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良宵,劉文也有戲忍不住揉腰。
雖然是第一次圓房,但彭寧的體力是真的充沛,饒是他都有些扛不住。
好在也沒丟臉!
匆匆離開景福殿之後,劉文簡單的用了早膳,就去了崇德殿開始一天的忙碌了。
裴茂是最先站出來的,“臣前幾日奉陛下令,已經製作好第一版的收割機,已經放在石經林裏麵了。”
“嗯,這件事你看著辦,墨學院那邊我也已經打好招唿,黃掌院會找你商量生產這個的事情,可以賣出去。”劉文沉吟片刻,接著說道:“市樓那邊暫時不允許售賣。”
第一批他們製作起來不一定能有官方製作的精良,現在正是收割機打下威名的時候,不能因為一些宵小之徒影響了名聲。
如果是自己做的,那劉文也管不到。
裴茂立馬“諾”了一聲,隨即又說道:“上月陛下說,要按照三日一期售賣報刊,臣與墨學院聯係,已經製作了第一版出來,以後都能按照流程,三日之內就能出一版。”
說著,裴茂就拿出了他們製作的第一版報刊。
一邊 的秋月立馬指示宮女接過來,交在她手上之後再轉交給劉文。
劉文看著這第一期的報刊,大多都是文章、歌賦之類的,中間有明顯的分塊印記,製作不算是精良,但劉文已經很滿意了。
“嗯,與會的大臣一人發一份。”
劉文輕笑著說道。
裴茂點點頭,“那臣得給他們傳個信。”
秋月立馬讓一個宮女找了一個羽林郎進了殿,拿到裴茂的信物之後,羽林郎就匆匆離開了。
因為都是固定的板式,拓印還是很快的。
裴茂的事情說完了,劉文接著看向其他人,“還有什麽事情?”
“臣蔡邕,有奏。”
蔡邕緩緩站了出來,“陛下曾言,要開科舉,流程上,臣與幾位先生都商量過,大致上是沒有問題的,隻是,什麽時候開始?”
科舉的事情那邊也商量完了,那意味著第一次科舉也能開始進行了,劉文想著,“那就先從政學院、經學院、文學院三個百工院開始吧。”
“凡十五歲以上的,都可以報名。”
“還是按照我們商量的,分文武工三科,對應的,由司徒、太尉、司空負責。”
劉文說著,三公也都站了起來,“臣領命!”
科舉的事情簡單匯報完,也是向朝臣們宣布了,以後科舉也是國家舉士之道,而且是跟各自的利益掛鉤的,推舉人是至關重要的。
那明年,各地的人就會主動招攬人才,專門用來應付科舉考試,誰不願意再往上爬一級?
隻要是涉及到自己的利益,隻要能給自己帶來利益,他們還願意為朝廷舉薦賢才的。
劉文想著,又看向了黃琬、崔烈、曹嵩三人,“這次試題卷,由你們負責,記住,試卷千萬不能泄露,誰泄露了,我就殺誰!”
劉文說完,又看向下麵的朝臣,“科舉之事,涉及公平之道。”
“不願意遵守的,自可以去舉孝廉,走征辟,如果科舉都不能甄選賢才,那要你們何用?”
這話裏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不願意遵守規則的,自己去玩,科舉是要絕對的公平。
黃琬、崔烈和曹嵩也察覺到了劉文的意思,立馬說道:“臣領命,保證公平。”
劉文滿意地點點頭。
等了一會兒,劉文就說道:“一會兒,請鄭玄先生、龐德公先生,還有你們三個,都到宣室殿來,我再與你們詳細說說這件事該怎麽操作。”
後世的考試製度可是經曆過不少變革的,應該是最完善的,至少比他們能想到的都要完善。
劉文自然希望科舉的開始能夠為大漢選拔出足夠多的人才,這也是劉文以後的立足之本。
畢竟劉文要針對的是所有的世家,以後就算是斷了世家的人才來源,可就得靠科舉了。
這件事暫時按下了,南陽太守焦儉、南郡太守郭永聯合上表,匯報著今年的情況。
劉文聽完,微微笑著,“看樣子,今年的荊州會是一個豐收之年了。”
“臣為陛下賀!”
“臣等為陛下賀!”
劉文笑著點點頭,“坐好坐好,南邊收割要早一些,看看情況吧。”
今年可以說是風調雨順了,也是難得的好日子,今年的糧食產量應該不會差。
就是不知道肥料在各地的作用大小,不知道今年的具體收成,有些讓人心裏沒底。
事情說完,劉文看著眾人,“這就,沒事了?”
看著劉文疑惑的樣子,下麵的人也都是麵麵相覷,好像最近真的沒什麽事情了。
這才不到一個時辰,事情基本都說完了。
剩下的就是一些說平叛的事情了,青州的叛亂還沒起來就已經被壓下去了,汝南的現在也沒動靜了。
劉文第一次覺得上朝這麽簡單了。
“那就退朝吧!有事,另外再奏!”
“諾!”
劉文看著他們,的確沒有事情要說了,便起身離開,更換衣衫去宣室殿,說說科舉 的事情了。
鄭玄、龐德公很快就到了,黃琬、曹嵩、崔烈也很快就到了。
五人一坐,劉文就示意人上茶,“這次科舉,是大漢第一次科舉,我的意思是,嚴查!”
“另外,科舉試卷的事情,編號、姓名、籍貫三者編名冊,留在蘭台,任何人不得翻閱。”
“所有人隻以編號示人,另外,由蘭台令派人謄抄三遍,分於三個閱卷部。”
“三公各出十人,出本職範圍內的題目,比如,司徒這邊,就是文,司空就是工,太尉就是武。”
“每卿職責內的各三題,一天之內考完。”
劉文簡單的說完,這是之前沒有跟他們提及的內容。
原本他們還想辯解一二,但仔細一想想,卻又是很合理的存在。
畢竟科舉要的是你能做事的人,自然是要按照三公九卿的職責去考試。
以後隨便適應一下,也就能夠啟用了。
龐德公聽著,微微笑著,“都說陛下才思敏捷,想的事情總是周全,的確如此啊!”
雖然是第一次圓房,但彭寧的體力是真的充沛,饒是他都有些扛不住。
好在也沒丟臉!
匆匆離開景福殿之後,劉文簡單的用了早膳,就去了崇德殿開始一天的忙碌了。
裴茂是最先站出來的,“臣前幾日奉陛下令,已經製作好第一版的收割機,已經放在石經林裏麵了。”
“嗯,這件事你看著辦,墨學院那邊我也已經打好招唿,黃掌院會找你商量生產這個的事情,可以賣出去。”劉文沉吟片刻,接著說道:“市樓那邊暫時不允許售賣。”
第一批他們製作起來不一定能有官方製作的精良,現在正是收割機打下威名的時候,不能因為一些宵小之徒影響了名聲。
如果是自己做的,那劉文也管不到。
裴茂立馬“諾”了一聲,隨即又說道:“上月陛下說,要按照三日一期售賣報刊,臣與墨學院聯係,已經製作了第一版出來,以後都能按照流程,三日之內就能出一版。”
說著,裴茂就拿出了他們製作的第一版報刊。
一邊 的秋月立馬指示宮女接過來,交在她手上之後再轉交給劉文。
劉文看著這第一期的報刊,大多都是文章、歌賦之類的,中間有明顯的分塊印記,製作不算是精良,但劉文已經很滿意了。
“嗯,與會的大臣一人發一份。”
劉文輕笑著說道。
裴茂點點頭,“那臣得給他們傳個信。”
秋月立馬讓一個宮女找了一個羽林郎進了殿,拿到裴茂的信物之後,羽林郎就匆匆離開了。
因為都是固定的板式,拓印還是很快的。
裴茂的事情說完了,劉文接著看向其他人,“還有什麽事情?”
“臣蔡邕,有奏。”
蔡邕緩緩站了出來,“陛下曾言,要開科舉,流程上,臣與幾位先生都商量過,大致上是沒有問題的,隻是,什麽時候開始?”
科舉的事情那邊也商量完了,那意味著第一次科舉也能開始進行了,劉文想著,“那就先從政學院、經學院、文學院三個百工院開始吧。”
“凡十五歲以上的,都可以報名。”
“還是按照我們商量的,分文武工三科,對應的,由司徒、太尉、司空負責。”
劉文說著,三公也都站了起來,“臣領命!”
科舉的事情簡單匯報完,也是向朝臣們宣布了,以後科舉也是國家舉士之道,而且是跟各自的利益掛鉤的,推舉人是至關重要的。
那明年,各地的人就會主動招攬人才,專門用來應付科舉考試,誰不願意再往上爬一級?
隻要是涉及到自己的利益,隻要能給自己帶來利益,他們還願意為朝廷舉薦賢才的。
劉文想著,又看向了黃琬、崔烈、曹嵩三人,“這次試題卷,由你們負責,記住,試卷千萬不能泄露,誰泄露了,我就殺誰!”
劉文說完,又看向下麵的朝臣,“科舉之事,涉及公平之道。”
“不願意遵守的,自可以去舉孝廉,走征辟,如果科舉都不能甄選賢才,那要你們何用?”
這話裏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不願意遵守規則的,自己去玩,科舉是要絕對的公平。
黃琬、崔烈和曹嵩也察覺到了劉文的意思,立馬說道:“臣領命,保證公平。”
劉文滿意地點點頭。
等了一會兒,劉文就說道:“一會兒,請鄭玄先生、龐德公先生,還有你們三個,都到宣室殿來,我再與你們詳細說說這件事該怎麽操作。”
後世的考試製度可是經曆過不少變革的,應該是最完善的,至少比他們能想到的都要完善。
劉文自然希望科舉的開始能夠為大漢選拔出足夠多的人才,這也是劉文以後的立足之本。
畢竟劉文要針對的是所有的世家,以後就算是斷了世家的人才來源,可就得靠科舉了。
這件事暫時按下了,南陽太守焦儉、南郡太守郭永聯合上表,匯報著今年的情況。
劉文聽完,微微笑著,“看樣子,今年的荊州會是一個豐收之年了。”
“臣為陛下賀!”
“臣等為陛下賀!”
劉文笑著點點頭,“坐好坐好,南邊收割要早一些,看看情況吧。”
今年可以說是風調雨順了,也是難得的好日子,今年的糧食產量應該不會差。
就是不知道肥料在各地的作用大小,不知道今年的具體收成,有些讓人心裏沒底。
事情說完,劉文看著眾人,“這就,沒事了?”
看著劉文疑惑的樣子,下麵的人也都是麵麵相覷,好像最近真的沒什麽事情了。
這才不到一個時辰,事情基本都說完了。
剩下的就是一些說平叛的事情了,青州的叛亂還沒起來就已經被壓下去了,汝南的現在也沒動靜了。
劉文第一次覺得上朝這麽簡單了。
“那就退朝吧!有事,另外再奏!”
“諾!”
劉文看著他們,的確沒有事情要說了,便起身離開,更換衣衫去宣室殿,說說科舉 的事情了。
鄭玄、龐德公很快就到了,黃琬、曹嵩、崔烈也很快就到了。
五人一坐,劉文就示意人上茶,“這次科舉,是大漢第一次科舉,我的意思是,嚴查!”
“另外,科舉試卷的事情,編號、姓名、籍貫三者編名冊,留在蘭台,任何人不得翻閱。”
“所有人隻以編號示人,另外,由蘭台令派人謄抄三遍,分於三個閱卷部。”
“三公各出十人,出本職範圍內的題目,比如,司徒這邊,就是文,司空就是工,太尉就是武。”
“每卿職責內的各三題,一天之內考完。”
劉文簡單的說完,這是之前沒有跟他們提及的內容。
原本他們還想辯解一二,但仔細一想想,卻又是很合理的存在。
畢竟科舉要的是你能做事的人,自然是要按照三公九卿的職責去考試。
以後隨便適應一下,也就能夠啟用了。
龐德公聽著,微微笑著,“都說陛下才思敏捷,想的事情總是周全,的確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