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幾個人都沉默了。
這都是很現實很真實的問題。
趙力民是獨生子,家裏父母雖然會體諒他,會答應讓他去部隊裏闖,他自己過不了自己那一關。
徐韻然突然問“哥,我記得快畢業的時候,你不是去找了工作嗎?後來是為什麽沒選上啊?”
那個工作是當時趙力民的老師給的消息,他覺得趙力民是個好孩子。
趙力民一言難盡地說“我去了,麵試的時候也都挺好的,後來就沒信兒了。我之後去打聽,說是那個職位被人給頂了,那人是廠長的小舅子。”
徐誌遠更生氣了,一拍桌子,“怎麽這樣啊,那為啥還要讓人去應聘?這不是折騰人嘛。”
趙力民淡定地說“聽說本來是另一個崗位,但是那人嫌棄事兒太多了,就換了。”
徐韻然有點不好意思,“哥,對不起啊,我不知道是這個樣子。”
趙力民摸摸她的頭,說“這有啥的,我早就看開了,沒事兒。”
後來,趙力民就迴了鄉下,正好他們大隊的會計有些事不太懂,就讓他去幫忙了。
趙力民說“我就是覺得吧,我都這麽大了,總不能一直這麽渾渾噩噩的,我想換個工作,多掙點錢。”
徐清雅眼神閃了閃,說“哥,你要是相信我,你這段時間一定不要落下學習,一定要認真做題。”
趙力民看向她,隱隱有些激動,小聲說“小雅,你是不是有什麽消息?是不是哪裏要招人了?到時候是要考試?”
徐清雅不好解釋,隻是說“哥,你就聽我的,再堅持一段時間,總會有好消息的。”
徐誌遠雖然也不知道是啥事兒,但是這不耽誤他相信妹妹,也跟著說“力民,你就信小雅的,咱也不差這段時間了,好好努力一把。”
趙力民心裏已經確認應該是哪個學校可能會招人,所以表妹才會讓他認真學高中的知識。
趙力民表示“你們放心,我肯定會認真學的。”
舅舅一家子走的時候,趙香蘭給帶了不少吃的,還有自家做的東西。
李莉莉都有點不好意思了,說“香蘭,不用拿這麽多,你們自己留著吃。”
趙香蘭把東西塞進去,說“客氣啥,你們還拿過來不少呢,行了,時間也不早了,早點迴去早點休息。”
趙建國說“誌遠啊,在部隊裏好好的,保護好自己。”
徐誌遠說“舅你放心,我會好好的。”
看著人走了,一家子才迴屋去。
馬上就是十五了,要吃湯圓。
徐清雅進屋就嚷嚷,“娘,咱們做湯圓吧,我想吃了。”
趙香蘭說“就知道吃,後天才是十五呢。”
徐韻然也饞了,說“娘,咱們早點做嘛,我們一塊兒做。”
“行吧,徐濤,你跟兒子去磨點芝麻還有花生啥的。” 趙香蘭說。
一家人分工合作。
大概兩三個小時吧,就做了不少出來。
看著一個個胖嘟嘟的湯圓,徐清雅有些按耐不住,這要是拍照發朋友圈多好。
趙香蘭把做好的收起來,凍在外麵,說“行了,做晚飯吧,想吃啥?”
“雞公煲。” 兄妹三人異口同聲。
“行吧,那就做這個,你們幾個,去洗菜去。” 趙香蘭說。
徐濤去蒸米飯了。
反正家裏沒一個人閑著等飯吃,都得忙起來才行。
——
正月十五那天,難得是個大晴天,雖然還是很冷,但至少沒下雪。
忙活完該做的事情,終於輪到吃湯圓了。
徐韻然去燒水,徐誌遠去拿凍起來的湯圓,徐清雅在拿碗。
煮開之後,一人一大碗。
徐清雅先吃了一個黑芝麻的,醇香,用料又紮實,味道非常不錯。
徐韻然邊吃邊問“哥,你以前在部隊,元宵節的時候會吃湯圓嗎?”
徐誌遠迴答“會,不過不多,一人一兩個。”
徐清雅說“吃的也是黑芝麻的嗎?”
徐誌遠點頭,“對。不過我有個戰友,他是南方人,他說他們那邊湯圓是吃肉餡的。”
“肉的湯圓?還有這種?” 徐韻然驚訝。
“嗯,不過我想象不出來啥味兒,總感覺怪怪的。” 徐誌遠搖搖頭說。
過完了元宵節,徐誌遠就得出發離開了。
徐濤和趙香蘭早早就起床,給他收拾各種吃的,還有在家給他做的衣服什麽的,都得帶上才行。
徐韻然和徐清雅也是難得沒有睡懶覺。
徐誌遠在一邊看著,根本插不上手,“娘,不用拿這麽多,你們留著在家吃就行。”
趙香蘭不搭理他,一直往包裏塞東西。
徐韻然拉了拉他的胳膊,說“這樣娘才安心呢。”
徐誌遠心裏也明白。
爺奶知道他今天走,也過來了,一進門就拉著大孫子的手,一個勁兒的囑咐,讓他注意安全,吃好喝好,別受委屈。
徐誌遠也不覺得囉嗦,一句一句地應下,讓老人安心。
徐清雅也說“哥,迴去之後你要好好的,路上也注意安全。在部隊別那麽拚命,家裏挺好的,我們會給你寫信的。”
徐誌遠摸摸她的頭,說“放心吧,哥心裏有數。”
徐韻然也是依依不舍地說著話。
每個人的囑咐都一一聽進去之後,徐誌遠說“我不在家,爹娘就多靠你們照顧了,辛苦妹妹們了。”
“哥,你這說的哪裏話,都是一家人。” 徐清雅說。
提著兩個大包,徐誌遠跟家人都告別了。
徐濤騎著自行車,帶他去火車站坐車。
一家人送到沒人影了,才往家裏走。
迴到家裏,徐清雅都覺得,家裏一下變得空落落的,沒人時刻逗自己和姐姐了,沒人一直說話了,真是不適應啊。
趙香蘭也歎了口氣。
徐韻然和徐清雅趕緊安慰“娘,你也別想太多。現在哥能迴家了,等下次有機會了,他肯定會迴來的。再說了,說不定以後,咱們還能去那邊看他呢。”
趙香蘭笑了笑,說“盡胡說八道,咱們可不能隨便出去。而且山東那邊那麽遠。”
徐清雅笑著說“那可不一定。”
趙香蘭說“行了,我就是覺得一下不習慣,很快就好了。”
這都是很現實很真實的問題。
趙力民是獨生子,家裏父母雖然會體諒他,會答應讓他去部隊裏闖,他自己過不了自己那一關。
徐韻然突然問“哥,我記得快畢業的時候,你不是去找了工作嗎?後來是為什麽沒選上啊?”
那個工作是當時趙力民的老師給的消息,他覺得趙力民是個好孩子。
趙力民一言難盡地說“我去了,麵試的時候也都挺好的,後來就沒信兒了。我之後去打聽,說是那個職位被人給頂了,那人是廠長的小舅子。”
徐誌遠更生氣了,一拍桌子,“怎麽這樣啊,那為啥還要讓人去應聘?這不是折騰人嘛。”
趙力民淡定地說“聽說本來是另一個崗位,但是那人嫌棄事兒太多了,就換了。”
徐韻然有點不好意思,“哥,對不起啊,我不知道是這個樣子。”
趙力民摸摸她的頭,說“這有啥的,我早就看開了,沒事兒。”
後來,趙力民就迴了鄉下,正好他們大隊的會計有些事不太懂,就讓他去幫忙了。
趙力民說“我就是覺得吧,我都這麽大了,總不能一直這麽渾渾噩噩的,我想換個工作,多掙點錢。”
徐清雅眼神閃了閃,說“哥,你要是相信我,你這段時間一定不要落下學習,一定要認真做題。”
趙力民看向她,隱隱有些激動,小聲說“小雅,你是不是有什麽消息?是不是哪裏要招人了?到時候是要考試?”
徐清雅不好解釋,隻是說“哥,你就聽我的,再堅持一段時間,總會有好消息的。”
徐誌遠雖然也不知道是啥事兒,但是這不耽誤他相信妹妹,也跟著說“力民,你就信小雅的,咱也不差這段時間了,好好努力一把。”
趙力民心裏已經確認應該是哪個學校可能會招人,所以表妹才會讓他認真學高中的知識。
趙力民表示“你們放心,我肯定會認真學的。”
舅舅一家子走的時候,趙香蘭給帶了不少吃的,還有自家做的東西。
李莉莉都有點不好意思了,說“香蘭,不用拿這麽多,你們自己留著吃。”
趙香蘭把東西塞進去,說“客氣啥,你們還拿過來不少呢,行了,時間也不早了,早點迴去早點休息。”
趙建國說“誌遠啊,在部隊裏好好的,保護好自己。”
徐誌遠說“舅你放心,我會好好的。”
看著人走了,一家子才迴屋去。
馬上就是十五了,要吃湯圓。
徐清雅進屋就嚷嚷,“娘,咱們做湯圓吧,我想吃了。”
趙香蘭說“就知道吃,後天才是十五呢。”
徐韻然也饞了,說“娘,咱們早點做嘛,我們一塊兒做。”
“行吧,徐濤,你跟兒子去磨點芝麻還有花生啥的。” 趙香蘭說。
一家人分工合作。
大概兩三個小時吧,就做了不少出來。
看著一個個胖嘟嘟的湯圓,徐清雅有些按耐不住,這要是拍照發朋友圈多好。
趙香蘭把做好的收起來,凍在外麵,說“行了,做晚飯吧,想吃啥?”
“雞公煲。” 兄妹三人異口同聲。
“行吧,那就做這個,你們幾個,去洗菜去。” 趙香蘭說。
徐濤去蒸米飯了。
反正家裏沒一個人閑著等飯吃,都得忙起來才行。
——
正月十五那天,難得是個大晴天,雖然還是很冷,但至少沒下雪。
忙活完該做的事情,終於輪到吃湯圓了。
徐韻然去燒水,徐誌遠去拿凍起來的湯圓,徐清雅在拿碗。
煮開之後,一人一大碗。
徐清雅先吃了一個黑芝麻的,醇香,用料又紮實,味道非常不錯。
徐韻然邊吃邊問“哥,你以前在部隊,元宵節的時候會吃湯圓嗎?”
徐誌遠迴答“會,不過不多,一人一兩個。”
徐清雅說“吃的也是黑芝麻的嗎?”
徐誌遠點頭,“對。不過我有個戰友,他是南方人,他說他們那邊湯圓是吃肉餡的。”
“肉的湯圓?還有這種?” 徐韻然驚訝。
“嗯,不過我想象不出來啥味兒,總感覺怪怪的。” 徐誌遠搖搖頭說。
過完了元宵節,徐誌遠就得出發離開了。
徐濤和趙香蘭早早就起床,給他收拾各種吃的,還有在家給他做的衣服什麽的,都得帶上才行。
徐韻然和徐清雅也是難得沒有睡懶覺。
徐誌遠在一邊看著,根本插不上手,“娘,不用拿這麽多,你們留著在家吃就行。”
趙香蘭不搭理他,一直往包裏塞東西。
徐韻然拉了拉他的胳膊,說“這樣娘才安心呢。”
徐誌遠心裏也明白。
爺奶知道他今天走,也過來了,一進門就拉著大孫子的手,一個勁兒的囑咐,讓他注意安全,吃好喝好,別受委屈。
徐誌遠也不覺得囉嗦,一句一句地應下,讓老人安心。
徐清雅也說“哥,迴去之後你要好好的,路上也注意安全。在部隊別那麽拚命,家裏挺好的,我們會給你寫信的。”
徐誌遠摸摸她的頭,說“放心吧,哥心裏有數。”
徐韻然也是依依不舍地說著話。
每個人的囑咐都一一聽進去之後,徐誌遠說“我不在家,爹娘就多靠你們照顧了,辛苦妹妹們了。”
“哥,你這說的哪裏話,都是一家人。” 徐清雅說。
提著兩個大包,徐誌遠跟家人都告別了。
徐濤騎著自行車,帶他去火車站坐車。
一家人送到沒人影了,才往家裏走。
迴到家裏,徐清雅都覺得,家裏一下變得空落落的,沒人時刻逗自己和姐姐了,沒人一直說話了,真是不適應啊。
趙香蘭也歎了口氣。
徐韻然和徐清雅趕緊安慰“娘,你也別想太多。現在哥能迴家了,等下次有機會了,他肯定會迴來的。再說了,說不定以後,咱們還能去那邊看他呢。”
趙香蘭笑了笑,說“盡胡說八道,咱們可不能隨便出去。而且山東那邊那麽遠。”
徐清雅笑著說“那可不一定。”
趙香蘭說“行了,我就是覺得一下不習慣,很快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