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京城
穿越:竟做了假太子的側妃 作者:小酌一杯8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寧安侯再次見到自己的胞妹時,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她竟然已經變得如此不同。在大璟邊關的這段日子裏,她好像經曆了一場蛻變,如今竟然有一種童顏鶴發的獨特氣質。
寧安侯忍不住老淚縱橫,他對著青姝等人頻頻鞠躬,口中連連道謝。他的聲音顫抖而激動,“多謝!多謝你們!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感謝你們才好!”
安然站在一旁,眼眶微紅,靜靜地看著自己的兄長。
趙玉宸和江狂瀾經過一番商議,他們決定由江狂瀾和方家的兩位小將軍留在邊關駐守,其餘人則隨趙玉宸一同返迴京城。
青姝身孕已經將近八個月了,這次迴京的路途遙遠,必須要格外小心。幸好劉禦醫會跟著一起迴京城,在路上還能時刻關注她的身體情況。
趙玉宸派人專門打造的這輛馬車內部寬敞舒適,座椅柔軟,就像躺在床上一樣。青姝坐在裏麵,一點都感覺不到顛簸。她每天除了吃吃喝喝,就是安心養胎,時間倒也過得飛快。
青姝特意邀請安然與她同坐,兩人在車廂內閑聊起來,氣氛輕鬆而愉悅。車廂外,陽光透過窗簾灑進絲絲縷縷的溫暖,伴隨著馬蹄聲和車輪的輕輕滾動,仿佛為她們的談話增添了些許旋律。
而在這段旅程中,青姝也見到了趙玉宸之前提及的九皇子。那個孩子長得虎頭虎腦,一臉稚氣。他的憨厚模樣讓人忍不住想要親近,而他那雙明亮的眼睛更是透著一股子機靈勁兒。
有一次,青姝看到寧安侯將九皇子倒掛著玩耍,她本以為孩子會哭鬧,卻沒想到他竟然咯咯直笑,似乎很享受這種與眾不同的遊戲方式。看來這孩子不僅皮實,還頗有些膽識和韌性,確實很適合寧安侯這樣的武將教養。
與此同時,寧濤則像一匹脫韁的野馬,騎著馬在隊伍中前前後後地來迴穿梭。他的臉上洋溢著自由和快樂的笑容,這一刻他才真正找迴了自己。兩輩子的期盼和等待,終於在這一刻得到了釋放和滿足。他大聲唿喊著,感受著風在耳邊的唿嘯和身體的暢快淋漓。
九皇子被寧安侯抱在身前騎馬,他口中含著手指,一臉好奇地看著寧濤來迴穿梭的身影。
寧安侯注意到了九皇子的眼神,他低下頭問道:“怎麽啦?可是想要和你父親去玩?”九皇子口齒不清地迴答道:“不,不玩。他也不是父親。”
他誤以為九皇子在說氣話,以為他是因為寧濤沒有像對待親生兒子那樣對待他而生氣。於是,寧安侯溫柔地拍了拍九皇子,將他緊緊裹在溫暖的披風裏,輕聲安慰道:“乖孩子,是不是累了?我把你放到太子妃的車馬裏休息一會兒,他們的馬車非常舒適。我的妹妹也在裏麵,你可以跟她作伴。”
九皇子此刻確實有些疲倦,他迷蒙著眼睛,輕輕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寧安侯見狀,立刻調轉馬頭,向青姝的馬車駛去。
當寧安侯靠近青姝的馬車時,他輕聲說道:“太子妃,我這孩子有些累了,能否讓他在你們的馬車裏休息一會兒?”
青姝輕輕掀開馬車的簾子,看向九皇子。隻見九皇子迷茫地眨著大眼睛,青姝心中湧起一股憐愛之情,她柔聲說道:“當然可以呀,快進來吧。”
說著,她讓崔和出去接九皇子進來。九皇子進入馬車後,直挺挺地跪在地上,給她們行了一個禮。他的動作雖然有些笨拙,但卻透露出一種乖巧懂事的氣質。
這都是張貴人教導他的,遇到貴人必須要跪地磕頭請安。
青姝沒想到這孩子隻是個幼童,竟這般懂事。她不禁感慨道:“你還這麽小,怎麽這麽懂事?聰明伶俐,將來定會是個有出息的能人將士。”
九皇子跪在地上,身體微微搖晃,似乎隨時都會倒下。青姝見狀,急忙示意崔和把他抱到軟榻上去休息。崔和輕手輕腳地脫掉九皇子的小靴子和外套,把他放進溫暖的被子裏。沒過多久,九皇子就沉沉地睡了過去,唿吸均勻而平穩。
青姝和安然看著熟睡的九皇子,相視而笑。安然輕輕地摸了摸九皇子的小臉,眼中滿是溫柔和疼愛。
“安姨,你看這孩子,膽子真是大得很,一點都不怕生人。”青姝輕聲說道,語氣中透露出對九皇子的欣賞和喜愛。
安然笑著點頭,說道:“可不是嘛,挺好的。有這樣的性子,將來肯定能成大事。他的身份這麽特殊,就應該有這樣的勇氣和魄力。”
兩人又說希望九皇子的神經能再遲鈍一點,這樣就不會那麽敏感,容易受到傷害了。
馬車外,陽光明媚,微風拂麵。青姝因為身孕而顯得有些疲憊,安然的身體雖然也不好,但一路上欣賞著沿途的風景,倒也不覺得旅途有多辛苦,心情格外開朗。
隊伍緩緩前行,沒有日夜兼程的趕路,一路上都保持著輕鬆愉快的氛圍。有時候停下來休息,大家還會一起野餐、嬉戲打鬧,讓旅途增添了不少樂趣。
經過20天的行程,眾人終於抵達京城門口,但他們卻發現皇帝正由趙天瑞扶著等在那裏。原來,皇帝沒有提前告知趙玉宸他們,而是選擇親自出城迎接,這份深厚的父愛讓趙玉宸和青姝都感動不已。
看到皇帝的那一刻,趙玉宸和青姝都情不自禁地加快了腳步,走到他的麵前。他們的眼眶通紅,聲音哽咽地叫了一聲,“父親。”這一聲唿喚,包含了太多的思念和感激。
皇帝顫抖著手拉著趙玉宸,拍了拍他的肩膀,激動地說道:“好,好!朕的太子比朕還厲害,竟然能夠安然無恙地收攏大寧,為大璟增添了這麽大一幅國土。從此以後,天下就統一了,朕的太子簡直無人能及!”
皇帝的話語中充滿了驕傲和自豪,他對趙玉宸的成就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旁邊的文武百官也紛紛附和,齊聲稱讚太子的英明和偉大。
而如今大璟的朝堂上平穩和諧,文武百官們一個個喜笑顏開,心中舒坦。他們深知這一切的安寧,多虧了太子妃青姝之前的智勇之舉,拔除了朝堂上的惡勢力。每日上朝辦公,他們都懷著感激之情,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
寧安侯忍不住老淚縱橫,他對著青姝等人頻頻鞠躬,口中連連道謝。他的聲音顫抖而激動,“多謝!多謝你們!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感謝你們才好!”
安然站在一旁,眼眶微紅,靜靜地看著自己的兄長。
趙玉宸和江狂瀾經過一番商議,他們決定由江狂瀾和方家的兩位小將軍留在邊關駐守,其餘人則隨趙玉宸一同返迴京城。
青姝身孕已經將近八個月了,這次迴京的路途遙遠,必須要格外小心。幸好劉禦醫會跟著一起迴京城,在路上還能時刻關注她的身體情況。
趙玉宸派人專門打造的這輛馬車內部寬敞舒適,座椅柔軟,就像躺在床上一樣。青姝坐在裏麵,一點都感覺不到顛簸。她每天除了吃吃喝喝,就是安心養胎,時間倒也過得飛快。
青姝特意邀請安然與她同坐,兩人在車廂內閑聊起來,氣氛輕鬆而愉悅。車廂外,陽光透過窗簾灑進絲絲縷縷的溫暖,伴隨著馬蹄聲和車輪的輕輕滾動,仿佛為她們的談話增添了些許旋律。
而在這段旅程中,青姝也見到了趙玉宸之前提及的九皇子。那個孩子長得虎頭虎腦,一臉稚氣。他的憨厚模樣讓人忍不住想要親近,而他那雙明亮的眼睛更是透著一股子機靈勁兒。
有一次,青姝看到寧安侯將九皇子倒掛著玩耍,她本以為孩子會哭鬧,卻沒想到他竟然咯咯直笑,似乎很享受這種與眾不同的遊戲方式。看來這孩子不僅皮實,還頗有些膽識和韌性,確實很適合寧安侯這樣的武將教養。
與此同時,寧濤則像一匹脫韁的野馬,騎著馬在隊伍中前前後後地來迴穿梭。他的臉上洋溢著自由和快樂的笑容,這一刻他才真正找迴了自己。兩輩子的期盼和等待,終於在這一刻得到了釋放和滿足。他大聲唿喊著,感受著風在耳邊的唿嘯和身體的暢快淋漓。
九皇子被寧安侯抱在身前騎馬,他口中含著手指,一臉好奇地看著寧濤來迴穿梭的身影。
寧安侯注意到了九皇子的眼神,他低下頭問道:“怎麽啦?可是想要和你父親去玩?”九皇子口齒不清地迴答道:“不,不玩。他也不是父親。”
他誤以為九皇子在說氣話,以為他是因為寧濤沒有像對待親生兒子那樣對待他而生氣。於是,寧安侯溫柔地拍了拍九皇子,將他緊緊裹在溫暖的披風裏,輕聲安慰道:“乖孩子,是不是累了?我把你放到太子妃的車馬裏休息一會兒,他們的馬車非常舒適。我的妹妹也在裏麵,你可以跟她作伴。”
九皇子此刻確實有些疲倦,他迷蒙著眼睛,輕輕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寧安侯見狀,立刻調轉馬頭,向青姝的馬車駛去。
當寧安侯靠近青姝的馬車時,他輕聲說道:“太子妃,我這孩子有些累了,能否讓他在你們的馬車裏休息一會兒?”
青姝輕輕掀開馬車的簾子,看向九皇子。隻見九皇子迷茫地眨著大眼睛,青姝心中湧起一股憐愛之情,她柔聲說道:“當然可以呀,快進來吧。”
說著,她讓崔和出去接九皇子進來。九皇子進入馬車後,直挺挺地跪在地上,給她們行了一個禮。他的動作雖然有些笨拙,但卻透露出一種乖巧懂事的氣質。
這都是張貴人教導他的,遇到貴人必須要跪地磕頭請安。
青姝沒想到這孩子隻是個幼童,竟這般懂事。她不禁感慨道:“你還這麽小,怎麽這麽懂事?聰明伶俐,將來定會是個有出息的能人將士。”
九皇子跪在地上,身體微微搖晃,似乎隨時都會倒下。青姝見狀,急忙示意崔和把他抱到軟榻上去休息。崔和輕手輕腳地脫掉九皇子的小靴子和外套,把他放進溫暖的被子裏。沒過多久,九皇子就沉沉地睡了過去,唿吸均勻而平穩。
青姝和安然看著熟睡的九皇子,相視而笑。安然輕輕地摸了摸九皇子的小臉,眼中滿是溫柔和疼愛。
“安姨,你看這孩子,膽子真是大得很,一點都不怕生人。”青姝輕聲說道,語氣中透露出對九皇子的欣賞和喜愛。
安然笑著點頭,說道:“可不是嘛,挺好的。有這樣的性子,將來肯定能成大事。他的身份這麽特殊,就應該有這樣的勇氣和魄力。”
兩人又說希望九皇子的神經能再遲鈍一點,這樣就不會那麽敏感,容易受到傷害了。
馬車外,陽光明媚,微風拂麵。青姝因為身孕而顯得有些疲憊,安然的身體雖然也不好,但一路上欣賞著沿途的風景,倒也不覺得旅途有多辛苦,心情格外開朗。
隊伍緩緩前行,沒有日夜兼程的趕路,一路上都保持著輕鬆愉快的氛圍。有時候停下來休息,大家還會一起野餐、嬉戲打鬧,讓旅途增添了不少樂趣。
經過20天的行程,眾人終於抵達京城門口,但他們卻發現皇帝正由趙天瑞扶著等在那裏。原來,皇帝沒有提前告知趙玉宸他們,而是選擇親自出城迎接,這份深厚的父愛讓趙玉宸和青姝都感動不已。
看到皇帝的那一刻,趙玉宸和青姝都情不自禁地加快了腳步,走到他的麵前。他們的眼眶通紅,聲音哽咽地叫了一聲,“父親。”這一聲唿喚,包含了太多的思念和感激。
皇帝顫抖著手拉著趙玉宸,拍了拍他的肩膀,激動地說道:“好,好!朕的太子比朕還厲害,竟然能夠安然無恙地收攏大寧,為大璟增添了這麽大一幅國土。從此以後,天下就統一了,朕的太子簡直無人能及!”
皇帝的話語中充滿了驕傲和自豪,他對趙玉宸的成就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旁邊的文武百官也紛紛附和,齊聲稱讚太子的英明和偉大。
而如今大璟的朝堂上平穩和諧,文武百官們一個個喜笑顏開,心中舒坦。他們深知這一切的安寧,多虧了太子妃青姝之前的智勇之舉,拔除了朝堂上的惡勢力。每日上朝辦公,他們都懷著感激之情,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