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老太太道:“確實是大好了,全家上下都在這兒,測了五行,已經給那孩子調迴去了。”


    又道:“當初我送給長子嫡孫一件靈玉,卻沒戴在他身上。


    靈玉護著一位天生五行缺四的人,硬生生替他擋住了失魂症,這魔族之法隻得轉向他人,落到了我長子嫡孫梅鶴瀟身上。”


    這一下金浣蘭的腦子都不夠用了,她親生兒子的確是五行缺四,天缺之人。


    聽起來失魂症本應該是選自己兒子,天缺之人才合常理,因為梅老太太送的一塊靈玉擋著,這害人之法又轉而落在了梅鶴瀟身上。


    金煥蘭聽到此處大概明白了,雖然不知道是什麽原因,但事情應該是都暴露了,當下也就不敢再說話。


    馬靜淩做了那個夢之後,早上起來坐在床榻上發呆,電光火石般,突然就想起了她為什麽會認為自己的兒子是五行隻缺火。


    當初那接生的穩婆抱著孩子過來,想讓她看一眼的時候曾說:“是男孩,這個時辰生的,那是五行缺火……”


    她聽了這句還沒來得及看孩子一眼就昏了過去。


    馬靜淩把這事兒告訴了梅老太太,梅老太太立刻就派人去找這個穩婆,在高僧來之前,這個穩婆就已經被帶到了梅老太太的院子裏。


    穩婆迴憶梅隱山的確是五行缺火,他出生的時辰這個穩婆還記著呢,還是她寫在紅布上的。


    兩下核對才發現兩個孩子出生差了近兩個時辰,從來沒人想過會有人更換兩個孩子和他們的生辰八字。


    這事兒一旦被點破,要查起來也容易,事情清楚之後。梅老太太是個要麵的人,兩個高僧也已經來了,又有衙門口的人陪著。


    梅老太太並不想當著外人的麵處理家事,所以就讓馬靜淩一切按照原來的想法走,等金浣蘭喝下加了料的酒水徹底昏睡之後,就告訴在休息喝茶的高僧剛才的五行拿錯了,家裏主子下人太多,出了錯。


    最後比對出來真正取走梅鶴瀟五行的三人是其父親梅軒瑞、翁慧生的兒子、還有袁芷溪的一個女兒。


    這三人在高僧施術之下,將五行還給了梅鶴瀟,梅鶴瀟有一瞬間的清明,然後又陷入了昏迷當中。


    兩位高僧道這是常態,孩子睡一覺第二天起來就會好很多,一般七天之內會徹底複原的。


    眾人又請兩位高僧幫著給梅隱山看了一下,兩位高僧看了之後說這是命,不是病,如果要救好,就是要奪了別人的命,他們不能幹這樣的事兒。


    馬靜淩告訴金煥蘭,兩位高僧說梅隱山本來出生的時辰不是那個點,他本不會有這樣的命格。


    大概是被什麽人強行改的出生的日子和時晨,而且是為了奪人性命謀人錢財的因由。


    等於這孩子的命格是遭了報應,天理昭昭因果不斷,輪迴不爽,他們不能再改變了,好好養著吧。


    金浣蘭聽了猶如五雷轟頂。


    天元寺主持方丈因著安平郡出了命案,帶著六個大和尚也和張柏翊一起來了。


    六個大和尚聽聞了梅家的換子風波,問方丈道:“為什麽咱們不等等看看馬靜淩到底會不會因為一己私心害了自己的親生孩子?


    如果她沒有做下去,咱再救她,如果她做了,那她就也不是什麽好人了吧?”


    天元寺方丈道:“她十幾年來嘔心瀝血,日日夜夜為這個孩子操勞憂心。


    夫妻情份變淡,多次拒絕婆婆好意,皆是為了這個孩子。她付出良多,唯此一念,而今終有希望難免心動。


    先讓她有所警惕,是為了報償她這十幾年的付出,是她照顧一個癡傻孩子多年結下的善緣。


    雖一念生善,一念生惡。


    但十幾年行善所結善緣,總也值一個勿生惡念的警示吧。”


    六個大和尚道:“為什麽輪到我們六人,師傅就不是這套說辭呢?


    我們六個也積德行善十幾年,每次師傅都是觀其言,見其行。從來不以我們往日的善念善行,而給我們現在所行一些提點?”


    方丈道:“修佛心的標準能一樣麽?”


    現在袁芷溪麵對一個困境,得和夫君、寵妾一起出去小住。


    梅家二爺梅軒齊又來了她的院子,對她吩咐道:“收拾收拾去梅園小住。”


    袁芷溪非常驚訝:”還去梅園嗎?”


    梅軒齊道:“老太太讓我們二房出去避一避,她需要在家裏整頓家務,正是大房的事兒,二房就不要在這兒圍觀了。”


    袁芷溪點點頭道:“那妾身收拾了就走。”


    但又不太想這樣尷尬同行,於是又道:“我帶著孩子們去娘家住一段?夫君和兩位妾室去梅園?”


    梅家二爺梅軒齊看她一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侯門主母的日常修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又走神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又走神了並收藏侯門主母的日常修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