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橫插一腳【京城篇十】
人在大唐:為官七十載被貶十次 作者:你摸魚我摸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孫無垢見陳芬如此恨鐵不成鋼,還不知道自己兒子幹了多大一件事,不由給他說道:
“郡夫人憂國憂民,更是教子有方,此言倒是過謙了,宇哥兒如今在呂宋,勤懇於政事,凡事親力親為,實乃我貞觀之正風也!”
陳芬有些受寵若驚:
“全賴陛下娘娘看得起!”
長孫無垢覺得自己心裏平衡了一些,有些小羨慕,倒是知道自己第一個知道楊宇都幹了什麽,這時候笑道:
“至於奇技淫巧之成果嘛,現在我給你們透露真實情況,此次突厥南下實則是宇哥兒一個連射弩加馬鞍馬鐙,便打得威脅我大唐的突厥大軍潰不成軍,還丟了三萬多隻羊與三千匹馬,這陛下才給個郡公之爵,還有些委屈了他!!”
陳芬倒是傻了眼,有些緊張的責備道:
“宇哥兒真能研究這等武器,這孩子就是不消停,這等戰備武器,怎能是他想研究就研究的!”
長孫無垢掩嘴偷笑:
“被父皇責罵了一頓,如今沉穩了些,先給陛下說,再做事了!你且說說那製冰之法!”
陳芬這才鬆了一口氣:
“全賴陛下與皇後娘娘恩澤天下,不予追究,不然小兒有幾個頭也不夠砍的!”
長孫無垢知道,自己一翻輸出,把陳芬嚇到了,於是岔開話題:
“禮哥兒可成了婚?”
陳芬感覺詫異,今天這幫婦人是咋的了,莫不是我家真時來運轉了,但也不敢多胡思亂想,迴道:
“我這等蠻夷之地出來的,年少時家貧,無人看得上,均未曾婚配!”
此話一出,在坐的兩位國夫人,對視一眼:
“吾家有女,年方二八!不如兩個哥兒,都娶了!”
長孫無垢見事情要失控,不得不立刻行動,不然要壞了陛下好事,於是開口道:
“郡夫人,太上皇有一女,乃是嶺南馮總管之女馮才人所生,剛冊封安南郡公主,再過兩年便是豆蔻之年,你看如何?”
原來昨晚,昨日聽到李世民因為派人去嶺南安撫地方混亂發愁,按魏征之策,李世民要安撫各方勢力!
武德元年,父皇為了收服嶺南馮盎,接受了馮盎在李唐建國時送入長安宮的女兒馮氏,武德元年十二月生有一女,李世民登基後封安南郡公主,而馮氏被李淵冊封為才人!
這時候兩個國公夫人,頓時默不作聲!
陳芬內心無法平靜,好在理智還在,開口道:
“這……娘娘,我等山野之人,怎能配得上公主呢!”
長孫無垢說道:
“這是太上皇與陛下的意思!若是郡夫人覺得不妥,此事便作罷!”
陳芬受寵若驚正要說什麽,這時候門外來了一隊人馬:
“太上皇有旨!楊正接旨!”
李世民心領神會,看看旁邊左右的杜如晦,程咬金,震驚的麵孔,心中得意,自己皇家這對父子明裏分裂暗中通氣。
杜如晦的震驚是裝的,程咬金卻是真性情,不過看李世民的臉色沒有發飆的意思,按捺住自己準備發飆的趨勢,默默的一起出來看楊正接旨。
這旨意,李淵找不到人來做,就讓還在任上的裴寂前來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之愛女安南公主,已是豆蔻之年,性行溫良,端莊淑惠,德容兼備。今有楊宇,才俊出眾,品行高潔,忠君愛國。朕躬念其良緣天成,特賜婚公主下嫁於楊宇,擇良辰吉日完婚。
望爾二人婚後琴瑟和鳴,相濡以沫,共修伉儷之美,同守家國之安。
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武德九年 十二月二十九日
欽此!】
楊正如履薄冰,看了看李世民,看他如何指示。
裴寂很是不悅,這楊正真是不上道,太上皇怕是選錯人了!他日必定勸勸李淵退婚,
但是看到杜如晦古井不波的麵相和程咬金那張大嘴巴的模樣,楊正覺得這有什麽不對,卻也猜不出來。
李世民說道:
“即是武德九年的詔書,那我等必須遵循太上皇的旨意!”
楊正這才顫顫巍巍的說道:
“臣楊正,遵旨!大唐萬年,太上皇安康,陛下萬年!”
楊正可不敢祝福太上皇萬年。
李世民滿意的說道:
“楊愛卿,今日喜宴甚是新鮮,明日我遣幾位宮中膳人前來學藝,你可莫言藏拙啊,宮中那些菜色朕都吃膩了!”
楊正還沒起來,轉過來麵對李世民說道:
“臣遵旨!”
李世民說道:
“裴相,旨宣完了,是不是該離開了!”
裴寂:
“啊這……陛下!”
李世民突然來一句:
“莫非還有什麽,真不便聽的話要傳達!”
裴寂知道自己今日是無法與楊正溝通了,於是說道:
“陛下多慮了,臣這就迴複複旨了,臣告退!”
李世民笑道:
“哈哈哈,裴相前來赴宴,不吃上幾口怎麽行,楊愛卿,你快快起來,給裴相準備一副碗筷,吃個飯再走嘛!”
楊正這才起來,說道:
“是是是,你看我被這潑天富貴恩寵,人都呆住了,照顧不周,還請裴相見諒!”
裴寂看著麵前這一唱一和的君臣,他知道太上皇這一步棋,怕是走錯了!
“臣要迴去複命,還請陛下海涵!”
裴寂其實是對李世民囚禁李淵一事很不滿的,所以也不給他任何麵子,說罷便告辭而去。
李世民也跟著告辭了,程咬金杜如晦也是告辭,隻是程咬金臨走前,低聲說了一句:
“恭喜楊郡公,娶了一位李三娘!”
楊正很懵:李三娘何許人也,那可是大唐開國公主,娘子軍的創立者,莫非……太上皇許了一個舞刀弄槍的公主?
另一邊。
李承乾也與楊禮告辭,並且勉勵他加油中舉,大有教好楊禮之意,惹的同門學生好一陣羨慕。
後宅兩位夫人也告辭了,留下長孫無垢私下裏與陳芬談話。
“郡夫人,陛下對你楊氏一家寄予厚望,你們在祖上三代均在嶺南,與前朝無甚大幹係,陛下賢明,唯才是舉,不過……你等不能與前朝血脈有所牽連,否則必引來殺身之禍,切記!”
陳芬聽著話,忙點頭稱是,這恩威並施的手段,不愧是一宮之主。
隨著大家都離開了,楊正叫來楊禮陳芬商議家事:
“如今我楊氏之所以如此揚眉吐氣,乃是陛下與太上皇以我們為棋子紛爭的結果,一著不慎,恐怕會惹來滅門之禍啊,禮兒你有何看法,此局如何破?”
楊禮想了想說道:
“父親莫慌,陛下已然坐上皇位,肯定是勝者,既然兩位皇帝都重視我等,我等就效忠李唐便是!”
楊正又繼續考校楊宇:
“那若是二者逼你表態,你當如何?”
楊禮說道:
“父親,陛下給予我族榮譽勝於太上皇!以此為突破口效忠在位之人,何況我還是杜家門生,怎麽也要跟著陛下的!再者大哥初上京城,也是為秦王而來,我楊氏立場是很明顯的,陛下應當能看得到!”
楊正很是欣慰,楊禮能這麽冷靜分析,比他哥我不遑多讓了!
這時候陳芬從後院出來,也拿著一張婚書:
“禮兒,程家的姑娘,要嫁給你,你如何選!”
楊禮一下就瞪大雙眼:
“娘,怎麽還有我的事兒,今天不是大哥……”
“你哥的事兒陛下做主,你的事兒娘還不能做主了!”
楊正說道:
“陛下旨意已下,得盡快叫你哥迴來成婚。”
“郡夫人憂國憂民,更是教子有方,此言倒是過謙了,宇哥兒如今在呂宋,勤懇於政事,凡事親力親為,實乃我貞觀之正風也!”
陳芬有些受寵若驚:
“全賴陛下娘娘看得起!”
長孫無垢覺得自己心裏平衡了一些,有些小羨慕,倒是知道自己第一個知道楊宇都幹了什麽,這時候笑道:
“至於奇技淫巧之成果嘛,現在我給你們透露真實情況,此次突厥南下實則是宇哥兒一個連射弩加馬鞍馬鐙,便打得威脅我大唐的突厥大軍潰不成軍,還丟了三萬多隻羊與三千匹馬,這陛下才給個郡公之爵,還有些委屈了他!!”
陳芬倒是傻了眼,有些緊張的責備道:
“宇哥兒真能研究這等武器,這孩子就是不消停,這等戰備武器,怎能是他想研究就研究的!”
長孫無垢掩嘴偷笑:
“被父皇責罵了一頓,如今沉穩了些,先給陛下說,再做事了!你且說說那製冰之法!”
陳芬這才鬆了一口氣:
“全賴陛下與皇後娘娘恩澤天下,不予追究,不然小兒有幾個頭也不夠砍的!”
長孫無垢知道,自己一翻輸出,把陳芬嚇到了,於是岔開話題:
“禮哥兒可成了婚?”
陳芬感覺詫異,今天這幫婦人是咋的了,莫不是我家真時來運轉了,但也不敢多胡思亂想,迴道:
“我這等蠻夷之地出來的,年少時家貧,無人看得上,均未曾婚配!”
此話一出,在坐的兩位國夫人,對視一眼:
“吾家有女,年方二八!不如兩個哥兒,都娶了!”
長孫無垢見事情要失控,不得不立刻行動,不然要壞了陛下好事,於是開口道:
“郡夫人,太上皇有一女,乃是嶺南馮總管之女馮才人所生,剛冊封安南郡公主,再過兩年便是豆蔻之年,你看如何?”
原來昨晚,昨日聽到李世民因為派人去嶺南安撫地方混亂發愁,按魏征之策,李世民要安撫各方勢力!
武德元年,父皇為了收服嶺南馮盎,接受了馮盎在李唐建國時送入長安宮的女兒馮氏,武德元年十二月生有一女,李世民登基後封安南郡公主,而馮氏被李淵冊封為才人!
這時候兩個國公夫人,頓時默不作聲!
陳芬內心無法平靜,好在理智還在,開口道:
“這……娘娘,我等山野之人,怎能配得上公主呢!”
長孫無垢說道:
“這是太上皇與陛下的意思!若是郡夫人覺得不妥,此事便作罷!”
陳芬受寵若驚正要說什麽,這時候門外來了一隊人馬:
“太上皇有旨!楊正接旨!”
李世民心領神會,看看旁邊左右的杜如晦,程咬金,震驚的麵孔,心中得意,自己皇家這對父子明裏分裂暗中通氣。
杜如晦的震驚是裝的,程咬金卻是真性情,不過看李世民的臉色沒有發飆的意思,按捺住自己準備發飆的趨勢,默默的一起出來看楊正接旨。
這旨意,李淵找不到人來做,就讓還在任上的裴寂前來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之愛女安南公主,已是豆蔻之年,性行溫良,端莊淑惠,德容兼備。今有楊宇,才俊出眾,品行高潔,忠君愛國。朕躬念其良緣天成,特賜婚公主下嫁於楊宇,擇良辰吉日完婚。
望爾二人婚後琴瑟和鳴,相濡以沫,共修伉儷之美,同守家國之安。
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武德九年 十二月二十九日
欽此!】
楊正如履薄冰,看了看李世民,看他如何指示。
裴寂很是不悅,這楊正真是不上道,太上皇怕是選錯人了!他日必定勸勸李淵退婚,
但是看到杜如晦古井不波的麵相和程咬金那張大嘴巴的模樣,楊正覺得這有什麽不對,卻也猜不出來。
李世民說道:
“即是武德九年的詔書,那我等必須遵循太上皇的旨意!”
楊正這才顫顫巍巍的說道:
“臣楊正,遵旨!大唐萬年,太上皇安康,陛下萬年!”
楊正可不敢祝福太上皇萬年。
李世民滿意的說道:
“楊愛卿,今日喜宴甚是新鮮,明日我遣幾位宮中膳人前來學藝,你可莫言藏拙啊,宮中那些菜色朕都吃膩了!”
楊正還沒起來,轉過來麵對李世民說道:
“臣遵旨!”
李世民說道:
“裴相,旨宣完了,是不是該離開了!”
裴寂:
“啊這……陛下!”
李世民突然來一句:
“莫非還有什麽,真不便聽的話要傳達!”
裴寂知道自己今日是無法與楊正溝通了,於是說道:
“陛下多慮了,臣這就迴複複旨了,臣告退!”
李世民笑道:
“哈哈哈,裴相前來赴宴,不吃上幾口怎麽行,楊愛卿,你快快起來,給裴相準備一副碗筷,吃個飯再走嘛!”
楊正這才起來,說道:
“是是是,你看我被這潑天富貴恩寵,人都呆住了,照顧不周,還請裴相見諒!”
裴寂看著麵前這一唱一和的君臣,他知道太上皇這一步棋,怕是走錯了!
“臣要迴去複命,還請陛下海涵!”
裴寂其實是對李世民囚禁李淵一事很不滿的,所以也不給他任何麵子,說罷便告辭而去。
李世民也跟著告辭了,程咬金杜如晦也是告辭,隻是程咬金臨走前,低聲說了一句:
“恭喜楊郡公,娶了一位李三娘!”
楊正很懵:李三娘何許人也,那可是大唐開國公主,娘子軍的創立者,莫非……太上皇許了一個舞刀弄槍的公主?
另一邊。
李承乾也與楊禮告辭,並且勉勵他加油中舉,大有教好楊禮之意,惹的同門學生好一陣羨慕。
後宅兩位夫人也告辭了,留下長孫無垢私下裏與陳芬談話。
“郡夫人,陛下對你楊氏一家寄予厚望,你們在祖上三代均在嶺南,與前朝無甚大幹係,陛下賢明,唯才是舉,不過……你等不能與前朝血脈有所牽連,否則必引來殺身之禍,切記!”
陳芬聽著話,忙點頭稱是,這恩威並施的手段,不愧是一宮之主。
隨著大家都離開了,楊正叫來楊禮陳芬商議家事:
“如今我楊氏之所以如此揚眉吐氣,乃是陛下與太上皇以我們為棋子紛爭的結果,一著不慎,恐怕會惹來滅門之禍啊,禮兒你有何看法,此局如何破?”
楊禮想了想說道:
“父親莫慌,陛下已然坐上皇位,肯定是勝者,既然兩位皇帝都重視我等,我等就效忠李唐便是!”
楊正又繼續考校楊宇:
“那若是二者逼你表態,你當如何?”
楊禮說道:
“父親,陛下給予我族榮譽勝於太上皇!以此為突破口效忠在位之人,何況我還是杜家門生,怎麽也要跟著陛下的!再者大哥初上京城,也是為秦王而來,我楊氏立場是很明顯的,陛下應當能看得到!”
楊正很是欣慰,楊禮能這麽冷靜分析,比他哥我不遑多讓了!
這時候陳芬從後院出來,也拿著一張婚書:
“禮兒,程家的姑娘,要嫁給你,你如何選!”
楊禮一下就瞪大雙眼:
“娘,怎麽還有我的事兒,今天不是大哥……”
“你哥的事兒陛下做主,你的事兒娘還不能做主了!”
楊正說道:
“陛下旨意已下,得盡快叫你哥迴來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