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康健的妻子葉芷熙、突然疾病纏身,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親弟宥梁、突然斷了雙腿,淪為廢人;
從屬之人皆出意外,宥栩暴斃......
十餘人聯名上書,檢舉宥栩、於承明帝二十六年至承明帝二十七年間——濫用私權、徇私舞弊、貪贓枉法......
再後來,便是宥府被抄。’
伸出手掌、接著細碎的雨,薑毅嘏看著被烏雲遮蔽、沒有一絲光亮的夜空,陡然開了口:
“你真的認為他會貪贓枉法?”
在不遠處候著、始終不敢上前的福祿海、忽然聽到皇帝出了聲,還以為是在問自己。
他不敢再耽擱,連忙用提燈的那隻手提起了衣服的下擺,小跑著湊了過去。
“陛下?”福祿海試探著叫了一句。
薑毅嘏正亂著,被福祿海這麽一叫,心裏更是煩的緊。
“滾!”望著那片陰鬱的天、看著那些根本看不清的雨點,薑毅嘏頭也不迴地吼了一聲。
福祿海被吼得一哆嗦,不過很快,他又覺得輕鬆了起來。
俗話說的好,伴君如伴虎。比起侍立在陰晴不定的皇帝身邊,滾了反倒是落了個清淨。
強忍著對皇帝迴一句“得嘞”的衝動,福祿海拚命壓抑著內心歡快,板著一張老臉、十分利索的退走了。
不知道是雨夜實在太過沉悶、還是彼時的處境委實憋屈......
薑毅嘏感受著落入掌心的冰涼和潮濕,直想把那不斷漏水的天給掀了。
‘為什麽要放任?難不成你覺得宥栩死了,便報複了當年那個不將自己放在眼裏的父皇?’
思及此處,薑毅嘏的神情都變得有些猙獰。
“何其可笑?!”他吼著,滿是嘲諷地笑了起來。
“堂堂一國之君!竟也要用如此卑劣無用的手段......你不是自詡為明君嗎?
既然是明君,又為什麽會妒忌一個受寵的臣子?!承認吧!承認罷!!
你的父親沒有說錯,你就是一個懦弱又無能的膽小鬼!
若非你的小人之心,若非如此......你又如何會陷入今日的境地。
宥栩不死、宥家不倒、宥梁不廢,隻此三點,便可保朝堂穩固。”
站起身、幾步走到鎏金燈架邊,不顧表麵燙手的蠟油,薑毅嘏抄起燃燒的短燭、就扔向了窗外。
蠟燭帶著微小的火光,奮不顧身地衝進了寒涼的雨幕;
躍起、落下、跌跌撞撞地滾出幾步,而後便翻倒在了混滿泥汙的雨水裏。
失了殿宇的庇護,甘願燃燒自己與黑暗相抗的蠟燭,最終還是孤零零地趴在了地上......
無盡的黑暗吞噬了小小的短燭,不過一息,薑毅嘏就再也看不清那個被自己擲出的蠟燭了。
忽然,他又想起了先帝臨終之前的話:帝王之術,重在製衡;製衡、製衡,何為製衡?即為牽製;
文武牽製、君臣牽製、利益牽製、家族牽製......
那時的他聽得認真,可是那時的他,又真的聽進去了多少?
‘不論其他,起碼在宥梁的雙腿斷在戰場上的時候,陸槐安的死、就已經有了苗頭......
可是那時,作為皇帝的你又做過什麽?’
薑毅嘏低低地笑著,釋懷似的歎了口氣。
他望著那片滿是陰雲、令人煩躁不已的夜空,沉默了很久、很久。
直到連夜雨都有了轉小的趨勢時,才幽幽道:“最終,卻是作繭自縛。”
............
元昭元年秋,派出尋找宥昀下落的探子迴宮,皇帝得知宥昀從軍。
元昭三年春,皇帝暗中給神繭去信,讓他設法將宥昀調往北關;同年,皇帝手書一封、發往東關陸衍處。
元昭五年初,宥昀率兵生擒慶銳,東關告捷。帝甚欣悅,謂之可堪大用。
同年夏初,皇帝召宥昀迴京,封三品安東將軍,祿千石,銀印青綬。
為進一步提拔宥昀,秋初,皇帝將二品將軍長孫信宇、陸續安相繼調離東關軍。
秋末,傀軍再次進犯,皇帝將右虎符交由安東將軍,命其親率三萬兵馬、自京城馳援東關。
............
元昭五年的一個尋常休沐日,薑毅嘏屏退眾人,獨自待在禦書房裏批著奏折。
沾了朱紅的狼毫筆被隨意擱置在一邊,薑毅嘏看著一封囉裏囉嗦、仿佛在閑話家常一般的奏折,出了神:
‘傀國新敗;秋末進犯,不過反撲而已;此戰,大櫟必勝。
除去陸衍之外,東關軍內無人高過三品,宥昀手握右虎符,想要立下戰功並非難事。
以宥昀的能力,不需一品......
二品!隻要能提為二品,他就有實力在北關軍中和長孫鴻一爭高下。
不用全部,隻要他能將長孫鴻手中的兵權分走一半......到時候朕就再無後顧之憂。
沒了長孫鴻的威脅,不管是冊立太子、還是整治蕭家,朕都不會再束手束腳。
隻要此戰告捷!隻要順利將這場仗打贏,朕就有理由將宥昀再提一級。
隻要宥昀順利成為二品將軍,那朕籌謀了十幾年的計劃,也將迎來成功!
這一次,朕必贏。’
............
日升月落,晝夜輪轉;時間飛速流逝,冬天轉眼降臨。
本該快速結束的戰爭、不知為何一直僵持不下。
迴來稟報的人屈指可數,派出去的人迴來之後,也會隻說:
‘戰場錯綜複雜、如風雲變幻不可預測,請陛下安心等待。’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與東關相距千裏、不清楚其中詳情的情況下冒然插手,隻會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薑毅嘏拚命控製著自己想要直接殺到東關的衝動,在心裏不斷重複著一句話:
‘一定要相信陸衍。’
...........
冷風唿嘯、潔白落下;瑞雪之中,新年降臨。
薑毅嘏終究還是從元昭五年,等到了元昭六年。
陸衍的手書較以往、少的過分......
在以蕭廣平為首的各種“勸諫”下,薑毅嘏還是忍不住、讓人發出了那封由蕭廣平代寫的“親筆”信。
從屬之人皆出意外,宥栩暴斃......
十餘人聯名上書,檢舉宥栩、於承明帝二十六年至承明帝二十七年間——濫用私權、徇私舞弊、貪贓枉法......
再後來,便是宥府被抄。’
伸出手掌、接著細碎的雨,薑毅嘏看著被烏雲遮蔽、沒有一絲光亮的夜空,陡然開了口:
“你真的認為他會貪贓枉法?”
在不遠處候著、始終不敢上前的福祿海、忽然聽到皇帝出了聲,還以為是在問自己。
他不敢再耽擱,連忙用提燈的那隻手提起了衣服的下擺,小跑著湊了過去。
“陛下?”福祿海試探著叫了一句。
薑毅嘏正亂著,被福祿海這麽一叫,心裏更是煩的緊。
“滾!”望著那片陰鬱的天、看著那些根本看不清的雨點,薑毅嘏頭也不迴地吼了一聲。
福祿海被吼得一哆嗦,不過很快,他又覺得輕鬆了起來。
俗話說的好,伴君如伴虎。比起侍立在陰晴不定的皇帝身邊,滾了反倒是落了個清淨。
強忍著對皇帝迴一句“得嘞”的衝動,福祿海拚命壓抑著內心歡快,板著一張老臉、十分利索的退走了。
不知道是雨夜實在太過沉悶、還是彼時的處境委實憋屈......
薑毅嘏感受著落入掌心的冰涼和潮濕,直想把那不斷漏水的天給掀了。
‘為什麽要放任?難不成你覺得宥栩死了,便報複了當年那個不將自己放在眼裏的父皇?’
思及此處,薑毅嘏的神情都變得有些猙獰。
“何其可笑?!”他吼著,滿是嘲諷地笑了起來。
“堂堂一國之君!竟也要用如此卑劣無用的手段......你不是自詡為明君嗎?
既然是明君,又為什麽會妒忌一個受寵的臣子?!承認吧!承認罷!!
你的父親沒有說錯,你就是一個懦弱又無能的膽小鬼!
若非你的小人之心,若非如此......你又如何會陷入今日的境地。
宥栩不死、宥家不倒、宥梁不廢,隻此三點,便可保朝堂穩固。”
站起身、幾步走到鎏金燈架邊,不顧表麵燙手的蠟油,薑毅嘏抄起燃燒的短燭、就扔向了窗外。
蠟燭帶著微小的火光,奮不顧身地衝進了寒涼的雨幕;
躍起、落下、跌跌撞撞地滾出幾步,而後便翻倒在了混滿泥汙的雨水裏。
失了殿宇的庇護,甘願燃燒自己與黑暗相抗的蠟燭,最終還是孤零零地趴在了地上......
無盡的黑暗吞噬了小小的短燭,不過一息,薑毅嘏就再也看不清那個被自己擲出的蠟燭了。
忽然,他又想起了先帝臨終之前的話:帝王之術,重在製衡;製衡、製衡,何為製衡?即為牽製;
文武牽製、君臣牽製、利益牽製、家族牽製......
那時的他聽得認真,可是那時的他,又真的聽進去了多少?
‘不論其他,起碼在宥梁的雙腿斷在戰場上的時候,陸槐安的死、就已經有了苗頭......
可是那時,作為皇帝的你又做過什麽?’
薑毅嘏低低地笑著,釋懷似的歎了口氣。
他望著那片滿是陰雲、令人煩躁不已的夜空,沉默了很久、很久。
直到連夜雨都有了轉小的趨勢時,才幽幽道:“最終,卻是作繭自縛。”
............
元昭元年秋,派出尋找宥昀下落的探子迴宮,皇帝得知宥昀從軍。
元昭三年春,皇帝暗中給神繭去信,讓他設法將宥昀調往北關;同年,皇帝手書一封、發往東關陸衍處。
元昭五年初,宥昀率兵生擒慶銳,東關告捷。帝甚欣悅,謂之可堪大用。
同年夏初,皇帝召宥昀迴京,封三品安東將軍,祿千石,銀印青綬。
為進一步提拔宥昀,秋初,皇帝將二品將軍長孫信宇、陸續安相繼調離東關軍。
秋末,傀軍再次進犯,皇帝將右虎符交由安東將軍,命其親率三萬兵馬、自京城馳援東關。
............
元昭五年的一個尋常休沐日,薑毅嘏屏退眾人,獨自待在禦書房裏批著奏折。
沾了朱紅的狼毫筆被隨意擱置在一邊,薑毅嘏看著一封囉裏囉嗦、仿佛在閑話家常一般的奏折,出了神:
‘傀國新敗;秋末進犯,不過反撲而已;此戰,大櫟必勝。
除去陸衍之外,東關軍內無人高過三品,宥昀手握右虎符,想要立下戰功並非難事。
以宥昀的能力,不需一品......
二品!隻要能提為二品,他就有實力在北關軍中和長孫鴻一爭高下。
不用全部,隻要他能將長孫鴻手中的兵權分走一半......到時候朕就再無後顧之憂。
沒了長孫鴻的威脅,不管是冊立太子、還是整治蕭家,朕都不會再束手束腳。
隻要此戰告捷!隻要順利將這場仗打贏,朕就有理由將宥昀再提一級。
隻要宥昀順利成為二品將軍,那朕籌謀了十幾年的計劃,也將迎來成功!
這一次,朕必贏。’
............
日升月落,晝夜輪轉;時間飛速流逝,冬天轉眼降臨。
本該快速結束的戰爭、不知為何一直僵持不下。
迴來稟報的人屈指可數,派出去的人迴來之後,也會隻說:
‘戰場錯綜複雜、如風雲變幻不可預測,請陛下安心等待。’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與東關相距千裏、不清楚其中詳情的情況下冒然插手,隻會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薑毅嘏拚命控製著自己想要直接殺到東關的衝動,在心裏不斷重複著一句話:
‘一定要相信陸衍。’
...........
冷風唿嘯、潔白落下;瑞雪之中,新年降臨。
薑毅嘏終究還是從元昭五年,等到了元昭六年。
陸衍的手書較以往、少的過分......
在以蕭廣平為首的各種“勸諫”下,薑毅嘏還是忍不住、讓人發出了那封由蕭廣平代寫的“親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