桶。其他人等,聽韋妃命令。”
“諾。”眾人齊聲說道。
韋氏開始給大家吩咐每個人今天的任務。
這個女人不單是大家閨秀,頗有王熙鳳的風格,主持一個家庭之事,也是得心應手,這一點很受李嶼喜歡。
一個人,後宮安,則心安。
他才不像玄宗一樣,每日在後宮起火,搞得自己和一群女人糾纏不清。
他李嶼,重心還是爺們兒的,在朝堂之上,在廣闊的天地,絕美的江山。
打得敵人不敢造次,讓天下的平民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吃上飽飯,這才是他想做的。
今日,李嶼帶了護衛車臣去了官署。
這小子,個子不高,膂力驚人,和李元霸有得一拚,是個好護衛。
車臣又高興起來,雖然不愛說話,但微微上翹的嘴角,說明他今天心情極好。
昨天主子沒帶他出去,他鬱鬱寡歡了一天。
剛到官署坐下,喝了幾口茶,開始看書。
作為王爺,他沒有任何權力,所以也沒有什麽文件要批示,也沒有軍隊的事情要處理。
唐朝大閑人,就是指他這樣的人吧。
很多什麽西域大將軍,都是掛名的,徒有虛名而已。實權都掌控在皇上手中,右相手裏。
不一會兒,有羽林軍的士兵過來報:“忠王,官署外有一個道姑求見。”
“什麽模樣的道姑?”李嶼合上書,問道,他來這裏也不是看書,其實是做給玄宗看的,身邊的羽林軍護衛,可都是皇上的眼線。他如果不出現,今天的行程就會讓玄宗疑惑了。
這幾日,他又給玄宗獻上了“酸棗仁”,能讓人安心睡覺的“保健品”。
玄宗將禮物笑納了,並傳話說身體欠佳,想好好休息,就不見他了。
自從武惠妃死後,玄宗就再也沒有召見過他。
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說是身體欠佳,因武惠妃死而沉痛,實則是在迴避他。
太子之位已經承諾武惠妃,讓壽王李瑁擔任。
玄宗對忠王李嶼漸漸就開始疏遠,免得兄弟二人鬥爭,那將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他對忠王疏遠,反而能保他的性命。
如果和往日一樣,再和忠王相談甚歡,隻會讓李瑁懷恨在心,早晚會要了忠王全家的性命。
經曆過宮廷內部打打殺殺,當上了皇上的玄宗深知後果的嚴重性。
平心而論,他並不是討厭李嶼這個孩子。
反而覺得這孩子挺討人喜歡的。
這事,國家大事,豈能兒戲。
既然決定了李瑁,隻有放棄李嶼了。
他在修仙的道路上,才剛剛起步,目前是築基期,也就是剛剛開始修仙的水平。
原本他在仙界也是穿越過去的,並不存在渡劫成仙,不過是仙界的一個人仙下麵的弟子而已,還要種地為生,這從重來凡間,修行也得重來。
好在,召喚之法還在,他可以在明堂繼續做法,召喚仙人。
不過,唐玄宗也許不會讓他去明堂了。
雖然,他在明堂那次查來查去,沒查出什麽結果,但玄宗起了疑心,擔心威脅到他皇權的穩定。
從他去了之後,明堂被宣布永久關閉。
日夜有羽林軍的人值守,沒有皇上的聖旨,任何人不得進去。
這次是聖旨才行,已經是口諭也行。
可見難度提高了不止一個級別。
好在李嶼也有所得,在明堂撿了不少寶貝,夠他修煉個把月的消耗了。
晚上,四位夫人都等了一陣子,見他獨自書房,沒有傳出話來,就都睡覺去了。
李嶼的四個妻妾中,隻有正妻韋氏,四夫人裴氏最近和他享受過魚水之歡。
其他兩個王氏和趙氏都還沒有機會伺候他呢。
王氏有些嫵媚,趙氏身材極好,高而苗條,怎麽吃也不胖的那種女人。
在以豐腴為美的唐朝,趙氏過得很苦悶,覺得低人一等似的,甚至有些自卑。
這幾日,沒見李嶼讓她服侍,心裏悶悶不樂,隻有去找王氏訴苦。
成了宮裏的一對兒難姐難妹,兩人私下裏都在討論,是不是哪裏得罪了王爺,讓他幾乎忘記了她們的存在。
事實的情況是,李嶼從一來這個王府就命懸一線。
剛來的時候,若不是他積極主動地去找玄宗,表明自己的態度,差點就被流放。
流放說得好聽,半道上就被全家處死都有可能。
尤其是皇子們,一旦外放,就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隨時能拉一個山頭,號稱自己是正統皇室,揭竿而起,打著清君側的名義就能殺迴來。
這社會上,有的是不得誌的人想通過這樣的人改變命運。
所以,皇子一旦被流放,幾乎就沒有活路。
白天,李嶼忙於怎麽改變目前的處境,而且還得小心翼翼。
晚上,還要修仙,萬一不行,他還得給自己留一條退路不是。
如果穿越了,還被砍了腦袋,就是笑話了。
自古穿越者,混得比他還左右為難的大概沒有吧。
雖然自己高高在上,旁邊美女都願意和他發生關係。
但他全部心思用在保身家性命。
這種苦,誰知道呢!
好在李嶼是仙界待過的人,過慣了清心寡欲的日子,倒也不覺得什麽。
唯獨苦了身邊的女人。
果然,這府上一晚上最沒有睡意的就是王氏和趙氏了。
兩人心裏還都有小九九,擔心李嶼如果先召喚了誰來服侍。
那剩下的那個心情該有多孤單可憐啊!
兩人都擔心自己是那個最後被剩下,無人問津的人。
第二日,一早。
夫人們在正妻韋氏的帶領下,前來給李嶼問安。
一家人要聚在一起吃早飯的。
結果得到李輔國的消息時,忠王已經早早起來跑步,然後就去官署上班去了。
跑步,就是出去鍛煉身體。
上班,就是去官署衙門公辦。
現在,李嶼的家人們都明白了這些詞的含義。
還有我就是吾,
你就是汝。
這些他們也倒騰過來了。
李輔國細聲細氣地說:“王爺有口諭,命韋妃主持家事,四夫人裴氏繼續做奶茶,給高公公送去,並給王毛仲王大人也送去一桶。其他人等,聽韋妃命令。”
“諾。”眾人齊聲說道。
韋氏開始給大家吩咐每個人今天的任務。
這個女人不單是大家閨秀,頗有王熙鳳的風格,主持一個家庭之事,也是得心應手,這一點很受李嶼喜歡。
一個人,後宮安,則心安。
他才不像玄宗一樣,每日在後宮起火,搞得自己和一群女人糾纏不清。
他李嶼,重心還是爺們兒的,在朝堂之上,在廣闊的天地,絕美的江山。
打得敵人不敢造次,讓天下的平民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吃上飽飯,這才是他想做的。
今日,李嶼帶了護衛車臣去了官署。
這小子,個子不高,膂力驚人,和李元霸有得一拚,是個好護衛。
車臣又高興起來,雖然不愛說話,但微微上翹的嘴角,說明他今天心情極好。
昨天主子沒帶他出去,他鬱鬱寡歡了一天。
剛到官署坐下,喝了幾口茶,開始看書。
作為王爺,他沒有任何權力,所以也沒有什麽文件要批示,也沒有軍隊的事情要處理。
唐朝大閑人,就是指他這樣的人吧。
很多什麽西域大將軍,都是掛名的,徒有虛名而已。實權都掌控在皇上手中,右相手裏。
不一會兒,有羽林軍的士兵過來報:“忠王,官署外有一個道姑求見。”
“什麽模樣的道姑?”李嶼合上書,問道,他來這裏也不是看書,其實是做給玄宗看的,身邊的羽林軍護衛,可都是皇上的眼線。他如果不出現,今天的行程就會讓玄宗疑惑了。
這幾日,他又給玄宗獻上了“酸棗仁”,能讓人安心睡覺的“保健品”。
玄宗將禮物笑納了,並傳話說身體欠佳,想好好休息,就不見他了。
自從武惠妃死後,玄宗就再也沒有召見過他。
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說是身體欠佳,因武惠妃死而沉痛,實則是在迴避他。
太子之位已經承諾武惠妃,讓壽王李瑁擔任。
玄宗對忠王李嶼漸漸就開始疏遠,免得兄弟二人鬥爭,那將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他對忠王疏遠,反而能保他的性命。
如果和往日一樣,再和忠王相談甚歡,隻會讓李瑁懷恨在心,早晚會要了忠王全家的性命。
經曆過宮廷內部打打殺殺,當上了皇上的玄宗深知後果的嚴重性。
平心而論,他並不是討厭李嶼這個孩子。
反而覺得這孩子挺討人喜歡的。
這事,國家大事,豈能兒戲。
既然決定了李瑁,隻有放棄李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