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立馬就哭出了聲,這次是哭得真傷心呀。
老爺子一邊哭一邊說,我曹家祖祖輩輩都在倉西縣,我在曹家老院生,在曹家老院長,那是我土生土長的地方呀!嗚嗚嗚!京城再好,也沒有我的老家好呀!嗚嗚嗚!爹娘傳給我的東西我沒有守住,我對不起爹娘呀!嗚嗚嗚!
老爺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哭著,那樣子著實令人心痛不已。
大娘站起身來,走到老爺子身後,不停的摩挲著老爺子的後背表示安慰。
老爺子喘喘氣,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繼續哭,一把火將我的老家燒沒了,我兒時那些小夥伴再也見不著了,我的棺材板也沒有了,我的棺材板呀...。
林月一聽老爺子哭著喊棺材板,驀然想起在倉西縣曹家大院確實存放著一口黑漆棺材。她剛嫁到曹家不久,無意中看見了那棺材,嚇得她頭皮發麻,好端端的家裏怎麽會放著一口棺材?後來她知道了,老爺子不滿四十歲那年生了一場病,他就給自己置辦了這口棺材,這個時代的人認為,提前為自己準備棺材,既可以添壽,還可以衝喜,所以活人的棺材就叫喜棺。
誰敢說自己長生不老不死呢?有能力在自己死之前將棺材和壽衣置辦好,那是對自己最圓滿的安排,所以,人們並不對棺材和壽衣忌諱。
老爺子為自己置辦棺材是舍得花錢的,民間最好的棺木是檀香木,但檀香木很難買到,老爺子就給自己做了一口楠木棺材,楠木棺材價格也不便宜,因為一般人家用的都是柏木或杉木,老爺子死後有楠木棺材,他很滿意也很知足,不僅如此,老爺子還給自己死後的穿戴按照春夏秋冬各做了幾套壽衣鞋帽,這些壽衣鞋帽都用一個大布包包裹著,存放在楠木棺材裏,每年給棺材上油漆前,檢查一下壽衣鞋帽保存情況。
沒想到,被老爺子視為最終歸宿的棺材和壽衣都在那把大火中被燒毀了,老爺子平日沒說,今天喝高了酒,就痛心疾首,為自己迴不去的老家,被燒毀的棺材壽衣大哭,當然,老爺子的哭,還有為自己老娘被踢出曹家祠堂的那份羞辱。
林月沒想到這個時代的人會對自己的棺材壽衣如此上心,對自己在宗族的榮辱如此看重,她不禁為老爺子的傷心深感同情。
林月原本就在考慮怎麽安頓老爺子大娘和曹家文,現在聽了老爺子的哭訴,就決定為老爺子重建曹家大院,重新打造棺材,重新為他縫製四季壽衣。
不過,棺材怎麽隻有一副?大娘的棺材呢?老爺子怎麽沒有給大娘也製作一副棺材準備壽衣呢?
林月看看大娘,大娘正在心疼的為老爺子摩挲著後背,大娘是老爺子的結發娘子,老爺子準備棺材不是也應該給結發娘子一起準備的嗎?老爺子死了,有現成的棺材壽衣,大娘死了,她隻能臨時去買棺材做壽衣,這公平嗎?
不管大娘對自己怎麽不好,但自己嫁到曹家後,大娘對自己雖然總是橫挑鼻子豎挑眼的,甚至唆使曹家文休了自己,但林月並不計較她,大娘是這個時代的人,沒有讀過書,滿腦子男尊女卑無後為大傳宗接代之類的東西,俗話說,沒文化很可怕,大娘沒文化,但林月不怪大娘,林月高風亮節,隻能怪這個時代的愚昧。
所以,林月決定也要為大娘準備一副棺材和壽衣。
林月輕輕歎口氣,如果老爺子和大娘不發生猝死,她一定會比老爺子和大娘先死,自己死之前,給他們兩個老人準備好迴鄉的房子和棺材壽衣,將他們安頓好了,就算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曾經做過他們的兒媳婦送的禮物吧!
大家見老爺子確實喝高了,擔心他傷著了身子,都勸他不能再喝了,大娘和小娘一左一右扶著老爺子迴屋睡覺去了。
老爺子走了,家仆們收拾了桌子,端上守歲的茶水瓜果花生瓜子之類的零食小吃,坐在明亮的沼氣燈下守歲。
守歲是中國除夕夜的習俗,守歲的人要待子時過了才能睡覺。
曹家武坐了一會兒,見老爺子走了,他喝高了,原本也是坐不住的,現在守不守歲的他也不在乎了,一聲不響踉踉蹌蹌迴屋去了。
兩個男人一走,屋裏就隻剩了兩個未成年的小男人和幾個女人,曹家文不屑於和女人們待在一起,獨自迴到書房孜孜不倦看書去了。
幾個女人麵麵相覷,大娘借照顧老爺子走了,曹薑氏借照顧曹家武也走了,林月見今天晚上的守歲守不成了,也拉著傑璋的手迴到了後院。
家仆們還沒吃飯呢,大家收拾好東西,聚在側院吃團年飯去了。
林月獨自坐在屋裏,屋裏點著一盞六連燈,房間裏不說亮如白晝,也比其他房間亮堂很多。
今天的除夕夜比任何哪年都寂寞,都鬧心,林月迴想著曹家武講的種種事情,耳邊總是迴響著老爺子哭訴的聲音,一個黑影從牆角悄無聲息的跑過,林月知道那是家裏養的貓,林月家裏養了三隻貓,不養貓肯定不行,老鼠太多,雖然這些貓抓老鼠很敬業,但仍然有東西被老鼠咬壞。
林月不放心的環顧一下四周,眼睛卻看見一個籃子放在櫃頂,這個籃子是誰的?籃子裏裝著什麽東西?籃子裏的東西會不會被老鼠咬壞?林月對這個籃子已經沒有了印象,好奇心又湧上心頭。
搬來一張凳子,踩著凳子將櫃頂上的籃子拿了下來,拿下來一看,恍然大悟,這是曹家文被關進大牢以後,薑祖飛認為曹家文不可能再迴禮部,所以,薑祖飛從曹家文的辦公室裏將他放在籃子裏的私人物品給林月送了來。當時大家都被曹家文入獄的事緊張而煩惱,無暇顧及翻看曹家文籃子裏的東西,蔣玉娘收拾房間的時候,擔心老鼠咬了籃子裏的東西,就將籃子隨意放在了櫃頂上。誰知一放就再沒人將它拿下來。
林月草草翻看了一下籃子裏的東西,無非是些筆墨紙硯,還有兩本書,一遝沒寫字的宣紙。
林月正待不看了,明天讓蔣玉娘給曹家文送去,卻赫然發現夾雜在筆墨紙硯裏一個大而厚實的信封,信封外麵用火漆封著口,還蓋著一枚鮮紅的印章。
林月拿起信封,認真看看火漆印章,既然是戶部給曹家文的一封公函!信封沒有被拆封的痕跡,曹家文是怎麽得到這個公函的?他為什麽沒有拆開看一看?
林月不知情,再說這也不重要,看看公函是什麽東西才重要。
林月趕緊拆開公函,原來是戶部關於皇上賞賜曹家文辦沼氣有功的書麵賞賜內容,這內容是傳聖旨的太監口頭上宣過的,但因為太監口音實在難懂,當時沒人聽懂太監的話。戶部事後發個公函,就是避免宣聖旨因口音問題產生歧義或聽不懂的問題,用文字表述才能準確無誤,既然是公函,公函裏的每個字都如同皇上聖旨。
皇上聖旨主要是兩項,一項是曹家文晉升五品員外郎,一項是將曹家文祖籍倉西縣曹家灣的八百畝官田賞賜給曹家文。曹家文任員外郎的事已經實現了,雖然他剛任職一兩年就被皇上褫奪,但曹家灣八百畝官田賞賜給了曹家文,這事卻因沒人拆看公函被延誤了。
林月想想,將筆墨紙硯之類的東西重新放進籃子,將籃子交給曹家文,將那份公函放進了自己的抽屜。
過年期間,曹家並沒有多少喜慶,老爺子病倒了,曹家武有些後悔昨天不該講那些話給老爺子聽,他也沒有更多喜悅的心情過年。
過了初五,曹家武決定迴倉西縣,家裏的事情很多也很鬧心,難道不迴去就能避開那些鬧心的事?
吃過早飯,老爺子強撐著身子挪到堂屋裏坐下,大兒子一家來一趟不容易,大兒子一家要走了,老爺子不能躺在床上與他們話別,起身坐著,表示一下送行罷了。
大娘卻一直在默默抹淚,大兒子小兒子都是大娘身上掉下來的肉,誰的日子過得不順心,大娘都很心疼。
林月來了,蔣玉娘跟在林月身後,蔣玉娘手裏捧著一個小小的包袱,她將包袱放在桌子上,然後低聲告訴曹傑真,說不遠處有個地方,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我可以帶曹傑真去吃去玩。
曹傑真一聽有這樣的好地方,不用蔣玉娘多費口舌,曹傑真就跟著蔣玉娘走了。
支開了曹傑真,林月打開包袱,拿出一個用紅綢包著的東西,對曹家武說,這是我給妮子的一百兩添箱,妮子出嫁的時候,我參加不了,這銀子為妮子添了箱,以後她需要的時候好用。
林月說完,就將紅綢包著的一封銀子遞給曹家武。
曹家武愣了愣,這個時候的一百兩銀子可以買兩萬斤大米了,兩萬斤呢?曹家武想都不敢想,林月用這麽多銀子為妮子添箱?
妮子也嚇得不輕,呆愣的看著林月。
林月笑笑,聽說妮子的婆家也不富裕,妮子的嫁妝有這些銀子墊底,興許日子會好過一點。
妮子捂住嘴哭了,哭得很傷心,她沒想到臨離開京城,能得到林月如此厚重的添箱禮,妮子噗通一聲向林月跪下,磕了一個響頭,泣不成聲,跪地不起,林月趕緊將她拉起,妮子才十六七歲,十六七歲的年紀在林月前世還隻是一個初中生,但這個時代的女子卻要嫁為人婦,林月心裏明白,小門小戶人家的婚配,其實是從苦難走向另一個苦難,其目的沒有享受人生一說,人們潛意識裏無非是結婚生子,延續香火,養兒防老,完成人類繁衍的需要而已。
林月不由得鼻頭一酸,眼眶不免也紅了一紅。曹家武不知道該怎麽表示感謝,手裏拿著銀子都在微微顫抖。
林月拿出另外一個用布包裹著的東西,解開包裹,裏麵露出兩錠銀子,每錠五十兩足銀,也是一百兩。
林月說,你們要走了,我沒有其他什麽東西好送的,送給你們一百兩銀子補貼家用。
曹薑氏一看,眼裏放光,又是一百兩呀!要知道,老爺子為自己留的養老金都隻有一百兩,那一百兩銀子,老爺子一直都像寶貝一樣守護著,現在林月一出手就是二百兩。曹薑氏迫不及待伸手來接,林月將手縮了縮,對曹薑氏說,給你們一百兩銀子我有個條件。
曹薑氏趕緊將伸出的手縮了迴去,曹家武和屋裏的人都懵逼了,條件?什麽條件?
林月含笑看看三妮,說你們將三妮留下來,讓她跟著我生活,以後她的婚嫁我自會給她安排,那樣你們就不用再考慮將她賣給別人做童養媳,以後也不用給她準備嫁妝了。
這是什麽條件?這是在救三妮脫離苦海,為她重塑人生,也是在為曹家武減輕負擔,這不是條件,這是林月在學雷鋒做好事呀!
曹家武和曹薑氏瞪大眼睛看著林月,他們有些不可置信,天底下還有為了替別人做好事作為條件的?賣了三妮做童養媳隻有二十兩銀子,還是分期付款的,現在林月給一百兩銀子補貼他們家用,關鍵是以後再也不用為三妮出嫁準備嫁妝,這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他們哪能不願意?
老爺子一邊哭一邊說,我曹家祖祖輩輩都在倉西縣,我在曹家老院生,在曹家老院長,那是我土生土長的地方呀!嗚嗚嗚!京城再好,也沒有我的老家好呀!嗚嗚嗚!爹娘傳給我的東西我沒有守住,我對不起爹娘呀!嗚嗚嗚!
老爺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哭著,那樣子著實令人心痛不已。
大娘站起身來,走到老爺子身後,不停的摩挲著老爺子的後背表示安慰。
老爺子喘喘氣,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繼續哭,一把火將我的老家燒沒了,我兒時那些小夥伴再也見不著了,我的棺材板也沒有了,我的棺材板呀...。
林月一聽老爺子哭著喊棺材板,驀然想起在倉西縣曹家大院確實存放著一口黑漆棺材。她剛嫁到曹家不久,無意中看見了那棺材,嚇得她頭皮發麻,好端端的家裏怎麽會放著一口棺材?後來她知道了,老爺子不滿四十歲那年生了一場病,他就給自己置辦了這口棺材,這個時代的人認為,提前為自己準備棺材,既可以添壽,還可以衝喜,所以活人的棺材就叫喜棺。
誰敢說自己長生不老不死呢?有能力在自己死之前將棺材和壽衣置辦好,那是對自己最圓滿的安排,所以,人們並不對棺材和壽衣忌諱。
老爺子為自己置辦棺材是舍得花錢的,民間最好的棺木是檀香木,但檀香木很難買到,老爺子就給自己做了一口楠木棺材,楠木棺材價格也不便宜,因為一般人家用的都是柏木或杉木,老爺子死後有楠木棺材,他很滿意也很知足,不僅如此,老爺子還給自己死後的穿戴按照春夏秋冬各做了幾套壽衣鞋帽,這些壽衣鞋帽都用一個大布包包裹著,存放在楠木棺材裏,每年給棺材上油漆前,檢查一下壽衣鞋帽保存情況。
沒想到,被老爺子視為最終歸宿的棺材和壽衣都在那把大火中被燒毀了,老爺子平日沒說,今天喝高了酒,就痛心疾首,為自己迴不去的老家,被燒毀的棺材壽衣大哭,當然,老爺子的哭,還有為自己老娘被踢出曹家祠堂的那份羞辱。
林月沒想到這個時代的人會對自己的棺材壽衣如此上心,對自己在宗族的榮辱如此看重,她不禁為老爺子的傷心深感同情。
林月原本就在考慮怎麽安頓老爺子大娘和曹家文,現在聽了老爺子的哭訴,就決定為老爺子重建曹家大院,重新打造棺材,重新為他縫製四季壽衣。
不過,棺材怎麽隻有一副?大娘的棺材呢?老爺子怎麽沒有給大娘也製作一副棺材準備壽衣呢?
林月看看大娘,大娘正在心疼的為老爺子摩挲著後背,大娘是老爺子的結發娘子,老爺子準備棺材不是也應該給結發娘子一起準備的嗎?老爺子死了,有現成的棺材壽衣,大娘死了,她隻能臨時去買棺材做壽衣,這公平嗎?
不管大娘對自己怎麽不好,但自己嫁到曹家後,大娘對自己雖然總是橫挑鼻子豎挑眼的,甚至唆使曹家文休了自己,但林月並不計較她,大娘是這個時代的人,沒有讀過書,滿腦子男尊女卑無後為大傳宗接代之類的東西,俗話說,沒文化很可怕,大娘沒文化,但林月不怪大娘,林月高風亮節,隻能怪這個時代的愚昧。
所以,林月決定也要為大娘準備一副棺材和壽衣。
林月輕輕歎口氣,如果老爺子和大娘不發生猝死,她一定會比老爺子和大娘先死,自己死之前,給他們兩個老人準備好迴鄉的房子和棺材壽衣,將他們安頓好了,就算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曾經做過他們的兒媳婦送的禮物吧!
大家見老爺子確實喝高了,擔心他傷著了身子,都勸他不能再喝了,大娘和小娘一左一右扶著老爺子迴屋睡覺去了。
老爺子走了,家仆們收拾了桌子,端上守歲的茶水瓜果花生瓜子之類的零食小吃,坐在明亮的沼氣燈下守歲。
守歲是中國除夕夜的習俗,守歲的人要待子時過了才能睡覺。
曹家武坐了一會兒,見老爺子走了,他喝高了,原本也是坐不住的,現在守不守歲的他也不在乎了,一聲不響踉踉蹌蹌迴屋去了。
兩個男人一走,屋裏就隻剩了兩個未成年的小男人和幾個女人,曹家文不屑於和女人們待在一起,獨自迴到書房孜孜不倦看書去了。
幾個女人麵麵相覷,大娘借照顧老爺子走了,曹薑氏借照顧曹家武也走了,林月見今天晚上的守歲守不成了,也拉著傑璋的手迴到了後院。
家仆們還沒吃飯呢,大家收拾好東西,聚在側院吃團年飯去了。
林月獨自坐在屋裏,屋裏點著一盞六連燈,房間裏不說亮如白晝,也比其他房間亮堂很多。
今天的除夕夜比任何哪年都寂寞,都鬧心,林月迴想著曹家武講的種種事情,耳邊總是迴響著老爺子哭訴的聲音,一個黑影從牆角悄無聲息的跑過,林月知道那是家裏養的貓,林月家裏養了三隻貓,不養貓肯定不行,老鼠太多,雖然這些貓抓老鼠很敬業,但仍然有東西被老鼠咬壞。
林月不放心的環顧一下四周,眼睛卻看見一個籃子放在櫃頂,這個籃子是誰的?籃子裏裝著什麽東西?籃子裏的東西會不會被老鼠咬壞?林月對這個籃子已經沒有了印象,好奇心又湧上心頭。
搬來一張凳子,踩著凳子將櫃頂上的籃子拿了下來,拿下來一看,恍然大悟,這是曹家文被關進大牢以後,薑祖飛認為曹家文不可能再迴禮部,所以,薑祖飛從曹家文的辦公室裏將他放在籃子裏的私人物品給林月送了來。當時大家都被曹家文入獄的事緊張而煩惱,無暇顧及翻看曹家文籃子裏的東西,蔣玉娘收拾房間的時候,擔心老鼠咬了籃子裏的東西,就將籃子隨意放在了櫃頂上。誰知一放就再沒人將它拿下來。
林月草草翻看了一下籃子裏的東西,無非是些筆墨紙硯,還有兩本書,一遝沒寫字的宣紙。
林月正待不看了,明天讓蔣玉娘給曹家文送去,卻赫然發現夾雜在筆墨紙硯裏一個大而厚實的信封,信封外麵用火漆封著口,還蓋著一枚鮮紅的印章。
林月拿起信封,認真看看火漆印章,既然是戶部給曹家文的一封公函!信封沒有被拆封的痕跡,曹家文是怎麽得到這個公函的?他為什麽沒有拆開看一看?
林月不知情,再說這也不重要,看看公函是什麽東西才重要。
林月趕緊拆開公函,原來是戶部關於皇上賞賜曹家文辦沼氣有功的書麵賞賜內容,這內容是傳聖旨的太監口頭上宣過的,但因為太監口音實在難懂,當時沒人聽懂太監的話。戶部事後發個公函,就是避免宣聖旨因口音問題產生歧義或聽不懂的問題,用文字表述才能準確無誤,既然是公函,公函裏的每個字都如同皇上聖旨。
皇上聖旨主要是兩項,一項是曹家文晉升五品員外郎,一項是將曹家文祖籍倉西縣曹家灣的八百畝官田賞賜給曹家文。曹家文任員外郎的事已經實現了,雖然他剛任職一兩年就被皇上褫奪,但曹家灣八百畝官田賞賜給了曹家文,這事卻因沒人拆看公函被延誤了。
林月想想,將筆墨紙硯之類的東西重新放進籃子,將籃子交給曹家文,將那份公函放進了自己的抽屜。
過年期間,曹家並沒有多少喜慶,老爺子病倒了,曹家武有些後悔昨天不該講那些話給老爺子聽,他也沒有更多喜悅的心情過年。
過了初五,曹家武決定迴倉西縣,家裏的事情很多也很鬧心,難道不迴去就能避開那些鬧心的事?
吃過早飯,老爺子強撐著身子挪到堂屋裏坐下,大兒子一家來一趟不容易,大兒子一家要走了,老爺子不能躺在床上與他們話別,起身坐著,表示一下送行罷了。
大娘卻一直在默默抹淚,大兒子小兒子都是大娘身上掉下來的肉,誰的日子過得不順心,大娘都很心疼。
林月來了,蔣玉娘跟在林月身後,蔣玉娘手裏捧著一個小小的包袱,她將包袱放在桌子上,然後低聲告訴曹傑真,說不遠處有個地方,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我可以帶曹傑真去吃去玩。
曹傑真一聽有這樣的好地方,不用蔣玉娘多費口舌,曹傑真就跟著蔣玉娘走了。
支開了曹傑真,林月打開包袱,拿出一個用紅綢包著的東西,對曹家武說,這是我給妮子的一百兩添箱,妮子出嫁的時候,我參加不了,這銀子為妮子添了箱,以後她需要的時候好用。
林月說完,就將紅綢包著的一封銀子遞給曹家武。
曹家武愣了愣,這個時候的一百兩銀子可以買兩萬斤大米了,兩萬斤呢?曹家武想都不敢想,林月用這麽多銀子為妮子添箱?
妮子也嚇得不輕,呆愣的看著林月。
林月笑笑,聽說妮子的婆家也不富裕,妮子的嫁妝有這些銀子墊底,興許日子會好過一點。
妮子捂住嘴哭了,哭得很傷心,她沒想到臨離開京城,能得到林月如此厚重的添箱禮,妮子噗通一聲向林月跪下,磕了一個響頭,泣不成聲,跪地不起,林月趕緊將她拉起,妮子才十六七歲,十六七歲的年紀在林月前世還隻是一個初中生,但這個時代的女子卻要嫁為人婦,林月心裏明白,小門小戶人家的婚配,其實是從苦難走向另一個苦難,其目的沒有享受人生一說,人們潛意識裏無非是結婚生子,延續香火,養兒防老,完成人類繁衍的需要而已。
林月不由得鼻頭一酸,眼眶不免也紅了一紅。曹家武不知道該怎麽表示感謝,手裏拿著銀子都在微微顫抖。
林月拿出另外一個用布包裹著的東西,解開包裹,裏麵露出兩錠銀子,每錠五十兩足銀,也是一百兩。
林月說,你們要走了,我沒有其他什麽東西好送的,送給你們一百兩銀子補貼家用。
曹薑氏一看,眼裏放光,又是一百兩呀!要知道,老爺子為自己留的養老金都隻有一百兩,那一百兩銀子,老爺子一直都像寶貝一樣守護著,現在林月一出手就是二百兩。曹薑氏迫不及待伸手來接,林月將手縮了縮,對曹薑氏說,給你們一百兩銀子我有個條件。
曹薑氏趕緊將伸出的手縮了迴去,曹家武和屋裏的人都懵逼了,條件?什麽條件?
林月含笑看看三妮,說你們將三妮留下來,讓她跟著我生活,以後她的婚嫁我自會給她安排,那樣你們就不用再考慮將她賣給別人做童養媳,以後也不用給她準備嫁妝了。
這是什麽條件?這是在救三妮脫離苦海,為她重塑人生,也是在為曹家武減輕負擔,這不是條件,這是林月在學雷鋒做好事呀!
曹家武和曹薑氏瞪大眼睛看著林月,他們有些不可置信,天底下還有為了替別人做好事作為條件的?賣了三妮做童養媳隻有二十兩銀子,還是分期付款的,現在林月給一百兩銀子補貼他們家用,關鍵是以後再也不用為三妮出嫁準備嫁妝,這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他們哪能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