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權利之爭
末世女王成了丫鬟隻想躺平 作者:崔嵐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事情鬧得沸沸揚揚,鄭池甚至來不及休息,便被太後叫到宮中訓斥。
進宮的鄭池,沒有第一時間見到太後,而是在梧桐宮外跪了半個時辰,太後才命人宣他進去。
高榻之上,雍容華貴的太後,頭戴黃金鳳簪,保養得宜的頭發烏黑油亮,麵容上甚至看不見一絲皺紋。
她一言不發,光是坐在那兒便讓鄭池感覺到一種威嚴。
鄭池進門跪拜太後,太後抬抬手,讓他站起來,沒人給他賜座。
太後抬眉看他一眼,才放下手裏的書,問他昨晚的事。
鄭池不敢隱瞞,將自己聯合王木誌捉拿刺客的事告知太後。為了自保,他毫不猶豫地說出王木誌是死在賈家的別院。
而賈太傅家中也搜出刺客的血衣和麵具。
他言語平靜,沒有加油添醋,但一字一句都在暗示,刺客與賈家有關聯。
太後聽到最後,輕輕笑了一下。
鄭池不敢抬頭看,低垂的雙眼盯著太後腳上那雙鑲嵌了明珠的繡花鞋,緊張萬分。
“你這是在暗示哀家,可以對賈家動手,是嗎?”
鄭池連忙跪下,叩頭說不敢,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聽從太後的吩咐,不敢有一絲逾矩。
太後似笑非笑,如何看不出他的小心思。
就是因為知道,所以才懲罰他在外麵跪了半個時辰。
這是一種態度,太後在告訴皇帝,鐵甲衛做的這件事情並不是出自她命令,但太後又把人叫進來,也是在告訴皇帝,鄭池是鐵甲衛的人,就是王太後的人,你想動他也要掂量掂量。
她的狗,太後自己可以打,皇帝別想動。
“你這些年辦事,哀家很放心。可哀家的侄子死了,總要有人給個交代,你覺得呢?”
王太後依舊是平靜的,語氣無波無瀾,讓人捉摸不透她的心思。
鄭池緊張,不太明白王太後在暗示什麽?隻謹慎斟酌道:“微臣一定會仔細追查,找到謀害王校尉的兇手,給他一個公道。”
太後笑而不語,甚至都沒有訓斥他兩句,便將人遣出去。
走到宮門外,看見來送他的邢嬤嬤。鄭池小心翼翼的打探:“下官愚鈍,不知太後這話,到底是何意?”
邢嬤嬤看一眼周圍,淡淡笑道:“前些日子王太師遇刺,你不在宮裏,太後查人有些束手束腳。”
說完這話,邢嬤嬤便走了,鄭池站在原地愣了好一會兒,直到走到宮門口才猛然明白太後的意思。
太後這是要他兩案並查,把王太師遇刺的事,也嫁禍到賈家身上去?
不管是不是賈家人刺殺,這鍋都得賈家人來背。
有了這層了解,鄭池便知道自己今日賭對了,太後早就想對賈家動手。
有這個想法的還有賈太傅,他在宮中一夜,未曾想家中出了這樣嚴重的事。
等得了消息,鐵甲衛不僅拿到證據,王家的侄子還死在賈升的別院。
他們就算有心狡辯,隻怕太後也不願意輕易放過他。
賈升讓人來傳信,賈太傅倒也不慌不忙,直接去見了皇帝。
他並不是上門告狀,而是告訴陛下,鄭池迴來了。
皇帝聽見鄭馳的名字,神情有些不自在。“他迴來便迴來,太傅與朕說這做什麽?”
小皇帝到底年幼,臉上的絨毛都還嫩著。賈太傅歎息一聲,道:“陛下如今也該到了親政的年紀,可太後手握鐵甲衛,牽製羽林軍,咱們想讓太後還政,手裏得有兵權才行。”
皇帝神色不愉,他也知道自己手裏無兵權,調動不了任何人手。
想要把政權拿迴來,千難萬難。
原本想著利用太後去廟裏清修,將陸淮派去大周,打一場漂亮的勝仗,讓所有人意識到,北辰是屬於他的,也讓太後看看,他的想法不是幼稚愚蠢,是可以成功的。
可誰曾想,陸淮雖順利拿下鬼眼城,卻在隨後的戰爭中一敗塗地,節節後退,最後隻能退守鬼眼城,無法再南下一步。
這使皇帝感到憋屈,威嚴受到損傷,此時鄭池又迴來,太後的左膀右臂都在身邊,皇帝想要奪權,更加艱難。
“那太傅以為,朕應當如何?”
見皇帝心中憤怒,賈太傅眼神微閃,這才提起鄭池昨夜的所作所為。
“陛下,為人子當孝敬父母,可您是皇帝,是天下的主人。這手中的權力,不能永遠掌控在太後手裏,這是牝雞司晨。”
皇帝聽他說完這些,立刻就認為鄭池的所作所為,是太後的意思,太後真是想對他動手了?
皇帝頓時有些緊張,但隨即又懷疑起來:“那是朕的母後,難道還會害朕性命不成?”
賈太傅頓了頓,道:“太後不會害您,但陛下難不成要一輩子做個兒皇帝?”
皇帝的臉色難看至極,要把鄭池弄來。
賈太傅卻讓他莫要著急,此時問詢並無作用,反倒勸他,不如在明日朝堂之上當眾發難。
要處置鄭池,就要光明正大。
在所有大臣的見證下收拾此人,這是太後手裏的利刃,砍掉他,對太後的一派來說那是重重的打擊,皇帝若是成功,朝中的大臣們,便能見證到皇帝的成長,也該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
賈太傅以為此事不能再拖,今日鄭池能用刺客為借口栽贓誣陷,難保不是太後授意。
與其被動挨打,不如先下手為強。
隻要太後還政於皇帝,自己就是第一大功臣,到時候權勢滔天,賈家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比起老辣的太後,自然是年輕的皇帝更好掌控。
年輕的皇帝覺得這是個極好的主意,第二日朝堂上,果然衝著鄭池發難,質問他為何夜闖太傅府。
太後坐在珠簾之後,不動聲色看著皇帝發難。
鄭池對此早有預料,不慌不忙交代,自己為什麽會追到賈家。
言語之間也透露賈家拒不配合,故意拖延導致刺客失蹤。
明眼人都聽得出來,鄭池這是在暗示,賈家是導致王木誌為被害的真兇,否則屍體為什麽會出現在賈家的別院。
那個刺客為什麽到了賈家之後便下落不明,分明是賈家人在包庇。
進宮的鄭池,沒有第一時間見到太後,而是在梧桐宮外跪了半個時辰,太後才命人宣他進去。
高榻之上,雍容華貴的太後,頭戴黃金鳳簪,保養得宜的頭發烏黑油亮,麵容上甚至看不見一絲皺紋。
她一言不發,光是坐在那兒便讓鄭池感覺到一種威嚴。
鄭池進門跪拜太後,太後抬抬手,讓他站起來,沒人給他賜座。
太後抬眉看他一眼,才放下手裏的書,問他昨晚的事。
鄭池不敢隱瞞,將自己聯合王木誌捉拿刺客的事告知太後。為了自保,他毫不猶豫地說出王木誌是死在賈家的別院。
而賈太傅家中也搜出刺客的血衣和麵具。
他言語平靜,沒有加油添醋,但一字一句都在暗示,刺客與賈家有關聯。
太後聽到最後,輕輕笑了一下。
鄭池不敢抬頭看,低垂的雙眼盯著太後腳上那雙鑲嵌了明珠的繡花鞋,緊張萬分。
“你這是在暗示哀家,可以對賈家動手,是嗎?”
鄭池連忙跪下,叩頭說不敢,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聽從太後的吩咐,不敢有一絲逾矩。
太後似笑非笑,如何看不出他的小心思。
就是因為知道,所以才懲罰他在外麵跪了半個時辰。
這是一種態度,太後在告訴皇帝,鐵甲衛做的這件事情並不是出自她命令,但太後又把人叫進來,也是在告訴皇帝,鄭池是鐵甲衛的人,就是王太後的人,你想動他也要掂量掂量。
她的狗,太後自己可以打,皇帝別想動。
“你這些年辦事,哀家很放心。可哀家的侄子死了,總要有人給個交代,你覺得呢?”
王太後依舊是平靜的,語氣無波無瀾,讓人捉摸不透她的心思。
鄭池緊張,不太明白王太後在暗示什麽?隻謹慎斟酌道:“微臣一定會仔細追查,找到謀害王校尉的兇手,給他一個公道。”
太後笑而不語,甚至都沒有訓斥他兩句,便將人遣出去。
走到宮門外,看見來送他的邢嬤嬤。鄭池小心翼翼的打探:“下官愚鈍,不知太後這話,到底是何意?”
邢嬤嬤看一眼周圍,淡淡笑道:“前些日子王太師遇刺,你不在宮裏,太後查人有些束手束腳。”
說完這話,邢嬤嬤便走了,鄭池站在原地愣了好一會兒,直到走到宮門口才猛然明白太後的意思。
太後這是要他兩案並查,把王太師遇刺的事,也嫁禍到賈家身上去?
不管是不是賈家人刺殺,這鍋都得賈家人來背。
有了這層了解,鄭池便知道自己今日賭對了,太後早就想對賈家動手。
有這個想法的還有賈太傅,他在宮中一夜,未曾想家中出了這樣嚴重的事。
等得了消息,鐵甲衛不僅拿到證據,王家的侄子還死在賈升的別院。
他們就算有心狡辯,隻怕太後也不願意輕易放過他。
賈升讓人來傳信,賈太傅倒也不慌不忙,直接去見了皇帝。
他並不是上門告狀,而是告訴陛下,鄭池迴來了。
皇帝聽見鄭馳的名字,神情有些不自在。“他迴來便迴來,太傅與朕說這做什麽?”
小皇帝到底年幼,臉上的絨毛都還嫩著。賈太傅歎息一聲,道:“陛下如今也該到了親政的年紀,可太後手握鐵甲衛,牽製羽林軍,咱們想讓太後還政,手裏得有兵權才行。”
皇帝神色不愉,他也知道自己手裏無兵權,調動不了任何人手。
想要把政權拿迴來,千難萬難。
原本想著利用太後去廟裏清修,將陸淮派去大周,打一場漂亮的勝仗,讓所有人意識到,北辰是屬於他的,也讓太後看看,他的想法不是幼稚愚蠢,是可以成功的。
可誰曾想,陸淮雖順利拿下鬼眼城,卻在隨後的戰爭中一敗塗地,節節後退,最後隻能退守鬼眼城,無法再南下一步。
這使皇帝感到憋屈,威嚴受到損傷,此時鄭池又迴來,太後的左膀右臂都在身邊,皇帝想要奪權,更加艱難。
“那太傅以為,朕應當如何?”
見皇帝心中憤怒,賈太傅眼神微閃,這才提起鄭池昨夜的所作所為。
“陛下,為人子當孝敬父母,可您是皇帝,是天下的主人。這手中的權力,不能永遠掌控在太後手裏,這是牝雞司晨。”
皇帝聽他說完這些,立刻就認為鄭池的所作所為,是太後的意思,太後真是想對他動手了?
皇帝頓時有些緊張,但隨即又懷疑起來:“那是朕的母後,難道還會害朕性命不成?”
賈太傅頓了頓,道:“太後不會害您,但陛下難不成要一輩子做個兒皇帝?”
皇帝的臉色難看至極,要把鄭池弄來。
賈太傅卻讓他莫要著急,此時問詢並無作用,反倒勸他,不如在明日朝堂之上當眾發難。
要處置鄭池,就要光明正大。
在所有大臣的見證下收拾此人,這是太後手裏的利刃,砍掉他,對太後的一派來說那是重重的打擊,皇帝若是成功,朝中的大臣們,便能見證到皇帝的成長,也該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
賈太傅以為此事不能再拖,今日鄭池能用刺客為借口栽贓誣陷,難保不是太後授意。
與其被動挨打,不如先下手為強。
隻要太後還政於皇帝,自己就是第一大功臣,到時候權勢滔天,賈家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比起老辣的太後,自然是年輕的皇帝更好掌控。
年輕的皇帝覺得這是個極好的主意,第二日朝堂上,果然衝著鄭池發難,質問他為何夜闖太傅府。
太後坐在珠簾之後,不動聲色看著皇帝發難。
鄭池對此早有預料,不慌不忙交代,自己為什麽會追到賈家。
言語之間也透露賈家拒不配合,故意拖延導致刺客失蹤。
明眼人都聽得出來,鄭池這是在暗示,賈家是導致王木誌為被害的真兇,否則屍體為什麽會出現在賈家的別院。
那個刺客為什麽到了賈家之後便下落不明,分明是賈家人在包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