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著顧夫人送著幾個孩子離開了,劉文又在這裏留宿了一晚上。


    清晨,顧夫人看著一邊的劉文,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麽。


    “怎麽了?有什麽不對嗎?”


    “沒有,隻是、隻是……”


    顧夫人也不知道該怎麽說了,劉文給人的感覺太親和了。


    而且,跟在劉文身邊這麽久,從來沒感覺劉文會煩人,總是會時不時的出現在身邊,很照顧人,讓人很舒服。


    劉文伸了伸懶腰,立馬離開了。


    今天還有一堆事情要處理呢!


    自從接管實務以來,自己基本沒怎麽消停過。


    又是國喪,自己一年都沒辦法聽曲子,沒有什麽可以排解的。


    顧夫人看著劉文離開了,緊了緊被子,眼睛有些迷離了起來。


    等到劉文盥洗完,還沒出去用早膳,荀攸就匆匆到了。


    劉文看著已經擺上的早膳,讓侍女也給荀攸拿了一副碗筷。


    “這麽著急,什麽大事?”


    荀攸嗬嗬笑著,“主公拿了那麽多的錢給在下,在下自然要好好處置一番。”


    一邊的侍女給荀攸盛了一碗粥,就退到了一邊伺候著。


    劉文聽著話頭的意思,荀攸又給他找到了一個發財的機會?


    荀攸緩緩吃了一口粥,緊接著說道:“這次賺了這麽多的錢,在下盤算了一下,要是用來擴建其他的都不好使。”


    “如果能用來買地,或許會更好。”


    劉文最初的計劃也是買地,隻是他想要擴建飼養場,把雞鴨的規模提上去,這樣能夠發展經濟。


    而且,買地的話,資金流轉周期太長了,養雞鴨之類的,資金迴轉會快一些。


    加上他已經開放了肥料的製作方法,明年開始,那些世家都會拿到肥料的製作方法,之後就是糧食作物產量的上升。


    現在之所以會缺糧,一方麵是糧種不夠優秀,一方麵是土地的開發不到位。


    提高了糧食產量,加上人口不多,其實完全足夠用度了。


    他需要盡快提高人口,隻有提高人口,才能促進生產力的解放。


    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衣食無憂。


    現在糧食的問題差不多了,就是穿的問題了。


    想到這裏,劉文立馬問道:“棉花的事情處理怎麽樣了?”


    “主公勿憂,明年,至少能種十萬畝以上的,但可能會比較傷錢。”


    荀攸笑眯眯地說著。


    雖然不知道荀攸在做什麽,但劉文選擇了無條件的信任。


    劉文點點頭,“缺錢就說,我們現在有錢。”


    聽到劉文這樣說,荀攸也不藏著掖著了,能被人這樣的信任,他也願意盡心盡力。


    荀攸吃了兩口粥,就了一點小菜,這才說道:“也沒什麽,前幾天,在下讓人做了一身棉衣,的確如同主公所說的,很保暖。”


    “而且,如果做成被子的話,很暖和。”


    劉文看著外麵的天,這麽熱的天去測試棉被和棉衣,嘖嘖嘖。


    但事實證明,這倆東西是抵禦寒冷的好東西。


    荀攸吃完了,接著說道:“在下盤算了一下,一斤棉花,可以按照二十錢來收,一張棉布,可以賣到一千錢以上。”


    這可是抵禦寒冷的好東西,價格高一點也是正常的。


    最重要是,這個棉被目前隻有劉文才知道。


    劉文想了想,“你讓人去那邊放消息了?”


    “益州!”


    劉文嘖嘖嘴,目前隻有益州的一小部分地方在養棉花,而且隻作為觀賞的花,誰能想到有人會收這玩意?


    劉文盤算了一下,估計也沒多少人賣,明年還是得看自己這邊的。


    劉文想了想,“南陽那邊今年雖然受災了,但朝廷及時補救,倒是今年不慌。”


    “倒是有些世家,估計是撐不住了。”


    荀攸知道劉文在說什麽,有些跟風的小世家死死藏著糧食,結果基本是虧本的。


    大世家還能緩緩,小世家,或者隻是富戶之類的,這種打擊是扛不住的。


    劉文看著荀攸,隨後也把自己的碗推到了一邊,說道:“去,盡量收購吧,定個小目標,五十萬畝地。”


    五十萬畝地,差不多就是十億錢了。


    劉文還想買更多的,但總得慢慢來,一次買地太多,他也怕荀攸累著了。


    這些地買迴來,還得逐一的安排。


    他現在手裏的產業可不少了,每一項具體的實施幾乎都是荀攸沾手的,要是把荀攸累壞了,那可不成的。


    荀攸嗬嗬笑著,“嗯,行,在下明白了!”


    劉文接著看向荀攸,“棉花的事情,讓別人來操作吧,你別太累了。”


    劉文還是有些擔心。


    荀攸做事實在,以至於有些憨憨一樣,隻知道自己埋頭做事,不知道把事情推給別人。


    有些事情,他也不需要沾手的,但他總是習慣親自去處理。


    就比如田莊的事情,其實他隻需要處理好大概的就行了,自有其他人去安排具體細務。


    但他總是會自己挨個去處理,確保田莊的事情能夠正常進行下去。


    荀攸轉了轉眼睛,想了想,“沒事的,還能扛得住。”


    說完,荀攸起身行禮離開了。


    還沒走,賈詡就進來了,見到兩人,一一行禮。


    “劉司隸,這是今年受災前前後後統計出來的消耗,昨日曹司農等人送來核算的,今日應該給劉司隸過目了。”


    劉文點點頭,接過了典冊,每一條,賈詡都親自批注過,還是很詳細的,劉文看起來並不費勁。


    看到最後,劉文抿抿嘴,損失了二十多億,這還不包括洪災造成的傷亡。


    相比起蝗災,洪災的隱形傷害更大。


    劉文把典冊交還了賈詡,“去入檔吧,看來,河水下麵一段,我得親自去一趟。”


    劉文說著,又看著賈詡問道:“跟著盧尚書後麵還好吧?”


    “盧尚書對晚輩還是不錯的,是個不錯的先生。”賈詡微微笑著。


    雖說沒有拜師,但這段時間跟著盧植後麵做副手,賈詡也是學到了不少。


    隻是他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所以盧植有些不喜歡他,但也說不上討厭。


    劉文點點頭,想到了盧植跟他說的話,“好好學,這段時間,我打算暫時讓盧尚書暫代朝政,我出去看看河水的情況。”


    黃河的事情,是關係到黃河下遊百姓的事情。


    這次黃河決堤,影響雖然不大,覆蓋麵積隻有幾個郡,但也給劉文提了醒,黃河的治理得抓緊了。


    聽到劉文的話,賈詡皺了皺眉頭,隨即舒展開,點點頭,“劉司隸盡管出去,若是有需要,盡快派人迴來傳信。”


    劉文嘴角微揚,“行了,這些事情也就這樣了,你也去忙吧,盧尚書年紀不小了,做事會有些費勁,你得多幫幫。”


    “諾!”


    劉文打算親去河水附近的事情,很快就傳了出去,隨後,盧植、韓融、賈詡三人暫代朝政,李儒則跟在劉文的身邊。


    跟荀采她們告了別,劉文坐著馬車就離開了。


    許褚和典韋兩人帶著四百人的衛隊,護著劉文的車駕,浩浩蕩蕩的。


    十天的時間,劉文一行人走走停停,才趕到這次黃河決堤的下遊,高唐,也就是平原郡。


    平原郡這次受災不算嚴重,但死了不少人倒是真的。


    劉文第一天趕到,就直接去了決口的地方,現在這裏倒是水位下降了一些,口子已經補上了。


    但補上了沒用啊!


    要是再有大水,這裏依舊有決堤的隱患。


    看著周圍來來迴迴的農夫,劉文卷起了袖子就喊住了一個人,“那位小兄弟,你來一趟,我有話問你。”


    看著年紀並不大,可能比劉文還要小。


    聽到劉文喊他,那個人也挑著砂石走到了劉文的麵前,“額,有,有什麽,事情嗎?”


    顯然,他是第一次見到劉文這樣身份的人到這樣的地方來。


    “你一個月工錢多少?”


    “一千五啊,包吃包住,還可以。”


    少年嘿嘿笑著。


    但是劉文眯了眯眼睛,看了一眼李儒,李儒立馬估算了一下,“應該有三百人左右,這一個月能貪墨十五萬錢左右。”


    按照東漢的官方招工製度,包吃包住,另外還有兩千錢一個月的。


    這一下就少了五百錢。


    劉文看著,心裏也有盤算。


    如果自己計較這個,固然是能留下一個好印象,但以後有些人恐怕就不會這麽盡心的做事了,而自己撥下去的錢也不知道會不會被克扣更多。


    劉文想想,緩緩說道:“罷了,不追究了。”


    有些事情,不宜追之過深。


    以後再想辦法給這些人多發點錢就是了。


    劉文想了想,看著李儒,“給每個掌事的人加五十萬錢,給每個工人加五百錢一個月。”


    “讓他們寫好奏折,我批。”


    劉文說著,又看向了那個少年,讓他說了一下夥食,夥食倒是問題不大了,可以見到一塊肉,雖然不多,但也是肉了。


    劉文示意少年離開,這些事情都需要一點點來,一次徹底顛覆,恐怕不太合適。


    而眼下最關鍵的是把黃河決堤的事情給解決了,秋後算賬的事情,要留到秋後再說。


    劉文想著,許褚他們也把帳篷之類的都支好了,就在工地附近的地方,沒有隔太遠。


    地上全是淤泥,就算是許褚和典韋都有些皺眉頭。


    但劉文不在意,簡單的梳洗了一下,就連夜看起了地圖。


    這邊屬於平原,平原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一旦黃河的水位升高,就會控製不住,然後就會決堤。


    一整段的黃河治理對於現在的大漢來說,還是很吃力的。


    而且由於司隸校尉部是沿著黃河一路布置的,一旦全麵治理,這些河段也得跟著整改才行,但這些地方幾乎都在世家的掌握之中,有些麻煩。


    劉文想著,隨後看向了這邊的幾個水係,難不成要學一遍隋煬帝?


    這邊水係發達,各個河流都很粗壯,要是分攤下來,或許能扛住黃河的衝擊。


    另一方麵,黃河水裏麵的營養物質其實很多的,隻是不好利用。


    如果能按照大運河的方式去處理,減輕黃河的壓力,或許能夠起到不錯的防決堤的效果?


    但工程量太大了!


    劉文不想自己背負這樣的名聲!


    想了想,劉文想到了一個人,賈詡。


    要說讓人心甘情願的來幫忙修大運河,那就得把握住這些民工的心思,而要說玩弄人心,賈詡可以說在整個漢末三國都是首屈一指的人物。


    劉文在地圖上劃著線,李儒就進來了,“主公。”


    “文優?你怎麽來了?”


    李儒嗬嗬笑著,行了禮坐在劉文的身邊,看著劉文用手指著地圖,然後一點點的畫圖。


    李儒自然是看不明白的,隻是看著劉文用一條線,將這些水係都給連上了,有些不明白。


    “主公,這條線是?”


    “人工河,就跟夫差一樣,用人力去改變河道。”


    劉文想要借著這個去達到分流的目的,但李儒聽完,直接皺起了眉頭。


    看著幹勁十足的劉文,李儒有些不知道該怎麽說話了,“主公,真要這樣嘛?”


    “你有什麽就說,別藏著掖著。”


    劉文依舊在興致勃勃地畫著草圖,等著李儒的話。


    李儒想了想,拿了另一幅圖,遞給了劉文,“主公啊,這個方麵恐怕不好操作。”


    “主公看,如果這邊開了一個口子,沿著這個航道下去,會怎麽樣?”


    劉文看著自己的圖,隨後說道:“自然一路向著大野澤去了。”


    “出了大野澤呢?”


    “那就一路向南。”


    “可是水往地處流,如果真的改道去了南邊,那後果就是再起水患了。”


    劉文看著,這一路往南去,全是低窪的地方,如果真的改道去了,那這黃河下遊是沒問題了,但那邊卻出了大問題!


    劉文看著自己幼稚的想法,搖搖頭,“還是不行啊!”


    他還是沒有單獨處理事情的能力,這件事還是需要一個專業的人來處理。


    一腔熱血沒有本事,還是沒有用處的。


    劉文看著李儒,隨後問道:“那以往是怎麽做的?”


    李儒想了想,“按照以往的經驗,都是分水出去,但一般就是就近找一些地方,不會像主公這樣分這麽遠的水道。”


    劉文聽著,抿抿嘴,這個方法不行,總是想著分洪出去,怎麽能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天下歸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狼加無名鼠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狼加無名鼠輩並收藏漢末之天下歸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