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定女子學堂的事情,劉文也要開始著手開放百工院的選拔了。
因為,相對而言,百工院隻招收男子,而且不限年齡,相對而言,就是男子學堂了,而且涉獵範圍比起女子學堂更廣。
袁隗和馬倫起身離開,張世平和婁圭也趕到了宣室殿。
劉文揉了揉腦袋,事情真是一茬接一茬的。
“臣拜見陛下,願陛下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免禮,起身吧。”
劉文揉著腦袋,接著說道:“這次,找你們來,就是想問問你們,如果開放邊市,會怎麽樣,盡管說話,不必遮掩,我也是商賈出身的,這裏麵的事情,我自然也是懂的。”
張世平和婁圭對視一眼,有些意外的看向劉文。
對外商貿其實一直有在開的,但考慮到一些問題,範圍隻在雒陽的金市內,其餘的三座市樓是沒有這些外域商人的。
劉文現在要開邊市,那就意味著劉文想要的是讓他們能夠在邊境自由貿易,而不用走私了。
張世平原本就是靠著走私馬匹,摻雜一些並州、幽州的馬,以此牟取暴利。(耕馬、車馬=匹\/8000~錢,戰馬=匹\/2~10萬錢,好馬=匹\/20萬錢以上)
以後那就可以正當的去謀取利益了!
劉文話說完,見兩人不說話,微微笑著,“怎麽?不敢說話了?”
“開放,開放邊市,事關重大,陛下也知道,他們一向是缺少糧、衣、瓷器,一向需要仰賴我大漢。”
“但大漢向來對糧食是管控嚴格的,隻有衣服和瓷器的管理是比較鬆的,這要是放開了,隻怕會加大管理難度。”
婁圭緩緩說著。
跟張世平那樣一心謀錢的人不同,婁圭的心裏還是有些向著朝廷的。
而且,開放邊市,意味著會有更多的人去換取利益,那也帶來了不可控的局麵。
劉文聽完,又看向張世平,張世平見劉文看向了自己,緩緩說道:“臣以為,開放邊市,或許於我大漢大有助益。”
“我大漢向來是缺少戰馬的,每年采購戰馬的損耗,按照太尉府去年的記錄,就有接近兩億錢,這還隻是一年。”
“如果開放邊市,節約中間的路程,再從並州、幽州另設馬場,由專人飼養、馴化,或許可以節約不少的錢財。”
劉文眉頭一挑,有些意外的看向張世平,“這不是你的風格啊!”
張世平一愣,隨即也有些尷尬的咳嗽了兩聲。
按照以往的慣例,張世平多少得從中撈點什麽,各處承包的工程,張世平總得在裏麵摻和一下,反正也不貪汙,就是合理合規的打著信息差去賺錢。
這次張世平的建議是直接由朝廷接管其中的事務,由朝廷采買,再由朝廷分撥,這中間,他可是一個銅子都賺不到了。
張世平當然也沒那麽好心,在商言商,劉文也是商賈出身,雖說這一筆錢他賺不到,可一旦穩固邊市貿易,那對於他的意義也不一樣了。
這樣,他就能合理合規的調撥自己的物資去邊市進行貿易。
而這件事,按照劉文的性格,財學院必定要摻和一手,到時候,賺錢的機會也就到了。
而且,張世平也算是看出來了,隻要事情不摻和到軍政兩係,他的錢就是安穩的。
反正,劉文差錢,他就送,什麽運河承包、靈州土地的承包,最近要弄的南洋海商,他都可以出錢。
因為,劉文太狠了!
吳匡還算是他長輩,說抄家就抄家了,還被判了一個流放,還有之前的杜氏一族,差點連運河的承包權都被收迴了。
張世平隻想守好自己的家,不管其他的了。
而且,劉文的生意已經不是他能夠投資的了,隻能說,參與其中了。
當初投資劉備的時候,劉備是一窮二白,但那時候,涿縣的富商之一是他的族叔,涿縣縣令是他的同門師兄,又師承大儒盧植,這樣的人簡直是不二的投資人選。
後來也證實投資劉備的確不錯,他還順利攀上了劉文這個高枝,現在更是手掌二十六百工院之一的財學院,拿著朝廷的俸祿,賺著自己的錢,還能有這麽舒坦的事情?
張世平也就看開了,好好跟著主子混,那吃肉喝湯都是有機會的。
所以張世平現在也就更盡心盡力了。
劉文點點頭,隨後說道:“既然你們倆也覺得不錯,那這件事就這樣敲定了,隻是,需要派遣使者……”
開放邊市,不是大漢說了就能開始的。
周邊的國家,那也得好好通個氣,再走個形式的去慶賀一下。
要是誰家不同意,那也好心裏有個數。
但張世平卻立馬說道:“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必商議,派遣使者,也隻是國書通知。”
“為何?”
“如今,陛下治下,雖未及永元之隆,然,厲兵秣馬,兵鋒正利,四海之內,皆是臣服,民和臣恭,而四海之外,皆是蠻夷之地,我朝,當自尊!”
劉文聽完,有些揣手手。
他隻是發一個國書給周邊的國家,不商議、不問詢、不考察,僅僅一封國書通知大漢開了邊市,你們過來賣東西,是不是有些太張揚了?
這不是平等的交易,還帶了一些命令的語氣,且是宗主國對藩屬國吧?
劉文從來沒有這麽張揚過,還真有些沒底氣。
張世平卻笑了起來,“陛下,這也是一番考量。”
“就像是,從商,陛下當初對大戶人家是平等的交易,對那些佃戶呢?不也是手拿把捏?隻要是願意過來的,那就是自己人,以後自有好處,如果不願意過來,那就是潛在的對手了。”
劉文聽完,忍不住給張世平豎大拇指了。
雖然張世平不是謀士,隻是在商言商,這一套也是商場上慣用的伎倆。
圈個盤子,願意來的是朋友,不願意來的,那就是敵人了。
那敵人就得對付了!
劉文看向婁圭,“子伯,你說呢?”
“臣以為,或許,還可以再進一步!”
因為,相對而言,百工院隻招收男子,而且不限年齡,相對而言,就是男子學堂了,而且涉獵範圍比起女子學堂更廣。
袁隗和馬倫起身離開,張世平和婁圭也趕到了宣室殿。
劉文揉了揉腦袋,事情真是一茬接一茬的。
“臣拜見陛下,願陛下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免禮,起身吧。”
劉文揉著腦袋,接著說道:“這次,找你們來,就是想問問你們,如果開放邊市,會怎麽樣,盡管說話,不必遮掩,我也是商賈出身的,這裏麵的事情,我自然也是懂的。”
張世平和婁圭對視一眼,有些意外的看向劉文。
對外商貿其實一直有在開的,但考慮到一些問題,範圍隻在雒陽的金市內,其餘的三座市樓是沒有這些外域商人的。
劉文現在要開邊市,那就意味著劉文想要的是讓他們能夠在邊境自由貿易,而不用走私了。
張世平原本就是靠著走私馬匹,摻雜一些並州、幽州的馬,以此牟取暴利。(耕馬、車馬=匹\/8000~錢,戰馬=匹\/2~10萬錢,好馬=匹\/20萬錢以上)
以後那就可以正當的去謀取利益了!
劉文話說完,見兩人不說話,微微笑著,“怎麽?不敢說話了?”
“開放,開放邊市,事關重大,陛下也知道,他們一向是缺少糧、衣、瓷器,一向需要仰賴我大漢。”
“但大漢向來對糧食是管控嚴格的,隻有衣服和瓷器的管理是比較鬆的,這要是放開了,隻怕會加大管理難度。”
婁圭緩緩說著。
跟張世平那樣一心謀錢的人不同,婁圭的心裏還是有些向著朝廷的。
而且,開放邊市,意味著會有更多的人去換取利益,那也帶來了不可控的局麵。
劉文聽完,又看向張世平,張世平見劉文看向了自己,緩緩說道:“臣以為,開放邊市,或許於我大漢大有助益。”
“我大漢向來是缺少戰馬的,每年采購戰馬的損耗,按照太尉府去年的記錄,就有接近兩億錢,這還隻是一年。”
“如果開放邊市,節約中間的路程,再從並州、幽州另設馬場,由專人飼養、馴化,或許可以節約不少的錢財。”
劉文眉頭一挑,有些意外的看向張世平,“這不是你的風格啊!”
張世平一愣,隨即也有些尷尬的咳嗽了兩聲。
按照以往的慣例,張世平多少得從中撈點什麽,各處承包的工程,張世平總得在裏麵摻和一下,反正也不貪汙,就是合理合規的打著信息差去賺錢。
這次張世平的建議是直接由朝廷接管其中的事務,由朝廷采買,再由朝廷分撥,這中間,他可是一個銅子都賺不到了。
張世平當然也沒那麽好心,在商言商,劉文也是商賈出身,雖說這一筆錢他賺不到,可一旦穩固邊市貿易,那對於他的意義也不一樣了。
這樣,他就能合理合規的調撥自己的物資去邊市進行貿易。
而這件事,按照劉文的性格,財學院必定要摻和一手,到時候,賺錢的機會也就到了。
而且,張世平也算是看出來了,隻要事情不摻和到軍政兩係,他的錢就是安穩的。
反正,劉文差錢,他就送,什麽運河承包、靈州土地的承包,最近要弄的南洋海商,他都可以出錢。
因為,劉文太狠了!
吳匡還算是他長輩,說抄家就抄家了,還被判了一個流放,還有之前的杜氏一族,差點連運河的承包權都被收迴了。
張世平隻想守好自己的家,不管其他的了。
而且,劉文的生意已經不是他能夠投資的了,隻能說,參與其中了。
當初投資劉備的時候,劉備是一窮二白,但那時候,涿縣的富商之一是他的族叔,涿縣縣令是他的同門師兄,又師承大儒盧植,這樣的人簡直是不二的投資人選。
後來也證實投資劉備的確不錯,他還順利攀上了劉文這個高枝,現在更是手掌二十六百工院之一的財學院,拿著朝廷的俸祿,賺著自己的錢,還能有這麽舒坦的事情?
張世平也就看開了,好好跟著主子混,那吃肉喝湯都是有機會的。
所以張世平現在也就更盡心盡力了。
劉文點點頭,隨後說道:“既然你們倆也覺得不錯,那這件事就這樣敲定了,隻是,需要派遣使者……”
開放邊市,不是大漢說了就能開始的。
周邊的國家,那也得好好通個氣,再走個形式的去慶賀一下。
要是誰家不同意,那也好心裏有個數。
但張世平卻立馬說道:“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必商議,派遣使者,也隻是國書通知。”
“為何?”
“如今,陛下治下,雖未及永元之隆,然,厲兵秣馬,兵鋒正利,四海之內,皆是臣服,民和臣恭,而四海之外,皆是蠻夷之地,我朝,當自尊!”
劉文聽完,有些揣手手。
他隻是發一個國書給周邊的國家,不商議、不問詢、不考察,僅僅一封國書通知大漢開了邊市,你們過來賣東西,是不是有些太張揚了?
這不是平等的交易,還帶了一些命令的語氣,且是宗主國對藩屬國吧?
劉文從來沒有這麽張揚過,還真有些沒底氣。
張世平卻笑了起來,“陛下,這也是一番考量。”
“就像是,從商,陛下當初對大戶人家是平等的交易,對那些佃戶呢?不也是手拿把捏?隻要是願意過來的,那就是自己人,以後自有好處,如果不願意過來,那就是潛在的對手了。”
劉文聽完,忍不住給張世平豎大拇指了。
雖然張世平不是謀士,隻是在商言商,這一套也是商場上慣用的伎倆。
圈個盤子,願意來的是朋友,不願意來的,那就是敵人了。
那敵人就得對付了!
劉文看向婁圭,“子伯,你說呢?”
“臣以為,或許,還可以再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