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座宅院就叫劉家大院,是劉家村的大地主劉老財的,劉老財世世代代耕種經商,家底殷實,子孫後代也很爭氣,有做官的,讀書考中舉人的,也有經商發家的。


    到了劉老財這一輩,家底更加殷實,人丁興旺,成為遠近聞名的大財主。


    劉老財的長子名叫劉繼強,中過舉人,經過商,是一個精明強悍文武兼備的精英人才,也是劉家的興旺之星。


    不是讀萬卷書不如走萬裏路嗎?劉繼強一邊讀書一邊走路還一邊經商,走南闖北,閱曆豐富,自然就與常人不一般。


    沒想到,精明強悍文武兼備的精英人才劉繼強,卻鬼迷心竅,當他走到到湖北的時候,正是李自成造反最輝煌的時期,一戰斬首四萬明軍,殺死孫傳庭,占領陝西省.......。


    就是這個時候,劉繼強被李自成的部隊攔路搶劫,部隊將領見劉繼強相貌堂堂,不是一般人物,就將他綁了見李自成,李自成非常需要能員幹將,也不知道給劉繼強灌了什麽迷魂湯,劉繼強就當了李自成的軍師,鐵了心跟隨李自成打天下。


    由於劉繼強中過舉人,又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劉繼強很快成為李自成麾下一員信得過的幹將。


    不久,李自成的部隊打入京城,因為劉家大院位於京城郊外,再加上劉繼強是劉家大院的長子,劉家大院就成為李自成的一個駐軍地,劉老財這才知道,長子成為了李自成麾下一員大將。


    劉老財痛心疾首,要將長子趕出家門,但這個時候的劉繼強哪裏是老爹趕得出門的人,劉老財和娘子小妾等一幹人等,反而全都被李自成的軍隊軟禁在家。


    當年劉元賀家的祖宅距劉家大院不遠,他老爹就看見劉家大院兵丁將帥進進出出,荷槍實彈,戒備森嚴的場麵。


    但好景不長,李自成入住北京才一個多月就倉皇逃離京城,撤出京城的前一天晚上,劉家大院內不知道發生了內訌還是被另外的勢力攻打,夜深人靜之時,大院裏傳出的喊打喊殺聲如同人間地獄,嚇得劉元賀老爹全家一夜不敢睡覺。


    天亮以後,周邊的村民戰戰兢兢到劉家大院查看,隻見大院裏屍橫遍地,血流成河,沒有一個活口。後來,還是村民在裏長的帶領下,掩埋了院裏的人,自此,沒人敢再走進這座大院,附近村民經常聽見大院裏傳出廝打怒罵哀嚎聲,村民都陸陸續續搬到遠離劉家大院的地方重新建房,劉元賀的爹也是那個時期拆了祖宅,在現在的地方重新建了房子。


    劉家大院荒廢了,清軍入住北京後,因為劉繼強是李自成的軍師,就將劉家大院沒收,這山這地這院都成為皇家地產。


    林月恍然大悟,原來這麽貧瘠的地,這麽不起眼的宅院,成為皇家地產是有原因的。李自成的功過是非不去評判,但當年烽火連天,民眾的苦日子可想而知。劉家大院發生如此慘烈的故事,亦是當年很多家族的遭遇。


    林月不禁再看看貓頭山,看著看著,腦海裏突然閃現出一個畫麵,十幾個考古工作者,正在從一個洞裏向外搬出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箱籠,打開箱籠,箱籠裏裝滿各種金珠翡翠,奇珍異寶。


    林月突然想起,這不是自己在前世曾經看過的一則新聞聯播節目嗎?當年自己在搜尋電視節目的時候,偶然看見北京電視台正在播的這則新聞,說的是北京高鐵測繪隊在鑽探一處名叫貓頭山的地表時,發現地下埋藏著很多珠寶玉器,將這些寶貝從地下挖掘出來,估價好幾千萬元。


    專家分析,這些珠寶玉器,是當年李自成倉皇撤離北京,來不及帶走的寶貝!這些寶貝,是李自成所有寶貝中的一部分,這一部分就埋在了一個名叫貓頭山的山腳下。


    林月瞪大眼睛看著眼前的貓頭山,迴憶著前世在電視裏見過的畫麵,對,就是這座山,一模一樣,現在的時間距林月前世還有大約三百年,三百年的人已經經過了好幾代,但人是物非,這山卻沒變,山上那塊像貓頭的巨石還在。


    林月突然明白過來,李自成撤離北京那晚,村民聽見劉家大院傳出的廝殺打鬥哀嚎聲,應該是李自成的手下在殺人滅口,在藏匿寶貝!不然,第二天村民們收拾屍體,為什麽沒有發現一個活口?


    看著眼前廢棄的劉家大院和荒廢的土地,林月心裏激動起來,一定要將劉家大院和貓頭山據為己有,將埋在貓頭山下的珠寶玉器據為己有。


    林月美滋滋想著,自己為這個時代做了那麽多事,但沒有體驗過當盜墓賊是什麽感受?有幸做一次盜墓賊,隻當做一次刺激性遊戲?


    貓頭山的珠寶被我拿走了,再過三百年,北京高鐵測繪鑽探隊隻是鑽探不出這些珠寶而已。但鑽探隊終歸是要在貓頭山鑽探的,到時鑽探不出珠寶,會鑽探出什麽東西?


    林月若有所悟般的思考著。


    林月很想到貓頭山下去看看,但貓頭山距這裏還有段距離,再說,這個時候去看,能看見什麽?荒蕪的土地?廢棄的院落?估計什麽都看不見。不過,現在不去看也沒有什麽打緊的,因為三百年後,這裏才會被鑽探隊發現,這個期間埋在山下的寶貝肯定是安全的,林月嘴角浮起笑容,不著急,慢慢來,是我的怎麽都跑不掉。


    現在劉家村的七百畝地要開發,就需要有房地產開發的人才,誰來負責房地產開發?林月自然就想起滿堂彩,滿天星父子,將小區開發交給他們來做,這真是無巧不成書的安排。


    林月叫來滿堂彩父子倆,將自己的意圖告訴了他們,滿堂彩父子倆是專做房屋建築的,林月講的意圖,兩人一聽都明白。


    滿堂彩讚不絕口,那塊地,無論從地理位置,交通條件,還是地質地貌,都非常適合建房,那地開發成住宅小區,比用來種糧食得到的收益,不知道強過多少倍。


    林月進一步講了小區開發的規劃要求,比如確定坐標以後,將正中間的位置建一座花台,花台裏以後要移植一株已經嫁接好的玉蘭樹,麵向街麵的,要全部建成經商的鋪麵,鋪麵後麵才用於住宅的房舍,雖然這個時代的商業並不發達,但有了鋪麵就有了商業發展的條件,而且成片修建前商後院的結構,才會方便業主經商和住宿,商業才有規模效應.....。林月腦子裏想的是建一座集商業與住宅相結合的新城。


    滿堂彩連連點頭,非常讚同林月超前的規劃眼光。但滿堂彩不知道的是,林月規劃小區建設的眼光,不是一般的超前,是超越了幾百年的超前。


    這個時代的房子,因為技術和設備的落後,建的房子絕大多數都是平房,最多有兩三層的就算高樓了。好在地多人少,不擔心沒有土地。在宅院的結構方麵,林月要求以三合院,四合院為主,有一進的院,也有兩進的院,最多三進的院,這樣可以滿足不同需求的人購買。這些要求和規劃,對於滿堂彩父子倆來說,都是輕車熟路,響鼓不用重錘,林月一點到他們就明白。


    但也有很多令父子倆不甚明白的地方,比如先要鋪設足夠大的管網,用於排水;每戶都要有獨立的廁所,將尿桶改為坐便;還有每戶要有洗澡間,洗澡間要安裝淋浴和盆浴等等。


    林月連小區的名字都想好了,名叫玉蘭苑。因為她要將那棵已經嫁接好,開著各種顏色玉蘭花的樹移栽到小區來,以嫁接的玉蘭樹做噱頭,促銷。


    滿堂彩父子倆開始規劃,設計,招工,準備原材料.....,林月相信,不久,大清國京城的劉家村位置,就會出現第一個商業開發的小區。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過年了。


    今年曹家文的大哥曹家武一家人到京城與爹娘一起過年。院裏的空房很多,大娘安排人收拾了幾間屋子,將大兒子一家安頓下來。有兩年多沒見到曹家武一家人了,林月對他們的到來也是歡迎的。


    自曹家老院子失火以後,曹家武的家境大不如前,房子被燒了,需要建房,雖然曹家地基是足夠的,地基足夠但曹家武的錢不夠,後來他變賣了曹家大酒樓,在曹家老院子地基上建了一排平房,地基隻用了一半,另外的一半,曹家武尋思著,待自己以後有錢了,曹傑真也長大了,就在餘下的地基上為兒子建一排房子為他娶妻,那時兩排房子相對,合攏來仍然是一個完整的宅院。


    曹家武雖然還做著一點小買賣,但主業卻是務農,好在分家的時候,曹家武得到曹家灣的祖業田地,靠著自己耕種倒也不愁吃穿,隻是經濟拮據,沒有現銀。


    林月看看曹家武,才兩年多沒見麵,曹家武從一個穿著長衫小有成就的商人,變成一個地地道道的農人,臉上的皺紋深了很多,皮膚也黑了很多,這些不僅是歲月打磨後的痕跡,更是生活艱辛留下的滄桑。


    曹傑璋和曹傑真兩兄弟也見麵了,曹傑真比傑璋大三歲,但曹傑真的親爹娘個子都不高,所以,曹傑真看起來既然與當弟弟的傑璋一般高。


    林月看見了曹家武的幾個女兒,大女兒叫什麽名字她已經不記得了,因為曹家的人都是不叫女兒名字的,她隻知道曹家管這個大女兒叫妮子,妮子是大李妾生的,現在的妮子已經及笄兩年,因為家裏失火,突遭噩運,原本已經定親的人家也退了親,最近新定了一戶人家,新年一過,妮子就要嫁人。


    林月問曹薑氏,妮子夫家好嗎?


    曹薑氏心裏有些淒淒然,說妮子夫家姓康,是康家灣的一個農戶,家裏有幾十畝薄田,農忙時,也在地主家打打短工掙點小錢。


    曹薑氏輕輕歎口氣,妮子嫁過去,估計也隻是勞累的命。


    曹薑氏再看看陪在大娘身邊坐著的妮子,又自我安慰,好在嫁過去不是做妾,是做娘子。


    曹薑氏說完,向林月勉強笑笑,也是哈,這個年代講究的是門當戶對,小門小戶的曹家武的女兒,而且是個庶出的女兒,能嫁為人妻就很不錯了,哪裏有挑挑揀揀的條件。


    林月也隻好向曹薑氏笑笑。


    妮子已經十七歲了,現在到京城的祖父祖母家過年,居然沒有一件新棉襖,今天穿的,還是一件打了補丁的棉袍,麵色和表情也不似十六七歲豆蔻年華應該有的模樣,看來,妮子的生活不會與幸福有緣。


    妮子的親娘大李妾沒來,大李妾是妾,不能作為家人到京城與曹家人團聚。


    林月再看看其他兩個小姑娘,大點的那個叫二妮,最小的那個小姑娘叫三妮。


    二妮也是大李妾生的,就因為大李妾生了兩個女兒沒生兒子,曹家武才迫不及待又納了小李妾,沒想到小李妾仍然生的一個女兒,再後來就抱養了曹家族長曹軾的孫子,曹軾的兒子多,孫子也多,將自家孫子抱養給曹家武的時候,曹家的家底還是很不錯的,其實曹軾心裏打的那個小九九是人都知道。


    三妮比她兩個姐姐的境況更慘,兩個姐姐的親娘大李妾還在,雖然是妾,但有親娘在身邊,明裏暗裏多多少少都還有人護著,三妮的親娘是小李妾,曹家宅院失火,曹薑氏將失火責任算在小李妾頭上,先是要把小李妾賣了,但沒人買,曹薑氏就將她趕出了家門,不久小李妾凍餓而死,連屍體都沒人收拾。


    所以,曹薑氏看著三妮就很不順眼,觸人黴頭女人生的孩子,除了繼續觸人黴頭還能怎樣?可憐的三妮在家裏的地位甚至連豬狗都不如,養頭豬能殺了吃肉,養條狗能看家護院,養這個倒黴催的女兒有什麽用?長大了還要倒貼嫁妝出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離經叛道小穿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丁貓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丁貓兒並收藏離經叛道小穿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