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他已經沒有退讓的地方了。
先帝、太後、陛下三份詔書一起下了,他若是推脫了,那就是推了三人的麵子。
禪位講究三讓,但這一次給他給足了,這怎麽讓?
劉文真的蒙圈了。
這要是再三讓,那氣氛就沒了!
劉文遲遲沒有伸手過去,下麵的人都眼巴巴地看著。
一邊的黃琬和張溫站了起來,跪在一邊,“劉司隸請勿推辭!”
由他們帶頭,下麵的人也紛紛選擇了站隊。
不就是三辭嘛,那就給他來一個!
下麵的九卿紛紛站了出來,跪在下麵,“請劉司隸勿辭!”
剩下的小官第三批次站了出來,跪在九卿身後,“請,劉司隸勿辭,承繼大位!”
劉文聽著,輕歎了一口氣,緩緩伸手接了過去。
冰涼的觸感到了手裏,劉文雙手捧著傳國玉璽,看著那鑲嵌了一角黃金的傳國玉璽,緩緩站起了身。
“我,常山宗室子文,光武帝七代孫,為天下臣民,接繼大位!”
這話一說完,所有人立即改口。
“臣,拜見陛下!”
劉文看著劉協臉上的笑意,又看向了眾臣,“起!”
伴隨著這一聲,朝會就算是散了。
隻留下了劉協和劉文在崇德殿內,其餘的人都離開了。
三撥人互相意外的問了起來,你們都是什麽時候拿到的詔書?怎麽一點風聲沒有透露?大家不是說好站在一條船上嗎?你們怎麽還有自己的小船?
劉文看著手裏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再看看劉協,“陛下,這……”
“堂兄,你才是陛下了,我呢,就可以出宮了。”劉協哈哈笑著,“當皇帝太累了,五天就要上一次朝,飯都不能好好吃,我還是學醫去吧。”
在劉協的印象裏,劉文但凡在宮裏麵辦公,基本就沒怎麽好好吃飯。
偶爾才有難得的閑暇,這種日子對於小孩子來說那就是地獄般的生活。
剛才聽了那麽久的朝會他依舊什麽都聽不懂,什麽跟什麽都沒掰扯清楚。
一想想以後要跟這些人打交道,想想都有些不寒而栗!
劉文看著劉協的樣子,“那你以後想做什麽?”
“出去遊山玩水,行醫。”劉協天真地說著。
要說起來,他確實聰明,不是聰明人也做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摸到醫學的門檻,現在已經在學著抓藥,這讓不少人都豎起大拇指。
但身為孩子,加上見識到了劉文處理事情的疲累,難免心生害怕之心。
趨利避害都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孩子,在三觀未建立的時候,往往是不顧規則的去選擇對自己更好的選擇。
劉文拉著劉協,緩緩走出了崇德殿,手裏拿著傳國玉璽,看著台階下麵的情景,這一次的感覺完全不同了。
蔡邕正和鄭玄在一邊聊著什麽,看見兩人出來了,立馬上前。
“嗯,這也不知道該怎麽稱唿了,隻是如今,雖然已經口頭上承繼了大位,但劉司隸畢竟與陛下當初繼位不同。”
“太仆按儀程,當擇選日子,再請太尉迴來主持皇帝即位儀典,那時候,傳國玉璽才能交到劉司隸的手中。”
這裏麵的規矩很多,劉文他們都不清楚,但蔡邕和鄭玄倒是清楚一些。
劉文想著,看著手裏的傳國玉璽,又遞交給了劉協。
劉協苦著臉,“那還要多久?”
蔡邕看著劉協這個樣子,似乎是迫不及待,“臣大致推算了一下,下麵倒是有兩個日子。”
“一個就是明日,夏至,一個是本月丙午,火氣最盛。”
“我大漢以火為德,兩個日子最好。”
劉文聽著,點點頭,夏至在明天,那來不及準備的,隻能是丙午了,也就是本月二十。
“那就請太仆那邊準備一下吧,本月丙午,再即位。”
劉協掰著手指算了起來,“那還有二十天啊?”
劉文笑著沒有多說話。
鄭玄在一邊說道:“陛下也不急在這一時半刻,也就二十天的時間,到時候,事情就沒了,也就沒有人再管著陛下了。”
聽到鄭玄的話,劉協這才接了傳國玉璽,反正事情已經定了,劉文要接位的事情也是板上釘釘的了。
劉文最在乎顏麵的了,事情既然是接了下來,那就是接了,劉協想了想,便點點頭,“那堂兄,那就先這樣,二十天以後,再即位。”
劉文笑著點點頭。
劉協帶著幾個女官就蹦蹦跳跳地離開了,隨後劉文看著兩位老先生,“二位先生,到我的院子喝杯茶?”
“不去,鴻門宴,傻子才去!”
蔡邕拉著鄭玄就趕緊走了。
這事鬧完,劉文就知道他們早就在私底下準備事情了,而且還三撥人分別準備的,把他都給弄懵圈了。
按照規矩的三辭三請,劉文也沒法做,他這一辭就是辭了三次,不過好在也有機靈,直接來了一個群臣三請,也算是全了禮數。
劉文看著二老離開的背影,心裏的大石頭這一刻也變的輕飄飄的了。
雲彩也多了幾分顏色呢!
迴到了雒陽別苑裏麵,事情早已經是傳開了。
蔡玟有些不可置信地前前後後問了傳信的人三遍,三詔三請劉文才應允承繼大位,最關鍵是,那可是皇帝的位置啊!
劉文說的,居然是真的?
之前一點風聲都沒有啊!
荀采也是愣住了,拉著蔡玟的手立馬不顧規矩地到了前院等著劉文下朝迴來。
看到車駕落了,立馬到了門口守著劉文。
劉文看到兩人來了,笑著上前,“消息都到了?”
“嗯,妾已經知道了,陛下也有意讓位?”
“陛下早就寫好了禪位詔書,隻是我不知道而已。”劉文歎了口氣,拉著荀采王裏麵走去。
劉文接著說道:“讓大家收拾一下吧,等到二十天以後,我去即位了,就可以搬到北宮裏麵住了。”
“女荀,你先代行皇後禮!”
荀采點點頭,“諾!”
蔡琰還沒過門,隻能先讓荀采頂上了。
隻是這下,蔡琰過門的時間又得往後拖了,畢竟跟伏壽不一樣,劉文和蔡琰都是過了成人禮的,禮節更是麻煩。
先帝、太後、陛下三份詔書一起下了,他若是推脫了,那就是推了三人的麵子。
禪位講究三讓,但這一次給他給足了,這怎麽讓?
劉文真的蒙圈了。
這要是再三讓,那氣氛就沒了!
劉文遲遲沒有伸手過去,下麵的人都眼巴巴地看著。
一邊的黃琬和張溫站了起來,跪在一邊,“劉司隸請勿推辭!”
由他們帶頭,下麵的人也紛紛選擇了站隊。
不就是三辭嘛,那就給他來一個!
下麵的九卿紛紛站了出來,跪在下麵,“請劉司隸勿辭!”
剩下的小官第三批次站了出來,跪在九卿身後,“請,劉司隸勿辭,承繼大位!”
劉文聽著,輕歎了一口氣,緩緩伸手接了過去。
冰涼的觸感到了手裏,劉文雙手捧著傳國玉璽,看著那鑲嵌了一角黃金的傳國玉璽,緩緩站起了身。
“我,常山宗室子文,光武帝七代孫,為天下臣民,接繼大位!”
這話一說完,所有人立即改口。
“臣,拜見陛下!”
劉文看著劉協臉上的笑意,又看向了眾臣,“起!”
伴隨著這一聲,朝會就算是散了。
隻留下了劉協和劉文在崇德殿內,其餘的人都離開了。
三撥人互相意外的問了起來,你們都是什麽時候拿到的詔書?怎麽一點風聲沒有透露?大家不是說好站在一條船上嗎?你們怎麽還有自己的小船?
劉文看著手裏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再看看劉協,“陛下,這……”
“堂兄,你才是陛下了,我呢,就可以出宮了。”劉協哈哈笑著,“當皇帝太累了,五天就要上一次朝,飯都不能好好吃,我還是學醫去吧。”
在劉協的印象裏,劉文但凡在宮裏麵辦公,基本就沒怎麽好好吃飯。
偶爾才有難得的閑暇,這種日子對於小孩子來說那就是地獄般的生活。
剛才聽了那麽久的朝會他依舊什麽都聽不懂,什麽跟什麽都沒掰扯清楚。
一想想以後要跟這些人打交道,想想都有些不寒而栗!
劉文看著劉協的樣子,“那你以後想做什麽?”
“出去遊山玩水,行醫。”劉協天真地說著。
要說起來,他確實聰明,不是聰明人也做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摸到醫學的門檻,現在已經在學著抓藥,這讓不少人都豎起大拇指。
但身為孩子,加上見識到了劉文處理事情的疲累,難免心生害怕之心。
趨利避害都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孩子,在三觀未建立的時候,往往是不顧規則的去選擇對自己更好的選擇。
劉文拉著劉協,緩緩走出了崇德殿,手裏拿著傳國玉璽,看著台階下麵的情景,這一次的感覺完全不同了。
蔡邕正和鄭玄在一邊聊著什麽,看見兩人出來了,立馬上前。
“嗯,這也不知道該怎麽稱唿了,隻是如今,雖然已經口頭上承繼了大位,但劉司隸畢竟與陛下當初繼位不同。”
“太仆按儀程,當擇選日子,再請太尉迴來主持皇帝即位儀典,那時候,傳國玉璽才能交到劉司隸的手中。”
這裏麵的規矩很多,劉文他們都不清楚,但蔡邕和鄭玄倒是清楚一些。
劉文想著,看著手裏的傳國玉璽,又遞交給了劉協。
劉協苦著臉,“那還要多久?”
蔡邕看著劉協這個樣子,似乎是迫不及待,“臣大致推算了一下,下麵倒是有兩個日子。”
“一個就是明日,夏至,一個是本月丙午,火氣最盛。”
“我大漢以火為德,兩個日子最好。”
劉文聽著,點點頭,夏至在明天,那來不及準備的,隻能是丙午了,也就是本月二十。
“那就請太仆那邊準備一下吧,本月丙午,再即位。”
劉協掰著手指算了起來,“那還有二十天啊?”
劉文笑著沒有多說話。
鄭玄在一邊說道:“陛下也不急在這一時半刻,也就二十天的時間,到時候,事情就沒了,也就沒有人再管著陛下了。”
聽到鄭玄的話,劉協這才接了傳國玉璽,反正事情已經定了,劉文要接位的事情也是板上釘釘的了。
劉文最在乎顏麵的了,事情既然是接了下來,那就是接了,劉協想了想,便點點頭,“那堂兄,那就先這樣,二十天以後,再即位。”
劉文笑著點點頭。
劉協帶著幾個女官就蹦蹦跳跳地離開了,隨後劉文看著兩位老先生,“二位先生,到我的院子喝杯茶?”
“不去,鴻門宴,傻子才去!”
蔡邕拉著鄭玄就趕緊走了。
這事鬧完,劉文就知道他們早就在私底下準備事情了,而且還三撥人分別準備的,把他都給弄懵圈了。
按照規矩的三辭三請,劉文也沒法做,他這一辭就是辭了三次,不過好在也有機靈,直接來了一個群臣三請,也算是全了禮數。
劉文看著二老離開的背影,心裏的大石頭這一刻也變的輕飄飄的了。
雲彩也多了幾分顏色呢!
迴到了雒陽別苑裏麵,事情早已經是傳開了。
蔡玟有些不可置信地前前後後問了傳信的人三遍,三詔三請劉文才應允承繼大位,最關鍵是,那可是皇帝的位置啊!
劉文說的,居然是真的?
之前一點風聲都沒有啊!
荀采也是愣住了,拉著蔡玟的手立馬不顧規矩地到了前院等著劉文下朝迴來。
看到車駕落了,立馬到了門口守著劉文。
劉文看到兩人來了,笑著上前,“消息都到了?”
“嗯,妾已經知道了,陛下也有意讓位?”
“陛下早就寫好了禪位詔書,隻是我不知道而已。”劉文歎了口氣,拉著荀采王裏麵走去。
劉文接著說道:“讓大家收拾一下吧,等到二十天以後,我去即位了,就可以搬到北宮裏麵住了。”
“女荀,你先代行皇後禮!”
荀采點點頭,“諾!”
蔡琰還沒過門,隻能先讓荀采頂上了。
隻是這下,蔡琰過門的時間又得往後拖了,畢竟跟伏壽不一樣,劉文和蔡琰都是過了成人禮的,禮節更是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