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雲清正胡思亂想著,突然發現記錄軟件的記錄頁麵上好像有很多東西,再定睛一看,那些東西居然是文字!是不是幻覺?
他揉揉眼睛,再定睛看,記錄軟件的記錄頁確實記錄了很多文字!不是一點點印跡,是很多很多文字!
為蔣淩菲專門設計的記錄軟件,卻出現死去的蔣淩菲與大腦“計算機”互動記錄?劉雲清大駭!再看看文字日期,顯示最早的日期,記錄時間是蔣淩菲死去以後的第四個月,而第一頁記錄的內容,居然是什麽雞血藤簡介,雞血藤治病功效,雞血藤價格之類的東西。
劉雲清一頭霧水,記錄軟件記錄的第一段文字居然是什麽雞血藤?劉雲清對植物學不感興趣,但看見雞血藤能治病,就知道那是一種藥材。
但學計算機的蔣淩菲去世以後,“計算機”記錄的內容怎麽會是一種藥材?
再看看後來的記錄,越看越迷糊,牛寶的形狀?味精製作方法?火鍋底料配方?秀才考試內容?黑頭巾案始末?清史錄?女性生育指南?花卉果樹嫁接技術?沼氣池建設.....。
互動記錄裏記載的這些內容,吃的穿的用的應有盡有,文化的政治的軍事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包,這些內容的記錄直到清初順治十八年戛然而止。
劉雲清又看看古墓裏出土的紙上文字照片,文字寫著,一個名叫林月的人死於清初順治十八年,“計算機”記錄軟件記錄的內容,戛然而止的時間,與那個名叫林月的人死亡年份如此巧合,難道古墓裏的女屍是那個名叫林月的人?蔣淩菲去哪裏了?蔣淩菲不姓蔣了?改姓林了?如果是林月,難道林月又改姓博爾濟吉特了?紙上寫著,博爾濟吉特.月是孝莊的侄女兒,孝莊有這樣的一個侄女兒嗎?沒聽說過。
很快,劉雲清的微信收到江敏發來的文字和視頻照片等內容。
江敏先將她知道的情況向劉雲清教授做了匯報。說那具棺材和屍骨,因為高度腐爛,沒有保存價值,王科長讓工作人員拍照拍視頻後,提取了女屍身上的一點粘液和泥土,讓高鐵公司將泥土迴填,重新做了掩埋。
江敏又發來一些照片,這些照片全是從套箱裏拿出的各種物品,一件皇後朝袍,一串皇後朝珠,一柄代表皇後身份的玉如意。還有三枚玉佩,一枚用三種文字刻著愛新覺羅.福臨字樣,一枚用三種文字刻著博爾濟吉特.月字樣,還有一枚顏色鮮紅,兩麵刻著漢字的玉佩。除此之外,還有一枝看似很一般的海棠花簪子,一把寒光閃閃的兵器鉞,一幅畫著一條狗的畫像,還有落款為愛新覺羅.福臨的兩封書信等等。
江敏說,識貨的考古專家王科長拿著那塊鮮紅的玉佩看了又看,說這塊玉石名叫“貢覺瑪之歌”,這種玉石是高原血玉,史料中,隻在吐蕃時代,鬆讚幹布迎娶文成公主時的禮單中有過它的紀錄,沒想到居然會在這裏發現!江敏拿起貢覺瑪之歌翻看,隻見玉石一麵刻著蔣淩菲三個字,一麵刻著林月兩個字。這是什麽意思?難道刻字的人是想告訴我們,蔣淩菲和林月是一個人!不然,兩個名字為什麽會刻在同一塊玉石上?
皇後朝袍美輪美奐,玉佩和朝珠,玉如意,“貢覺瑪之歌”,這些都是晶瑩剔透的頂級材質,這些東西不用鑒定,除了那枝海棠花簪子,其他東西絕對是國寶級稀世珍品!
珍品歸珍品,問題是這些珍品也像軟件記錄的文字,無序且相互不搭界,也像紙上寫的名字,無序且相互不搭界。這些珍品是幹什麽用的?為什麽會出現在古墓女屍的棺材裏?出現在棺材裏的物品都是隨葬品,那麽,一具穿著袈裟的女屍,怎麽會有皇後才能擁有的朝袍朝珠玉如意?那幅畫居然畫著一條狗,畫像落款則是愛新覺羅.黃台吉的名字!崇德皇上為什麽要畫一條狗?這條狗的畫像為什麽會成為女屍隨葬品?
劉雲清想起棺材旁邊那條狗的遺骸,難道這狗的遺骸就是崇德皇上畫的那條狗的遺骸?那狗怎麽會死在女屍棺材旁邊?還有愛新覺羅.福臨的書信,順治皇上的書信沒有抬頭,隻能算便條,這些便條寫給誰的?難道是寫給尼姑的?順治皇上怎麽會給一個尼姑寫便條?
既然所有物品都是稀世珍品,但又為什麽會出現一枝貌似稀鬆平常的海棠花簪子....?
劉雲清瞪眼看著那張兵器鉞的照片,身穿袈裟的尼姑,陪葬品應該是一串念珠才對,怎麽會是一把兵器鉞?
劉雲清想象著,大街上迎麵走來一個身穿皇後朝袍,頸戴皇後朝珠,光溜溜的頭皮上幾個顯眼的戒疤閃閃發亮的尼姑,尼姑肩上扛個狼牙棒,手裏握著一把寒光閃閃的兵器鉞....?這是什麽形象?沒人見過這種尼姑形象,就連寫小說的人也不敢這麽亂寫,我國不是沒有皇後與尼姑搭配的先例,比如,被譽為“貞觀遺風”的傳奇女帝武則天,但武則天是先當尼姑後做皇後的,古墓的女屍難道是先做皇後再當的尼姑?哪個皇後最終做了尼姑?中國正史沒有記載。
武則天死後留下一塊無字碑,是非功過,任人評說,古墓的尼姑死後留下一個套箱,撲朔迷離,任人揣摩?
劉雲清大腦裏閃過無數問題,這些問題就像軟件記錄的那些文字,天馬行空,既毫無關聯又沒半點邏輯。
還有一個更加令人不解的問題,就是那張紙上寫的字和書寫習慣,明末清初時期寫字全是用的軟筆,紙上的文字雖然一筆粗一筆細的,但這些字顯然不是用軟筆寫的,而是硬筆寫的,這硬筆哪來的?還有,為什麽紙上寫的字全是現代的簡體字,書寫也是現代人從左到右的書寫習慣,而不是從上往下,從右往左?為什麽現代的文字和書寫習慣會出現在一個古墓裏?這是不可能的事!
難道古墓曾經被人盜過?是盜墓人將現代寫滿字的紙放進去的?
江敏打過來一段文字,考古研究院也有人問過這話,但王科長認為這不可能!套箱外麵的密封膠沒有被人破壞過的痕跡,再說,盜墓人不拿走套箱裏如此珍貴的稀世國寶,卻偏要放進這些寫滿字的紙,動機是什麽?對盜墓人來說,這種行為沒有意義!世上也從來沒有發現過這樣的傻子。
媽呀!劉雲清教授感覺自己一個頭七八個大,他從來沒有遭遇過如此無解的亂糟糟難題,古墓女屍是誰?她從哪裏來?到了哪裏去?這不是哲學問題,是量子糾纏!
劉雲清按捺住狂跳的心,打來一盆冷水,將頭埋進冷水裏,憋氣,憋氣,再憋氣!他需要冷靜,需要清醒,還需要不按常理捋清來龍去脈。
江敏匯報了北京考古研究院為此專門開的一次考古分析會,江敏說,到會的有故宮博物院專家,考古專家,清代曆史研究專家,大學教授,甚至還有刑偵專家,會上,專家們提出很多疑問,整個考古分析會沒人發表自己的權威意見,提的全是問題!
隻有刑偵專家,他們從來不信怪力亂神,一口咬定,這是有人為了達到某種不可告人目的作案而已,雖然何事何地何人何因“七何要素”一何都沒有,但刑偵專家信誓旦旦,案情偵破以後就會公之於眾,就會真相大白。
劉雲清並不理會北京考古分析會專家們提的那些問題,他腦子裏裝的問題比分析會專家們提的問題更多,當然,他更不認為這事與刑偵案情有關,作為生命科學專家,他敏銳意識到,揭開腦機結合記錄軟件有記錄之謎,這才是震撼世界的一件大事!因為隻有蔣淩菲才能在軟件裏留下記錄,軟件裏有記錄,不管記錄的是什麽內容,就說明蔣淩菲的意識在操作“計算機”,不管蔣淩菲是死是活,蔣淩菲有意識操作“計算機”,這本身就是腦機結合的科研結果,哪怕人的身體和器官衰竭,隻要人有意識,人腦和計算機結合,就能讓人類的意識在數字世界實現永生!人類就能成為ai!
劉雲清再也坐不住了,興奮得不能自已,因為隻有蔣淩菲能查閱植入在她大腦裏的“計算機”,隻有蔣淩菲的意識才能啟動記錄軟件,也隻有蔣淩菲才能使記錄軟件留下記錄!蔣淩菲在另外一個世界用過“計算機”!記錄軟件裏記錄的文字,就是蔣淩菲查閱“計算機”的內容!腦機結合,實現人類意識永生,這不是幻想,這是事實!這些事實有證據。
從古墓裏出土的各類視頻,諸多照片,那些文字,字畫,甚至那條狗的遺骸都是證據,所有證據都證明,蔣淩菲“沒死”,她活在另外一個世界裏,她在另外一個世界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在記錄軟件裏記錄著。
劉雲清意識到,他們的腦機結合實驗成功了!要知道,當前有關腦機結合科研項目還沒有哪個國家發表過人死後意識能繼續保持的科研成果,而且,劉雲清軟件裏記錄的東西不是偶然出現的一點點,而是整整十年!這十年的文字,足以證明死去的蔣淩菲“活著”的證據。
這項科研成果一旦公布,必將震驚全世界,也會使人類的智能科技邁進一大步。
但記錄軟件記錄的內容如此雜亂無章且互不搭界,如何將這些內容理順,如何將蔣淩菲在另一個世界的生活經曆還原,劉雲清想到江敏,江敏熟悉蔣淩菲,江敏是學中文的,寫作水平高,讓小江按照記錄軟件記錄的時間順序和內容,將蔣淩菲在另外那個世界生活的經曆寫下來豈不就能還原?
劉雲清趕緊給江敏打電話叫她火速趕迴。
劉雲清教授再次潛心研究,寫了《腦機結合-人類意識永生》的學術論文,他的論文從信息傳輸角度,闡述了腦機接口到腦機融合的交互模式,論文闡述了如何穩定神經信息,如何幹預神經係統,如何使人腦和計算機形成合力,劉雲清利用認知神經科學,材料科學和信息科學等專業知識,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完成了這份學術論文。
論文很快被世界頂級雜誌刊載,在全世界引起轟動,世界各國科學家湧向宇薈市,紛紛要求與中國科學家一起研究腦機結合科研項目,同時希望親眼目睹古墓女屍和文字原件以及所有女屍陪葬品,但古墓女屍和出土文物全都作為國寶嚴格監管起來,豈有誰想看就能看的?大家能看到的,隻有視頻和照片。
江敏依據記錄軟件記錄的時間順序和內容,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寫成了這本小說。
自此,蔣淩菲與林月在另外一個世界的生活,重新展現在人們麵前。
他揉揉眼睛,再定睛看,記錄軟件的記錄頁確實記錄了很多文字!不是一點點印跡,是很多很多文字!
為蔣淩菲專門設計的記錄軟件,卻出現死去的蔣淩菲與大腦“計算機”互動記錄?劉雲清大駭!再看看文字日期,顯示最早的日期,記錄時間是蔣淩菲死去以後的第四個月,而第一頁記錄的內容,居然是什麽雞血藤簡介,雞血藤治病功效,雞血藤價格之類的東西。
劉雲清一頭霧水,記錄軟件記錄的第一段文字居然是什麽雞血藤?劉雲清對植物學不感興趣,但看見雞血藤能治病,就知道那是一種藥材。
但學計算機的蔣淩菲去世以後,“計算機”記錄的內容怎麽會是一種藥材?
再看看後來的記錄,越看越迷糊,牛寶的形狀?味精製作方法?火鍋底料配方?秀才考試內容?黑頭巾案始末?清史錄?女性生育指南?花卉果樹嫁接技術?沼氣池建設.....。
互動記錄裏記載的這些內容,吃的穿的用的應有盡有,文化的政治的軍事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包,這些內容的記錄直到清初順治十八年戛然而止。
劉雲清又看看古墓裏出土的紙上文字照片,文字寫著,一個名叫林月的人死於清初順治十八年,“計算機”記錄軟件記錄的內容,戛然而止的時間,與那個名叫林月的人死亡年份如此巧合,難道古墓裏的女屍是那個名叫林月的人?蔣淩菲去哪裏了?蔣淩菲不姓蔣了?改姓林了?如果是林月,難道林月又改姓博爾濟吉特了?紙上寫著,博爾濟吉特.月是孝莊的侄女兒,孝莊有這樣的一個侄女兒嗎?沒聽說過。
很快,劉雲清的微信收到江敏發來的文字和視頻照片等內容。
江敏先將她知道的情況向劉雲清教授做了匯報。說那具棺材和屍骨,因為高度腐爛,沒有保存價值,王科長讓工作人員拍照拍視頻後,提取了女屍身上的一點粘液和泥土,讓高鐵公司將泥土迴填,重新做了掩埋。
江敏又發來一些照片,這些照片全是從套箱裏拿出的各種物品,一件皇後朝袍,一串皇後朝珠,一柄代表皇後身份的玉如意。還有三枚玉佩,一枚用三種文字刻著愛新覺羅.福臨字樣,一枚用三種文字刻著博爾濟吉特.月字樣,還有一枚顏色鮮紅,兩麵刻著漢字的玉佩。除此之外,還有一枝看似很一般的海棠花簪子,一把寒光閃閃的兵器鉞,一幅畫著一條狗的畫像,還有落款為愛新覺羅.福臨的兩封書信等等。
江敏說,識貨的考古專家王科長拿著那塊鮮紅的玉佩看了又看,說這塊玉石名叫“貢覺瑪之歌”,這種玉石是高原血玉,史料中,隻在吐蕃時代,鬆讚幹布迎娶文成公主時的禮單中有過它的紀錄,沒想到居然會在這裏發現!江敏拿起貢覺瑪之歌翻看,隻見玉石一麵刻著蔣淩菲三個字,一麵刻著林月兩個字。這是什麽意思?難道刻字的人是想告訴我們,蔣淩菲和林月是一個人!不然,兩個名字為什麽會刻在同一塊玉石上?
皇後朝袍美輪美奐,玉佩和朝珠,玉如意,“貢覺瑪之歌”,這些都是晶瑩剔透的頂級材質,這些東西不用鑒定,除了那枝海棠花簪子,其他東西絕對是國寶級稀世珍品!
珍品歸珍品,問題是這些珍品也像軟件記錄的文字,無序且相互不搭界,也像紙上寫的名字,無序且相互不搭界。這些珍品是幹什麽用的?為什麽會出現在古墓女屍的棺材裏?出現在棺材裏的物品都是隨葬品,那麽,一具穿著袈裟的女屍,怎麽會有皇後才能擁有的朝袍朝珠玉如意?那幅畫居然畫著一條狗,畫像落款則是愛新覺羅.黃台吉的名字!崇德皇上為什麽要畫一條狗?這條狗的畫像為什麽會成為女屍隨葬品?
劉雲清想起棺材旁邊那條狗的遺骸,難道這狗的遺骸就是崇德皇上畫的那條狗的遺骸?那狗怎麽會死在女屍棺材旁邊?還有愛新覺羅.福臨的書信,順治皇上的書信沒有抬頭,隻能算便條,這些便條寫給誰的?難道是寫給尼姑的?順治皇上怎麽會給一個尼姑寫便條?
既然所有物品都是稀世珍品,但又為什麽會出現一枝貌似稀鬆平常的海棠花簪子....?
劉雲清瞪眼看著那張兵器鉞的照片,身穿袈裟的尼姑,陪葬品應該是一串念珠才對,怎麽會是一把兵器鉞?
劉雲清想象著,大街上迎麵走來一個身穿皇後朝袍,頸戴皇後朝珠,光溜溜的頭皮上幾個顯眼的戒疤閃閃發亮的尼姑,尼姑肩上扛個狼牙棒,手裏握著一把寒光閃閃的兵器鉞....?這是什麽形象?沒人見過這種尼姑形象,就連寫小說的人也不敢這麽亂寫,我國不是沒有皇後與尼姑搭配的先例,比如,被譽為“貞觀遺風”的傳奇女帝武則天,但武則天是先當尼姑後做皇後的,古墓的女屍難道是先做皇後再當的尼姑?哪個皇後最終做了尼姑?中國正史沒有記載。
武則天死後留下一塊無字碑,是非功過,任人評說,古墓的尼姑死後留下一個套箱,撲朔迷離,任人揣摩?
劉雲清大腦裏閃過無數問題,這些問題就像軟件記錄的那些文字,天馬行空,既毫無關聯又沒半點邏輯。
還有一個更加令人不解的問題,就是那張紙上寫的字和書寫習慣,明末清初時期寫字全是用的軟筆,紙上的文字雖然一筆粗一筆細的,但這些字顯然不是用軟筆寫的,而是硬筆寫的,這硬筆哪來的?還有,為什麽紙上寫的字全是現代的簡體字,書寫也是現代人從左到右的書寫習慣,而不是從上往下,從右往左?為什麽現代的文字和書寫習慣會出現在一個古墓裏?這是不可能的事!
難道古墓曾經被人盜過?是盜墓人將現代寫滿字的紙放進去的?
江敏打過來一段文字,考古研究院也有人問過這話,但王科長認為這不可能!套箱外麵的密封膠沒有被人破壞過的痕跡,再說,盜墓人不拿走套箱裏如此珍貴的稀世國寶,卻偏要放進這些寫滿字的紙,動機是什麽?對盜墓人來說,這種行為沒有意義!世上也從來沒有發現過這樣的傻子。
媽呀!劉雲清教授感覺自己一個頭七八個大,他從來沒有遭遇過如此無解的亂糟糟難題,古墓女屍是誰?她從哪裏來?到了哪裏去?這不是哲學問題,是量子糾纏!
劉雲清按捺住狂跳的心,打來一盆冷水,將頭埋進冷水裏,憋氣,憋氣,再憋氣!他需要冷靜,需要清醒,還需要不按常理捋清來龍去脈。
江敏匯報了北京考古研究院為此專門開的一次考古分析會,江敏說,到會的有故宮博物院專家,考古專家,清代曆史研究專家,大學教授,甚至還有刑偵專家,會上,專家們提出很多疑問,整個考古分析會沒人發表自己的權威意見,提的全是問題!
隻有刑偵專家,他們從來不信怪力亂神,一口咬定,這是有人為了達到某種不可告人目的作案而已,雖然何事何地何人何因“七何要素”一何都沒有,但刑偵專家信誓旦旦,案情偵破以後就會公之於眾,就會真相大白。
劉雲清並不理會北京考古分析會專家們提的那些問題,他腦子裏裝的問題比分析會專家們提的問題更多,當然,他更不認為這事與刑偵案情有關,作為生命科學專家,他敏銳意識到,揭開腦機結合記錄軟件有記錄之謎,這才是震撼世界的一件大事!因為隻有蔣淩菲才能在軟件裏留下記錄,軟件裏有記錄,不管記錄的是什麽內容,就說明蔣淩菲的意識在操作“計算機”,不管蔣淩菲是死是活,蔣淩菲有意識操作“計算機”,這本身就是腦機結合的科研結果,哪怕人的身體和器官衰竭,隻要人有意識,人腦和計算機結合,就能讓人類的意識在數字世界實現永生!人類就能成為ai!
劉雲清再也坐不住了,興奮得不能自已,因為隻有蔣淩菲能查閱植入在她大腦裏的“計算機”,隻有蔣淩菲的意識才能啟動記錄軟件,也隻有蔣淩菲才能使記錄軟件留下記錄!蔣淩菲在另外一個世界用過“計算機”!記錄軟件裏記錄的文字,就是蔣淩菲查閱“計算機”的內容!腦機結合,實現人類意識永生,這不是幻想,這是事實!這些事實有證據。
從古墓裏出土的各類視頻,諸多照片,那些文字,字畫,甚至那條狗的遺骸都是證據,所有證據都證明,蔣淩菲“沒死”,她活在另外一個世界裏,她在另外一個世界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在記錄軟件裏記錄著。
劉雲清意識到,他們的腦機結合實驗成功了!要知道,當前有關腦機結合科研項目還沒有哪個國家發表過人死後意識能繼續保持的科研成果,而且,劉雲清軟件裏記錄的東西不是偶然出現的一點點,而是整整十年!這十年的文字,足以證明死去的蔣淩菲“活著”的證據。
這項科研成果一旦公布,必將震驚全世界,也會使人類的智能科技邁進一大步。
但記錄軟件記錄的內容如此雜亂無章且互不搭界,如何將這些內容理順,如何將蔣淩菲在另一個世界的生活經曆還原,劉雲清想到江敏,江敏熟悉蔣淩菲,江敏是學中文的,寫作水平高,讓小江按照記錄軟件記錄的時間順序和內容,將蔣淩菲在另外那個世界生活的經曆寫下來豈不就能還原?
劉雲清趕緊給江敏打電話叫她火速趕迴。
劉雲清教授再次潛心研究,寫了《腦機結合-人類意識永生》的學術論文,他的論文從信息傳輸角度,闡述了腦機接口到腦機融合的交互模式,論文闡述了如何穩定神經信息,如何幹預神經係統,如何使人腦和計算機形成合力,劉雲清利用認知神經科學,材料科學和信息科學等專業知識,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完成了這份學術論文。
論文很快被世界頂級雜誌刊載,在全世界引起轟動,世界各國科學家湧向宇薈市,紛紛要求與中國科學家一起研究腦機結合科研項目,同時希望親眼目睹古墓女屍和文字原件以及所有女屍陪葬品,但古墓女屍和出土文物全都作為國寶嚴格監管起來,豈有誰想看就能看的?大家能看到的,隻有視頻和照片。
江敏依據記錄軟件記錄的時間順序和內容,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寫成了這本小說。
自此,蔣淩菲與林月在另外一個世界的生活,重新展現在人們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