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小小秦老六,拿捏
在下首席謀士,隻是有點缺德 作者:山有扶蘇Lk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愛咋咋滴吧,人死鳥朝天。
已經沒有什麽值得留戀的秦老六說道:“我要是您,明天早朝我就直接下旨誅殺逆賊陳德!”
李長風眼睛微微眯起:“鎮海王並沒有謀反,算不上逆賊吧?”
秦老六冷哼一聲:“審案才需要證據,平叛隻需要名單。鎮海王帶著兵是想幹嘛,純溜達啊?再說了,就算不謀反,欺君之罪不夠誅九族的?【意圖謀反】重點在於【意圖】,鎮海王有這個嫌疑,他就已經算得上是逆賊了!”
“那你說,鎮海王勞苦功高,這樣難道不會讓天下人寒心?”
“就是因為鎮海王勞苦功高,所以不誅九族,殺他一個就行。另外,鎮海王世襲罔替依然有效。欺君加謀反,父皇都沒有誅他九族,難道還不能說明父皇宅心仁厚嗎,天下人有什麽好寒心的?!”
“鎮海王沒有子嗣。”
沒有子嗣,也就沒有什麽所謂的世襲罔替。
陳德是大秦鎮海王,不是大理鎮南王。
他雖然在煙花之地證吾神通,但並沒有四處留情,更沒有四處留種。
現在,鎮海王妃也沒有身孕,砍了鎮海王,鎮海王府的傳承就算斷了。
秦老六聳聳肩:“那就跟父皇沒關係了。”
陳德是找個養子世襲也好,想其他辦法也罷,關李長風什麽事?
“鎮海王跟朕關係莫逆。”
“那就跟兒臣沒關係了。”
你倆關係好,你不舍得看欺君造反的鎮海王,那跟我有什麽關係?
你問我有什麽主意,我已經如實奉告了。
“逆子!朕......”
絕不能讓父皇把話說完,要不然小命很容易保不住!
秦老六飛速說道:“父皇也不用擔心鎮海王手下士兵會造反,誅殺陳德事出有因,將士們一定會理解。最起碼絕大多數能理解,零星幾個不成氣候!”
話題轉移到鎮海王手下士兵上,李長風也就不再提【逆子】的事情。
李長風問道:“那鎮北王那邊怎麽辦?”
“這事跟鎮北王有什麽關係?”
別提什麽鎮北王和鎮海王關係好之類的話,你就說,砍鎮海王跟鎮北王本人有什麽關係?
是砍鎮北王了,還是砍鎮北王老婆了?
啥也沒有,鎮北王摻和什麽?
李長風:......
李長風看著秦老六,冷笑兩聲。
秦老六直接下跪:“鎮海王陳德欺君罔上、意圖謀反、倒行逆施、大逆不道,兒臣請父皇下旨即日處斬!”
李長風看著下跪的秦老六,盯著他的後腦勺半天,說道:“滾迴去睡你的覺吧。”
“兒臣還有一事,希望父皇能應允。”
這事,李長風應不應允都不重要。
李長風到底想怎麽處理陳德,對秦老六來說根本不重要,他要做的也隻是應付完這次李長風的考校而已。
但是,跑路的事情很重要。
“說給朕聽!”
秦老六快速說道:“身為皇子,兒臣很抱歉。兒臣記得鎮海王曾經說過,【以民為水,王室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兒臣想要去視察民間,體驗百姓疾苦,也不枉兒臣的身份。”
李長風疑惑的看著秦老六。
他沒想到秦老六有這份心思。
確實,無論是皇帝也好皇子也好,哪怕再不食人間煙火,也應該對民間有個大概的了解。
就算不能跟百姓共情,最起碼不至於被百官蒙蔽。
“兒臣認為,隻有真的融入到百姓之中,做到與百姓同甘共苦,才能知道百姓需要什麽,才能更好的治理國家。兒臣不奢求儲君之位,但兒臣作為皇子也希望能夠對大秦做出貢獻,這樣才能不負大秦,不負父皇!請父皇允許兒臣離開宮城,甚至離開京都。”
已經說的非常好了,隻要你點頭,我特麽立馬跑!
李長風問道:“你想去哪?”
秦老六思索片刻,說道:“兒臣覺得應當去西南看一看。”
“西南?”
李長風眉頭一皺:“你給朕進諫斬了鎮海王,轉眼又要去西南?去找死?”
秦老六:......
這怎麽能是找死呢?
經過秦老六的深思熟慮,沒有比鎮海王府更適合避難的了。
鎮海王被砍了就別砍了唄,父皇下的聖旨,又不是我下的......
秦老六一個皇子,連太子都不是,還能幹預實權王爺的生死了?
說出來,誰信啊?
鎮海王府又不是不講道理,拿他來泄憤。
多大的膽子敢拿皇子泄憤啊!
再說了,有本事你就真把鎮海王砍了,那我保準不去鎮海王府,你給我磕兩個,我都不去!
李長風冷聲說道:“朕不許你離開宮城。”
秦老六就知道自己那點小心思瞞不住自己父皇。
可惜了!
在秦老六看來,最影響他小命的根本不是父皇砍了鎮海王,而是奪嫡之戰裏上位的不是他。
最好的選擇就是遠離漩渦,等塵埃落定。
可惜,非常遺憾的失敗了。
真倒黴啊!
其他皇子麵對李長風的考校,可能會覺得幸運。
秦老六隻感覺倒黴。
什麽好處沒撈著,還有可能被新皇記恨。
看樣子自己隻能想辦法繼位了,要不然,死定了......
但是,他的平時分也不高啊!
“兒臣告退。”
“滾吧。”
秦老六快速起身,一溜煙就跑了......
“唉!”
大秦現在沒有皇後,但之前還是有的。
秦老六並不是皇後生的,而是一位妃子生的。
這位妃子也死在了大秦自滅門閥之中。
秦老六不但不是嫡長子,甚至不是嫡子......
李長風對內侍說道:“思難,都聽到了?”
“奴才聽的真真的。”
“擬旨吧。”
“是。”
......
......
興和殿大朝會。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隨著內侍的一句話,當即有朝臣站出來:“臣,有本奏!”
“宣。”
朝臣拿出奏折:“臣要彈劾鎮海王陳德......”
“臣也要彈劾鎮海王......”
“臣也要......”
“臣......”
一石驚起千濤浪。
有人開頭,很快就有大量朝臣站了出來,全都是要彈劾陳德,罪名也就是那兩條。
這一幕,李長風早有預料。
從昨晚那滿桌的奏折就能猜到今天早朝的場景了......
昨天那是提前打預防針,今天是官宣。
從這裏也能看出來,陳德是孤臣。
滿朝文武,要麽彈劾陳德,要麽看熱鬧,並沒有人替陳德說話。
還有一個......
大舅哥蘇靖平不能看著自己妹夫陷入此等境地,必須得開口幫不在朝堂的陳德掰扯掰扯。
不掰扯不行啊!
陳德被彈劾的兩條罪都是誅九族的大罪!
不幫他掰扯掰扯,自己老妹就得被牽連,不光老妹得被牽連,他也算陳德的九族之一......
蘇靖平說道:“天家,臣覺得滿朝文武是在針對鎮海王。”
李長風示意他往下說。
“鎮海王是在帶兵平叛,雖說不合規矩,但確實沒有造反之心。”
有人冷哼一聲:“等鎮海王真打到京都,那就晚了!”
“晚不晚的我不知道,我隻知道鎮海王確實是在平叛!再說欺君之罪,臣鬥膽詢問天家,鎮海王假死一事,天家是否知情。”
蘇靖平就不信李長風不知情!
就算這事真的是陳德胡作非為,以李長風的尿性他能不保陳德?
這次想保陳德還特別容易,比之前容易多了,都不需要正麵硬扛滿朝文武的壓力。
李長風承認知情,解決欺君之罪,蘇靖平再幫陳德掰扯掰扯造反的事情,陳德就隻剩下不合規矩帶兵一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完美解決!
李長風沉聲說道:“這也正是朕憤怒的地方,朕事先對此並不知情。”
我就知道皇上肯定跟......啊?!
蘇靖平直接呆住了,這......這特麽跟劇本不一樣啊!
已經沒有什麽值得留戀的秦老六說道:“我要是您,明天早朝我就直接下旨誅殺逆賊陳德!”
李長風眼睛微微眯起:“鎮海王並沒有謀反,算不上逆賊吧?”
秦老六冷哼一聲:“審案才需要證據,平叛隻需要名單。鎮海王帶著兵是想幹嘛,純溜達啊?再說了,就算不謀反,欺君之罪不夠誅九族的?【意圖謀反】重點在於【意圖】,鎮海王有這個嫌疑,他就已經算得上是逆賊了!”
“那你說,鎮海王勞苦功高,這樣難道不會讓天下人寒心?”
“就是因為鎮海王勞苦功高,所以不誅九族,殺他一個就行。另外,鎮海王世襲罔替依然有效。欺君加謀反,父皇都沒有誅他九族,難道還不能說明父皇宅心仁厚嗎,天下人有什麽好寒心的?!”
“鎮海王沒有子嗣。”
沒有子嗣,也就沒有什麽所謂的世襲罔替。
陳德是大秦鎮海王,不是大理鎮南王。
他雖然在煙花之地證吾神通,但並沒有四處留情,更沒有四處留種。
現在,鎮海王妃也沒有身孕,砍了鎮海王,鎮海王府的傳承就算斷了。
秦老六聳聳肩:“那就跟父皇沒關係了。”
陳德是找個養子世襲也好,想其他辦法也罷,關李長風什麽事?
“鎮海王跟朕關係莫逆。”
“那就跟兒臣沒關係了。”
你倆關係好,你不舍得看欺君造反的鎮海王,那跟我有什麽關係?
你問我有什麽主意,我已經如實奉告了。
“逆子!朕......”
絕不能讓父皇把話說完,要不然小命很容易保不住!
秦老六飛速說道:“父皇也不用擔心鎮海王手下士兵會造反,誅殺陳德事出有因,將士們一定會理解。最起碼絕大多數能理解,零星幾個不成氣候!”
話題轉移到鎮海王手下士兵上,李長風也就不再提【逆子】的事情。
李長風問道:“那鎮北王那邊怎麽辦?”
“這事跟鎮北王有什麽關係?”
別提什麽鎮北王和鎮海王關係好之類的話,你就說,砍鎮海王跟鎮北王本人有什麽關係?
是砍鎮北王了,還是砍鎮北王老婆了?
啥也沒有,鎮北王摻和什麽?
李長風:......
李長風看著秦老六,冷笑兩聲。
秦老六直接下跪:“鎮海王陳德欺君罔上、意圖謀反、倒行逆施、大逆不道,兒臣請父皇下旨即日處斬!”
李長風看著下跪的秦老六,盯著他的後腦勺半天,說道:“滾迴去睡你的覺吧。”
“兒臣還有一事,希望父皇能應允。”
這事,李長風應不應允都不重要。
李長風到底想怎麽處理陳德,對秦老六來說根本不重要,他要做的也隻是應付完這次李長風的考校而已。
但是,跑路的事情很重要。
“說給朕聽!”
秦老六快速說道:“身為皇子,兒臣很抱歉。兒臣記得鎮海王曾經說過,【以民為水,王室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兒臣想要去視察民間,體驗百姓疾苦,也不枉兒臣的身份。”
李長風疑惑的看著秦老六。
他沒想到秦老六有這份心思。
確實,無論是皇帝也好皇子也好,哪怕再不食人間煙火,也應該對民間有個大概的了解。
就算不能跟百姓共情,最起碼不至於被百官蒙蔽。
“兒臣認為,隻有真的融入到百姓之中,做到與百姓同甘共苦,才能知道百姓需要什麽,才能更好的治理國家。兒臣不奢求儲君之位,但兒臣作為皇子也希望能夠對大秦做出貢獻,這樣才能不負大秦,不負父皇!請父皇允許兒臣離開宮城,甚至離開京都。”
已經說的非常好了,隻要你點頭,我特麽立馬跑!
李長風問道:“你想去哪?”
秦老六思索片刻,說道:“兒臣覺得應當去西南看一看。”
“西南?”
李長風眉頭一皺:“你給朕進諫斬了鎮海王,轉眼又要去西南?去找死?”
秦老六:......
這怎麽能是找死呢?
經過秦老六的深思熟慮,沒有比鎮海王府更適合避難的了。
鎮海王被砍了就別砍了唄,父皇下的聖旨,又不是我下的......
秦老六一個皇子,連太子都不是,還能幹預實權王爺的生死了?
說出來,誰信啊?
鎮海王府又不是不講道理,拿他來泄憤。
多大的膽子敢拿皇子泄憤啊!
再說了,有本事你就真把鎮海王砍了,那我保準不去鎮海王府,你給我磕兩個,我都不去!
李長風冷聲說道:“朕不許你離開宮城。”
秦老六就知道自己那點小心思瞞不住自己父皇。
可惜了!
在秦老六看來,最影響他小命的根本不是父皇砍了鎮海王,而是奪嫡之戰裏上位的不是他。
最好的選擇就是遠離漩渦,等塵埃落定。
可惜,非常遺憾的失敗了。
真倒黴啊!
其他皇子麵對李長風的考校,可能會覺得幸運。
秦老六隻感覺倒黴。
什麽好處沒撈著,還有可能被新皇記恨。
看樣子自己隻能想辦法繼位了,要不然,死定了......
但是,他的平時分也不高啊!
“兒臣告退。”
“滾吧。”
秦老六快速起身,一溜煙就跑了......
“唉!”
大秦現在沒有皇後,但之前還是有的。
秦老六並不是皇後生的,而是一位妃子生的。
這位妃子也死在了大秦自滅門閥之中。
秦老六不但不是嫡長子,甚至不是嫡子......
李長風對內侍說道:“思難,都聽到了?”
“奴才聽的真真的。”
“擬旨吧。”
“是。”
......
......
興和殿大朝會。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隨著內侍的一句話,當即有朝臣站出來:“臣,有本奏!”
“宣。”
朝臣拿出奏折:“臣要彈劾鎮海王陳德......”
“臣也要彈劾鎮海王......”
“臣也要......”
“臣......”
一石驚起千濤浪。
有人開頭,很快就有大量朝臣站了出來,全都是要彈劾陳德,罪名也就是那兩條。
這一幕,李長風早有預料。
從昨晚那滿桌的奏折就能猜到今天早朝的場景了......
昨天那是提前打預防針,今天是官宣。
從這裏也能看出來,陳德是孤臣。
滿朝文武,要麽彈劾陳德,要麽看熱鬧,並沒有人替陳德說話。
還有一個......
大舅哥蘇靖平不能看著自己妹夫陷入此等境地,必須得開口幫不在朝堂的陳德掰扯掰扯。
不掰扯不行啊!
陳德被彈劾的兩條罪都是誅九族的大罪!
不幫他掰扯掰扯,自己老妹就得被牽連,不光老妹得被牽連,他也算陳德的九族之一......
蘇靖平說道:“天家,臣覺得滿朝文武是在針對鎮海王。”
李長風示意他往下說。
“鎮海王是在帶兵平叛,雖說不合規矩,但確實沒有造反之心。”
有人冷哼一聲:“等鎮海王真打到京都,那就晚了!”
“晚不晚的我不知道,我隻知道鎮海王確實是在平叛!再說欺君之罪,臣鬥膽詢問天家,鎮海王假死一事,天家是否知情。”
蘇靖平就不信李長風不知情!
就算這事真的是陳德胡作非為,以李長風的尿性他能不保陳德?
這次想保陳德還特別容易,比之前容易多了,都不需要正麵硬扛滿朝文武的壓力。
李長風承認知情,解決欺君之罪,蘇靖平再幫陳德掰扯掰扯造反的事情,陳德就隻剩下不合規矩帶兵一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完美解決!
李長風沉聲說道:“這也正是朕憤怒的地方,朕事先對此並不知情。”
我就知道皇上肯定跟......啊?!
蘇靖平直接呆住了,這......這特麽跟劇本不一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