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雅點點頭,聲音輕快“是啊,你們快吃,一人一個。”
徐父艱難的移開眼神,說“爹不吃了,爹不喜歡,你們吃。”
徐清雅不相信,那眼睛都要釘在肉包子上麵了,還說自己不喜歡呢,估計是想讓老婆孩子多吃一點才這麽說。
她勸道“爹,這是我專門買迴來給你們吃的,我今天中午在縣城吃過了。”
徐母趙香蘭看當家的猶豫,閨女也不好意思吃,主動拿了包子放在了徐父和徐韻然麵前,說“吃吧,閨女專門買迴來的。”
徐韻然也說“是啊,爹,你吃吧,可香了。等以後我掙錢了,也給你們買。”
徐父這才笑出來,說“行,那爹就等著了。”
說完,他咬了一口肉包子,是豬肉粉條餡兒的,香的不得了。
不光徐父,徐母和徐韻然也是香的不行。
三個人都顧不上今天晚上炒的菜,一小口一小口的,珍惜的不行。
吃完了,都有些意猶未盡。
吃完飯,一家人坐著,隨便聊聊天。
徐母問“小雅,今天去鎮上怎麽樣?還順利嗎?”
徐父也說“對,沒發生什麽事情吧?”
徐清雅說“今天挺好的,我帶過去的東西都沒了,收獲挺大的。這些東西是換來的票買的。”
徐母迴來就看到了閨女買的一大堆東西,有心想說些什麽,但這是閨女自己上山打來的獵物,也是自己去鎮上賣的,自己不能插嘴。
徐韻然一直想著一塊兒去鎮上呢,就說“小雅,下次有機會,我跟你一起去吧。”
徐清雅這次痛快點了頭,說“行啊。”
之後她又想起今天買到的瑕疵布,就趕緊進屋拿了出來,說“娘,今天去供銷社的時候,正好碰到有瑕疵布賣,價格不貴,還不要布票,我就買了一些,您看要做些什麽。”
徐母看到布料,眼睛一下就亮了,立馬接過來仔細的左看右看,說“這布可真不錯,顏色好看,質量也好。我怎麽沒看出來有啥瑕疵啊?”
徐清雅淡定的胡扯,“是有的地方顏色染錯了,我給剪掉了,其他的都不影響。”
徐母說“那還真是不錯。這個碎花的給你們倆一人做個上衣,正好適合你們。這個藍色的就給你們大哥做個褲子,夠的話給你們爹也做個褲子。”
徐清雅看她娘說來說去,就是沒有自己的,提醒道“娘,你也給自己做一個啊。”
趙香蘭擺了擺手,說“我不著急,還有衣服呢。這布適合你們小姑娘。”
徐韻然也知道她娘舍不得,跟著勸說“娘,你先給自己做一身,剩下的給小妹做,我自己的不著急。”
徐母不同意。
徐清雅看她們為了這布料給誰做衣服都快吵起來了,趕緊阻止,說“娘,姐,先別吵了。這布料挺多的,咱們仨一人一身足夠的。”
徐母愣了愣,仔細看了看有幾尺布,隨後笑了笑,說“是,小雅說的對,既然夠了,那咱們就一人一身,每個人都有。”
徐韻然這才放下心來,給徐清雅使了個眼神,表示感激。
說完布料的事兒,徐清雅又問“爹,娘,那個李寡婦家裏是怎麽迴事兒啊?”
徐母看她突然問起這個人,有些奇怪,說“你怎麽突然問起她來了?她跟咱們家沒啥來往。”
徐韻然心直口快,把今天的事兒說了出來。
聽完這件事,徐父徐母都氣的不行。
徐母氣憤的說“小雅,她再說你,你告訴我,我非得去她家問問怎麽迴事不可。”
徐父也拍著桌子氣得不行,“這人還真是跟以前一個樣,心思壞得很。”
徐清雅和徐韻然對視一眼,好奇的問“以前怎麽了?”
徐母就說“以前她家男人是咱們村裏有名的能幹,娶了她之後,也是勤快的不行。但是她在家裏啥也不幹,每天就吃了睡,睡了吃。家裏有啥好東西,立馬就給娘家提過去了,自己家是一概不管。”
“她婆婆公公本來身體就不好,那幾年被她折騰的更是厲害。吃不好,每天還得受氣,沒幾年就去世了。”
“因為這個,她男人經常和她吵架。可她總是好那麽幾天,接下來又那個樣子。”
“為了不在家裏看見她,她男人就去報名了修水渠,沒想到發生意外,人沒了。”
“人出事兒了之後,李寡婦天天去哭鬧撒潑,家裏兩個孩子,一個三歲,一個一歲。她也不管,就這麽丟在家裏。”
“後來,大女兒不知道怎麽迴事,溺死在了河裏。”
“大女兒出事之後,她又是哭又是鬧。”
“可就過了不到一星期吧,整個人就跟沒發生過一樣,該咋樣就咋樣了。”
“她現在對她小兒子好的不行,要啥給啥,重話都不敢說一句。但是,都沒說過他兒子還有一個姐姐的事兒。到現在,她兒子還以為自己是獨生子呢。”
“李寡婦這人,在村裏風評不是很好,話多嘴碎,經常說錯話得罪人。”
聽完這些,徐清雅大概知道這是個啥人了。
徐清雅接著問“那她娘家怎麽樣?”
徐母冷笑一聲,說“娘家都是一群白眼狼。之前她大包小包往家提溜,自從她男人出事走了,連個人都沒來過,更別說她大女兒去世了,更是沒人來。聽說唯一一次上門,還是勸她改嫁呢,說是幫她找了個好人家。”
“什麽好人家?” 徐韻然問。
徐母說“是個四十多的老光棍,瘸著一條腿,家裏窮的都快掀不開鍋了,人還懶得不行。”
“後來呢?” 徐韻然追問。
“後來?後來她沒答應,她那些娘家人還罵罵咧咧的呢。在這呆了好幾天,勸了好幾天,還是看她實在不願意,才走了。來的時候空手來,走的時候倒是沒空著手走。” 徐母說。
“關鍵是李寡婦那人對外人橫的不行,沒事兒就撒潑打滾,可對著自己家裏人了,慫的不得了,賠笑臉,給東西的,才把人送走呢。”
對這個人,徐母簡直氣得不行。
徐父艱難的移開眼神,說“爹不吃了,爹不喜歡,你們吃。”
徐清雅不相信,那眼睛都要釘在肉包子上麵了,還說自己不喜歡呢,估計是想讓老婆孩子多吃一點才這麽說。
她勸道“爹,這是我專門買迴來給你們吃的,我今天中午在縣城吃過了。”
徐母趙香蘭看當家的猶豫,閨女也不好意思吃,主動拿了包子放在了徐父和徐韻然麵前,說“吃吧,閨女專門買迴來的。”
徐韻然也說“是啊,爹,你吃吧,可香了。等以後我掙錢了,也給你們買。”
徐父這才笑出來,說“行,那爹就等著了。”
說完,他咬了一口肉包子,是豬肉粉條餡兒的,香的不得了。
不光徐父,徐母和徐韻然也是香的不行。
三個人都顧不上今天晚上炒的菜,一小口一小口的,珍惜的不行。
吃完了,都有些意猶未盡。
吃完飯,一家人坐著,隨便聊聊天。
徐母問“小雅,今天去鎮上怎麽樣?還順利嗎?”
徐父也說“對,沒發生什麽事情吧?”
徐清雅說“今天挺好的,我帶過去的東西都沒了,收獲挺大的。這些東西是換來的票買的。”
徐母迴來就看到了閨女買的一大堆東西,有心想說些什麽,但這是閨女自己上山打來的獵物,也是自己去鎮上賣的,自己不能插嘴。
徐韻然一直想著一塊兒去鎮上呢,就說“小雅,下次有機會,我跟你一起去吧。”
徐清雅這次痛快點了頭,說“行啊。”
之後她又想起今天買到的瑕疵布,就趕緊進屋拿了出來,說“娘,今天去供銷社的時候,正好碰到有瑕疵布賣,價格不貴,還不要布票,我就買了一些,您看要做些什麽。”
徐母看到布料,眼睛一下就亮了,立馬接過來仔細的左看右看,說“這布可真不錯,顏色好看,質量也好。我怎麽沒看出來有啥瑕疵啊?”
徐清雅淡定的胡扯,“是有的地方顏色染錯了,我給剪掉了,其他的都不影響。”
徐母說“那還真是不錯。這個碎花的給你們倆一人做個上衣,正好適合你們。這個藍色的就給你們大哥做個褲子,夠的話給你們爹也做個褲子。”
徐清雅看她娘說來說去,就是沒有自己的,提醒道“娘,你也給自己做一個啊。”
趙香蘭擺了擺手,說“我不著急,還有衣服呢。這布適合你們小姑娘。”
徐韻然也知道她娘舍不得,跟著勸說“娘,你先給自己做一身,剩下的給小妹做,我自己的不著急。”
徐母不同意。
徐清雅看她們為了這布料給誰做衣服都快吵起來了,趕緊阻止,說“娘,姐,先別吵了。這布料挺多的,咱們仨一人一身足夠的。”
徐母愣了愣,仔細看了看有幾尺布,隨後笑了笑,說“是,小雅說的對,既然夠了,那咱們就一人一身,每個人都有。”
徐韻然這才放下心來,給徐清雅使了個眼神,表示感激。
說完布料的事兒,徐清雅又問“爹,娘,那個李寡婦家裏是怎麽迴事兒啊?”
徐母看她突然問起這個人,有些奇怪,說“你怎麽突然問起她來了?她跟咱們家沒啥來往。”
徐韻然心直口快,把今天的事兒說了出來。
聽完這件事,徐父徐母都氣的不行。
徐母氣憤的說“小雅,她再說你,你告訴我,我非得去她家問問怎麽迴事不可。”
徐父也拍著桌子氣得不行,“這人還真是跟以前一個樣,心思壞得很。”
徐清雅和徐韻然對視一眼,好奇的問“以前怎麽了?”
徐母就說“以前她家男人是咱們村裏有名的能幹,娶了她之後,也是勤快的不行。但是她在家裏啥也不幹,每天就吃了睡,睡了吃。家裏有啥好東西,立馬就給娘家提過去了,自己家是一概不管。”
“她婆婆公公本來身體就不好,那幾年被她折騰的更是厲害。吃不好,每天還得受氣,沒幾年就去世了。”
“因為這個,她男人經常和她吵架。可她總是好那麽幾天,接下來又那個樣子。”
“為了不在家裏看見她,她男人就去報名了修水渠,沒想到發生意外,人沒了。”
“人出事兒了之後,李寡婦天天去哭鬧撒潑,家裏兩個孩子,一個三歲,一個一歲。她也不管,就這麽丟在家裏。”
“後來,大女兒不知道怎麽迴事,溺死在了河裏。”
“大女兒出事之後,她又是哭又是鬧。”
“可就過了不到一星期吧,整個人就跟沒發生過一樣,該咋樣就咋樣了。”
“她現在對她小兒子好的不行,要啥給啥,重話都不敢說一句。但是,都沒說過他兒子還有一個姐姐的事兒。到現在,她兒子還以為自己是獨生子呢。”
“李寡婦這人,在村裏風評不是很好,話多嘴碎,經常說錯話得罪人。”
聽完這些,徐清雅大概知道這是個啥人了。
徐清雅接著問“那她娘家怎麽樣?”
徐母冷笑一聲,說“娘家都是一群白眼狼。之前她大包小包往家提溜,自從她男人出事走了,連個人都沒來過,更別說她大女兒去世了,更是沒人來。聽說唯一一次上門,還是勸她改嫁呢,說是幫她找了個好人家。”
“什麽好人家?” 徐韻然問。
徐母說“是個四十多的老光棍,瘸著一條腿,家裏窮的都快掀不開鍋了,人還懶得不行。”
“後來呢?” 徐韻然追問。
“後來?後來她沒答應,她那些娘家人還罵罵咧咧的呢。在這呆了好幾天,勸了好幾天,還是看她實在不願意,才走了。來的時候空手來,走的時候倒是沒空著手走。” 徐母說。
“關鍵是李寡婦那人對外人橫的不行,沒事兒就撒潑打滾,可對著自己家裏人了,慫的不得了,賠笑臉,給東西的,才把人送走呢。”
對這個人,徐母簡直氣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