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人離了桃源穀,直奔京城浣紗樓,浣紗樓的掌櫃聽說東家要報恩的是黃家,隻覺得為難。


    便道:“黃家祖上確有信義之名,隻是黃家這一代委實不像樣。這個案子又已是刑部核定完了,便是大羅神仙也難救啊。”


    又問:“東家如何此時想起黃家?”


    這兩人道:“東家當年受黃家祖上的恩,當時也無以為報,隻有一諾。這黃家從未開口,東家倒是每年一封書信,隻問這一句話,如今可有效力處?


    年年歲歲也沒收到過迴複,前些時日忽然收到了,信寫得客氣,隻是要銀子。因不是小數,東家便囑咐我倆來當麵辦妥,也算了了這心願。”


    浣紗樓的掌櫃道:“九成九是那不成氣的黃家後人沒銀子花了,到處尋摸,見了這以前不當迴事的信,就試試要銀子。估計其祖上行善義之舉,並未想過施恩圖報,也未告知後人。”


    又道:“我想法子打點,你二人可去牢裏看望一二,這邊再傳信問問東家如何吧。”


    這二人帶了吃食,衣物去牢裏看望黃孟玲父女,其父一個花花公子,如今已全無意氣,一心隻等受死。一會兒狂笑:“我不虧,不虧,什麽吃喝玩樂的花樣都玩過了,祖上三代加妻女之資供我一人享樂,哈哈哈。”


    一會兒又痛哭流涕:“我沒臉見祖宗,黃家在我手上斷絕了呀。我少時聰慧,翩翩公子,你們知道嗎?那時候的我……我後悔了,真的後悔了,我本不該是這樣的……”


    見了衣物美食,忙吃了喝了穿上厚衣,對這二人道謝:“這牢裏可真冷啊,謝謝二位了。”然後又繼續瘋瘋癲癲的,一會兒哭一會兒笑。


    二人又去了女犯那邊見黃孟玲,黃孟玲見了美食衣物,先問這二人是何來曆?她如今人人喊打,還有人費這麽大功夫來牢裏看望。


    這二人見她疑心衣服食物中做了手腳,不敢吃穿,便表明身份,說清緣由。這黃孟玲便道:“既是報恩於黃家後人,我有一事相求。”


    見這二人躊躇,便道:“不是什麽傷天害理的事,也不求救我一命,隻求往宮中陛下那裏傳一句話。”


    這二人想:浣紗樓出品的頂級布匹都是送入宮中由各宮娘娘選,鮫夜紗又有改良新品,如果隻是遞一句話,好像也無不可。


    便道:“姑娘可先告知,如果我們東家點頭,那這話怎麽也幫你遞進去。”


    黃孟玲便道:“請陛下將我贈與他的腰封、護膝拆開一看,我要死了,這份心意總想讓他知道。”


    這兩人聽了,麵麵相覷,但還是記下來,出來就寫了信,等東家示下。


    張茹見黃家一案審完,刑部已核定斬刑,隻覺縈繞自己半生的噩夢終於結束。黃夢玲多行不義必自斃,現實與夢境還是有許多的不同,或許是自己太緊張,太杞人憂天了。


    一邊又想著要見見王令儀和那位青禾姑娘。王令儀帶著青禾來到張茹宮中,青禾初次進皇宮,拜見皇後還是有些緊張,可張茹並不問她那些慘痛的過去,隻給了她一些治療疤痕的好藥,與她們閑話家常。


    青禾擅長針線刺繡,慢慢放鬆下來,就說起黃孟玲曾讓她做一個男用的腰封和一對護膝,還在封口前塞了東西進去。


    後來經曆的事情太多,這微不足道的事就漸漸忘了。


    張茹聽了卻心若擂鼓,原來黃孟玲送的腰封,護膝甚至都不是她自己做的。為什麽會有這麽多事與夢中契合?


    夢境中她被一步步逼到冷宮似的地方去住,她的丫鬟去找軒轅昊,說皇後對陛下一片赤誠,做的每一件衣服拆開,裏麵都有張茹留下縫製進去的詩句與祝福牽掛,當場拆了兩樣,軒轅昊也頗動容。


    這丫鬟迴來,還說陛下肯定會來看皇後娘娘,兩人有機會把事情說開。


    夢境裏的張茹那時對軒轅昊已心如止水,唯一的牽掛是兒子,聽了隻淡淡對這丫頭說:“已經不重要了,不用為自己出頭,以後不要做這樣的事了。”


    果然,軒轅昊人是來了她的“冷宮”,她這不是冷宮勝似冷宮的地方,說出的話卻依然是冰冷的斥責,什麽東施效顰,什麽看似親如姐妹好友卻拚命打壓排擠,什麽兩麵三刀,對赤誠之心心懷算計。


    張茹聽了個稀裏糊塗,但她無所謂了,反正不過又是永遠相信黃孟玲,永遠覺得張菇滿腹算計,陰險小人唄。


    風風雨雨走過,他是這麽看自己的,她心裏冷笑,也不屑於說一句話,他們之間隻有他的指責,她的沉默。


    軒轅昊最後說,看來她住在這樣的地方也是合適,要她住著好好反省。什麽時候知錯了什麽時候再搬出來。


    夢境裏張茹直到死都住在那裏,再沒有搬出來。


    也許現在有機會找到這兩樣東西,拆開看看,或許能解了夢中的稀裏糊塗。


    但張茹內心中仿若有另一個聲音。他既不信我,卻又何必?


    這邊等迴信的兩人卻已得到東家的迴信: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侯門主母的日常修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又走神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又走神了並收藏侯門主母的日常修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