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念叨著:“菩提本無物,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無垢,蠻有佛意的。”


    無垢驚了!


    要不是出家人,他非得大唿一聲【臥槽】!


    這四句佛偈裏麵有大佛法!


    無垢感歎道:“沒想到,陳施主竟然懂得如此高深的佛法,貧僧佩服。”


    陳德擺擺手:“一首打油詩,哪裏談得上什麽佛法,讓大師見笑了。”


    這個b,陳德今天必須裝圓滿了!


    無垢來找陳德肯定不是想混官場求陳德辦事,那這裏麵的門道就多了。


    陳德上來先用高深莫測的形象咋唿住無垢再說......


    菩提偈是大眾最耳熟能詳的,再多的陳德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出來。


    不過,這老和尚如果真要跟陳德掰扯佛法,陳德能跟他掰扯好幾天。


    其他佛偈想不出來了,最有名的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陳德還是記得的。


    陳德說道:“大師冒死前來,應該不是跟我討論佛法的吧?”


    “自然不是。貧僧有一事不明,還請陳施主解惑。”


    “大師請講。”


    “既然陳施主精通佛法,為何還要滅佛呢?”


    陳德笑道:“大師覺得我為何要滅佛?”


    無垢沉默了,這個問題其實他想過,沒想明白......


    佛道之爭曆來已久,滅佛滅道的事情也不是沒有出現過。


    一般出現滅佛就是統治者信道,滅道也是一樣的道理。


    但從來沒有滅佛又滅道的。


    主要是從來也沒有一個統治者是陳德這樣信奉無產階級的......


    而且,陳德並沒有把事情做絕。


    說是滅佛滅道,秦兵也沒殺掉幾個和尚道士,都是驅逐出境而已。


    陳德滅佛滅道的本意還是讓佛道兩教的文化去蠻庭生根發芽,影響蠻庭。


    讓佛祖三清跟蠻庭信仰的長生天幹一架......


    真要是把人殺光了,那計劃直接胎死腹中了。


    看到無垢沉默,陳德並沒有迴答他的問題,而是說道:“滅佛滅道都隻是表麵,大師並沒有看到更深層的東西,隻能說大師的佛法研究還是不夠深。”


    “是這樣嗎?”


    老和尚陷入了自我懷疑中......


    陳德又問道:“大師就是為了與我討論滅佛之事?”


    如果就是這麽簡簡單單的一件事,那陳德就得送老和尚一程了。


    無垢迴過神,雙手合十說道:“貧僧此次前來是想跟陳施主討論一下天下大事。”


    “哦?說來聽聽。”


    陳德好奇老和尚想跟他討論什麽樣的國家大事。


    無垢沉聲說道:“如今中原大地刀兵相向,陳施主可知道最近天下一共死了多少人?”


    陳德搖搖頭:“這個確實不知,反正死了不少,而且我殺了不少。”


    無垢:......


    陳德很坦誠,坦誠到無垢直接無語了......


    無垢繼續說道:“陳施主也知道死了很多人,各國紛爭百姓遭殃,出家人慈悲為懷,貧僧願意用自己的性命來換取天下蒼生的一片生機,希望天下止戈。”


    這下陳德聽明白了。


    這老和尚是想用自己的命來換秦國收兵。


    陳德搖了搖頭,隨即說道:“大師前麵說的我很讚同,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打仗倒黴的永遠都是老百姓。這一點沒錯。但我還是那句話,大師佛法不夠精深,沒有看透事情的本質。”


    “難道不打仗,各國百姓過的就舒服了麽?官僚、世家門閥,哪一個不是將百姓壓的喘不過氣,戰爭隻是其中的一種罷了。要想天下太平很簡單,各國統一,國家統一下達命令,等老百姓能吃得飽穿得暖,日子就好了。”


    無垢再次沉默了......


    “陳施主說的很有道理,但想要做到這一點哪有那麽容易?”


    陳德斬釘截鐵的說道:“不容易,但要去做!做了,隻是不容易。不做,就永遠做不成。現在大秦不就是在這麽做麽?”


    “那這個過程裏要死多少人?”


    陳德語氣平靜:“無論做什麽事情,必要的犧牲都是要有的。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


    無垢和尚直接麻了......


    他這次來找陳德,其實就是奔著吵架來的。


    打肯定是打不過的,隻能吵架。


    在他看來,隻要吵贏了陳德,能夠說服陳德,那他想做的事情就可以實現。


    結果,陳德比他能說會道多了!


    而且,說的都是大道理......


    無論是佛偈還是【興百姓苦】【為有犧牲多壯誌】,都是可以流傳千古的名言。


    這特麽還是大家熟知的那個殺人不眨眼的人屠?


    他b話怎麽這麽多?


    陳德繼續說道:“關於大師所說的舍生取義,我很佩服大師。”


    老和尚想用自己的命來換取天下太平,這種大無畏的精神還是很值得讚賞的。


    “但是大師為什麽不去乾國,讓乾國止戈呢?”


    “阿彌陀佛,不瞞陳施主,貧僧認為天下大勢在於秦。”


    無垢的意思是,他覺得乾國打不過秦國,所以乾國肯定是希望能止戈的,但秦國占上風肯定是不希望停戰的。


    所以,他來勸秦。


    陳德點點頭:“原來如此,我明白了,大師還挺有戰爭眼光。既然如此,我可以滿足大師的心願。”


    “真的?!”


    陳德說道:“做生意講究一個公平,我這人最講公平了。大師跟我無冤無仇,我也不是非要殺了大師,所以大師的命在我這裏還算值錢。您想用自己的命換百姓的命可以,但是一命抵一命。不管是大秦還是乾國百姓,你隨便挑一個,我保證我死之前他肯定死不了。”


    無垢皺眉道:“一命抵一命?”


    “當然!您不會覺得真能用自己這一條命來換全天下百姓的命吧?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我陳某人也不是大善人。”


    細想一下,確實是這麽個道理。


    老和尚有些想當然了。


    有種不負天下人負了陳德的意思,陳德能願意才怪。


    一命抵一命,最是公平。


    沉默,是今天的陳府......


    短暫的沉默後,無垢整理了一下措辭,重新說道:“那不如我們再討論一下滅佛的事情?”


    顯然,無垢覺得他這條命隻能換一個人,有些虧了。


    陳德攤開手:“請便。”


    “九國紛爭,大秦滅佛,佛道兩派有的逃到了野人有的逃到了蠻庭。”


    無垢說道:“陳施主可知道逃亡的兩派過的是什麽生活?”


    “不知道,但是可以想象。”


    野人和遊牧民族的生活肯定沒法跟農耕文明比較,尤其是和尚和道士過慣了農耕文明的生活,肯定不適應。


    不光他們不適應,逃亡的難民過去了也不適應。


    而且,當地人肯定會排斥他們。


    陳德沒過那種日子,也不想體驗,但這些都在他的計劃之內,他肯定能想象出來......


    “貧僧不願看佛道同門每日以血淚度日,大秦,準確來說,陳施主能否不滅佛道?”


    “不能。”


    這件事沒得商量。


    “若是貧僧以命相換呢?”


    “這才是大師此次前來的目的吧?”


    無垢和尚本來的目的就是用自己這條命來換大秦不滅佛。


    天下蒼生隻是一個籌碼和幌子,如果能成,那老和尚舍生取義,天下百姓都得給他磕一個。


    失敗了,那就再拿出自己真正的需求。


    這叫求上而得中,求下而不得。


    老和尚隻有這條命,他隻能用這條命來換。


    但陳德為什麽要換?


    舍生取義聽起來很偉大,問題是,陳德要他這條命幹什麽?


    除了手下多一個冤魂以外,陳德能有什麽收獲?


    陳德手下的冤魂多了,還差這一個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下首席謀士,隻是有點缺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有扶蘇Lk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有扶蘇Lk並收藏在下首席謀士,隻是有點缺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