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躺在床上,把家喜哥教她的那些知識,在她的頭腦裏過了一遍又一遍,過了很久她才睡著。
第二天,荷葉把一天的家務和活路都做完,吃過晚飯後。荷葉就拿著她家的秤準備出門。
她問弟弟:“家興,我要去爺爺家,你要一起去不?”
家興說:“二姐,你要去爺爺家幹什麽?”
荷葉說:“我要拿這把秤去叫爺爺教我用。”
他們家裏有秤,但以前都是他們的爹在用,那時家裏有什麽買賣都是他爹一手操辦。所以,別說荷葉,就連她媽在的時候都不會用秤。
家興說:“我和你一起去嘛,爺爺教你的時候,我也能一塊學學。”
他們去到爺爺家,爺爺和奶奶正坐在火塘邊坐著烤火,姐弟倆走進門去叫道:“爺爺,奶奶,您們吃飯了沒有?”
爺爺奶奶答道:“我們吃了,你們倆小個吃了嗎?”
荷葉說:“我們吃了,我們想來叫爺爺教我用秤,我們栽的那些菜快能賣了,我現在連秤都不會稱麽,怎麽賣。”
爺爺和奶奶把各自坐著的板凳往一邊挪挪,讓出姐弟倆的位置來,爺爺說:“自己抬個小板凳坐過來烤火,小荷葉挨著我坐,我好教你,家興挨著你奶奶的那邊坐。”
荷葉和家興抬著板凳在火塘邊坐下,荷葉把一直提在手裏的秤遞給爺爺,說道:“爺爺,秤在這裏,您教教我怎樣用。”
她爺爺把秤接過去,提著最後麵那個提繩說:“荷葉,你看,如果稱不足一斤的東西,就提這個繩,稱兩數的秤花在稱稈的裏側麵,你看,這在秤盤裏什麽都沒有,我把秤提起來,把秤砣趕在秤花起頭的這裏,你看,它既不往上翹,也不會往下掉,而是正好,這個地方是秤盤的重量,叫秤盤星。”
說著,爺爺站起來,從桌子上的簸箕裏抓了一把玉米粒往秤盤裏放,再提起來稱給荷葉看,並說道:“你看現在再把秤砣打在秤盤星上,它就翹起來了,你得往外趕,你看到這裏它剛好的話就是一兩,再出來是二兩,三兩……就這樣一直過去直到一斤,比如東西隻有4兩重,你把秤砣趕在半斤上,秤砣就會往下掉了,趕在三兩上它又往上翹,隻有在四兩上它才會是不上不下剛剛好。”
爺爺把秤盤裏的玉米粒倒在簸箕裏,又坐到火塘邊的板凳上。提起第二根秤繩對荷葉說:“你看,稱一斤以上的東西就提這根繩,稱花在正麵,開頭的大秤花就是一斤,裏麵的個小點是一斤一兩,你看一斤二兩……有幾個小點的這裏是一斤半。到第二個大秤花這裏是就是兩斤,兩斤一兩……”
說著,爺爺從柴堆上拿了一塊柴放在秤盤上稱給荷葉看,他說:“你看這塊柴有一斤二兩。”
說著又邊往秤盤裏加柴塊邊說:“你看現在這柴有二斤,你看在這裏了……。”
荷葉說:“我知道了,這裏是五斤三兩。”
爺爺說:“對了,就是這麽看,東西越重就把秤砣越往後趕,你看,到這裏是十斤。超過十斤的就要提最前麵的這根秤繩才能稱了。你看稱十斤以上斤數秤花在外側麵。”
說著,爺爺站起來用秤鉤鉤起一小捆柴,然後提起秤來說:“你看,這捆柴有十五斤,提這邊的話,最開頭的秤花就十斤,十一,十二,十三……二十……三十,這把秤能稱到一百斤。荷葉,學會了嗎?”
荷葉說,“應該是會了,我來稱一遍給您看看,哪裏不對你再教我。”
荷葉說完從爺爺手裏接過秤來,提起最後麵的秤繩,把秤砣趕到秤盤星上說:“這裏稱盤星。”然後站起來往秤盤裏抓了把玉米粒放上,說:“這是一兩”
又加一點在裏麵,說:“這是二兩……”
荷葉把秤盤裏的玉米倒在簸箕裏,走到灶門前拿起柴塊放在秤盤裏,把秤砣趕到相應的位置,說“爺爺,您看這是二斤。”又加了柴塊進去再把秤砣趕到相應的位置,說:“爺爺,玩在是五斤半……”
荷葉又用秤鉤鉤起了大大一捆柴,她一個人提不起來,就用一根木棍穿進最前麵的秤繩裏,讓她爺爺幫忙抬起來,她把秤砣趕到相應的位置,她說:“爺爺,這捆柴是二十三斤半。對嗎?”
她爺爺說:“對了,小荷葉學東西很快,一教就會。”
這時,家喜過來了,他進門來先和祖父祖母打招唿:“爺爺,奶奶,您們吃飯了嗎?”
他爺爺答道:“我們吃了,家喜,你來了,過來火塘邊坐,這邊暖和,你吃了沒有?”
家喜答道:“我吃了,我去荷葉家找她,她家裏沒人,我說來瞧瞧她在不在爺爺奶奶這邊,他們姐弟倆個還真的在這裏。”
荷葉問道:“家喜哥,你找我有什麽事?”
家喜說:“你那天不是說,想學九九乘法口訣,我今天給把九九乘法口訣表寫好了,你拿去把它貼在牆上照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倒背如流,這樣你去賣東西的時候,就能派得上用場了。”
說完把表遞給荷葉,荷葉伸手接過乘法口訣表,嘴裏不停的說:“謝謝,謝謝,謝謝家喜哥。”
荷葉抬了個小板凳放在火塘邊,說道:“家喜哥,過來這裏坐著烤火。”
祖孫五人圍坐在火塘邊,荷葉把乘法口訣表打開,隻見紙上用毛筆工整的寫滿了字,荷葉就著燈光讀道:“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九八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她爺爺驚訝的說道:“荷葉又沒有上過學,怎麽會看得懂這個乘法口訣表?”
荷葉說:“爺爺,我看得懂呢,這些字是我家喜哥教我學的。”
家喜說:“荷葉妹子說她想學麽,我就教了一下,沒想到她學的很快,一兩天的時間就把數字全部掌握了。”
荷葉說:“主要是我本來就會數數,我用嘴巴數數,可以數到萬了,我就是沒有讀過書,曉不得字怎麽寫,比如3字,比如8字……我肯定會讀嘛,但我不知道它長什麽樣子,多虧我家喜哥寫了字來教我,我一邊讀一邊寫就把它們對上號了。”
第二天,荷葉把一天的家務和活路都做完,吃過晚飯後。荷葉就拿著她家的秤準備出門。
她問弟弟:“家興,我要去爺爺家,你要一起去不?”
家興說:“二姐,你要去爺爺家幹什麽?”
荷葉說:“我要拿這把秤去叫爺爺教我用。”
他們家裏有秤,但以前都是他們的爹在用,那時家裏有什麽買賣都是他爹一手操辦。所以,別說荷葉,就連她媽在的時候都不會用秤。
家興說:“我和你一起去嘛,爺爺教你的時候,我也能一塊學學。”
他們去到爺爺家,爺爺和奶奶正坐在火塘邊坐著烤火,姐弟倆走進門去叫道:“爺爺,奶奶,您們吃飯了沒有?”
爺爺奶奶答道:“我們吃了,你們倆小個吃了嗎?”
荷葉說:“我們吃了,我們想來叫爺爺教我用秤,我們栽的那些菜快能賣了,我現在連秤都不會稱麽,怎麽賣。”
爺爺和奶奶把各自坐著的板凳往一邊挪挪,讓出姐弟倆的位置來,爺爺說:“自己抬個小板凳坐過來烤火,小荷葉挨著我坐,我好教你,家興挨著你奶奶的那邊坐。”
荷葉和家興抬著板凳在火塘邊坐下,荷葉把一直提在手裏的秤遞給爺爺,說道:“爺爺,秤在這裏,您教教我怎樣用。”
她爺爺把秤接過去,提著最後麵那個提繩說:“荷葉,你看,如果稱不足一斤的東西,就提這個繩,稱兩數的秤花在稱稈的裏側麵,你看,這在秤盤裏什麽都沒有,我把秤提起來,把秤砣趕在秤花起頭的這裏,你看,它既不往上翹,也不會往下掉,而是正好,這個地方是秤盤的重量,叫秤盤星。”
說著,爺爺站起來,從桌子上的簸箕裏抓了一把玉米粒往秤盤裏放,再提起來稱給荷葉看,並說道:“你看現在再把秤砣打在秤盤星上,它就翹起來了,你得往外趕,你看到這裏它剛好的話就是一兩,再出來是二兩,三兩……就這樣一直過去直到一斤,比如東西隻有4兩重,你把秤砣趕在半斤上,秤砣就會往下掉了,趕在三兩上它又往上翹,隻有在四兩上它才會是不上不下剛剛好。”
爺爺把秤盤裏的玉米粒倒在簸箕裏,又坐到火塘邊的板凳上。提起第二根秤繩對荷葉說:“你看,稱一斤以上的東西就提這根繩,稱花在正麵,開頭的大秤花就是一斤,裏麵的個小點是一斤一兩,你看一斤二兩……有幾個小點的這裏是一斤半。到第二個大秤花這裏是就是兩斤,兩斤一兩……”
說著,爺爺從柴堆上拿了一塊柴放在秤盤上稱給荷葉看,他說:“你看這塊柴有一斤二兩。”
說著又邊往秤盤裏加柴塊邊說:“你看現在這柴有二斤,你看在這裏了……。”
荷葉說:“我知道了,這裏是五斤三兩。”
爺爺說:“對了,就是這麽看,東西越重就把秤砣越往後趕,你看,到這裏是十斤。超過十斤的就要提最前麵的這根秤繩才能稱了。你看稱十斤以上斤數秤花在外側麵。”
說著,爺爺站起來用秤鉤鉤起一小捆柴,然後提起秤來說:“你看,這捆柴有十五斤,提這邊的話,最開頭的秤花就十斤,十一,十二,十三……二十……三十,這把秤能稱到一百斤。荷葉,學會了嗎?”
荷葉說,“應該是會了,我來稱一遍給您看看,哪裏不對你再教我。”
荷葉說完從爺爺手裏接過秤來,提起最後麵的秤繩,把秤砣趕到秤盤星上說:“這裏稱盤星。”然後站起來往秤盤裏抓了把玉米粒放上,說:“這是一兩”
又加一點在裏麵,說:“這是二兩……”
荷葉把秤盤裏的玉米倒在簸箕裏,走到灶門前拿起柴塊放在秤盤裏,把秤砣趕到相應的位置,說“爺爺,您看這是二斤。”又加了柴塊進去再把秤砣趕到相應的位置,說:“爺爺,玩在是五斤半……”
荷葉又用秤鉤鉤起了大大一捆柴,她一個人提不起來,就用一根木棍穿進最前麵的秤繩裏,讓她爺爺幫忙抬起來,她把秤砣趕到相應的位置,她說:“爺爺,這捆柴是二十三斤半。對嗎?”
她爺爺說:“對了,小荷葉學東西很快,一教就會。”
這時,家喜過來了,他進門來先和祖父祖母打招唿:“爺爺,奶奶,您們吃飯了嗎?”
他爺爺答道:“我們吃了,家喜,你來了,過來火塘邊坐,這邊暖和,你吃了沒有?”
家喜答道:“我吃了,我去荷葉家找她,她家裏沒人,我說來瞧瞧她在不在爺爺奶奶這邊,他們姐弟倆個還真的在這裏。”
荷葉問道:“家喜哥,你找我有什麽事?”
家喜說:“你那天不是說,想學九九乘法口訣,我今天給把九九乘法口訣表寫好了,你拿去把它貼在牆上照著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倒背如流,這樣你去賣東西的時候,就能派得上用場了。”
說完把表遞給荷葉,荷葉伸手接過乘法口訣表,嘴裏不停的說:“謝謝,謝謝,謝謝家喜哥。”
荷葉抬了個小板凳放在火塘邊,說道:“家喜哥,過來這裏坐著烤火。”
祖孫五人圍坐在火塘邊,荷葉把乘法口訣表打開,隻見紙上用毛筆工整的寫滿了字,荷葉就著燈光讀道:“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九八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她爺爺驚訝的說道:“荷葉又沒有上過學,怎麽會看得懂這個乘法口訣表?”
荷葉說:“爺爺,我看得懂呢,這些字是我家喜哥教我學的。”
家喜說:“荷葉妹子說她想學麽,我就教了一下,沒想到她學的很快,一兩天的時間就把數字全部掌握了。”
荷葉說:“主要是我本來就會數數,我用嘴巴數數,可以數到萬了,我就是沒有讀過書,曉不得字怎麽寫,比如3字,比如8字……我肯定會讀嘛,但我不知道它長什麽樣子,多虧我家喜哥寫了字來教我,我一邊讀一邊寫就把它們對上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