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的戰鬥可以說是讓荀攸窮盡了自己的腦力,幾乎沒有怎麽休息過。
當看到援軍到了,緊繃著的一根弦也鬆了,也就沒撐住倒了下來,在床上躺了一天才醒了過來。
荀攸剛醒過來,劉文就匆匆趕了過來。
“公達,感覺怎麽樣?”
荀攸笑了一下,“沒事,就是有些累,有些餓了。”
劉文點點頭,“行,我去吩咐人弄些吃的給你。”一邊說著,就招唿了幾個人過來,安排了一頓飯。
荀攸微微笑著,歎了口氣,“這次來,差點把命給搭上了。”
“那可不,那邊的事情已經安排差不多了,蹇曼是個狠人,以後得小心提防了。”劉文緩緩說著。
荀攸卻已經想到了,“想來,是魁頭敗退之後,遇到了索頭部和呂布吧?”
這件事還是很容易想到的,蹇曼是一個報複心重的人,他連自己的母親都能出賣,隻為了跟劉文做交易。
而魁頭搶了他的單於之位,現在正是無助的時候,那他怎麽可能不下手?
隻要把魁頭殺了,檀石槐名下的子孫中,隻有蹇曼還活著,那些大人隻有支持他了。
畢竟,檀石槐也不過才死了幾年,還不至於威信全無。
劉文點點頭,把荀攸扶著坐了起來,“那蹇曼下手是挺狠的,我們把那些人送迴去之後,他直接全殺了,連他的母親,都沒放過。”
荀攸也隻是微微愣了一下,也沒多想。
人是他放出來的,那就不能讓她們活著迴去,一旦活著迴去了,那他就是弑兄殺母,就沒有資格繼承單於王位了。
“魁頭也死了,柯最,是蹇曼的父親留給他的嫡係,這次奉先在那邊行事順利,也是因為柯最在背後的支持,放出了很多消息,這些小部落明麵上是歸順在柯最手中,實際已經被魁頭收買了。”
借著呂布的手,將自己部落中的牆頭草給清除了,算是一筆交易了。
劉文緩緩說著,接著看向荀攸,“行了,你別想著這邊的事情,你修養好了,就會常山去,這邊的事情後麵就簡單了,到時候蹇曼會在鮮卑清理。”
清理?
這兩個字說完,荀攸也明白了幾分。
現在的鮮卑已經有些鬆散了,誰不覬覦單於之位?
鮮卑的大人們現在還聽話,完全是因為檀石槐的餘威還在,等再過幾年,或者蹇曼迴去繼承單於之後,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一個十七的少年,對著一群祖父輩的、甚至曾祖父輩的人指手畫腳,那些人能完全聽話?
他想要重新聚攏實力,還得靠自己的手腕。
荀攸點點頭,但也清楚劉文的謀劃,劉文和他的約定,荀攸已經察覺到了劉文背後的思考,這個一旦使用的好,哪怕蹇曼到時候實力再強,劉文也能直擊咽喉。
荀攸不再多說什麽,也沒有過問後麵料理的事情了。
何進帶著人來了,那事情就簡單了。
“不過,大王,後麵的事情還是要謹慎,董太守送來的那個胡女,在下以為,別留在自己手裏,交給陛下最好。”
劉宏這幾年喜歡胡女、胡樂、胡舞等等外域的東西,連何皇後都有些受冷遇。
要知道,何皇後如今也不過二十六七,正是美豔的時候,而且當初何皇後可也是靠著美色上位的。
連她都沒能抵擋住胡女的吸引力。
而劉文送去的崔氏女,現在該叫崔美人了,倒是分出去了一些寵愛,她是書香門第出身,沒有那些人的美豔,卻也別有風味。
劉宏對她也是有一些偏愛,加上是劉文送來的,也算是愛屋及烏。
劉文想了一會兒,“我可沒碰,也想著給我這個皇叔比較合適,隻是前不久,我才送了崔美人入宮,現在再送一個,我那叔母會不會不滿意?”
何皇後對劉文現在的偏愛和拉攏,也是因為他能在劉宏麵前說上話,要是自己再送女子去爭寵,那何皇後會不會不高興?
他以後是必定要勸劉宏立劉辯的,因為相比起劉協,劉辯更加沒有本事,至少,劉宏和董卓都覺得劉協比劉辯更好。
劉文倒是沒見過劉宏的兒女,劉辯在宮外,劉協在永樂宮,萬年公主的生母已經去世了,現在也隻是一個宮女養著的,更見不著劉文的麵。
劉文想著,“算了,等我去雒陽的時候再親自送給陛下吧,我這個皇叔,好這一口,我現在可得討好他才行,以後扶持新君上位,我依舊能吃我三個郡國的食邑。”
荀攸皺了一下眉頭,但隨即看到劉文在使眼色,荀攸微微笑著,“常山國頗受陛下照顧,今年新加了兩個郡國,確實應該把這個美人送給陛下,中宮那邊應該不會因為王上謝恩就記恨的,到時候,再為何大將軍表表功,也算是彌補。”
一邊說完,劉文嘴角微微揚起,隨後便起身離開了。
而這時候,趁著劉文沒出來,門外也閃過一個身影,消失不見了。
很快,何進這邊就得到了消息,劉文是有意支持劉辯上位的,嘴角微微揚起。
他跟何皇後那樣理想化的人不一樣,劉文畢竟是一個聰明人,聰明人是最難對付的。
加上劉文現在受到劉宏重視,他的一句話,抵得上哪怕何皇後的三句話,而且劉文以辯才聞名,這次能說服蹇曼一起出手,也是劉文的功勞。
何進很害怕劉文在劉宏身邊說什麽不好的話,所以他需要知道劉文的心思,派人去偷聽話,也是為了給自己一個安心的理由。
如今,劉文已經打算擁立劉辯,那何進也不打算猜忌劉文了。
畢竟,如今劉文在世家貴族之間都有了關係網,得到他的支持,那對於劉辯的上位,是很有幫助的。
何進一邊寫著什麽,一邊讓人送到了關羽的營帳中,將他調往了皇甫嵩名下,去打北宮伯玉了。
既然是劉文的人,那何進也不介意給關羽立功的機會。
何進正要去找劉文,一封詔書就送到了何進手中,何進眉頭一皺,“把詔書交給常山王吧!”
當看到援軍到了,緊繃著的一根弦也鬆了,也就沒撐住倒了下來,在床上躺了一天才醒了過來。
荀攸剛醒過來,劉文就匆匆趕了過來。
“公達,感覺怎麽樣?”
荀攸笑了一下,“沒事,就是有些累,有些餓了。”
劉文點點頭,“行,我去吩咐人弄些吃的給你。”一邊說著,就招唿了幾個人過來,安排了一頓飯。
荀攸微微笑著,歎了口氣,“這次來,差點把命給搭上了。”
“那可不,那邊的事情已經安排差不多了,蹇曼是個狠人,以後得小心提防了。”劉文緩緩說著。
荀攸卻已經想到了,“想來,是魁頭敗退之後,遇到了索頭部和呂布吧?”
這件事還是很容易想到的,蹇曼是一個報複心重的人,他連自己的母親都能出賣,隻為了跟劉文做交易。
而魁頭搶了他的單於之位,現在正是無助的時候,那他怎麽可能不下手?
隻要把魁頭殺了,檀石槐名下的子孫中,隻有蹇曼還活著,那些大人隻有支持他了。
畢竟,檀石槐也不過才死了幾年,還不至於威信全無。
劉文點點頭,把荀攸扶著坐了起來,“那蹇曼下手是挺狠的,我們把那些人送迴去之後,他直接全殺了,連他的母親,都沒放過。”
荀攸也隻是微微愣了一下,也沒多想。
人是他放出來的,那就不能讓她們活著迴去,一旦活著迴去了,那他就是弑兄殺母,就沒有資格繼承單於王位了。
“魁頭也死了,柯最,是蹇曼的父親留給他的嫡係,這次奉先在那邊行事順利,也是因為柯最在背後的支持,放出了很多消息,這些小部落明麵上是歸順在柯最手中,實際已經被魁頭收買了。”
借著呂布的手,將自己部落中的牆頭草給清除了,算是一筆交易了。
劉文緩緩說著,接著看向荀攸,“行了,你別想著這邊的事情,你修養好了,就會常山去,這邊的事情後麵就簡單了,到時候蹇曼會在鮮卑清理。”
清理?
這兩個字說完,荀攸也明白了幾分。
現在的鮮卑已經有些鬆散了,誰不覬覦單於之位?
鮮卑的大人們現在還聽話,完全是因為檀石槐的餘威還在,等再過幾年,或者蹇曼迴去繼承單於之後,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一個十七的少年,對著一群祖父輩的、甚至曾祖父輩的人指手畫腳,那些人能完全聽話?
他想要重新聚攏實力,還得靠自己的手腕。
荀攸點點頭,但也清楚劉文的謀劃,劉文和他的約定,荀攸已經察覺到了劉文背後的思考,這個一旦使用的好,哪怕蹇曼到時候實力再強,劉文也能直擊咽喉。
荀攸不再多說什麽,也沒有過問後麵料理的事情了。
何進帶著人來了,那事情就簡單了。
“不過,大王,後麵的事情還是要謹慎,董太守送來的那個胡女,在下以為,別留在自己手裏,交給陛下最好。”
劉宏這幾年喜歡胡女、胡樂、胡舞等等外域的東西,連何皇後都有些受冷遇。
要知道,何皇後如今也不過二十六七,正是美豔的時候,而且當初何皇後可也是靠著美色上位的。
連她都沒能抵擋住胡女的吸引力。
而劉文送去的崔氏女,現在該叫崔美人了,倒是分出去了一些寵愛,她是書香門第出身,沒有那些人的美豔,卻也別有風味。
劉宏對她也是有一些偏愛,加上是劉文送來的,也算是愛屋及烏。
劉文想了一會兒,“我可沒碰,也想著給我這個皇叔比較合適,隻是前不久,我才送了崔美人入宮,現在再送一個,我那叔母會不會不滿意?”
何皇後對劉文現在的偏愛和拉攏,也是因為他能在劉宏麵前說上話,要是自己再送女子去爭寵,那何皇後會不會不高興?
他以後是必定要勸劉宏立劉辯的,因為相比起劉協,劉辯更加沒有本事,至少,劉宏和董卓都覺得劉協比劉辯更好。
劉文倒是沒見過劉宏的兒女,劉辯在宮外,劉協在永樂宮,萬年公主的生母已經去世了,現在也隻是一個宮女養著的,更見不著劉文的麵。
劉文想著,“算了,等我去雒陽的時候再親自送給陛下吧,我這個皇叔,好這一口,我現在可得討好他才行,以後扶持新君上位,我依舊能吃我三個郡國的食邑。”
荀攸皺了一下眉頭,但隨即看到劉文在使眼色,荀攸微微笑著,“常山國頗受陛下照顧,今年新加了兩個郡國,確實應該把這個美人送給陛下,中宮那邊應該不會因為王上謝恩就記恨的,到時候,再為何大將軍表表功,也算是彌補。”
一邊說完,劉文嘴角微微揚起,隨後便起身離開了。
而這時候,趁著劉文沒出來,門外也閃過一個身影,消失不見了。
很快,何進這邊就得到了消息,劉文是有意支持劉辯上位的,嘴角微微揚起。
他跟何皇後那樣理想化的人不一樣,劉文畢竟是一個聰明人,聰明人是最難對付的。
加上劉文現在受到劉宏重視,他的一句話,抵得上哪怕何皇後的三句話,而且劉文以辯才聞名,這次能說服蹇曼一起出手,也是劉文的功勞。
何進很害怕劉文在劉宏身邊說什麽不好的話,所以他需要知道劉文的心思,派人去偷聽話,也是為了給自己一個安心的理由。
如今,劉文已經打算擁立劉辯,那何進也不打算猜忌劉文了。
畢竟,如今劉文在世家貴族之間都有了關係網,得到他的支持,那對於劉辯的上位,是很有幫助的。
何進一邊寫著什麽,一邊讓人送到了關羽的營帳中,將他調往了皇甫嵩名下,去打北宮伯玉了。
既然是劉文的人,那何進也不介意給關羽立功的機會。
何進正要去找劉文,一封詔書就送到了何進手中,何進眉頭一皺,“把詔書交給常山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