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做到自己想要的,自己就必須要有一批人,否則,自己的事情斷斷不可能成功的。


    自己的底子已經打好,現在就差如何拉攏人才了。


    劉文想了一會兒,看向關羽,“這段時間,陛下可能就要給你們三個封侯,不過應該不是很大。”


    “陛下也已經答應孤,五年之內,都會讓你們在常山境內,五年之後再將你們調離。”


    “這段時間,你們將家裏的事情都安排好,孤會盡量讓你們安頓在周邊,隻要你們在一起,別人就沒有辦法插手。”


    關羽也清楚,要想在朝廷上站穩腳跟,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底子,而劉文已經幫他在這方麵拉攏了一批人。


    趙雲和褚燕跟他年紀相仿,又都是意氣少年,十分投機,如果能一起發展,自然是最好的。


    “諾!”


    三人齊齊地答應了一聲。


    接著,關羽想到了什麽,又說道:“對了,盧冀州希望請大王去一趟信都,商議一些事情。”


    “盧冀州沒有明說嘛?還是說隻是讓孤去一趟信都?”劉文有些奇怪的迴問了一句。


    關羽搖搖頭,“具體的事情,盧冀州並沒有多說。”


    劉文隻能點點頭,“行,那宜早不宜遲,明日孤就去吧。”


    劉文雖然是個享樂的主,但有些事情還是知道輕重緩急的。


    盧植沒有明麵上說是什麽事,說明這件事必須要等到劉文親自去了才行。


    難不成是自己答應甄氏,為他們和張氏提供交易場所而想要問罪?


    那也不應該吧?


    以盧植的脾氣,必定是要直接上奏朝廷問罪的。


    但劉宏卻並沒有提及到這個,盧植現在還請他去信都聊聊天,說明盧植並沒有發現,那盧植為什麽要請他去?


    一邊想著,筵席也吃得差不多了,劉文便早早起身下去洗澡了。


    荀采、尹側妃、環夫人也一一找了一個院子住下了,明日再重新找住所了。


    常山王宮自然是沒有雒陽皇宮要大的。


    能住人的隻有他自己住的崇安殿,以及旁邊的溫喜殿、安喜殿以及兩個別苑。


    他現在沒有母後在,安樂宮倒是空閑的。


    正德殿是書房,大殿是日常活動的地方,安德殿是會見外人的地方,這些都是有規製的。


    現在自己要是想要多住人,隻能先把兩個別苑弄出來了。


    一邊想著,劉文就昏昏沉沉地睡著了。


    次日醒來,劉文簡單的吃了點早膳就去了南別苑,看見三人也還在吃,立馬走了過去。


    “盧冀州要請孤去一趟信都,你們誰陪孤去一趟?”


    三人款款行禮之後,荀采看著尹側妃,隻好上前說道:“妾陪大王去吧。”


    劉文點點頭,“嗯,那你收拾一下,稍等一會兒我們就出發。”


    劉文自然知道這次荀采得出去,她是劉宏搭手送來的,身份比較高一些。


    荀采自然有些不樂意的,但卻也不得不顧著些麵子。


    而且已經嫁過來了,那就不能一直死板著,反而是會招來麻煩。


    荀采簡單的收拾了一下就等在了安德門外,等著劉文到了。


    劉文倒是帶了兩個箱子出來,被劉文拉著手帶到了馬車上,荀采的臉色微微有些紅了起來。


    劉文倒是沒有太注意,一直在想著後麵該怎麽應付盧植。


    盧植是漢末三傑之一,能帶兵,能治學,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物,這樣的人物名下就有兩個人,一個公孫瓚一個劉備。


    盧氏成為涿郡的名門,也是從盧植這一輩開始的。


    劉文想了一會兒,看向了荀采,“荀老先生和盧冀州有什麽交集嗎?”


    同樣是治學大家,應該有點交集的吧?


    荀采想了一會兒,隨即搖搖頭,“盧冀州之前沒有與父親過多的交集,隻是有過書信來往而已。”


    聽到這裏,劉文點點頭,也差不多了。


    荀爽避世的時間很長了,真要是有太多的交集,反而是不太正常了。


    荀采忽而問道:“對了,陛下之前問妾關於家裏人的情況,大王似乎有些不高興?”


    劉文聽完,輕笑了一下,“你呀,上當了。”


    荀采心裏一涼,立馬問道:“怎麽上當了?”


    “你以為陛下隻是問家長裏短的?他是借著你的手,把與你家相交的人家都給摸了一遍。”


    “你想想,如果能直接拜訪或者與荀老先生有書信來往的人會是簡單的一般人?絕對不會是,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本事在。”


    “你的話說完了,而陛下就能根據你話裏的人,一個個的去任命官員。”


    劉文看著荀采,又繼續解釋道:“而且,黨錮時間很久了,外戚勢力、宦官勢力已經開始水火不容了,陛下不想自己摻和到這裏麵,你可明白?”


    “還有一點,如今陛下隻有兩位皇子一位公主,他需要一個人能夠成為平衡的第三人,而那個人就是孤,孤成為了他穩定三方的一個支點,你也是一個支點。”


    “以我們倆為基礎,將士族拉到台麵上,他自己抽身出去,安然享樂。”


    “還有一點,這次黃巾之亂,傷到了大漢根基,也讓陛下有些害怕,所以他需要重新利用士族的力量穩定地方,鏟除各地的黃巾賊,穩定之後,再打壓士族,重新達到平衡。”


    “陛下的眼裏隻有兩件事,一是穩定,隻要國內不亂,邊疆穩定,他就高枕無憂,二是平衡,隻要朝局平穩,自然各方都會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確保朝廷的穩定。”


    荀采聽著劉文的話,有些愣住了。


    這就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能想到的嗎?


    未免也太誇張了吧?這些事情都一一列舉出來,麵麵俱到了。


    荀采聽著話裏的意思,立馬問道:“那大王覺得誰會上位?”


    “董侯吧?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不過何大將軍實力強,朝中能用的人多,而且史侯又是嫡長子,如果到時候遺詔沒有及時立下來,那史侯上位的可能性比較大。”


    荀采看著劉文,有些意外,“聽著大王的意思,大王並不看好史侯?”


    “妾倒是記得,皇後似乎經常拉著大王敘述家常,身為親近,反而是太後,對大王除了偶爾的賞賜,倒沒有過多的交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天下歸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狼加無名鼠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狼加無名鼠輩並收藏漢末之天下歸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