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瑞他們趕到吳家溝的時候,已經是中午兩點多了,家裏隻有外公外婆和幾個舅母在家,幾個舅舅都出去幹活去了。荷葉的幾個表弟剛剛都還在家裏,看到明瑞他們來了,和明瑞打了聲招唿就都跑到樓上去了。
外公看到明瑞是領著幾個和他年齡相仿的小夥子來的,沒有見到荷葉,就問道:“明瑞,我家荷葉呢?她怎麽沒有和你一起來?”
明瑞就把他們的來意和外公說了,他說:“是荷葉讓我們來的,她說這邊養馬和騾子的人比較多,我舅舅他們對馬和騾子比較懂行,讓我過來找我舅舅他們幫我們掌掌眼。”
外公聽明瑞說明來意之後,問道:“哦那你們走了那麽遠的路,這會肚子餓了吧?”
明瑞說:“外公,我們確實有點餓了,家裏有什麽吃的,讓我舅母她們隨便做一點給我們吃吧。”
三舅母在旁邊聽到明瑞說餓了,就說:“家裏有磨好的麥子麵,我們去煮點麵片湯給你們先墊墊肚子吧,”
明瑞說:“有什麽就吃什麽,我們都不挑食,就是要麻煩舅母了嗄。”
明瑞看到外公坐在堂屋裏的火塘邊上烤火,就招唿李飛龍和王茂坤在火塘邊坐下後,他也挨著外公坐下了,明瑞坐下後,就問外公:“外公,您的腳現在還疼嗎?”
外公說:“不疼了,一點都不疼了,你看我現在用木頭做了一個假腳後跟,再讓你舅母給我在上麵做上鞋幫,往裏麵墊上一些棉花,我穿起來就可以走路了。”
外公說著,就站起身來在家裏走了幾步讓明瑞看。明瑞看了之後說道:“哦,好,很好,恢複的很好。”
外公坐下來說道:“說起來也是多虧有你來幫我醫治,要不是你來幫我醫治的話麽,我的這個病是好不了的。”
明瑞說:“您是我家外公,您生病了我來給您治是應該的,再說,我是醫生,就算是個外人生病了,來找到我,我也是要給人家醫治的。”
這時,三舅母把麵片湯煮好,和二舅母一起抬出來擺在飯桌上叫道:“他表姐夫,還有兩個兄弟,麵片湯煮好了,你們快過來吃吧。我們山裏人家,貴客來了,也沒有什麽好東西來招待,你們隨便吃點,不要嫌棄嗄?”
明瑞聽了三舅母的話,連忙說道:“三舅母,您不要像這種說,是我們來給您們添麻煩了。”
明瑞他們在吃麵片湯的時候,外公對幾個兒媳婦說道:“今天,我孫女婿領著朋友來到家裏,你們妯娌幾個去抓幾個雞來殺了晚上煮來吃。”
明瑞聽到外公叫舅母去抓雞,趕緊說:“外公,不用殺雞,家裏有什麽就吃什麽。”
外公說:“明瑞,你是我的孫女婿,又是我的救命恩人,你來到家裏,雞我是必須要殺的,家裏養著那麽多的雞在那裏,不殺了吃養著做什麽嘛。”
大舅母和二舅母聽了外公的話,就大聲叫她們的兒子:“小良,小喜,小春,小富,你們表姐夫來了,你們幾個快點下來幫忙抓雞來殺。”
幾個表弟聽到他們的媽在叫他們,就都從樓下來了,大舅家的大兒子大名叫吳逢春,和家興同歲,已經訂婚了,再過兩個月就要結婚了。大舅家的二兒子叫吳逄良,二舅家的大兒子叫吳逢喜,二兒子叫吳逢富,三舅家的兒子還小,和他們四個玩不在一起,老舅比荷葉還小三個月,但他比荷葉結婚早,現在已經有一個半歲的女兒了。
因為明瑞之前在給他們爺爺治病的時候,在這邊住過一段時間,他們和明瑞是很熟悉的,剛剛他們幾個是看到明瑞領著人來,覺得都在堂屋裏待著人太多了,為了給明瑞他們騰地方,才跑到樓上去的。
弟兄四個下樓來,就去問他們爺爺:“爺爺,要抓幾個雞?”
爺爺說:“抓四個嘛,人多抓少了不夠吃。”
弟兄四人聽了爺爺的話,一人提著一個籮筐悄悄地朝雞群走過去,用籮筐一罩一個準,分分鍾就把四個雞抓住了。吳逢春提著雞大聲問道:“阿媽,燙雞的水燒開了沒有?”
他媽在廚房裏答應道:“燒開了,燒開了,你們要殺雞麽,要先進來拿個碗去接雞血喃。”
逢喜找了根爛布條把提在手裏的雞拴住放在地上,就去廚房裏拿了個小盆過來接雞血。弟兄幾個辦事很麻利,很快就把四個雞都收拾好了。
下午的時候,舅舅他們就都趕著牛馬迴來了,今天他們一起出去是邊放牛馬,邊砍柴,現在迴來的時候,每匹馬的背上都馱著一垛柴,就連牛的身後也都拖著一棵樹。
明瑞看到舅舅他們迴來了,趕緊叫著李飛龍和王茂坤一起迎上去幫忙抬垛子。幾個舅舅看到明瑞來了,都很高興,大舅問道:“明瑞,你們什麽時候來到的?”
明瑞說:“我們兩點來鍾就來到了,我們這迴來,是有點事情要來麻煩幾個舅舅的。”
大舅問道:“都是自己人,還說什麽麻煩不麻煩的,說吧,什麽事?”
明瑞把他要組建一個馬幫,想買馬的事對大舅說了,又說:“幾個舅舅從小就養馬,比我們更懂馬,所以想讓您們幫我掌掌眼。”
幾個舅舅聽了明瑞的話後,說道:“明瑞,你要買馬,來找我們就對了,我的這邊每戶人家都養著馬,你要是買去組建馬幫馱貨的話,我建議你還是買騾子比較好,騾子馱得多吃得少。如果是人騎的話,就買馬,馬跑得比騾子快。”
明瑞說:“那我們就買騾子吧,我們三個共要買十五匹,我六匹,這個李兄弟要六匹,那個王兄弟要三匹,咱們這邊能找到十五匹好的騾子嗎?我們隻要好的,能幹活的,身強力壯的那種,老弱病殘的一律不要。”
大舅說:“等會吃了飯,我就先去附近這幾給你們問問吧,如果本村合適的騾子不夠你們要的話,我們明天再分頭領你們去別的村子裏找找看。”
吃過飯後,大舅和二舅就領著明瑞他們去看騾子了,在路上,大舅說:“我們現在先去問好哪幾家騾子要買,問好之後先不要忙著下結論,等明日天亮了之後,再讓他們把騾子拉出來看,各方麵都合適了再決定要不要買。”
明瑞說:“是了嘛,今天晚上黑燈瞎火的什麽都看不清楚,隻能先問一下有幾家有賣的。”
大舅說:“明瑞,你們打算買十五匹騾子麽,我家裏有二匹八歲的和一匹九歲的,等明日天亮了把它們拉出來讓你們先看看,如果看得上的話,你們就拉走,價格就按照你們和別家買的給就行。”
明瑞說:“行,那我們隻要再去買十二匹就夠了。”
二舅說:“到時候看嘛,如果我們吳家溝買不夠的話,我們再去岩子腳和黑馬底看看,那兩個村子離我們村沒有多遠。也養著不少牛和馬。”
大舅說:“先在我們村裏問問,哪家有騾子要買的,讓他們明日早上天亮後把騾子拉出來讓我們看,看上了馬就成交,省得他們老遠八遠拉去蘭溪河賣。哦,還要和他們說一聲,我們隻牙口長齊的,能幹活的。小騾子先不打算要。”
他們一行人說著話,就走到了荷葉的叔外公家,他家和荷葉的外公是親兄弟,荷葉的外公他們那代人有五弟兄,全部都生活在吳家溝,他們現在來到的這家,就是那年在蘭溪河給荷葉帶信的那個吳棟清家。
大舅進去後,就把明瑞介紹給他叔叔嬸嬸和堂兄弟們,他說:“三叔三嬸,這個是我家荷葉的相公,我爹的腳就是他給醫好的。”
大舅又對明瑞說道:“明瑞,這是我的親叔叔,你也得叫外公,這個是我親嬸嬸,你得叫外婆,這是大舅,這是二舅……”
明瑞在大舅的介紹下依次把這個家裏的長輩都叫了一遍,並都和他們握了握手。
隨後大舅就把明瑞他們此行的目的和三外公家的人說了。三外公聽了之後說道:“十五匹騾子麽,在我們吳家溝就能買得夠了,我們這個村子裏單單騾子就有七八十匹,你們要十五匹麽,盡管挑好的選就行。棟梁,現在天都黑完了,你就不要領著我孫女婿他們幾個去了,他們走不慣我們這邊的路。你們弟兄幾個分頭去通知一下,讓他們有騾子要賣的,明天早上拉到村公所那裏讓他們挑選。”
大舅二舅和三外公家的幾個舅舅聽了三外公的話,就準備分頭去通知村裏的人,大舅臨走時對明瑞說:“明瑞,你們在這裏等著,我們去把村裏的人通知完了,就來接你們迴去。”
外公看到明瑞是領著幾個和他年齡相仿的小夥子來的,沒有見到荷葉,就問道:“明瑞,我家荷葉呢?她怎麽沒有和你一起來?”
明瑞就把他們的來意和外公說了,他說:“是荷葉讓我們來的,她說這邊養馬和騾子的人比較多,我舅舅他們對馬和騾子比較懂行,讓我過來找我舅舅他們幫我們掌掌眼。”
外公聽明瑞說明來意之後,問道:“哦那你們走了那麽遠的路,這會肚子餓了吧?”
明瑞說:“外公,我們確實有點餓了,家裏有什麽吃的,讓我舅母她們隨便做一點給我們吃吧。”
三舅母在旁邊聽到明瑞說餓了,就說:“家裏有磨好的麥子麵,我們去煮點麵片湯給你們先墊墊肚子吧,”
明瑞說:“有什麽就吃什麽,我們都不挑食,就是要麻煩舅母了嗄。”
明瑞看到外公坐在堂屋裏的火塘邊上烤火,就招唿李飛龍和王茂坤在火塘邊坐下後,他也挨著外公坐下了,明瑞坐下後,就問外公:“外公,您的腳現在還疼嗎?”
外公說:“不疼了,一點都不疼了,你看我現在用木頭做了一個假腳後跟,再讓你舅母給我在上麵做上鞋幫,往裏麵墊上一些棉花,我穿起來就可以走路了。”
外公說著,就站起身來在家裏走了幾步讓明瑞看。明瑞看了之後說道:“哦,好,很好,恢複的很好。”
外公坐下來說道:“說起來也是多虧有你來幫我醫治,要不是你來幫我醫治的話麽,我的這個病是好不了的。”
明瑞說:“您是我家外公,您生病了我來給您治是應該的,再說,我是醫生,就算是個外人生病了,來找到我,我也是要給人家醫治的。”
這時,三舅母把麵片湯煮好,和二舅母一起抬出來擺在飯桌上叫道:“他表姐夫,還有兩個兄弟,麵片湯煮好了,你們快過來吃吧。我們山裏人家,貴客來了,也沒有什麽好東西來招待,你們隨便吃點,不要嫌棄嗄?”
明瑞聽了三舅母的話,連忙說道:“三舅母,您不要像這種說,是我們來給您們添麻煩了。”
明瑞他們在吃麵片湯的時候,外公對幾個兒媳婦說道:“今天,我孫女婿領著朋友來到家裏,你們妯娌幾個去抓幾個雞來殺了晚上煮來吃。”
明瑞聽到外公叫舅母去抓雞,趕緊說:“外公,不用殺雞,家裏有什麽就吃什麽。”
外公說:“明瑞,你是我的孫女婿,又是我的救命恩人,你來到家裏,雞我是必須要殺的,家裏養著那麽多的雞在那裏,不殺了吃養著做什麽嘛。”
大舅母和二舅母聽了外公的話,就大聲叫她們的兒子:“小良,小喜,小春,小富,你們表姐夫來了,你們幾個快點下來幫忙抓雞來殺。”
幾個表弟聽到他們的媽在叫他們,就都從樓下來了,大舅家的大兒子大名叫吳逢春,和家興同歲,已經訂婚了,再過兩個月就要結婚了。大舅家的二兒子叫吳逄良,二舅家的大兒子叫吳逢喜,二兒子叫吳逢富,三舅家的兒子還小,和他們四個玩不在一起,老舅比荷葉還小三個月,但他比荷葉結婚早,現在已經有一個半歲的女兒了。
因為明瑞之前在給他們爺爺治病的時候,在這邊住過一段時間,他們和明瑞是很熟悉的,剛剛他們幾個是看到明瑞領著人來,覺得都在堂屋裏待著人太多了,為了給明瑞他們騰地方,才跑到樓上去的。
弟兄四個下樓來,就去問他們爺爺:“爺爺,要抓幾個雞?”
爺爺說:“抓四個嘛,人多抓少了不夠吃。”
弟兄四人聽了爺爺的話,一人提著一個籮筐悄悄地朝雞群走過去,用籮筐一罩一個準,分分鍾就把四個雞抓住了。吳逢春提著雞大聲問道:“阿媽,燙雞的水燒開了沒有?”
他媽在廚房裏答應道:“燒開了,燒開了,你們要殺雞麽,要先進來拿個碗去接雞血喃。”
逢喜找了根爛布條把提在手裏的雞拴住放在地上,就去廚房裏拿了個小盆過來接雞血。弟兄幾個辦事很麻利,很快就把四個雞都收拾好了。
下午的時候,舅舅他們就都趕著牛馬迴來了,今天他們一起出去是邊放牛馬,邊砍柴,現在迴來的時候,每匹馬的背上都馱著一垛柴,就連牛的身後也都拖著一棵樹。
明瑞看到舅舅他們迴來了,趕緊叫著李飛龍和王茂坤一起迎上去幫忙抬垛子。幾個舅舅看到明瑞來了,都很高興,大舅問道:“明瑞,你們什麽時候來到的?”
明瑞說:“我們兩點來鍾就來到了,我們這迴來,是有點事情要來麻煩幾個舅舅的。”
大舅問道:“都是自己人,還說什麽麻煩不麻煩的,說吧,什麽事?”
明瑞把他要組建一個馬幫,想買馬的事對大舅說了,又說:“幾個舅舅從小就養馬,比我們更懂馬,所以想讓您們幫我掌掌眼。”
幾個舅舅聽了明瑞的話後,說道:“明瑞,你要買馬,來找我們就對了,我的這邊每戶人家都養著馬,你要是買去組建馬幫馱貨的話,我建議你還是買騾子比較好,騾子馱得多吃得少。如果是人騎的話,就買馬,馬跑得比騾子快。”
明瑞說:“那我們就買騾子吧,我們三個共要買十五匹,我六匹,這個李兄弟要六匹,那個王兄弟要三匹,咱們這邊能找到十五匹好的騾子嗎?我們隻要好的,能幹活的,身強力壯的那種,老弱病殘的一律不要。”
大舅說:“等會吃了飯,我就先去附近這幾給你們問問吧,如果本村合適的騾子不夠你們要的話,我們明天再分頭領你們去別的村子裏找找看。”
吃過飯後,大舅和二舅就領著明瑞他們去看騾子了,在路上,大舅說:“我們現在先去問好哪幾家騾子要買,問好之後先不要忙著下結論,等明日天亮了之後,再讓他們把騾子拉出來看,各方麵都合適了再決定要不要買。”
明瑞說:“是了嘛,今天晚上黑燈瞎火的什麽都看不清楚,隻能先問一下有幾家有賣的。”
大舅說:“明瑞,你們打算買十五匹騾子麽,我家裏有二匹八歲的和一匹九歲的,等明日天亮了把它們拉出來讓你們先看看,如果看得上的話,你們就拉走,價格就按照你們和別家買的給就行。”
明瑞說:“行,那我們隻要再去買十二匹就夠了。”
二舅說:“到時候看嘛,如果我們吳家溝買不夠的話,我們再去岩子腳和黑馬底看看,那兩個村子離我們村沒有多遠。也養著不少牛和馬。”
大舅說:“先在我們村裏問問,哪家有騾子要買的,讓他們明日早上天亮後把騾子拉出來讓我們看,看上了馬就成交,省得他們老遠八遠拉去蘭溪河賣。哦,還要和他們說一聲,我們隻牙口長齊的,能幹活的。小騾子先不打算要。”
他們一行人說著話,就走到了荷葉的叔外公家,他家和荷葉的外公是親兄弟,荷葉的外公他們那代人有五弟兄,全部都生活在吳家溝,他們現在來到的這家,就是那年在蘭溪河給荷葉帶信的那個吳棟清家。
大舅進去後,就把明瑞介紹給他叔叔嬸嬸和堂兄弟們,他說:“三叔三嬸,這個是我家荷葉的相公,我爹的腳就是他給醫好的。”
大舅又對明瑞說道:“明瑞,這是我的親叔叔,你也得叫外公,這個是我親嬸嬸,你得叫外婆,這是大舅,這是二舅……”
明瑞在大舅的介紹下依次把這個家裏的長輩都叫了一遍,並都和他們握了握手。
隨後大舅就把明瑞他們此行的目的和三外公家的人說了。三外公聽了之後說道:“十五匹騾子麽,在我們吳家溝就能買得夠了,我們這個村子裏單單騾子就有七八十匹,你們要十五匹麽,盡管挑好的選就行。棟梁,現在天都黑完了,你就不要領著我孫女婿他們幾個去了,他們走不慣我們這邊的路。你們弟兄幾個分頭去通知一下,讓他們有騾子要賣的,明天早上拉到村公所那裏讓他們挑選。”
大舅二舅和三外公家的幾個舅舅聽了三外公的話,就準備分頭去通知村裏的人,大舅臨走時對明瑞說:“明瑞,你們在這裏等著,我們去把村裏的人通知完了,就來接你們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