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這樣不緊不慢地過著。
太子和四阿哥關係不錯,因此太子也經常囑咐太子妃要照顧好虞嫣。
太子妃也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平日裏對虞嫣也還算客氣。
虞嫣也明白,現在太子未廢,不管未來是怎麽樣的,現在都不得不韜光養晦,因此和太子妃相處倒也十分融洽。
當然,幾人背地裏雖然各有心思,但是在表麵上卻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而榮憲公主被賜婚以後不哭不鬧,皇上本以為她在憋什麽大招。
沒想到,榮憲公主直接找到皇上,“兒臣見過皇阿瑪。”
皇上本以為她是來找他鬧,為了不去和親,因此心裏已經開始不高興了,“起來吧,你來做什麽?”
榮憲公主直接跪下,“兒臣不久就要遠嫁蒙古,以後不能侍奉在皇阿瑪和額娘左右,心裏有愧,隻想著近些日子能侍奉在側。”
聽到榮憲公主這樣說,皇上的心也軟了些,到底是自己的孩子,還是舍不得的。
梁九功看看皇上,又看看榮憲公主,心裏暗道她的聰慧,大局已定,能博得皇上的喜愛,多要些賞賜才是聰明的做法。
皇上有些無奈地說道,“起來吧,朕和你額娘也舍不得你,隻是朕不得不的這樣做啊。”
“兒臣身為大清的公主,能為大清做出貢獻,兒臣心裏高興,皇阿瑪不用擔心兒臣。”
聽到榮憲公主這樣說,皇上很滿意,“看到你這樣識大體,皇阿瑪就放心了,留下陪朕一起用膳吧。”
皇上很少留這些阿哥一起用膳,公主就更少了,如今留下榮憲公主,說明了皇上對剛才她的表現很滿意。
榮憲公主大大方方行禮,“兒臣謝皇阿瑪厚愛。”
…………
乾清宮裏。
接下來的半個月,榮憲公主除了在榮妃宮裏,就是陪皇上下棋喝茶,因此榮妃得到的寵幸都多了。
皇上也是第一次發現這個女兒這樣懂事,會討人歡心。
想著她能為大清心甘情願去和親,心裏也多了幾分愧疚。
“梁九功。”
“奴才在。”
“傳朕的旨意,晉和碩榮憲公主為固倫榮憲公主,讓禮部挑個日子,盡快行冊封禮。”
封固倫公主,不僅僅是一個封號,還代表了皇上對公主的在意,公主的賞賜也會更多,以後嫁去蒙古,也不會有人敢小瞧她。
“奴才這就去傳旨。”
梁九功本以為,皇上可能會在嫁妝上多給一些,沒想到皇上直接封了固倫公主。
榮憲公主接到聖旨也十分震驚,不過還是淡定地接下了聖旨。
她心裏暗暗慶幸聽了虞嫣的話,沒有和她作對。
還有半個月左右,她就要去和親了,在這段時間裏,她要好好想一想怎麽報答虞嫣的大恩大德。
幾天以後,大福晉的預產期到了。
宮裏所有人都在期待這個孩子的降生。
有一些真心實意,想讓大福晉真的生下個小阿哥,比如皇上、太後、惠妃這些人。
而有些人則不想,比如太子一黨。
太子和太子妃也不是沒有想過把孩子弄掉,隻是大阿哥盯得很緊,再加上若是孩子沒了,皇上、太後必定會徹查到底,因此才沒有動手。
太子雖然深受皇上喜愛,卻也怕大阿哥會被愛屋及烏。
太子妃則是看不慣有人壓在她的頭上,明明她才是幾人中身份最尊貴的,現在偏偏要被大福晉壓一頭。
太子和四阿哥關係不錯,因此太子也經常囑咐太子妃要照顧好虞嫣。
太子妃也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平日裏對虞嫣也還算客氣。
虞嫣也明白,現在太子未廢,不管未來是怎麽樣的,現在都不得不韜光養晦,因此和太子妃相處倒也十分融洽。
當然,幾人背地裏雖然各有心思,但是在表麵上卻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而榮憲公主被賜婚以後不哭不鬧,皇上本以為她在憋什麽大招。
沒想到,榮憲公主直接找到皇上,“兒臣見過皇阿瑪。”
皇上本以為她是來找他鬧,為了不去和親,因此心裏已經開始不高興了,“起來吧,你來做什麽?”
榮憲公主直接跪下,“兒臣不久就要遠嫁蒙古,以後不能侍奉在皇阿瑪和額娘左右,心裏有愧,隻想著近些日子能侍奉在側。”
聽到榮憲公主這樣說,皇上的心也軟了些,到底是自己的孩子,還是舍不得的。
梁九功看看皇上,又看看榮憲公主,心裏暗道她的聰慧,大局已定,能博得皇上的喜愛,多要些賞賜才是聰明的做法。
皇上有些無奈地說道,“起來吧,朕和你額娘也舍不得你,隻是朕不得不的這樣做啊。”
“兒臣身為大清的公主,能為大清做出貢獻,兒臣心裏高興,皇阿瑪不用擔心兒臣。”
聽到榮憲公主這樣說,皇上很滿意,“看到你這樣識大體,皇阿瑪就放心了,留下陪朕一起用膳吧。”
皇上很少留這些阿哥一起用膳,公主就更少了,如今留下榮憲公主,說明了皇上對剛才她的表現很滿意。
榮憲公主大大方方行禮,“兒臣謝皇阿瑪厚愛。”
…………
乾清宮裏。
接下來的半個月,榮憲公主除了在榮妃宮裏,就是陪皇上下棋喝茶,因此榮妃得到的寵幸都多了。
皇上也是第一次發現這個女兒這樣懂事,會討人歡心。
想著她能為大清心甘情願去和親,心裏也多了幾分愧疚。
“梁九功。”
“奴才在。”
“傳朕的旨意,晉和碩榮憲公主為固倫榮憲公主,讓禮部挑個日子,盡快行冊封禮。”
封固倫公主,不僅僅是一個封號,還代表了皇上對公主的在意,公主的賞賜也會更多,以後嫁去蒙古,也不會有人敢小瞧她。
“奴才這就去傳旨。”
梁九功本以為,皇上可能會在嫁妝上多給一些,沒想到皇上直接封了固倫公主。
榮憲公主接到聖旨也十分震驚,不過還是淡定地接下了聖旨。
她心裏暗暗慶幸聽了虞嫣的話,沒有和她作對。
還有半個月左右,她就要去和親了,在這段時間裏,她要好好想一想怎麽報答虞嫣的大恩大德。
幾天以後,大福晉的預產期到了。
宮裏所有人都在期待這個孩子的降生。
有一些真心實意,想讓大福晉真的生下個小阿哥,比如皇上、太後、惠妃這些人。
而有些人則不想,比如太子一黨。
太子和太子妃也不是沒有想過把孩子弄掉,隻是大阿哥盯得很緊,再加上若是孩子沒了,皇上、太後必定會徹查到底,因此才沒有動手。
太子雖然深受皇上喜愛,卻也怕大阿哥會被愛屋及烏。
太子妃則是看不慣有人壓在她的頭上,明明她才是幾人中身份最尊貴的,現在偏偏要被大福晉壓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