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黃台吉十分焦慮,大臣們和各地報來的折子,越來越集中在旱災和蝗災兩個問題上,山東旱災告急,河南旱災草蜢災告急,山西草蜢災告急,四川草蜢災旱災告急...,八百裏加急,六百裏加急....,折子像雪片一樣從四麵八方飛到黃台吉禦案上。
堆積如山的折子,像一座座大山壓在黃台吉心頭。
今天早朝,黃台吉給出的議題是如何治理草蜢災。隻見大臣們整整齊齊垂手站立在乾清宮內,黃台吉則威嚴的坐在龍椅上,看著滿朝文武官員。
戶部車克已經將各地災情做了通報,黃台吉也早就給大臣們出了今天廷議內容,現在期待著大臣們提出抗旱治草蜢良策,但官員們除了默立還是默立,很少有人長篇大論發表意見。
豪格是到過滅草蜢一線的,他打著滅草蜢的幌子在幾個地方轉了轉,他出宮滅草蜢,原本就是假裝的,再說,滅蟲子而已,哪有戰場殺敵那麽困難,他哪裏知道怎麽滅草蜢才是最有效的辦法。豪格向父皇稟報各地滅草蜢情況的時候,也是廢話連篇,提不出實質性的建議意見。
其實大臣們都清楚,豪格提不出實質性建議,也不能完全怪他不用心,當前麵臨的兩大災害,旱災是沒辦法抵抗的,天不下雨娘要嫁人,這是人類無法阻擋的事情。人工降雨?沒聽說過,挖井?杯水車薪!唯一的辦法隻能請黃台吉發罪己詔祈雨,但這條建議已經被大臣們提過多次,再提就是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
至於滅草蜢?草蜢到底是神還是蟲,連這樣的認知都沒能統一,有的說,草蜢是老天爺派來的天兵天將,不能滅!有的說,草蜢就是危害人類的害蟲,滅了它才能免除後患。但怎麽滅?卻又無人拿出行之有效的良策。有的官員看過《治蝗疏》,按照書裏的意思說了幾條建議,但黃台吉也是看過《治蝗疏》的,對他們提出的建議隻能不置可否。
黃台吉用威嚴的眼神瞪著殿下站立的大臣們,心裏更加焦慮,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朝廷養了這麽多官員,需要的時候怎麽一個都不中用呢?抗不了旱,滅不了草蜢,賑災怎能解決根本問題?大家對災情如導火索的嚴重性都很清楚,眼看導火索即將被點燃卻找不到滅火器,黃台吉心急如焚,所有官員也是心急如焚的。
用什麽詞形容現在的場麵,束手無策?對,現在乾清宮一遍死寂,就是束手無策。
大殿裏落針可聞,偏偏這個時候殿外傳來兵士們的曆喝聲,站住!幹什麽的?
所有大臣全都轉身看向殿外,是誰吃了雄心豹子膽,居然敢闖乾清宮?
黃台吉看看李公公,示意他去看看。不一會兒,李公公迴來向黃台吉稟報,九皇子求見。
黃台吉皺眉,他來幹什麽?李公公呈上一份奏折,黃台吉展開一看,奏折的標題寫著“治草蜢十策”。這正是令黃台吉焦頭爛額的事情,黃台吉粗略的看看奏章,趕緊大喊一聲,宣,宣福臨覲見!
福臨正在殿外等候,根本用不著李公公傳旨,徑直走進殿堂。
福臨無職無權,隻是一個皇子,沒封號的皇子是不用參加早朝的,除非皇上有特別要求,今天皇上並沒有要求福臨參加早朝,他卻主動來了,還給父皇上了一道折子,折子內容恰巧是父皇最希望得到的東西。
黃台吉看著進殿的九皇子,自從他掉進護城河被救以後,現在的九皇子與落水前的九皇子判若兩人,不再玩鳥了,不再聽戲了,還練武了,雖然練的是鉞,鉞也是十八般武器中的一器,是能上台麵的,而且對父皇和皇額娘特別孝順了,不僅請父皇到香格裏拉酒店吃飯,還為父皇患病找藥親自試藥,所以,現在看見福臨,感到福臨的形象高大成熟了許多。
不過,黃台吉看著進殿的福臨,又皺起了眉頭,你進來就進來吧,怎麽還提著一個大大的食盒?食盒是裝食物的,食盒不是應該給你皇額娘送去嗎?怎麽提到乾清宮來了?
群臣聽見皇上宣九皇子進殿,話音一落,九皇子就提著一個沉重的食盒進來了,群臣全都瞪大眼睛盯著福臨看。皇上宣無官無職的皇子進議事大殿,很不尋常!進議事大殿的皇子,居然還提了一個大大的食盒進來?更不尋常!
福臨放下食盒,向父皇施禮,兒子見過父皇!
福臨不能自稱兒臣,因為他隻是兒並不是臣。福臨說,皇兒為滅草蜢擬了一份折子,請父皇審閱。黃台吉剛才已經粗略看過折子了,根本不相信“治草蜢十策”是福臨寫的,就皺眉問,那折子是你寫的?
福臨點頭,說我昨天晚上寫到雞都叫了才寫完。
黃台吉再低頭看看折子字跡,認定是九皇子寫的,因為隻有九皇子的字才會寫得這麽難看。
黃台吉又問,這十項對策都是你提出的建議?
福臨又點點頭說,是的。黃台吉根本不相信福臨突然會如此睿智,就將折子裏提到的十項對策挑了兩項,讓福臨解釋,皇上邊聽邊點頭,沒錯,福臨解釋得非常完美,這個折子真的是福臨寫的!
隻聽福臨說,現在災情很嚴重,我關注災情很久了,昨天寫了奏折,就趕緊送來。
黃台吉聽說福臨關注災情很久了,心裏對福臨就有些欣慰,福臨開始憂國憂民了,這才是朕的皇子呢!
黃台吉問,你關注了些什麽?
福臨說,我知道旱災澇災和草蜢災是我大清國的三大自然災害,從春秋戰國時期到現在經曆了兩千六百多年,有記載的草蜢災就發生過八百多次!平均兩三年就要發生一次。草蜢災發生,不僅糧食作物會被草蜢一掃而空,連野草樹葉也不給老百姓留下。草蜢沒有吃的,能把牛馬羊豬身上的毛當食物吃。
還有,莊稼都被草蜢吃了,人就沒有吃的,一旦發生草蜢災,那肯定是大饑荒,大量百姓就會活活餓死,所以,草蜢災就是恐怖的大瘟疫。
黃台吉和大臣們聽著福臨侃侃而談的話全都愕然。草蜢對人類的危害,黃台吉和大臣們都是知道的,但兩千六百多年發生過八百多次蝗災?福臨是怎麽知道的,難道他親自數過?
福臨繼續說,不僅草蜢災會導致大饑荒,而且當饑民處於生死邊緣的時候,他們不會坐以待斃,如果我們救災不力,饑民很容易發生騷亂或造反。
福臨說,因草蜢災導致百姓造反的事例很多,比如王莽統治時期,鬧草蜢災那年,綠林農民起義軍就殺入長安,讓王莽腦袋搬了家。所以,草蜢災嚴重威脅社會秩序,也威脅到皇權的穩固。
黃台吉瞪大眼睛看著福臨,王莽腦袋搬家,是因為草蜢災導致的農民起義?這個太驚悚了,黃台吉感到自己的後脖頸涼颼颼的。
不過,福臨話鋒一轉,唐朝貞觀年間,京城不是鬧過一次嚴重的草蜢災嗎?唐太宗視察災情的時候,當著大臣和百姓們的麵,抓起幾隻草蜢就塞進嘴裏,說草蜢你不要吃百姓的糧食,你要吃,就吃朕的心吧,唐太宗的先進事跡感動著老百姓,傳為佳話。所以,唐太宗是第一個吃草蜢的皇帝,也是第一個滅草蜢決心的皇帝....。
黃台吉一聽,更加感到不可思議,他以前從來沒聽人說過唐太宗吃草蜢的先進事跡,唐太宗不是將草蜢做熟了吃,而是吃活的草蜢!唐太宗活吃草蜢的故事,不僅黃台吉沒聽人說過,就是大臣們也懵逼得很,他們更沒聽說過。
黃台吉疑惑的問福臨,這些事你怎麽知道的?
這些事當然是林月說給福臨聽的,現在福臨鸚鵡學舌而已,但福臨不能說是林月說的,打死也不能說!
福臨想想,就說,我這段時間一直在關注災情,聽見很多民眾在討論災情中的事,就注意聽他們說話,這些話都是聽路人甲乙丙丁說的。
黃台吉頷首,他沒辦法去聽路人議論,福臨關注災情,用心聽路人說話,這種虛心而用心的態度值得點讚。
福臨不敢說是看書看到的,萬一父皇較真,問他是在哪本書裏看見的,福臨拿不出書,豈不是犯了欺君之罪。所以,將路人的話作為依據,雖然勉為其難,但隻要說的內容沒有大問題,父皇是不會追究其來源的。再說,路人說的話沒法追究。
既然福臨對滅草蜢如此上心,黃台吉就趕緊認真看福臨上的折子,這次是字字句句,字斟句酌的看。
看完折子,黃台吉震撼,居然有如此完美的滅草蜢對策!一條龍?不,黃台吉本身就是一條龍,十項對策不僅獨創一格,別出心裁,而且項項都是奇思妙想,完美至極!
黃台吉一巴掌重重拍在禦案上,震得禦案邊一隻毛筆蹦到地上,李公公趕緊撿起毛筆。群臣呆若木雞般的看著黃台吉看折子,見他看了一遍看二遍,心裏都忐忑不安,他們看不見折子,不知道折子上的內容,卻猛然聽見嘭的一聲響,皇上拍禦案了!
隨著響聲,所有官員全都條件反射般的跪下。福臨的折子使龍顏大怒了嗎?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些池魚全都匍匐在地,不敢喘氣。
豪格見群臣全都跪下了,也隨群臣跪了下去,心裏責怪福臨,沒事來上什麽折子?這不是找死嗎?
福臨沒有參加過早朝,沒見過早朝時群臣唇槍舌戰的場麵和父皇震怒後要人命的結局,所以對父皇反常的行為沒有那麽敏感。
黃台吉抬起頭,見群臣在殿下黑壓壓的跪了一地,隻有福臨一個人傻乎乎的站著,黃台吉愣了一下,趕緊說平身,豪格和群臣這才站起身來。
黃台吉讓李公公將折子內容讀給群臣聽。
群臣們聽得很認真,聽完都目瞪口呆,沒有哪個大臣寫折子會有如此寫法,不僅對策條條在理,而且很多內容和用詞用句聞所未聞。
這奏折真是九皇子寫的?幾乎沒人相信,這麽完美和用詞用句古怪的折子,會是那個提籠架鳥聽戲揉核桃的九皇子寫的?
堆積如山的折子,像一座座大山壓在黃台吉心頭。
今天早朝,黃台吉給出的議題是如何治理草蜢災。隻見大臣們整整齊齊垂手站立在乾清宮內,黃台吉則威嚴的坐在龍椅上,看著滿朝文武官員。
戶部車克已經將各地災情做了通報,黃台吉也早就給大臣們出了今天廷議內容,現在期待著大臣們提出抗旱治草蜢良策,但官員們除了默立還是默立,很少有人長篇大論發表意見。
豪格是到過滅草蜢一線的,他打著滅草蜢的幌子在幾個地方轉了轉,他出宮滅草蜢,原本就是假裝的,再說,滅蟲子而已,哪有戰場殺敵那麽困難,他哪裏知道怎麽滅草蜢才是最有效的辦法。豪格向父皇稟報各地滅草蜢情況的時候,也是廢話連篇,提不出實質性的建議意見。
其實大臣們都清楚,豪格提不出實質性建議,也不能完全怪他不用心,當前麵臨的兩大災害,旱災是沒辦法抵抗的,天不下雨娘要嫁人,這是人類無法阻擋的事情。人工降雨?沒聽說過,挖井?杯水車薪!唯一的辦法隻能請黃台吉發罪己詔祈雨,但這條建議已經被大臣們提過多次,再提就是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
至於滅草蜢?草蜢到底是神還是蟲,連這樣的認知都沒能統一,有的說,草蜢是老天爺派來的天兵天將,不能滅!有的說,草蜢就是危害人類的害蟲,滅了它才能免除後患。但怎麽滅?卻又無人拿出行之有效的良策。有的官員看過《治蝗疏》,按照書裏的意思說了幾條建議,但黃台吉也是看過《治蝗疏》的,對他們提出的建議隻能不置可否。
黃台吉用威嚴的眼神瞪著殿下站立的大臣們,心裏更加焦慮,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朝廷養了這麽多官員,需要的時候怎麽一個都不中用呢?抗不了旱,滅不了草蜢,賑災怎能解決根本問題?大家對災情如導火索的嚴重性都很清楚,眼看導火索即將被點燃卻找不到滅火器,黃台吉心急如焚,所有官員也是心急如焚的。
用什麽詞形容現在的場麵,束手無策?對,現在乾清宮一遍死寂,就是束手無策。
大殿裏落針可聞,偏偏這個時候殿外傳來兵士們的曆喝聲,站住!幹什麽的?
所有大臣全都轉身看向殿外,是誰吃了雄心豹子膽,居然敢闖乾清宮?
黃台吉看看李公公,示意他去看看。不一會兒,李公公迴來向黃台吉稟報,九皇子求見。
黃台吉皺眉,他來幹什麽?李公公呈上一份奏折,黃台吉展開一看,奏折的標題寫著“治草蜢十策”。這正是令黃台吉焦頭爛額的事情,黃台吉粗略的看看奏章,趕緊大喊一聲,宣,宣福臨覲見!
福臨正在殿外等候,根本用不著李公公傳旨,徑直走進殿堂。
福臨無職無權,隻是一個皇子,沒封號的皇子是不用參加早朝的,除非皇上有特別要求,今天皇上並沒有要求福臨參加早朝,他卻主動來了,還給父皇上了一道折子,折子內容恰巧是父皇最希望得到的東西。
黃台吉看著進殿的九皇子,自從他掉進護城河被救以後,現在的九皇子與落水前的九皇子判若兩人,不再玩鳥了,不再聽戲了,還練武了,雖然練的是鉞,鉞也是十八般武器中的一器,是能上台麵的,而且對父皇和皇額娘特別孝順了,不僅請父皇到香格裏拉酒店吃飯,還為父皇患病找藥親自試藥,所以,現在看見福臨,感到福臨的形象高大成熟了許多。
不過,黃台吉看著進殿的福臨,又皺起了眉頭,你進來就進來吧,怎麽還提著一個大大的食盒?食盒是裝食物的,食盒不是應該給你皇額娘送去嗎?怎麽提到乾清宮來了?
群臣聽見皇上宣九皇子進殿,話音一落,九皇子就提著一個沉重的食盒進來了,群臣全都瞪大眼睛盯著福臨看。皇上宣無官無職的皇子進議事大殿,很不尋常!進議事大殿的皇子,居然還提了一個大大的食盒進來?更不尋常!
福臨放下食盒,向父皇施禮,兒子見過父皇!
福臨不能自稱兒臣,因為他隻是兒並不是臣。福臨說,皇兒為滅草蜢擬了一份折子,請父皇審閱。黃台吉剛才已經粗略看過折子了,根本不相信“治草蜢十策”是福臨寫的,就皺眉問,那折子是你寫的?
福臨點頭,說我昨天晚上寫到雞都叫了才寫完。
黃台吉再低頭看看折子字跡,認定是九皇子寫的,因為隻有九皇子的字才會寫得這麽難看。
黃台吉又問,這十項對策都是你提出的建議?
福臨又點點頭說,是的。黃台吉根本不相信福臨突然會如此睿智,就將折子裏提到的十項對策挑了兩項,讓福臨解釋,皇上邊聽邊點頭,沒錯,福臨解釋得非常完美,這個折子真的是福臨寫的!
隻聽福臨說,現在災情很嚴重,我關注災情很久了,昨天寫了奏折,就趕緊送來。
黃台吉聽說福臨關注災情很久了,心裏對福臨就有些欣慰,福臨開始憂國憂民了,這才是朕的皇子呢!
黃台吉問,你關注了些什麽?
福臨說,我知道旱災澇災和草蜢災是我大清國的三大自然災害,從春秋戰國時期到現在經曆了兩千六百多年,有記載的草蜢災就發生過八百多次!平均兩三年就要發生一次。草蜢災發生,不僅糧食作物會被草蜢一掃而空,連野草樹葉也不給老百姓留下。草蜢沒有吃的,能把牛馬羊豬身上的毛當食物吃。
還有,莊稼都被草蜢吃了,人就沒有吃的,一旦發生草蜢災,那肯定是大饑荒,大量百姓就會活活餓死,所以,草蜢災就是恐怖的大瘟疫。
黃台吉和大臣們聽著福臨侃侃而談的話全都愕然。草蜢對人類的危害,黃台吉和大臣們都是知道的,但兩千六百多年發生過八百多次蝗災?福臨是怎麽知道的,難道他親自數過?
福臨繼續說,不僅草蜢災會導致大饑荒,而且當饑民處於生死邊緣的時候,他們不會坐以待斃,如果我們救災不力,饑民很容易發生騷亂或造反。
福臨說,因草蜢災導致百姓造反的事例很多,比如王莽統治時期,鬧草蜢災那年,綠林農民起義軍就殺入長安,讓王莽腦袋搬了家。所以,草蜢災嚴重威脅社會秩序,也威脅到皇權的穩固。
黃台吉瞪大眼睛看著福臨,王莽腦袋搬家,是因為草蜢災導致的農民起義?這個太驚悚了,黃台吉感到自己的後脖頸涼颼颼的。
不過,福臨話鋒一轉,唐朝貞觀年間,京城不是鬧過一次嚴重的草蜢災嗎?唐太宗視察災情的時候,當著大臣和百姓們的麵,抓起幾隻草蜢就塞進嘴裏,說草蜢你不要吃百姓的糧食,你要吃,就吃朕的心吧,唐太宗的先進事跡感動著老百姓,傳為佳話。所以,唐太宗是第一個吃草蜢的皇帝,也是第一個滅草蜢決心的皇帝....。
黃台吉一聽,更加感到不可思議,他以前從來沒聽人說過唐太宗吃草蜢的先進事跡,唐太宗不是將草蜢做熟了吃,而是吃活的草蜢!唐太宗活吃草蜢的故事,不僅黃台吉沒聽人說過,就是大臣們也懵逼得很,他們更沒聽說過。
黃台吉疑惑的問福臨,這些事你怎麽知道的?
這些事當然是林月說給福臨聽的,現在福臨鸚鵡學舌而已,但福臨不能說是林月說的,打死也不能說!
福臨想想,就說,我這段時間一直在關注災情,聽見很多民眾在討論災情中的事,就注意聽他們說話,這些話都是聽路人甲乙丙丁說的。
黃台吉頷首,他沒辦法去聽路人議論,福臨關注災情,用心聽路人說話,這種虛心而用心的態度值得點讚。
福臨不敢說是看書看到的,萬一父皇較真,問他是在哪本書裏看見的,福臨拿不出書,豈不是犯了欺君之罪。所以,將路人的話作為依據,雖然勉為其難,但隻要說的內容沒有大問題,父皇是不會追究其來源的。再說,路人說的話沒法追究。
既然福臨對滅草蜢如此上心,黃台吉就趕緊認真看福臨上的折子,這次是字字句句,字斟句酌的看。
看完折子,黃台吉震撼,居然有如此完美的滅草蜢對策!一條龍?不,黃台吉本身就是一條龍,十項對策不僅獨創一格,別出心裁,而且項項都是奇思妙想,完美至極!
黃台吉一巴掌重重拍在禦案上,震得禦案邊一隻毛筆蹦到地上,李公公趕緊撿起毛筆。群臣呆若木雞般的看著黃台吉看折子,見他看了一遍看二遍,心裏都忐忑不安,他們看不見折子,不知道折子上的內容,卻猛然聽見嘭的一聲響,皇上拍禦案了!
隨著響聲,所有官員全都條件反射般的跪下。福臨的折子使龍顏大怒了嗎?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些池魚全都匍匐在地,不敢喘氣。
豪格見群臣全都跪下了,也隨群臣跪了下去,心裏責怪福臨,沒事來上什麽折子?這不是找死嗎?
福臨沒有參加過早朝,沒見過早朝時群臣唇槍舌戰的場麵和父皇震怒後要人命的結局,所以對父皇反常的行為沒有那麽敏感。
黃台吉抬起頭,見群臣在殿下黑壓壓的跪了一地,隻有福臨一個人傻乎乎的站著,黃台吉愣了一下,趕緊說平身,豪格和群臣這才站起身來。
黃台吉讓李公公將折子內容讀給群臣聽。
群臣們聽得很認真,聽完都目瞪口呆,沒有哪個大臣寫折子會有如此寫法,不僅對策條條在理,而且很多內容和用詞用句聞所未聞。
這奏折真是九皇子寫的?幾乎沒人相信,這麽完美和用詞用句古怪的折子,會是那個提籠架鳥聽戲揉核桃的九皇子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