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還想再吃一會兒的,畢竟昨晚上還是挺累的。
但高句麗的急報那就不容小視了!
現在高句麗也是他的一個重要攻略方向,但那邊還有一個隱患,就是不知道是誰,後續又該如何。
甩了甩腦袋,劉文就把急報拿到了手裏,簡單地看了起來,反複看了幾遍之後,劉文微微皺眉,“讓抄錄台將這個急報抄錄四遍,張溫、皇甫嵩、吳景還有盧植,不,盧先生和張將軍急召入宮,讓執金吾去請。”
執金吾一般隻做皇室的開路,也足以證明這件事的重要性了。
張濟也並非沒有腦子的人,畢竟是世家大族出身的人,這點眼力還是有的。
劉文匆匆吃了幾口,就急匆匆離開了。
到了抄錄台,上午坐班的糜貞,帶著人已經抄好了急報,匆匆交給許定讓他們送到各個大臣府中。
劉文則把目前能收集到的高句麗情報湊在了一起。
荀彧和荀攸也被找了過來,看著這般急匆匆地劉文,有些意外,荀彧率先問道:“陛下,高句麗那邊出了什麽大事?”
“的確是大事,高句麗王病重不治,去世了,但大皇子和二皇子卻爭鬥了起來,倒是高句麗另一部的大人叫男武的,似乎明確站隊大皇子拔奇。”劉文輕聲說著,隨後看向兩人,等著兩人迴話。
按道理時候,高句麗內部是五部大人的,這個時候不應站隊的,每一部的大人都是一到三人,而這個男武是消奴部的。
消奴部時代與王族聯姻,就是外戚,這個時候他最好的選擇就是不站隊,因為這兩人都是他的同輩,也就是表兄弟。
站隊誰,都不合適!
但他偏偏在其餘幾個大人尚未站隊的情況下直接站隊大皇子拔奇,而不是二皇子伊夷模。
想到這裏,倒是讓三人有些不知道該怎麽理解了。
人都是現實的,除非說,拔奇允諾了男武什麽東西,否則,男武不會這樣直接站隊的。
到底是什麽讓男武這樣聽話呢?
可氣的是高句麗內部不好打入,賈詡忙活了一年多,也就是能摸到堪輿圖,其餘的基本都是兩眼一抹黑的那種。
劉文心裏也清楚,這種從零開始的情報任務,很困難,所以他也從來不催著賈詡。
荀彧看著劉文,又看著地圖,再看看手裏的情報,“陛下!”
“臣有一言,還請陛下細思。”
“說!”
“發兵高句麗!”
荀彧斬釘截鐵地說著。
荀彧擁有極佳地大局觀,這些年的布局基本都是荀彧先搭框架,然後劉文和其他人逐步補充的。
聽到荀彧的話,荀攸也愣住了。
劉文的計劃裏麵起碼要等到明年才是出兵高句麗的時候,而荀彧現在就要劉文出兵了嗎?
想了一會兒,荀攸忽然也坐直了身體,“陛下,臣以為,可以出兵!而且要雷霆出兵!”
劉文眯了眯眼,心裏也開始盤算了起來。
還沒來得及細思,殿外傳來爽朗的聲音,“陛下,老臣以為,二荀所言,有可行之處!”
一看來人,劉文立馬起身,“盧先生,這件事,確實得你和張將軍來指點一二了。”
“皇甫老將軍那邊我也已經派了人去知會一聲了,朱將軍那邊估計早已經知道了,就等著我們的決策了。”
今年朝廷的糧食收入不多,畢竟都是免稅了,也就沒有這麽多的糧食了。
劉文還可以收一些糧食,供應大軍肯定是不成問題的。
但現在的問題是,值不值得了!
劉文看著盧植不急不緩地坐在下首席上,輕輕喝了一口茶,“陛下,一直在看高句麗的地圖吧?”
“是啊,想了很久了,沒上位之前就已經在考慮了,但一直沒有機會,而且,他們的實力不容小覷,五部之間,還是很團結的,雖然有些小插曲,但我們一旦入侵,隻怕就會團結起來了。”
劉文點點頭,緩緩解釋著,他現在都有些害怕自己說錯一個字了。
每一個字都可能決定著東北的何去何從!
盧植點點頭,“確實,這一塊地,一旦拿下,就能截斷三韓和扶餘的聯係了。”
這樣他們就能分步蠶食,一點一點來的!
劉文心裏的打算也是這樣的,分步蠶食,最好是借著各種機會去慢慢侵蝕,就比如說這次貴霜政變,如今劉曄憑借國民女婿的身份在那邊如魚得水,掌控了不少實權。
這樣就給了賈詡機會,兩人合作分工,逐步蠶食貴霜內部的政治結構和大員要員,扶持親信將軍,再有幾年,貴霜就能傳檄而定!
所以,對於這邊,劉文也是這樣打算的,畢竟受到中原文化熏陶這麽久,高句麗的戰鬥力很靠近大漢軍隊的戰鬥力,甚至於精銳的部隊也絲毫不弱。
這才是難啃的骨頭!
至於西邊,劉文已經跟他們碰過了,還不如高句麗難打呢!
劉文低著頭,想了一會兒,“盧先生的意思也是可以打?”
“對,可以打!”盧植笑著說道:“前不久,沮授沮公與寫信問老臣十萬大軍所需軍資一月所費是多少,又問了七日所費。”
“什麽意思?”
“他那邊的海運糧倉已經接近大成,今年邊市開放,他借著機會與糜竺等人做生意,完善了航線,他說,七日可送十萬大軍一月所耗,若是需要調撥軍資,就另算了。”盧植笑嗬嗬地說著。
劉文很早就在布局海運的事情了,舟學院和墨學院以及工學院都在努力配合,打造大船,以便運兵運糧,而如今,可以試試了。
聽到這裏,劉文沉了一口氣,這可是正式對外宣戰了!
“這件事,我想著,不能隻是我們出力,發詔書,高句麗有難,令西域二十國都出兵,由高句麗承擔軍費。”
劉文說完,又鬆了一口氣。
他還是想要慢一些,在確保大漢實力的情況下,盡快發兵。
他最擔心的還是百姓,如今好日子剛過了沒兩年,好不容易擺脫了大規模戰亂,如今又要進入對外擴張的戰爭,是否會不利民生?
但高句麗的急報那就不容小視了!
現在高句麗也是他的一個重要攻略方向,但那邊還有一個隱患,就是不知道是誰,後續又該如何。
甩了甩腦袋,劉文就把急報拿到了手裏,簡單地看了起來,反複看了幾遍之後,劉文微微皺眉,“讓抄錄台將這個急報抄錄四遍,張溫、皇甫嵩、吳景還有盧植,不,盧先生和張將軍急召入宮,讓執金吾去請。”
執金吾一般隻做皇室的開路,也足以證明這件事的重要性了。
張濟也並非沒有腦子的人,畢竟是世家大族出身的人,這點眼力還是有的。
劉文匆匆吃了幾口,就急匆匆離開了。
到了抄錄台,上午坐班的糜貞,帶著人已經抄好了急報,匆匆交給許定讓他們送到各個大臣府中。
劉文則把目前能收集到的高句麗情報湊在了一起。
荀彧和荀攸也被找了過來,看著這般急匆匆地劉文,有些意外,荀彧率先問道:“陛下,高句麗那邊出了什麽大事?”
“的確是大事,高句麗王病重不治,去世了,但大皇子和二皇子卻爭鬥了起來,倒是高句麗另一部的大人叫男武的,似乎明確站隊大皇子拔奇。”劉文輕聲說著,隨後看向兩人,等著兩人迴話。
按道理時候,高句麗內部是五部大人的,這個時候不應站隊的,每一部的大人都是一到三人,而這個男武是消奴部的。
消奴部時代與王族聯姻,就是外戚,這個時候他最好的選擇就是不站隊,因為這兩人都是他的同輩,也就是表兄弟。
站隊誰,都不合適!
但他偏偏在其餘幾個大人尚未站隊的情況下直接站隊大皇子拔奇,而不是二皇子伊夷模。
想到這裏,倒是讓三人有些不知道該怎麽理解了。
人都是現實的,除非說,拔奇允諾了男武什麽東西,否則,男武不會這樣直接站隊的。
到底是什麽讓男武這樣聽話呢?
可氣的是高句麗內部不好打入,賈詡忙活了一年多,也就是能摸到堪輿圖,其餘的基本都是兩眼一抹黑的那種。
劉文心裏也清楚,這種從零開始的情報任務,很困難,所以他也從來不催著賈詡。
荀彧看著劉文,又看著地圖,再看看手裏的情報,“陛下!”
“臣有一言,還請陛下細思。”
“說!”
“發兵高句麗!”
荀彧斬釘截鐵地說著。
荀彧擁有極佳地大局觀,這些年的布局基本都是荀彧先搭框架,然後劉文和其他人逐步補充的。
聽到荀彧的話,荀攸也愣住了。
劉文的計劃裏麵起碼要等到明年才是出兵高句麗的時候,而荀彧現在就要劉文出兵了嗎?
想了一會兒,荀攸忽然也坐直了身體,“陛下,臣以為,可以出兵!而且要雷霆出兵!”
劉文眯了眯眼,心裏也開始盤算了起來。
還沒來得及細思,殿外傳來爽朗的聲音,“陛下,老臣以為,二荀所言,有可行之處!”
一看來人,劉文立馬起身,“盧先生,這件事,確實得你和張將軍來指點一二了。”
“皇甫老將軍那邊我也已經派了人去知會一聲了,朱將軍那邊估計早已經知道了,就等著我們的決策了。”
今年朝廷的糧食收入不多,畢竟都是免稅了,也就沒有這麽多的糧食了。
劉文還可以收一些糧食,供應大軍肯定是不成問題的。
但現在的問題是,值不值得了!
劉文看著盧植不急不緩地坐在下首席上,輕輕喝了一口茶,“陛下,一直在看高句麗的地圖吧?”
“是啊,想了很久了,沒上位之前就已經在考慮了,但一直沒有機會,而且,他們的實力不容小覷,五部之間,還是很團結的,雖然有些小插曲,但我們一旦入侵,隻怕就會團結起來了。”
劉文點點頭,緩緩解釋著,他現在都有些害怕自己說錯一個字了。
每一個字都可能決定著東北的何去何從!
盧植點點頭,“確實,這一塊地,一旦拿下,就能截斷三韓和扶餘的聯係了。”
這樣他們就能分步蠶食,一點一點來的!
劉文心裏的打算也是這樣的,分步蠶食,最好是借著各種機會去慢慢侵蝕,就比如說這次貴霜政變,如今劉曄憑借國民女婿的身份在那邊如魚得水,掌控了不少實權。
這樣就給了賈詡機會,兩人合作分工,逐步蠶食貴霜內部的政治結構和大員要員,扶持親信將軍,再有幾年,貴霜就能傳檄而定!
所以,對於這邊,劉文也是這樣打算的,畢竟受到中原文化熏陶這麽久,高句麗的戰鬥力很靠近大漢軍隊的戰鬥力,甚至於精銳的部隊也絲毫不弱。
這才是難啃的骨頭!
至於西邊,劉文已經跟他們碰過了,還不如高句麗難打呢!
劉文低著頭,想了一會兒,“盧先生的意思也是可以打?”
“對,可以打!”盧植笑著說道:“前不久,沮授沮公與寫信問老臣十萬大軍所需軍資一月所費是多少,又問了七日所費。”
“什麽意思?”
“他那邊的海運糧倉已經接近大成,今年邊市開放,他借著機會與糜竺等人做生意,完善了航線,他說,七日可送十萬大軍一月所耗,若是需要調撥軍資,就另算了。”盧植笑嗬嗬地說著。
劉文很早就在布局海運的事情了,舟學院和墨學院以及工學院都在努力配合,打造大船,以便運兵運糧,而如今,可以試試了。
聽到這裏,劉文沉了一口氣,這可是正式對外宣戰了!
“這件事,我想著,不能隻是我們出力,發詔書,高句麗有難,令西域二十國都出兵,由高句麗承擔軍費。”
劉文說完,又鬆了一口氣。
他還是想要慢一些,在確保大漢實力的情況下,盡快發兵。
他最擔心的還是百姓,如今好日子剛過了沒兩年,好不容易擺脫了大規模戰亂,如今又要進入對外擴張的戰爭,是否會不利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