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不會造青磚,造紅磚
人在大唐:為官七十載被貶十次 作者:你摸魚我摸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宇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應該是會讓尉遲家的那位百騎司校尉,完全上報給李世民的,自己治理呂宋的日子,恐怕不會太久!
他隻希望呂宋治理好了,完全成為了大唐第四糧倉後,他再有所動作吧!
楊宇迴到:
“在其位謀其政罷了!”
馬老三又一巴掌給了楊宇:
“這麽小的年紀,不要總像個老頭子那般說話!聽著就讓人想拿著棍棒追你打!”
楊宇:…………
誰讓我是個二十多歲的靈魂呢,二十一二,在這個社會已經是可以叫老爺的人了!
但是他隻能說道:
“老爺子,我說正事兒的時候,是不是老扳著個臉!”
馬老三笑道:
“是很嚴肅,和李老爺子開賬參議軍事的時候一樣,不過人有氣勢!”
楊宇笑道:
“百姓們給我們製作了屋舍,咱們可以同住一屋了!今晚是李器當值!”
馬老三笑道:
“用你說,我早擺上我的草席!哈哈哈!”
就這樣,楊宇去給諸葛青說了讓百姓們進行到第三輪就先結束,相親晚會結束,仍然保留原來的方隊,得等到開始向南北州分人的時候,再讓他們在一起!
楊宇考慮到古人都很含蓄,所以這幾日應該是等得起的,等相親結束後,就開始萬人大婚!隨後就分散各地,各自建設家園去了!
但是他沒想到的是,這一等會等了一個月,當然這是後話!
楊宇交代之後就到屋棚裏,剛坐上床榻,就想往後仰著眯一下,沒曾想卻沉沉睡去,就連什麽時候王彪子給他脫鞋洗腳都不知道!
次日。
由於府兵的安排已經確定了,以百人火長大比武的名次劃分,前五名歸南府府兵,後五名歸北府,楊宇又按照他們的戰績,進行重要城鎮的駐守安排,今日仍然是相親大會,雖然白天沒有夜裏膽子大,但是他仍然有序的進行家庭重組與戶籍登記!
有了諸葛青、李颯、陸三娘的幫助,楊宇準備擺爛一天!
吃飯之後,諸葛青的一句話,又讓楊宇開始幹活了起來!
“都督,可否趁這個空檔,給那些有家室的,以及四十以上的老人們傳授紅磚製造之法!”
沒錯,楊宇又自己行動起來了!他準備帶人前去尋找黏土,教他們製作紅磚!
已經登記過戶籍的府兵們,和沒有安排相親的老人們,一共一千人左右的男子,欣然前往!
來到了淡水河邊的良田,看到了已經放了水的良田!楊宇全程拿著大喇叭教道:
“就這兒了,誰幫我把這一片的稻米收割一下,兩尺大小即可!”
割開了兩尺葉色開始發黃的成熟稻米後,楊宇幾一鋤頭下去,將些許水分的泥土放入竹盆中,見到泥土還有些許粘性,就開始在竹盆中反複揉搓!
“這樣是為了讓泥土中的水分均勻,製作出來的磚頭,會更加的厚實!”
楊宇叫幾個府兵人在河邊尋來幾塊光滑的一尺來寬的石頭!
楊宇將一塊石板往田埂上一安,就蹲下來將泥團在石板上反複舉起來砸下去!
“這個打土台呀!等我們真的要做工的時候,建議大家做得高一些,或者在這個石板的前麵挖個洞,足以容納一人活動自如的大小,並且砸泥團之時,手臂能夠用得到足夠的力氣就可以!用的力度越大,其泥土就越夯實,磚頭就越是結實耐用!”
楊宇拿起來一把帶來的草木灰繼續說道:
“在石板上撒一些草木灰,就能有效解決泥土粘連石頭的問題!”
楊宇拿出來一個磚頭的模具,這是用木板通過榫卯結構拚接的長方形模具,長方形上下都沒有封口,他將模具放入裝了一半草木灰的竹盆中,用草木灰全部裏裏外外都撒了一遍:
“這也是防止泥土粘連模具,從而成型後無法脫落撒的草木灰!撒完了之後,將泥團直接砸入模具內,這裏的力道一定要控製在能將泥團把模具的角落全部砸時了!”
順著楊宇將模具放在平整的石麵上:
“要在底部的石板上撒草木灰,再放下模具”
有個府兵說道:
“為了防止與石塊粘連!”
楊宇給這位府兵豎起來小拇指
“聰明,學會了!”
楊宇做好準備工作,就高舉泥團
“嘿”
砸入模具中!
楊宇用一根牛筋製作的小弓箭似的切割器,緊貼著模具的上豁口,將模具上方多餘的泥團切割開來!
“做好之後,磚頭的模樣基本上是完成了,但是我們要檢查一下,下方四個角是否全部夯實了,看看這裏!”
楊宇指了指,還沒有夯實的一個角:
“這就是沒有砸實導致的,這樣的情況我們隻需要將拇指在這個角的一分處一按!這個角就能有成為方正的磚石了!”
楊宇指了指那個大拇指印說道:
“至於這個拇指按出來的小洞,等我們將磚頭燒紅了,兩個磚頭一上一下砌在一起,就看不到了,這個小洞也不會影響磚頭本身的承重的!之所以按這個角,讓他方正,目的也隻是為了砌牆的時候,看起來牆麵整齊平整罷了,這就是表麵功夫,可做也可不做!”
大家被楊宇的小幽默激起一陣笑聲!
成型後,楊宇確認這一片良田能夠製作磚頭!
手大手一揮:
“今日就將這片泥土稻米全部收割了!我們在將來的歸鄉鎮製作磚頭!我去叫那群孩子一起來幫忙!”
就這樣,一整個下午,兩千個10-15歲的青少年,加入了稻米的收割之中!
“收了之後的稻米,需要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扒拉出來晾曬!讓表皮青黃的稻殼變成黃色的幹枯模樣,才能存入庫中!”
午時,田畝已經收割了三百來畝稻田,楊宇命他們收拾好稻草,以做糧倉的頂蓋之用,加上磚頭風幹堆放,中間也需要稻草來間隔,所以都收拾在田坎之上!
楊宇派人從半山腰,原本的族群茅草屋中,收拾出來兩百來個鋤頭:
“百姓們,咱們去挖土!製磚頭!”
來到田邊,楊宇考慮到了磚窯要怎麽搞這片李逵占領的小平原,也可以說很寬廣了,這是一塊,足以容納五千人吃飯的平原!
當看到了田坎邊有個小土丘時楊宇欣喜若狂:
“來十個人,我們挖磚窯!”
他隻希望呂宋治理好了,完全成為了大唐第四糧倉後,他再有所動作吧!
楊宇迴到:
“在其位謀其政罷了!”
馬老三又一巴掌給了楊宇:
“這麽小的年紀,不要總像個老頭子那般說話!聽著就讓人想拿著棍棒追你打!”
楊宇:…………
誰讓我是個二十多歲的靈魂呢,二十一二,在這個社會已經是可以叫老爺的人了!
但是他隻能說道:
“老爺子,我說正事兒的時候,是不是老扳著個臉!”
馬老三笑道:
“是很嚴肅,和李老爺子開賬參議軍事的時候一樣,不過人有氣勢!”
楊宇笑道:
“百姓們給我們製作了屋舍,咱們可以同住一屋了!今晚是李器當值!”
馬老三笑道:
“用你說,我早擺上我的草席!哈哈哈!”
就這樣,楊宇去給諸葛青說了讓百姓們進行到第三輪就先結束,相親晚會結束,仍然保留原來的方隊,得等到開始向南北州分人的時候,再讓他們在一起!
楊宇考慮到古人都很含蓄,所以這幾日應該是等得起的,等相親結束後,就開始萬人大婚!隨後就分散各地,各自建設家園去了!
但是他沒想到的是,這一等會等了一個月,當然這是後話!
楊宇交代之後就到屋棚裏,剛坐上床榻,就想往後仰著眯一下,沒曾想卻沉沉睡去,就連什麽時候王彪子給他脫鞋洗腳都不知道!
次日。
由於府兵的安排已經確定了,以百人火長大比武的名次劃分,前五名歸南府府兵,後五名歸北府,楊宇又按照他們的戰績,進行重要城鎮的駐守安排,今日仍然是相親大會,雖然白天沒有夜裏膽子大,但是他仍然有序的進行家庭重組與戶籍登記!
有了諸葛青、李颯、陸三娘的幫助,楊宇準備擺爛一天!
吃飯之後,諸葛青的一句話,又讓楊宇開始幹活了起來!
“都督,可否趁這個空檔,給那些有家室的,以及四十以上的老人們傳授紅磚製造之法!”
沒錯,楊宇又自己行動起來了!他準備帶人前去尋找黏土,教他們製作紅磚!
已經登記過戶籍的府兵們,和沒有安排相親的老人們,一共一千人左右的男子,欣然前往!
來到了淡水河邊的良田,看到了已經放了水的良田!楊宇全程拿著大喇叭教道:
“就這兒了,誰幫我把這一片的稻米收割一下,兩尺大小即可!”
割開了兩尺葉色開始發黃的成熟稻米後,楊宇幾一鋤頭下去,將些許水分的泥土放入竹盆中,見到泥土還有些許粘性,就開始在竹盆中反複揉搓!
“這樣是為了讓泥土中的水分均勻,製作出來的磚頭,會更加的厚實!”
楊宇叫幾個府兵人在河邊尋來幾塊光滑的一尺來寬的石頭!
楊宇將一塊石板往田埂上一安,就蹲下來將泥團在石板上反複舉起來砸下去!
“這個打土台呀!等我們真的要做工的時候,建議大家做得高一些,或者在這個石板的前麵挖個洞,足以容納一人活動自如的大小,並且砸泥團之時,手臂能夠用得到足夠的力氣就可以!用的力度越大,其泥土就越夯實,磚頭就越是結實耐用!”
楊宇拿起來一把帶來的草木灰繼續說道:
“在石板上撒一些草木灰,就能有效解決泥土粘連石頭的問題!”
楊宇拿出來一個磚頭的模具,這是用木板通過榫卯結構拚接的長方形模具,長方形上下都沒有封口,他將模具放入裝了一半草木灰的竹盆中,用草木灰全部裏裏外外都撒了一遍:
“這也是防止泥土粘連模具,從而成型後無法脫落撒的草木灰!撒完了之後,將泥團直接砸入模具內,這裏的力道一定要控製在能將泥團把模具的角落全部砸時了!”
順著楊宇將模具放在平整的石麵上:
“要在底部的石板上撒草木灰,再放下模具”
有個府兵說道:
“為了防止與石塊粘連!”
楊宇給這位府兵豎起來小拇指
“聰明,學會了!”
楊宇做好準備工作,就高舉泥團
“嘿”
砸入模具中!
楊宇用一根牛筋製作的小弓箭似的切割器,緊貼著模具的上豁口,將模具上方多餘的泥團切割開來!
“做好之後,磚頭的模樣基本上是完成了,但是我們要檢查一下,下方四個角是否全部夯實了,看看這裏!”
楊宇指了指,還沒有夯實的一個角:
“這就是沒有砸實導致的,這樣的情況我們隻需要將拇指在這個角的一分處一按!這個角就能有成為方正的磚石了!”
楊宇指了指那個大拇指印說道:
“至於這個拇指按出來的小洞,等我們將磚頭燒紅了,兩個磚頭一上一下砌在一起,就看不到了,這個小洞也不會影響磚頭本身的承重的!之所以按這個角,讓他方正,目的也隻是為了砌牆的時候,看起來牆麵整齊平整罷了,這就是表麵功夫,可做也可不做!”
大家被楊宇的小幽默激起一陣笑聲!
成型後,楊宇確認這一片良田能夠製作磚頭!
手大手一揮:
“今日就將這片泥土稻米全部收割了!我們在將來的歸鄉鎮製作磚頭!我去叫那群孩子一起來幫忙!”
就這樣,一整個下午,兩千個10-15歲的青少年,加入了稻米的收割之中!
“收了之後的稻米,需要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扒拉出來晾曬!讓表皮青黃的稻殼變成黃色的幹枯模樣,才能存入庫中!”
午時,田畝已經收割了三百來畝稻田,楊宇命他們收拾好稻草,以做糧倉的頂蓋之用,加上磚頭風幹堆放,中間也需要稻草來間隔,所以都收拾在田坎之上!
楊宇派人從半山腰,原本的族群茅草屋中,收拾出來兩百來個鋤頭:
“百姓們,咱們去挖土!製磚頭!”
來到田邊,楊宇考慮到了磚窯要怎麽搞這片李逵占領的小平原,也可以說很寬廣了,這是一塊,足以容納五千人吃飯的平原!
當看到了田坎邊有個小土丘時楊宇欣喜若狂:
“來十個人,我們挖磚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