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迴來後,對參與尋寶的人每人給了一張五萬兩銀子的銀票,拿著銀票,他們有向林月抱拳一揖,有向林月彎腰鞠躬,女人則向林月行了半蹲禮,所有人都含著眼淚哽咽不已。
林月隻是看著他們笑,內心很是欣慰,將錢財分給需要的人,比埋進自己的墳墓好。人說錢財都是身外物,當你告別人世的時候,才能理解這句話的真諦。
林月開始清理自己的隨葬物品,她叫胡智德打開儲藏室,要看看這些年自己珍藏的那些東西。這麽多年,林月很少到儲藏室來過,這些東西都是交由胡智德登記後保存的。
打開儲藏室的門,胡智德推開窗戶,溫暖的陽光從窗外照射進來,儲藏室裏除了幾麵牆邊立著一排排堅固的木架,中間的過道空間也有兩排木架,木架都比人高,拿取最上麵的東西必得搭木梯才夠得上。
林月逐一點視著木架上的東西,這些東西有已故皇上黃台吉賞賜的,也有當今皇上福臨送的,還有劉奕傑送的,薑祖飛送的,親朋好友送的,琳琅滿目。
看著木架上擺放的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盒子,一口口木的鐵的箱籠,一袋袋布的麻的包裹,林月心情還是很激動的,因為這些東西幾乎每件都有一段記憶猶新的故事,都是林月珍藏在心底的記憶,比如,林月懷著孩子的時候,老爺子和大娘送給她的那塊玉璋,比如,她在護城河救起福臨後,黃台吉賞賜給她的兵器鉞和為大黃畫的畫,那畫分明畫的是一條正宗獵犬,但畫的旁邊卻題寫著“大黃狗堅強”幾個字,還有愛新覺羅.黃台吉的落款,林月不禁咧嘴一笑,黃台吉既然知道狗堅強是一條狗,卻不知道林月是個女子,黃台吉自以為是,認為有能力救人的林月一定是個男人,所以賞賜給她的東西都是男人的物品。
林月心下歎息,狗在這個世界活得比我坦蕩,因為狗不用隱藏自己身為一條狗的身份,而林月為了不暴露自己,經常會將自己隱藏起來,這不是連一條狗都不如了嗎?
看著黃台吉賞賜的東西,林月不禁莞爾一笑。黃台吉賞賜的東西應該與先祖們的靈位供在一起的,這是列祖列宗的榮耀呢!但林月在這個世界沒有列祖列宗,再說,她也沒認為這些東西對自己有多榮耀,這些東西對於林月來說,除了精致好看,並沒有適用價值,穿不能穿,吃不能吃,把玩的次數多了還會犯膩,隻有將這些東西賣了,才能實現金錢的價值,不過,她知道自己很快就要離開這個世界,賣再多的銀子對自己也毫無意義。
林月看著儲藏室裏琳琅滿目的東西,不由得遐想,要是能將這些東西都作為隨葬品帶走,到時她一定要為這些東西建一個小型博物館,再親自擔任博物館講解員,她要向人們講述這些物品的來龍去脈,向人們講述附著在這些珍寶上的故事,至於她講述的這些故事人們是否會相信,林月並不在乎,她在乎的是,這些物件都與自己在那個世界的經曆有關,這些物件都是她從那個世界隨葬來的。
林月嘴角不禁浮起一絲笑意。問題是她有可能再穿越迴去嗎?一個人能在不同的世界穿來穿去嗎?這種可能性很小,相反,如果隨葬品太多,劉家大院那個洞穴不僅裝不下,隨葬品太多,反而還會招來貪財盜墓之人。
不過,林月想起前世自己小白鼠的身份,身為小白鼠,無論處於哪個世界,都應該不忘初心,哪怕再不能穿越迴去,她也要證明自己曾經穿越過,用什麽證明?除了自己的隨葬品還是隨葬品!萬一自己成為考古對象,肉身屍骨沒啥好考古的,但隨葬品不是考古證據嗎?那時,她很有可能真的會為腦機結合提供有用的考古證據呢?
一切皆有可能,萬一呢!
就這樣,林月將一件件東西最後再看看,將準備帶走的隨葬品都裝在了一口木箱裏,其餘的東西就叫管家胡智德和財務總管陶學奎拿去賣,賣得的銀子,仍然記在慷熹錢莊的賬上,這又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現在林月手上就隻剩下了一塊寶石“貢覺瑪之歌”,這塊寶石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冰涼冰涼的,寶石晶瑩剔透,顏色真像血液一樣鮮紅鮮紅的,林月越看越喜歡,想起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就像惹雍湖的女神貢覺瑪,貢覺瑪被困在惹雍湖宮殿,而自己穿越後被困在這個農耕世界,林月和貢覺瑪女神的命運就是一樣的。
林月決定用“貢覺瑪之歌”為自己刻一塊玉佩,玉佩一麵刻蔣淩菲的名字,出生年月和死亡年月日字樣,一麵刻林月的名字,出生年份和死亡年份字樣。林月不知道原主林月具體是哪月哪日出生的,也不知道現在的林月會在哪月哪日死去,所以她隻能將林月的出生和死亡日期以年份記錄在玉佩上。
林月寫了字,畫了一張草圖,要求胡管家找一個雕刻玉佩技術最好的師傅,將這塊玉石按照她的要求做個玉佩。胡管家看看手裏那張草圖,林月的名字他當然知道,但林月為什麽要將蔣淩菲的名字與她的名字刻在一塊寶石上,蔣淩菲是誰?與林月什麽關係?胡管家很懵逼,不過,他習慣了對林月交辦的事不問為什麽,拿著“貢覺瑪之歌”和那張草圖出去了。
米康氏將傑璋從皇家宗學接了迴來。傑璋一進屋就撲進林月懷裏,兒子溫軟的身子依偎著林月,聽著兒子嘴裏輕輕叫著娘,娘。林月眼眶濕潤了。
傑璋已經有林月肩頭高了,聰明伶俐,能寫詩作畫,喜歡讀書,林月摟著兒子,很是心痛,傑璋小小年紀很快就會沒了娘,不過,玄燁比傑璋更慘,一生下來就離開了親娘,林月心痛得皺眉。
再轉念一想,其實最慘的不是兩個兒子,而是自己,兩個兒子年幼,年幼就會無知,無知就沒開智,所以還沒開智的兒子離開親娘,雖然悲痛,但比兒子悲痛的應該是自己,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先是與爸爸媽媽分離,爾後又與兩個兒子分離,陰陽兩次的母子分離成為自己最淒慘的遭遇。
好在林月已經知道兩個兒子長大以後都有好的前途和歸宿,隻是自己在這個世界陪伴他們的時日不多,不免唏噓而已。
現在傑璋從皇家宗學放學迴來了,林月就帶米康氏和傑璋到佟佳氏那去認門認人。
林月對米康氏謊稱,自己決定外出一段時間,她不在家的時候,米康氏要帶著傑璋到佟佳氏家生活。為什麽要到佟佳氏家生活?林月說,佟佳氏是傑璋的幹娘,不到她家生活到哪裏生活?再說,她已經將傑璋拜托給了佟佳氏,米康氏放心去就是了。
林月的謊稱,稀鬆平常,米康氏也沒看出林月有什麽反常的任何破綻,隻是不知道林月外出時間多久,為什麽要外出,但她和其他家仆一樣,不問為什麽,凡是林月叫做的事,按照林月吩咐的去做就可以了。
佟佳氏還住在西華門。過不了多久,她就會帶著玄燁迴到紫禁城。
林月的馬車來到佟佳氏宅院門前,門房對林月早就熟悉的,知道是佟佳氏的貴客,一邊向佟佳氏通報,一邊打開大門,讓林月和傑璋進了宅院。
林月一進門,就看見玄燁站在院裏一張書桌前,正在畢恭畢敬背書,書桌後坐著一位教玄燁讀書的師父,師父低著頭,一邊看書一邊聽著玄燁背書。
佟佳氏則坐在不遠的地方,猛然看見林月,正想對林月打招唿,林月卻笑著將一根手指壓住嘴唇,佟佳氏知道意思,站起身來,向林月無聲的施禮,林月還禮,林月就站在玄燁身後,聽著兒子背書。
玄燁雖然年紀很小,但已經啟蒙,他的第一任老師,就是大清國赫赫有名的陳廷敬,陳廷敬先後任職於禮部、吏部、戶部等重要部門,直至文淵閣大學士。史書評價,如果沒有陳廷敬,康熙盛世可能要大打折扣,陳廷敬去世以後,玄燁評價他的師父隻有八個字,寬大老成,幾近完人。
要知道,中國曆史上稱得上完人的隻有三個人,一個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一個是明朝傑出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教育家王陽明,另外一個就是陳廷敬。
現在的陳廷敬隻有三十來歲,正是青春年華最美好的時期。陳廷敬抵著頭專心看書,林月看不清陳廷敬的臉,隻能看見他正襟危坐認真看書的樣子。
再聽聽玄燁背書的內容,原來他背的是《三字經》,三字經是這個年代兒童啟蒙內容,隻聽玄燁奶聲奶氣的背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背到這裏,玄燁頓住了,一時想不起下一句是什麽。
傑璋悄悄走到玄燁身後,將嘴巴附在玄燁耳邊,悄悄提醒他,昔孟母,擇鄰處。玄燁沒迴頭看為他遞詞的人,醒悟過來,繼續背誦: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陳廷敬聽見一個小孩子為玄燁遞詞的聲音,卻假裝沒聽見,並沒有抬頭看看,身子隻是微微動了一下,繼續一邊看書,一邊聽著玄燁背書。
佟佳氏和林月對視一眼,會心的笑起來。兩個小孩子終歸是同母異父的兄弟,沒有半點陌生和隔閡。
陳廷敬見府裏來了客人,就放了玄燁的學,讓玄燁與傑璋去玩一會兒。
玄燁見到給他遞詞的傑璋,就像原本就很熟識的朋友,想起他昨天得到的一匹小馬駒,高興得拉著傑璋的手就向馬棚跑去。米康氏趕緊跟上。
林月隻是看著他們笑,內心很是欣慰,將錢財分給需要的人,比埋進自己的墳墓好。人說錢財都是身外物,當你告別人世的時候,才能理解這句話的真諦。
林月開始清理自己的隨葬物品,她叫胡智德打開儲藏室,要看看這些年自己珍藏的那些東西。這麽多年,林月很少到儲藏室來過,這些東西都是交由胡智德登記後保存的。
打開儲藏室的門,胡智德推開窗戶,溫暖的陽光從窗外照射進來,儲藏室裏除了幾麵牆邊立著一排排堅固的木架,中間的過道空間也有兩排木架,木架都比人高,拿取最上麵的東西必得搭木梯才夠得上。
林月逐一點視著木架上的東西,這些東西有已故皇上黃台吉賞賜的,也有當今皇上福臨送的,還有劉奕傑送的,薑祖飛送的,親朋好友送的,琳琅滿目。
看著木架上擺放的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盒子,一口口木的鐵的箱籠,一袋袋布的麻的包裹,林月心情還是很激動的,因為這些東西幾乎每件都有一段記憶猶新的故事,都是林月珍藏在心底的記憶,比如,林月懷著孩子的時候,老爺子和大娘送給她的那塊玉璋,比如,她在護城河救起福臨後,黃台吉賞賜給她的兵器鉞和為大黃畫的畫,那畫分明畫的是一條正宗獵犬,但畫的旁邊卻題寫著“大黃狗堅強”幾個字,還有愛新覺羅.黃台吉的落款,林月不禁咧嘴一笑,黃台吉既然知道狗堅強是一條狗,卻不知道林月是個女子,黃台吉自以為是,認為有能力救人的林月一定是個男人,所以賞賜給她的東西都是男人的物品。
林月心下歎息,狗在這個世界活得比我坦蕩,因為狗不用隱藏自己身為一條狗的身份,而林月為了不暴露自己,經常會將自己隱藏起來,這不是連一條狗都不如了嗎?
看著黃台吉賞賜的東西,林月不禁莞爾一笑。黃台吉賞賜的東西應該與先祖們的靈位供在一起的,這是列祖列宗的榮耀呢!但林月在這個世界沒有列祖列宗,再說,她也沒認為這些東西對自己有多榮耀,這些東西對於林月來說,除了精致好看,並沒有適用價值,穿不能穿,吃不能吃,把玩的次數多了還會犯膩,隻有將這些東西賣了,才能實現金錢的價值,不過,她知道自己很快就要離開這個世界,賣再多的銀子對自己也毫無意義。
林月看著儲藏室裏琳琅滿目的東西,不由得遐想,要是能將這些東西都作為隨葬品帶走,到時她一定要為這些東西建一個小型博物館,再親自擔任博物館講解員,她要向人們講述這些物品的來龍去脈,向人們講述附著在這些珍寶上的故事,至於她講述的這些故事人們是否會相信,林月並不在乎,她在乎的是,這些物件都與自己在那個世界的經曆有關,這些物件都是她從那個世界隨葬來的。
林月嘴角不禁浮起一絲笑意。問題是她有可能再穿越迴去嗎?一個人能在不同的世界穿來穿去嗎?這種可能性很小,相反,如果隨葬品太多,劉家大院那個洞穴不僅裝不下,隨葬品太多,反而還會招來貪財盜墓之人。
不過,林月想起前世自己小白鼠的身份,身為小白鼠,無論處於哪個世界,都應該不忘初心,哪怕再不能穿越迴去,她也要證明自己曾經穿越過,用什麽證明?除了自己的隨葬品還是隨葬品!萬一自己成為考古對象,肉身屍骨沒啥好考古的,但隨葬品不是考古證據嗎?那時,她很有可能真的會為腦機結合提供有用的考古證據呢?
一切皆有可能,萬一呢!
就這樣,林月將一件件東西最後再看看,將準備帶走的隨葬品都裝在了一口木箱裏,其餘的東西就叫管家胡智德和財務總管陶學奎拿去賣,賣得的銀子,仍然記在慷熹錢莊的賬上,這又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現在林月手上就隻剩下了一塊寶石“貢覺瑪之歌”,這塊寶石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冰涼冰涼的,寶石晶瑩剔透,顏色真像血液一樣鮮紅鮮紅的,林月越看越喜歡,想起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就像惹雍湖的女神貢覺瑪,貢覺瑪被困在惹雍湖宮殿,而自己穿越後被困在這個農耕世界,林月和貢覺瑪女神的命運就是一樣的。
林月決定用“貢覺瑪之歌”為自己刻一塊玉佩,玉佩一麵刻蔣淩菲的名字,出生年月和死亡年月日字樣,一麵刻林月的名字,出生年份和死亡年份字樣。林月不知道原主林月具體是哪月哪日出生的,也不知道現在的林月會在哪月哪日死去,所以她隻能將林月的出生和死亡日期以年份記錄在玉佩上。
林月寫了字,畫了一張草圖,要求胡管家找一個雕刻玉佩技術最好的師傅,將這塊玉石按照她的要求做個玉佩。胡管家看看手裏那張草圖,林月的名字他當然知道,但林月為什麽要將蔣淩菲的名字與她的名字刻在一塊寶石上,蔣淩菲是誰?與林月什麽關係?胡管家很懵逼,不過,他習慣了對林月交辦的事不問為什麽,拿著“貢覺瑪之歌”和那張草圖出去了。
米康氏將傑璋從皇家宗學接了迴來。傑璋一進屋就撲進林月懷裏,兒子溫軟的身子依偎著林月,聽著兒子嘴裏輕輕叫著娘,娘。林月眼眶濕潤了。
傑璋已經有林月肩頭高了,聰明伶俐,能寫詩作畫,喜歡讀書,林月摟著兒子,很是心痛,傑璋小小年紀很快就會沒了娘,不過,玄燁比傑璋更慘,一生下來就離開了親娘,林月心痛得皺眉。
再轉念一想,其實最慘的不是兩個兒子,而是自己,兩個兒子年幼,年幼就會無知,無知就沒開智,所以還沒開智的兒子離開親娘,雖然悲痛,但比兒子悲痛的應該是自己,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先是與爸爸媽媽分離,爾後又與兩個兒子分離,陰陽兩次的母子分離成為自己最淒慘的遭遇。
好在林月已經知道兩個兒子長大以後都有好的前途和歸宿,隻是自己在這個世界陪伴他們的時日不多,不免唏噓而已。
現在傑璋從皇家宗學放學迴來了,林月就帶米康氏和傑璋到佟佳氏那去認門認人。
林月對米康氏謊稱,自己決定外出一段時間,她不在家的時候,米康氏要帶著傑璋到佟佳氏家生活。為什麽要到佟佳氏家生活?林月說,佟佳氏是傑璋的幹娘,不到她家生活到哪裏生活?再說,她已經將傑璋拜托給了佟佳氏,米康氏放心去就是了。
林月的謊稱,稀鬆平常,米康氏也沒看出林月有什麽反常的任何破綻,隻是不知道林月外出時間多久,為什麽要外出,但她和其他家仆一樣,不問為什麽,凡是林月叫做的事,按照林月吩咐的去做就可以了。
佟佳氏還住在西華門。過不了多久,她就會帶著玄燁迴到紫禁城。
林月的馬車來到佟佳氏宅院門前,門房對林月早就熟悉的,知道是佟佳氏的貴客,一邊向佟佳氏通報,一邊打開大門,讓林月和傑璋進了宅院。
林月一進門,就看見玄燁站在院裏一張書桌前,正在畢恭畢敬背書,書桌後坐著一位教玄燁讀書的師父,師父低著頭,一邊看書一邊聽著玄燁背書。
佟佳氏則坐在不遠的地方,猛然看見林月,正想對林月打招唿,林月卻笑著將一根手指壓住嘴唇,佟佳氏知道意思,站起身來,向林月無聲的施禮,林月還禮,林月就站在玄燁身後,聽著兒子背書。
玄燁雖然年紀很小,但已經啟蒙,他的第一任老師,就是大清國赫赫有名的陳廷敬,陳廷敬先後任職於禮部、吏部、戶部等重要部門,直至文淵閣大學士。史書評價,如果沒有陳廷敬,康熙盛世可能要大打折扣,陳廷敬去世以後,玄燁評價他的師父隻有八個字,寬大老成,幾近完人。
要知道,中國曆史上稱得上完人的隻有三個人,一個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一個是明朝傑出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教育家王陽明,另外一個就是陳廷敬。
現在的陳廷敬隻有三十來歲,正是青春年華最美好的時期。陳廷敬抵著頭專心看書,林月看不清陳廷敬的臉,隻能看見他正襟危坐認真看書的樣子。
再聽聽玄燁背書的內容,原來他背的是《三字經》,三字經是這個年代兒童啟蒙內容,隻聽玄燁奶聲奶氣的背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背到這裏,玄燁頓住了,一時想不起下一句是什麽。
傑璋悄悄走到玄燁身後,將嘴巴附在玄燁耳邊,悄悄提醒他,昔孟母,擇鄰處。玄燁沒迴頭看為他遞詞的人,醒悟過來,繼續背誦: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陳廷敬聽見一個小孩子為玄燁遞詞的聲音,卻假裝沒聽見,並沒有抬頭看看,身子隻是微微動了一下,繼續一邊看書,一邊聽著玄燁背書。
佟佳氏和林月對視一眼,會心的笑起來。兩個小孩子終歸是同母異父的兄弟,沒有半點陌生和隔閡。
陳廷敬見府裏來了客人,就放了玄燁的學,讓玄燁與傑璋去玩一會兒。
玄燁見到給他遞詞的傑璋,就像原本就很熟識的朋友,想起他昨天得到的一匹小馬駒,高興得拉著傑璋的手就向馬棚跑去。米康氏趕緊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