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主道:“當時就被叫了來問話,後來和你父母迴府了。”
兮佩放心了。
和離一事始終懸著,又問:“那日有沒有說和離的事?”
五公主搖頭道:“好像沒有。”
等五公主走了,荷包裏的紙鳶飛出來一隻,若隱若現的伏在王兮佩耳邊:“陛下似乎還是向著兒子。王尚書提和離,陛下沒應。皇後把王尚書叫去一邊,和他說,事緩則圓,先等兮佩好起來。
她說五皇子如今這樣,今天就是提了,也不會馬上有結果,不若先等兩天。又說不用擔心,她會盡力促成和離。”
王兮佩聽了頗為安心,一會兒擺了晚膳,都是些好克化的食物,吃了之後,還有話本子送來,隻是皇後囑咐不要看久了。
兮佩覺得這樣的日子可太幸福了,比起在王府勞心勞力,還不時挨罵……現在可真好,除了胸口隱隱作痛,起臥抬手,隻要牽扯到傷口就是一陣鑽心的疼,但她心裏卻是前所未有的輕鬆。
軒轅昊單獨召了老五:“說吧,究竟怎麽想的。”
五皇子沉默半響才道:“兒子不想和離。”
軒轅昊道:“那你想如何?你不是喜歡任家大姑娘?”
軒轅昊看著這個小兒子,情感上他最偏愛老五,性情最像他,冷酷無情又赤誠熱烈,能在他這個父皇和一幹大臣那嬉皮笑臉,辦正事時也能嚴肅明理有主意有章程。
就是他現在這個別扭勁,軒轅昊都是熟悉的。
軒轅昊有心幫幫兒子,但心裏也知道:也是人家的女兒啊,逼到自盡了,怎麽幫?
王尚書這次也是動了真格,留堂時說那話的意思,大概是我兒子欺負了他女兒,老頭子要撂挑子不幹了。
軒轅昊又一次來了張光和的家。如果王尚書真的撂挑子了,那馬上能接起來的人隻有王肅文,張光和。讓王肅文接就是換湯不換藥,但張光和……
一進來,雖然院子還是那個院子,但小院子裏正兒八經擺了一套休閑桌椅,新的。
這是為自己置辦的?
快人快語的張光和媳婦:“陛下,這不是臣婦新置辦的,是教王令儀餎餅,她送我的。她還幫著我,把我那套舊的送我那套出租院子裏去了。
軒轅昊笑道:“送去前,桌子腿鋸齊了麽?”
張光和媳婦道:“咦,陛下怎麽知道的。”
張光和對自己媳婦道:“下去泡壺茶來。”
君臣兩個坐下之後,軒轅昊直接問道:“如果王尚書請辭,何人能接?”
張光和立刻把自己撇清:“王肅文。馬上能接手的隻有他。”
軒轅昊道:“如果王肅文也請辭呢?”
張光和心道:這是為了幫兒子打算把王家打壓到爬不起來?隻要肯公平處理,甚至隻要同意和離,王家不會父子兩代都撂挑子。
就五皇子說的那些話,那有給王兮佩,有給王家一點臉麵麽?王尚書好歹也是太子太傅,文官之首,女兒被羞辱至此,他立於朝堂有何顏麵?
張光和道:“六部各司其職,遇事不決報聖上裁斷。”
軒轅昊哼了一聲,那得亂成啥樣,吵得頭疼。
張光和道:“臣抖膽,臣若有此才臣願接手,但臣其實接不了,所以大概一些政務會有半年的混亂,然後陷入黨爭。
臣有臣的長處,亦有臣之上限。臣原本隻是小吏,入京不過數年。臣之長處,觀察入微,洞觀世事,孤臣亦有赤子心,亂局之中能抽絲剝繭,繁華熱鬧高樓起,臣守著初心。
但如揚州之危局,如果不是王肅文,臣在那再久,臣也解不了。萬羅一事看是機緣巧合,能於機緣巧合之中當機立斷,殺伐決斷者不多。看似隨意隨心一筆,卻是人與人,天塹鴻溝般的差距。
王肅文三代高官之後,家族浸染,眼界心胸非臣所能比。”
軒轅昊沉默不語。
張光和又道:“臣想來想去,臣隻有一點強過王肅文。”
軒轅昊看他一眼。
張光和道:“王肅文這輩子隻見過好女人,臣出於市井,見過形形色色的女人,他會吃女人的虧,臣就不會。”
軒轅昊微微一樂。兩人開啟別的話題。
等軒轅昊走了,張光和媳婦道:“陛下這是打算護犢子?”
張光和道:“軒轅老頭子當年就是想護犢子,結果辦了不少錯事,毀了半世英名。希望我主不至於吧。
不過,即便這幾日的態度隻是猶豫,先機也已經在皇後那了。”
張家媳婦睜大眼睛:“皇後搶先機?皇後不是幫著陛下辦事?”
張光和道:“幾年前皇後帶五公主去還願,迴來病了一場,自那以後,我看著就不一樣了。太子如今的實力不容小覷。
這次如果是皇後幫王家辦成了和離,王家對陛下隻怕是失望了,王家和皇後太子就綁緊了。以前王尚書是太子太傅,雖然也是站太子,但那是因為他是陛下指的太子,忠君更多,以後就難說了。”
這媳婦問:“王家站誰很重要麽?”
“我的傻媳婦兒,當然重要。你最近是不是覺得在京中這些夫人圈中的日子好過了許多?
是王令儀見到你的窘境,有心幫襯。你是不是心存感激,剛才上來第一句話就是懟天家的,膽子不小!”
“你不也說了護犢子麽,就知道說我。自家說說有什麽打緊。”
兮佩放心了。
和離一事始終懸著,又問:“那日有沒有說和離的事?”
五公主搖頭道:“好像沒有。”
等五公主走了,荷包裏的紙鳶飛出來一隻,若隱若現的伏在王兮佩耳邊:“陛下似乎還是向著兒子。王尚書提和離,陛下沒應。皇後把王尚書叫去一邊,和他說,事緩則圓,先等兮佩好起來。
她說五皇子如今這樣,今天就是提了,也不會馬上有結果,不若先等兩天。又說不用擔心,她會盡力促成和離。”
王兮佩聽了頗為安心,一會兒擺了晚膳,都是些好克化的食物,吃了之後,還有話本子送來,隻是皇後囑咐不要看久了。
兮佩覺得這樣的日子可太幸福了,比起在王府勞心勞力,還不時挨罵……現在可真好,除了胸口隱隱作痛,起臥抬手,隻要牽扯到傷口就是一陣鑽心的疼,但她心裏卻是前所未有的輕鬆。
軒轅昊單獨召了老五:“說吧,究竟怎麽想的。”
五皇子沉默半響才道:“兒子不想和離。”
軒轅昊道:“那你想如何?你不是喜歡任家大姑娘?”
軒轅昊看著這個小兒子,情感上他最偏愛老五,性情最像他,冷酷無情又赤誠熱烈,能在他這個父皇和一幹大臣那嬉皮笑臉,辦正事時也能嚴肅明理有主意有章程。
就是他現在這個別扭勁,軒轅昊都是熟悉的。
軒轅昊有心幫幫兒子,但心裏也知道:也是人家的女兒啊,逼到自盡了,怎麽幫?
王尚書這次也是動了真格,留堂時說那話的意思,大概是我兒子欺負了他女兒,老頭子要撂挑子不幹了。
軒轅昊又一次來了張光和的家。如果王尚書真的撂挑子了,那馬上能接起來的人隻有王肅文,張光和。讓王肅文接就是換湯不換藥,但張光和……
一進來,雖然院子還是那個院子,但小院子裏正兒八經擺了一套休閑桌椅,新的。
這是為自己置辦的?
快人快語的張光和媳婦:“陛下,這不是臣婦新置辦的,是教王令儀餎餅,她送我的。她還幫著我,把我那套舊的送我那套出租院子裏去了。
軒轅昊笑道:“送去前,桌子腿鋸齊了麽?”
張光和媳婦道:“咦,陛下怎麽知道的。”
張光和對自己媳婦道:“下去泡壺茶來。”
君臣兩個坐下之後,軒轅昊直接問道:“如果王尚書請辭,何人能接?”
張光和立刻把自己撇清:“王肅文。馬上能接手的隻有他。”
軒轅昊道:“如果王肅文也請辭呢?”
張光和心道:這是為了幫兒子打算把王家打壓到爬不起來?隻要肯公平處理,甚至隻要同意和離,王家不會父子兩代都撂挑子。
就五皇子說的那些話,那有給王兮佩,有給王家一點臉麵麽?王尚書好歹也是太子太傅,文官之首,女兒被羞辱至此,他立於朝堂有何顏麵?
張光和道:“六部各司其職,遇事不決報聖上裁斷。”
軒轅昊哼了一聲,那得亂成啥樣,吵得頭疼。
張光和道:“臣抖膽,臣若有此才臣願接手,但臣其實接不了,所以大概一些政務會有半年的混亂,然後陷入黨爭。
臣有臣的長處,亦有臣之上限。臣原本隻是小吏,入京不過數年。臣之長處,觀察入微,洞觀世事,孤臣亦有赤子心,亂局之中能抽絲剝繭,繁華熱鬧高樓起,臣守著初心。
但如揚州之危局,如果不是王肅文,臣在那再久,臣也解不了。萬羅一事看是機緣巧合,能於機緣巧合之中當機立斷,殺伐決斷者不多。看似隨意隨心一筆,卻是人與人,天塹鴻溝般的差距。
王肅文三代高官之後,家族浸染,眼界心胸非臣所能比。”
軒轅昊沉默不語。
張光和又道:“臣想來想去,臣隻有一點強過王肅文。”
軒轅昊看他一眼。
張光和道:“王肅文這輩子隻見過好女人,臣出於市井,見過形形色色的女人,他會吃女人的虧,臣就不會。”
軒轅昊微微一樂。兩人開啟別的話題。
等軒轅昊走了,張光和媳婦道:“陛下這是打算護犢子?”
張光和道:“軒轅老頭子當年就是想護犢子,結果辦了不少錯事,毀了半世英名。希望我主不至於吧。
不過,即便這幾日的態度隻是猶豫,先機也已經在皇後那了。”
張家媳婦睜大眼睛:“皇後搶先機?皇後不是幫著陛下辦事?”
張光和道:“幾年前皇後帶五公主去還願,迴來病了一場,自那以後,我看著就不一樣了。太子如今的實力不容小覷。
這次如果是皇後幫王家辦成了和離,王家對陛下隻怕是失望了,王家和皇後太子就綁緊了。以前王尚書是太子太傅,雖然也是站太子,但那是因為他是陛下指的太子,忠君更多,以後就難說了。”
這媳婦問:“王家站誰很重要麽?”
“我的傻媳婦兒,當然重要。你最近是不是覺得在京中這些夫人圈中的日子好過了許多?
是王令儀見到你的窘境,有心幫襯。你是不是心存感激,剛才上來第一句話就是懟天家的,膽子不小!”
“你不也說了護犢子麽,就知道說我。自家說說有什麽打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