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大婚之禮
剛重生就和離,全京城替寶寶找爹 作者:素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寧國公府降爵位為安寧伯府,這是安寧伯沒有想到的,他拿著聖旨仰天大哭,這公府的爵位是當年老公爺屍山血海真刀真槍拚殺出來的。
沒想到這才多久,就被他們這些敗家子孫敗成伯爵了,若是老公爺泉下有知,不得氣活過來?將來他們又有何顏麵到下麵去見他?
本朝自建朝以來,公府還是第一個被降爵位的,以前隻有直接捋奪抄家滅族,何曾有過降爵位的事?
這也說明,皇帝突然降爵位是給安寧伯府的一個警告,這封號也表明了,若是家宅再不安寧,怕是連伯爵也保不住了。
安寧伯悔的淚涕橫流,眼神怨懟的看著寧老夫人,若不是她多次作妖,讓皇上動了怒,怎麽會被降爵位?
而寧老夫人也終於被鎮住了,不可置信的瞅著聖旨,這爵位……還能降?
可就算她哭死也沒有辦法了,聖旨已下,以後寧子鈺也隻能成為伯爵府世子了,地位直接下降了幾個等級,他之前立下的戰功換來的榮耀也就此抵消了。
安寧伯府這邊一片哀嚎淒涼,反觀將軍府卻是正門大開,雙喜臨門。
官媒婆當天上門後就敲定了親事,隻等沈大公子和永安侯府的小姐成親完就下聘,迎親。
這兩件大事讓京城貴族們目接不暇,一時不知該吃哪邊的瓜,就差睡在瓜田裏了。
這樣一來,眾人也都慢慢反應過來了,安寧伯府大概就是造了口業,讓皇帝心生不滿,所以才降了他們的爵位,而沈清綰當初和別人私通,私通的人……難道竟是雪衣侯?
眾人當天隻知道沈清綰大婚夜沒和寧子鈺圓房,但卻和別人私通失身了,還有了孩子,他們並不知道那個人是誰,也不知道具體是怎麽迴事。
本來還能通過寧國公府慢慢打聽詳情,這下公府都降為安寧伯府了,可見皇帝是鐵了心要懲治嚼舌根子的人,這樣一來別人也就不敢打聽內情了,安寧伯府的人肯定也不敢再說什麽。
還以為經此一事,將軍府又要成為眾矢之的,卻沒想到因雪衣侯上門提親再次成為焦點。
雖然京中世家貴族們對雪衣侯的品性行為不怎麽認同,但對他的家世背景卻又非常眼紅。
不少人爭著搶著想將女兒嫁過去,暗中有不少世家小姐們也都心儀雪衣侯,卻沒想到他居然要娶一個和離還有了孩子的女人,這怎麽能不讓人議論紛紛暗自猜測?
不過無論如何,人家的親事都定下來了,別人再怎麽詬病也無濟於事,隨著沈清綰的親事定下來,不少世家貴族們又主動和將軍府往來了,連安陽侯府都給將軍府送了賀禮。
沈清綰和離再嫁的消息一時間成了京城最熱的討論話題,人人都說她幸運,說將軍府祖上積了德,居然能在和離後還嫁給尊貴無比的雪衣侯,比她之前的親事門第更高。
畢竟雪衣侯是皇帝身邊的寵臣,是比皇子們都得寵的人,滿朝文武都對他又憎又怕。
這沈清綰還是第一個和離後還能再嫁高門的女子,這讓世家貴族和百姓們都刷新了認知,畢竟以前這樣的女子大多都是無比淒慘的結局,不是生活落魄致死就是被流言蜚語淹死,在精神和生活的雙重折磨下,根本沒人能挨過三兩年就以各種方式香消玉殞。
本來這個時代女子大多都命運多舛,被休或者和離基本上都和走上死路沒什麽區別,這也是為什麽女子出家從夫,從一而終,寧可受盡委屈也絕不肯和離或者被休棄的主要原因。
像沈清綰這麽幸運的,那是萬裏挑一的了,這也得益於她的娘家是將軍府,有三個哥哥撐腰,就算和離也仍然住在府裏,至少沒有顛沛流離。
世家貴族們一時間紛紛感歎她好命,卻不知沈清綰這也是重生一世覺醒後才有了如今的光景。
而安寧伯府在降了爵位後低調了許多,皇帝雖然隻是讓寧老夫人禁足,但這降爵位的事卻都因她而起,府裏眾人包括她的親兒子安寧伯和親孫子寧子鈺都離了心,安寧伯更是讓她進了佛堂,從此再也不要管府中的事。
將寧老夫人送入佛堂的那天,她嚎啕大哭大鬧安寧伯府,怒罵安寧伯和寧子鈺不孝,讓她晚年都不能兒孫繞膝享天倫之樂,卻要在佛堂吃齋念佛,冷清孤單,這和讓她出家也沒什麽區別。
但安寧伯鐵了心,吩咐丫環婆子強行將她帶入佛堂,並不允許她擅自出來,這也和軟禁了她差不多,縱然她指桑罵槐哭哭啼啼也沒用,最終還是乖乖聽了兒子的話。
安寧伯又重新製定了家規,對寧夫人和白雪凝也做了懲戒,罰她們在祠堂跪了三天,向列祖列宗告罪。
他是一家之主,說話還是有分量的,縱使寧夫人和白雪凝都不願意,也沒辦法,隻能去祠堂罰跪。
降爵位對於一個家族來說可是大事,若是安寧伯府的確犯了什麽大錯那還情有可原,可這事純粹是因為這三個女人的愚蠢才導致了這等禍事,這真是得不償失。
寧子鈺自從春宴後又得知雪衣侯向沈清綰提親,便每日裏出門在花街柳巷遊蕩,夜夜醉酒不歸,眠花宿柳,自此開始肆意放蕩的人生。
安寧伯府很快就嚐到了人情冷暖,明明春宴之前還風光無限門庭若市的寧國公府,在降為伯府後沒幾天就門可羅雀,世家貴族紛紛退避,與其疏遠斷交,一副好牌生生被打得稀爛。
痛定思痛之後,安寧伯也沒有辦法,隻好低調度日,不得不親自查看內宅賬目,督促寧夫人和白雪凝好好掌家理事,否則再一味的虧空,府裏怕是馬上捉襟見肘,吃不上飯了。
反觀將軍府這邊,沈夫人著實出了一口氣,隔三差五就被貴族夫人們邀請去參加各種宴席茶話會,給沈家二公子和三公子說親的人也越來越多,不時的就邀她去相看。
日子一天天的過,終於到了沈家大公子和永安侯府的小姐大婚這一日。
一大早,沈清禮就穿著大紅喜服騎著高頭大馬去迎親,沈清綰也早早的起來準備迎客,她和母親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多時了。
沒想到這才多久,就被他們這些敗家子孫敗成伯爵了,若是老公爺泉下有知,不得氣活過來?將來他們又有何顏麵到下麵去見他?
本朝自建朝以來,公府還是第一個被降爵位的,以前隻有直接捋奪抄家滅族,何曾有過降爵位的事?
這也說明,皇帝突然降爵位是給安寧伯府的一個警告,這封號也表明了,若是家宅再不安寧,怕是連伯爵也保不住了。
安寧伯悔的淚涕橫流,眼神怨懟的看著寧老夫人,若不是她多次作妖,讓皇上動了怒,怎麽會被降爵位?
而寧老夫人也終於被鎮住了,不可置信的瞅著聖旨,這爵位……還能降?
可就算她哭死也沒有辦法了,聖旨已下,以後寧子鈺也隻能成為伯爵府世子了,地位直接下降了幾個等級,他之前立下的戰功換來的榮耀也就此抵消了。
安寧伯府這邊一片哀嚎淒涼,反觀將軍府卻是正門大開,雙喜臨門。
官媒婆當天上門後就敲定了親事,隻等沈大公子和永安侯府的小姐成親完就下聘,迎親。
這兩件大事讓京城貴族們目接不暇,一時不知該吃哪邊的瓜,就差睡在瓜田裏了。
這樣一來,眾人也都慢慢反應過來了,安寧伯府大概就是造了口業,讓皇帝心生不滿,所以才降了他們的爵位,而沈清綰當初和別人私通,私通的人……難道竟是雪衣侯?
眾人當天隻知道沈清綰大婚夜沒和寧子鈺圓房,但卻和別人私通失身了,還有了孩子,他們並不知道那個人是誰,也不知道具體是怎麽迴事。
本來還能通過寧國公府慢慢打聽詳情,這下公府都降為安寧伯府了,可見皇帝是鐵了心要懲治嚼舌根子的人,這樣一來別人也就不敢打聽內情了,安寧伯府的人肯定也不敢再說什麽。
還以為經此一事,將軍府又要成為眾矢之的,卻沒想到因雪衣侯上門提親再次成為焦點。
雖然京中世家貴族們對雪衣侯的品性行為不怎麽認同,但對他的家世背景卻又非常眼紅。
不少人爭著搶著想將女兒嫁過去,暗中有不少世家小姐們也都心儀雪衣侯,卻沒想到他居然要娶一個和離還有了孩子的女人,這怎麽能不讓人議論紛紛暗自猜測?
不過無論如何,人家的親事都定下來了,別人再怎麽詬病也無濟於事,隨著沈清綰的親事定下來,不少世家貴族們又主動和將軍府往來了,連安陽侯府都給將軍府送了賀禮。
沈清綰和離再嫁的消息一時間成了京城最熱的討論話題,人人都說她幸運,說將軍府祖上積了德,居然能在和離後還嫁給尊貴無比的雪衣侯,比她之前的親事門第更高。
畢竟雪衣侯是皇帝身邊的寵臣,是比皇子們都得寵的人,滿朝文武都對他又憎又怕。
這沈清綰還是第一個和離後還能再嫁高門的女子,這讓世家貴族和百姓們都刷新了認知,畢竟以前這樣的女子大多都是無比淒慘的結局,不是生活落魄致死就是被流言蜚語淹死,在精神和生活的雙重折磨下,根本沒人能挨過三兩年就以各種方式香消玉殞。
本來這個時代女子大多都命運多舛,被休或者和離基本上都和走上死路沒什麽區別,這也是為什麽女子出家從夫,從一而終,寧可受盡委屈也絕不肯和離或者被休棄的主要原因。
像沈清綰這麽幸運的,那是萬裏挑一的了,這也得益於她的娘家是將軍府,有三個哥哥撐腰,就算和離也仍然住在府裏,至少沒有顛沛流離。
世家貴族們一時間紛紛感歎她好命,卻不知沈清綰這也是重生一世覺醒後才有了如今的光景。
而安寧伯府在降了爵位後低調了許多,皇帝雖然隻是讓寧老夫人禁足,但這降爵位的事卻都因她而起,府裏眾人包括她的親兒子安寧伯和親孫子寧子鈺都離了心,安寧伯更是讓她進了佛堂,從此再也不要管府中的事。
將寧老夫人送入佛堂的那天,她嚎啕大哭大鬧安寧伯府,怒罵安寧伯和寧子鈺不孝,讓她晚年都不能兒孫繞膝享天倫之樂,卻要在佛堂吃齋念佛,冷清孤單,這和讓她出家也沒什麽區別。
但安寧伯鐵了心,吩咐丫環婆子強行將她帶入佛堂,並不允許她擅自出來,這也和軟禁了她差不多,縱然她指桑罵槐哭哭啼啼也沒用,最終還是乖乖聽了兒子的話。
安寧伯又重新製定了家規,對寧夫人和白雪凝也做了懲戒,罰她們在祠堂跪了三天,向列祖列宗告罪。
他是一家之主,說話還是有分量的,縱使寧夫人和白雪凝都不願意,也沒辦法,隻能去祠堂罰跪。
降爵位對於一個家族來說可是大事,若是安寧伯府的確犯了什麽大錯那還情有可原,可這事純粹是因為這三個女人的愚蠢才導致了這等禍事,這真是得不償失。
寧子鈺自從春宴後又得知雪衣侯向沈清綰提親,便每日裏出門在花街柳巷遊蕩,夜夜醉酒不歸,眠花宿柳,自此開始肆意放蕩的人生。
安寧伯府很快就嚐到了人情冷暖,明明春宴之前還風光無限門庭若市的寧國公府,在降為伯府後沒幾天就門可羅雀,世家貴族紛紛退避,與其疏遠斷交,一副好牌生生被打得稀爛。
痛定思痛之後,安寧伯也沒有辦法,隻好低調度日,不得不親自查看內宅賬目,督促寧夫人和白雪凝好好掌家理事,否則再一味的虧空,府裏怕是馬上捉襟見肘,吃不上飯了。
反觀將軍府這邊,沈夫人著實出了一口氣,隔三差五就被貴族夫人們邀請去參加各種宴席茶話會,給沈家二公子和三公子說親的人也越來越多,不時的就邀她去相看。
日子一天天的過,終於到了沈家大公子和永安侯府的小姐大婚這一日。
一大早,沈清禮就穿著大紅喜服騎著高頭大馬去迎親,沈清綰也早早的起來準備迎客,她和母親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多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