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柏翊這幾天忙得焦頭爛額,先是入宮把情況稟報給軒轅昊。
軒轅昊給各郡府下了旨,同時令戶部負責協辦。
張柏翊先將雲嵐寺師太安頓好,又分別派人至天元寺、靈台寺通報,請三座寺廟擅五行之術的僧尼下山。
找了兩處宅院,作為僧尼下山之後的臨時居所。
又請戶部與雲嵐寺師太一起,先將京都所有失魂症按家族大小分開排列,以備後用。
等天元寺、靈台寺、雲嵐寺的僧尼全部到齊之後,與主持方丈、主持師太和戶部,將眾人的份內差事分派了下去。
在此之前,和戶部出了一個關於失魂症相關問題的條呈,有詳細的說明,注意的事項,處理的準則,以戶部的名義和軒轅昊的旨意一起發了下去。
就在處理這些事務當中,想著落雲嫣還在雲嵐寺,將四個麵癱喚來,派兩人去接。麵一道:“去一人即可,落姑娘本事超凡,非尋常人等可比。”說完看張柏翊一眼。
張柏翊:……什麽意思?
一想到閃閃發光的落雲嫣又難免自豪:“我媳婦……落姑娘確實非比尋常……那就再帶幾個侍衛一起去。”
而這邊落雲嫣,正在聽寺廟裏的師姑說起當年一個小姑娘來雲嵐寺出家的經曆。
這個小姑娘姓魯,叫魯銀寶。家中雖是農戶,但日子過得還殷實。對這個女兒,父母也十分疼愛。
魯銀寶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哥哥叫魯金寶,弟弟叫魯元寶。
平日裏,家中吃雞蛋,魯銀寶和哥哥弟弟一樣有一個。
家裏要是買了布做新衣裳,一定也有魯銀寶的一套。
哥哥弟弟去上學,魯銀寶也想去,和父母一說,父母一咬牙又多供了一個。
總之和許多同齡的女孩相比,魯銀寶算是很幸福的一個小姑娘。
但當他們村遭遇山洪,泥石流衝毀了他們的家園之後,事情就變了。村裏請了仙師來為他們村驅魔,村民們聽信仙師的話,要將一個叫小鈴鐺的女孩處死,因為這個小鈴鐺是魔鬼的替身,處死她能為全村人洗去罪惡。
要被處死的小鈴鐺,橫看豎看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她和魯銀寶是好朋友。在魯銀寶看來,村子裏的人無緣無故就說她的好朋友是魔鬼的替身,簡直是胡說八道。
她不能看著小鈴鐺去死,在做法事的前一晚,她偷偷摸摸去了關著好友的祠堂。
她把小鈴鐺給放了,卻為自己招來了災禍。
仙師轉而說她命犯天煞,不是一個吉祥之人,留她在村中遲早為村子裏的人帶來災禍。比如這一次她放走了魔鬼的替身,就是為全村招災。
就這樣魯銀寶被送去當了小尼姑。在那個廟裏魯銀寶過得十分淒慘,被路過的雲嵐寺師太發現,帶迴了雲嵐寺。
雖然魯銀寶在雲嵐寺的日子好過了許多,但她並不是自己想出家,對研習佛法也毫無興趣,所以她常常在寺廟裏眾人做早課的時候,偷偷找個地方躲起來睡懶覺。
魯銀寶的父母在魯銀寶來了雲嵐寺之後也找了過來,但他們並不敢把魯銀寶接迴村中生活,隻是過來看看女兒。
但有一次他們看過女兒之後,魯銀寶就消失了。雲嵐寺的眾人都以為是他們悄悄將女兒接走了,直到魯銀寶的父母再一次來了寺廟中說是來看望女兒,可寺廟如今卻拿不出來一個女兒了。
一樁兩下裏都相疑的失蹤案,因魯銀寶的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兩邊都疑竇叢生。
但是前一陣魯銀寶的屍骨被人發現了。
有一家的莊子要翻修重建,動土動工沒兩天,就挖出一具屍骨,因時間太久,肉身已腐爛不見,隻餘骨頭。
這具完整骨骸的右手腕骨上卻戴著一枚小小的佛珠和一枚小小的鈴鐺,佛珠上麵刻著她的名字“魯銀寶”。
這佛珠是當年雲嵐寺一位師姑雲遊迴來,送給寺裏一眾小弟子的禮物,共有二十多名小尼姑都有。
仵作驗骨,確認了是名年輕女子在遺骨,其頸骨斷裂,推測的死亡原因是窒息。
根據這個名字,官府最終找到了魯銀寶的父母。父母得知消息後,大哭一場,收了骨骸埋葬,又拿著這枚佛珠上雲嵐寺要個說法。
雲嵐寺代班住持覺得莫名其妙,人又不是死在寺裏,她父母怎麽不找那個莊子莊主的麻煩?
魯銀寶什麽時候離開寺廟的?離開時是死是活?兇手帶著屍體離開,如何從山道上下山而不被發現?
她父母為什麽不找那莊主的麻煩,是因為人家報官了。在她父母看來,敢報官就不是兇手。
落雲嫣莫名想起幻境裏的那個被她救下來的小尼姑,如果她沒有出現,那小尼姑就被掐死了。
如此一想,心中電光石火般劃過,會不會在現實裏,這個小尼確實是被殺死了。
挖出屍骨的人家既已報官,死者的身份又已確認,那這案子京兆尹怎麽也會查一查。
正好張柏翊派了麵癱和幾個侍衛來接她,落雲嫣就在他們的護送下,先去了京兆尹。
雖然落雲嫣所述是幻境之中的事,聽起來太過玄妙,但如今失魂症的事情,大街小巷已傳得沸沸揚揚。
京兆尹既在官場之中,天元寺和落雲嫣和眾位官員去破吸魂陣的事情也有聽聞,反正這案子如今也無線索,落雲嫣見過疑似兇犯者,就叫了捕快畫師聽著落雲嫣的描述畫出那人的相貌。
將這人的畫像貼滿了大街小巷。京兆尹又往全境內的衙門口遞送了此人的畫像。
三個月後兇犯在安平郡府被捕,二十多年了,如今這人已有了妻兒,過著自己的小日子。見到捕快向他衝來的那一刻隻喃喃道:“這一天終於來了。”
被捕後他很快供述出是永定侯的妾室,買兇殺人。他按這妾室的要求去雲嵐寺認人,在暗處認準了永定侯夫人和嫡子女。
不料他和這妾室的對話,卻被一個小尼姑聽到。他殺人滅口時,這妾室的長子也趕來幫忙。
軒轅昊給各郡府下了旨,同時令戶部負責協辦。
張柏翊先將雲嵐寺師太安頓好,又分別派人至天元寺、靈台寺通報,請三座寺廟擅五行之術的僧尼下山。
找了兩處宅院,作為僧尼下山之後的臨時居所。
又請戶部與雲嵐寺師太一起,先將京都所有失魂症按家族大小分開排列,以備後用。
等天元寺、靈台寺、雲嵐寺的僧尼全部到齊之後,與主持方丈、主持師太和戶部,將眾人的份內差事分派了下去。
在此之前,和戶部出了一個關於失魂症相關問題的條呈,有詳細的說明,注意的事項,處理的準則,以戶部的名義和軒轅昊的旨意一起發了下去。
就在處理這些事務當中,想著落雲嫣還在雲嵐寺,將四個麵癱喚來,派兩人去接。麵一道:“去一人即可,落姑娘本事超凡,非尋常人等可比。”說完看張柏翊一眼。
張柏翊:……什麽意思?
一想到閃閃發光的落雲嫣又難免自豪:“我媳婦……落姑娘確實非比尋常……那就再帶幾個侍衛一起去。”
而這邊落雲嫣,正在聽寺廟裏的師姑說起當年一個小姑娘來雲嵐寺出家的經曆。
這個小姑娘姓魯,叫魯銀寶。家中雖是農戶,但日子過得還殷實。對這個女兒,父母也十分疼愛。
魯銀寶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哥哥叫魯金寶,弟弟叫魯元寶。
平日裏,家中吃雞蛋,魯銀寶和哥哥弟弟一樣有一個。
家裏要是買了布做新衣裳,一定也有魯銀寶的一套。
哥哥弟弟去上學,魯銀寶也想去,和父母一說,父母一咬牙又多供了一個。
總之和許多同齡的女孩相比,魯銀寶算是很幸福的一個小姑娘。
但當他們村遭遇山洪,泥石流衝毀了他們的家園之後,事情就變了。村裏請了仙師來為他們村驅魔,村民們聽信仙師的話,要將一個叫小鈴鐺的女孩處死,因為這個小鈴鐺是魔鬼的替身,處死她能為全村人洗去罪惡。
要被處死的小鈴鐺,橫看豎看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她和魯銀寶是好朋友。在魯銀寶看來,村子裏的人無緣無故就說她的好朋友是魔鬼的替身,簡直是胡說八道。
她不能看著小鈴鐺去死,在做法事的前一晚,她偷偷摸摸去了關著好友的祠堂。
她把小鈴鐺給放了,卻為自己招來了災禍。
仙師轉而說她命犯天煞,不是一個吉祥之人,留她在村中遲早為村子裏的人帶來災禍。比如這一次她放走了魔鬼的替身,就是為全村招災。
就這樣魯銀寶被送去當了小尼姑。在那個廟裏魯銀寶過得十分淒慘,被路過的雲嵐寺師太發現,帶迴了雲嵐寺。
雖然魯銀寶在雲嵐寺的日子好過了許多,但她並不是自己想出家,對研習佛法也毫無興趣,所以她常常在寺廟裏眾人做早課的時候,偷偷找個地方躲起來睡懶覺。
魯銀寶的父母在魯銀寶來了雲嵐寺之後也找了過來,但他們並不敢把魯銀寶接迴村中生活,隻是過來看看女兒。
但有一次他們看過女兒之後,魯銀寶就消失了。雲嵐寺的眾人都以為是他們悄悄將女兒接走了,直到魯銀寶的父母再一次來了寺廟中說是來看望女兒,可寺廟如今卻拿不出來一個女兒了。
一樁兩下裏都相疑的失蹤案,因魯銀寶的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兩邊都疑竇叢生。
但是前一陣魯銀寶的屍骨被人發現了。
有一家的莊子要翻修重建,動土動工沒兩天,就挖出一具屍骨,因時間太久,肉身已腐爛不見,隻餘骨頭。
這具完整骨骸的右手腕骨上卻戴著一枚小小的佛珠和一枚小小的鈴鐺,佛珠上麵刻著她的名字“魯銀寶”。
這佛珠是當年雲嵐寺一位師姑雲遊迴來,送給寺裏一眾小弟子的禮物,共有二十多名小尼姑都有。
仵作驗骨,確認了是名年輕女子在遺骨,其頸骨斷裂,推測的死亡原因是窒息。
根據這個名字,官府最終找到了魯銀寶的父母。父母得知消息後,大哭一場,收了骨骸埋葬,又拿著這枚佛珠上雲嵐寺要個說法。
雲嵐寺代班住持覺得莫名其妙,人又不是死在寺裏,她父母怎麽不找那個莊子莊主的麻煩?
魯銀寶什麽時候離開寺廟的?離開時是死是活?兇手帶著屍體離開,如何從山道上下山而不被發現?
她父母為什麽不找那莊主的麻煩,是因為人家報官了。在她父母看來,敢報官就不是兇手。
落雲嫣莫名想起幻境裏的那個被她救下來的小尼姑,如果她沒有出現,那小尼姑就被掐死了。
如此一想,心中電光石火般劃過,會不會在現實裏,這個小尼確實是被殺死了。
挖出屍骨的人家既已報官,死者的身份又已確認,那這案子京兆尹怎麽也會查一查。
正好張柏翊派了麵癱和幾個侍衛來接她,落雲嫣就在他們的護送下,先去了京兆尹。
雖然落雲嫣所述是幻境之中的事,聽起來太過玄妙,但如今失魂症的事情,大街小巷已傳得沸沸揚揚。
京兆尹既在官場之中,天元寺和落雲嫣和眾位官員去破吸魂陣的事情也有聽聞,反正這案子如今也無線索,落雲嫣見過疑似兇犯者,就叫了捕快畫師聽著落雲嫣的描述畫出那人的相貌。
將這人的畫像貼滿了大街小巷。京兆尹又往全境內的衙門口遞送了此人的畫像。
三個月後兇犯在安平郡府被捕,二十多年了,如今這人已有了妻兒,過著自己的小日子。見到捕快向他衝來的那一刻隻喃喃道:“這一天終於來了。”
被捕後他很快供述出是永定侯的妾室,買兇殺人。他按這妾室的要求去雲嵐寺認人,在暗處認準了永定侯夫人和嫡子女。
不料他和這妾室的對話,卻被一個小尼姑聽到。他殺人滅口時,這妾室的長子也趕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