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蔡琰的撒嬌表情,再聽聽語氣裏麵的請求,劉文隻能點點頭。
反正也不是出城,隻是到附近走走而已,也不會有什麽大事。
蔡琰又是剛嫁入宮中,還是小姑娘,對一切都充滿著好奇也是正常的。
劉文想了一會兒,看向玉慎,“你去準備一下吧,讓裴文行帶著人開道就行。”
說是這麽說,但這是皇後第一次出行,裴潛是個懂規矩的聰明人,自然知道該怎麽安排。
蔡琰聽著,“聞喜裴氏的裴文行?”
“嗯,怎麽了,認識?”
劉文反問了一句,隨即又感覺有些多餘。
這些世家互相之間自然是有聯係的,別的不說,他後宮這麽多貴人美人串在一起,不是老鄉就是有聯姻,或者同學,或者師生,也有提攜的。
家裏的關係錯綜複雜,所以和和氣氣的,因為都相當於是自家人,也就和睦了。
而蔡琰入主更不用多說了,陳留蔡氏也是有些名氣的,在儒家也是叫得響的,又有蔡邕這樣名滿天下的大儒,屈指可數的幾個人能夠在學問這一塊與之並肩。
蔡邕又師從大家胡廣,胡廣這個既是當時最滑頭的也是學問做得最好的,葬禮規格是東漢人臣之極,連橋玄都沒能蓋過去,可見他的影響力。
也是因為這個,蔡琰背靠母族,就算是荀采和蔡玟都心服口服。
加上蔡琰的自身八歲辨琴,琴藝已然登堂入室,書法上,一手傳承自蔡邕的飛白體,更有男子的豪邁,完全不似女子的內斂。
而讀書上,蔡琰過目不忘,記憶超群,這些都是她們沒法比的。
蔡琰倒是想了一下,這才迴答說道:“小時候碰到過,喊了幾聲裴家兄長。”
劉文笑著說道:“那也算是相熟了,他這個人的確有些本事,不過我看著,有時候有些較真的,前一段時間還說,想去廷尉,不想做執金吾了。”
蔡琰也笑了起來,“阿翁也提過幾次,說他聰慧明理,觀人察事甚為老成,是個人才,但陛下當時已然起用,而且是任職執金吾,阿翁就說陛下有識人之明。”
劉文提著,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當初起用裴潛隻是因為裴潛是聞喜裴氏的人,而聞喜裴氏是保皇黨,他當時需要保皇黨的人又是世家的人上這些官職,保證政策的推行。
裴潛的能力倒是在執金吾的崗位上得到了一些展現,有條不紊的處理事情,接人待物都有自己的對策,是個不錯的人才。
想了一會兒劉文就說道:“他想去廷尉。”
“嗯,怎麽了?”蔡琰有些不知道該怎麽迴答。
劉文又思考了一下,“執金吾這個官職也不差,他去廷尉做什麽?”
蔡琰也不知道,也就沒辦法迴答了,“要不然陛下給他個機會試試?”
執金吾這個官職雖然不錯,但負責的是皇帝和皇後日常的出行事宜,負責宮城之外,京城之內的治安巡邏,權力可以說挺一般的。
但廷尉府不一樣,九卿之一,國家重器。
以後在那邊一旦做的好,成為九卿之一,也是光耀門楣的事情,有誌之士也能發揮出自己的全部能力。
而裴潛就是這樣的有誌之士,加上他本身有本事,會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劉文輕輕握著蔡琰的手,已經打算給他一個機會到廷尉府去練練手了。
畢竟是人才,而且聞喜裴氏一直以治學傳家,忠君報國之類的,還算是一個不錯的世家,可以委以重任。
這次劉文的暗中分家計劃,聞喜裴氏對劉文的調度都沒有任何的拒絕,而且家中已經開始訓練子侄晚輩學習靈州那邊的經驗,為後麵穩定疆土做準備了。
貫徹朝廷的政策執行,這也是少有了。
劉文自然不會虧待這樣的家族,所以也就願意應允裴潛的請求。
劉文拉著蔡琰往外走去,感受著陽光,“躺在睡榻上可不行,多走走,可以恢複一下,還有啊,五禽戲練得怎麽樣了?”
“不想練!”蔡琰直接選擇了拒絕。
天天要練,她寧願抄寫古文也不願意練五禽戲。
劉文倒是每天堅持練習幾遍,這玩意說不定能幫他延年益壽。
左慈倒是說他能長命百歲,但要是不好好保養,天命既定也可能中途夭折,總不能跟某個笑話一樣,植物人躺到了長命百歲。
所以好好鍛煉,才能長命百歲。
劉文死過一次,更加惜命。
劉文隻是笑了笑,並沒有說要強求蔡琰去練習,“行,隨你。”
蔡琰想要賣個萌,但看著左右都是人,她又是皇後,隻能悶哼了一聲。
她要隨時隨地顧著一言一行,都代表著天家威嚴,也是皇帝的臉麵,這樣的場合,就不能像尋常夫妻那樣親密了。
劉文聽著語氣,怎麽突然不高興了?不強求她聯係五禽戲還有些不高興了?
一時間,劉文也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但他的性子也是這樣,不喜歡強求別人做什麽,隻是會一步一步引導別人做什麽。
蔡琰看著四匹馬的安車,一時還有些不敢上。
這樣的規格,那可是最頂級的了。
上麵還有金玉做的裝飾,可以說十分奢華了。
劉文倒是沒什麽,直接坐了上去,但也和蔡琰不是一輛車。
雖然是夫妻,但也是君臣,還是有些差別的。
蔡琰緩緩踏上以前隻能遠觀的安車,端端正正地坐在裏麵,顯得還有些不自然。
但這樣的車,以後她隨時可以用,因為她是皇後了。
到了宮門外,裴潛帶著儀仗隊(金吾衛)已經等著了,立馬接過了護衛工作,並且騎著高頭大馬,在前麵為帝後開道,十分的威風。
劉文眯著眼,開始休息起來。
要說不累也是假的,昨晚上忙碌了一晚上,早上又批閱奏折,午膳前又加了一個“班”,不累才是怪事。
好在他的安車有遮擋,別人也看不到裏麵。
不一會兒,墨學院就到了,而黃承彥已經帶著幾位院令在學院門口迎候了。
“祝賀帝後昏儀大吉,陛下萬福,皇後萬福!”
反正也不是出城,隻是到附近走走而已,也不會有什麽大事。
蔡琰又是剛嫁入宮中,還是小姑娘,對一切都充滿著好奇也是正常的。
劉文想了一會兒,看向玉慎,“你去準備一下吧,讓裴文行帶著人開道就行。”
說是這麽說,但這是皇後第一次出行,裴潛是個懂規矩的聰明人,自然知道該怎麽安排。
蔡琰聽著,“聞喜裴氏的裴文行?”
“嗯,怎麽了,認識?”
劉文反問了一句,隨即又感覺有些多餘。
這些世家互相之間自然是有聯係的,別的不說,他後宮這麽多貴人美人串在一起,不是老鄉就是有聯姻,或者同學,或者師生,也有提攜的。
家裏的關係錯綜複雜,所以和和氣氣的,因為都相當於是自家人,也就和睦了。
而蔡琰入主更不用多說了,陳留蔡氏也是有些名氣的,在儒家也是叫得響的,又有蔡邕這樣名滿天下的大儒,屈指可數的幾個人能夠在學問這一塊與之並肩。
蔡邕又師從大家胡廣,胡廣這個既是當時最滑頭的也是學問做得最好的,葬禮規格是東漢人臣之極,連橋玄都沒能蓋過去,可見他的影響力。
也是因為這個,蔡琰背靠母族,就算是荀采和蔡玟都心服口服。
加上蔡琰的自身八歲辨琴,琴藝已然登堂入室,書法上,一手傳承自蔡邕的飛白體,更有男子的豪邁,完全不似女子的內斂。
而讀書上,蔡琰過目不忘,記憶超群,這些都是她們沒法比的。
蔡琰倒是想了一下,這才迴答說道:“小時候碰到過,喊了幾聲裴家兄長。”
劉文笑著說道:“那也算是相熟了,他這個人的確有些本事,不過我看著,有時候有些較真的,前一段時間還說,想去廷尉,不想做執金吾了。”
蔡琰也笑了起來,“阿翁也提過幾次,說他聰慧明理,觀人察事甚為老成,是個人才,但陛下當時已然起用,而且是任職執金吾,阿翁就說陛下有識人之明。”
劉文提著,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當初起用裴潛隻是因為裴潛是聞喜裴氏的人,而聞喜裴氏是保皇黨,他當時需要保皇黨的人又是世家的人上這些官職,保證政策的推行。
裴潛的能力倒是在執金吾的崗位上得到了一些展現,有條不紊的處理事情,接人待物都有自己的對策,是個不錯的人才。
想了一會兒劉文就說道:“他想去廷尉。”
“嗯,怎麽了?”蔡琰有些不知道該怎麽迴答。
劉文又思考了一下,“執金吾這個官職也不差,他去廷尉做什麽?”
蔡琰也不知道,也就沒辦法迴答了,“要不然陛下給他個機會試試?”
執金吾這個官職雖然不錯,但負責的是皇帝和皇後日常的出行事宜,負責宮城之外,京城之內的治安巡邏,權力可以說挺一般的。
但廷尉府不一樣,九卿之一,國家重器。
以後在那邊一旦做的好,成為九卿之一,也是光耀門楣的事情,有誌之士也能發揮出自己的全部能力。
而裴潛就是這樣的有誌之士,加上他本身有本事,會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劉文輕輕握著蔡琰的手,已經打算給他一個機會到廷尉府去練練手了。
畢竟是人才,而且聞喜裴氏一直以治學傳家,忠君報國之類的,還算是一個不錯的世家,可以委以重任。
這次劉文的暗中分家計劃,聞喜裴氏對劉文的調度都沒有任何的拒絕,而且家中已經開始訓練子侄晚輩學習靈州那邊的經驗,為後麵穩定疆土做準備了。
貫徹朝廷的政策執行,這也是少有了。
劉文自然不會虧待這樣的家族,所以也就願意應允裴潛的請求。
劉文拉著蔡琰往外走去,感受著陽光,“躺在睡榻上可不行,多走走,可以恢複一下,還有啊,五禽戲練得怎麽樣了?”
“不想練!”蔡琰直接選擇了拒絕。
天天要練,她寧願抄寫古文也不願意練五禽戲。
劉文倒是每天堅持練習幾遍,這玩意說不定能幫他延年益壽。
左慈倒是說他能長命百歲,但要是不好好保養,天命既定也可能中途夭折,總不能跟某個笑話一樣,植物人躺到了長命百歲。
所以好好鍛煉,才能長命百歲。
劉文死過一次,更加惜命。
劉文隻是笑了笑,並沒有說要強求蔡琰去練習,“行,隨你。”
蔡琰想要賣個萌,但看著左右都是人,她又是皇後,隻能悶哼了一聲。
她要隨時隨地顧著一言一行,都代表著天家威嚴,也是皇帝的臉麵,這樣的場合,就不能像尋常夫妻那樣親密了。
劉文聽著語氣,怎麽突然不高興了?不強求她聯係五禽戲還有些不高興了?
一時間,劉文也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但他的性子也是這樣,不喜歡強求別人做什麽,隻是會一步一步引導別人做什麽。
蔡琰看著四匹馬的安車,一時還有些不敢上。
這樣的規格,那可是最頂級的了。
上麵還有金玉做的裝飾,可以說十分奢華了。
劉文倒是沒什麽,直接坐了上去,但也和蔡琰不是一輛車。
雖然是夫妻,但也是君臣,還是有些差別的。
蔡琰緩緩踏上以前隻能遠觀的安車,端端正正地坐在裏麵,顯得還有些不自然。
但這樣的車,以後她隨時可以用,因為她是皇後了。
到了宮門外,裴潛帶著儀仗隊(金吾衛)已經等著了,立馬接過了護衛工作,並且騎著高頭大馬,在前麵為帝後開道,十分的威風。
劉文眯著眼,開始休息起來。
要說不累也是假的,昨晚上忙碌了一晚上,早上又批閱奏折,午膳前又加了一個“班”,不累才是怪事。
好在他的安車有遮擋,別人也看不到裏麵。
不一會兒,墨學院就到了,而黃承彥已經帶著幾位院令在學院門口迎候了。
“祝賀帝後昏儀大吉,陛下萬福,皇後萬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