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好言相勸:


    “敬德,你要知道,咱們能夠明裏得勝,大半是君集暗中操作,否則你我明麵行事便會寸步難行!你的功勞,多半還是他幫你實現的,你不能把他忘了!”李世民語重心長地說道。


    李世民深知,尉遲敬德和侯君集都是自己的得力幹將,若是兩人之間因為爭功而出現了一些矛盾,這會讓他很是頭疼。


    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團隊因為內部矛盾而分裂,所以決定親自出馬,調解一下兩人的關係。


    尉遲敬德聽到李世民的話,原本很是失落。他一直認為自己這迴宰了太子和齊王,成為了此次政變成功的關鍵,而侯君集隻是一個背後出謀劃策的謀士,沒有什麽實際的功勞。


    現在李世民卻把大部分功勞都歸功於侯君集,這讓他感到很不公平。他也知道李世民的話有一定的道理,若沒有侯君集的暗中操作控製了皇帝陛下,和鞏固了了皇城守衛,沒有其他太大的外在壓力,他們在明麵上行動才沒受到更多的阻礙。


    想到這裏,尉遲敬德的心情稍微平複了一些。


    侯君集聽到尉遲敬德的話原本很是失落,又見到李世民提及自己的功勞,心中又幹勁十足,自顧自的走出大殿!


    他一直認為自己的智謀不輸任何十八學士,而尉遲敬德隻是一個勇猛的武將,沒有什麽頭腦。


    但現在李世民卻把尉遲敬德作為第一功臣,他心中還是感到些許不滿的。


    他轉念一想,便心裏平衡了,如果沒有尉遲敬德二次救主,在正麵戰場上奮殺太子與齊王,他們的計劃也不可能順利實現。


    想到這裏,侯君集的心情頓時好了起來。


    尉遲敬德也不情不願的說道:


    “那我就勉為其難的送送君集吧!”


    尉遲敬德知道李世民確實不想自己與侯君集這兩大幹將出現裂縫,他也不想讓李世民為難,而且他也知道侯君集是一個有才能的人,雖然性格有些孤傲,但對唐朝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


    既然李世民都這麽說了,他也隻好順坡下驢,送送侯君集,順便緩和一下兩人的關係。


    於是,尉遲敬德和侯君集一起走出了大殿。在路上,他們都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走著。直到走到了宮殿門口,尉遲敬德才打破了沉默。


    “侯君集,你我都是為了秦王的王圖霸業而奮鬥,沒有必要因為一些小事而鬧得不愉快。”尉遲敬德說道。


    侯君集聽了,也點了點頭。“尉遲將軍,你說得對。我們都是秦王的手足,應該為了唐朝的繁榮而努力。”


    尉遲敬德聽了,心中一喜,知道侯君集已經放下了心中的芥蒂:


    “侯君集,你能這麽想就好。以後我們還是要相互扶持,共同為唐朝的繁榮而努力。”


    侯君集聽了,也點了點頭。“尉遲將軍,你說得對。我們都是秦王的左膀右臂,應該為了唐朝的繁榮而努力。”


    兩人說完,相視一笑,然後各自轉身,侯君集向著宮殿外走去,尉遲敬德迴來守衛太極殿,說是守衛實則是囚禁李淵。


    他們各自都知道,以後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們,但他們也相信,隻要他們相互扶持,相互信任,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為唐朝的繁榮做出更大的貢獻。


    李世民在東宮聽到密探的迴報,知道二人已經化幹戈為玉帛,心中大喜,想必自己此番帶著侯君集出去打仗,尉遲敬德應該不會不高興了!


    李世民連夜命人去召集自己手下的能臣幹將,包括在城外大營的的將軍,準備就出兵抵禦原本答應與齊王一起去迎擊來犯的突厥做個討論!


    李世民想著:檢校北門駐軍的雲麾將軍敬君弘、還有一個南衙兵的中郎將呂世衡,外加常駐玄武門的監門將軍常何,三個人共同負責玄武門的駐防工作,皇城應該不會出了亂子!其他三門李世民已經派這三個人,官職最大的是敬君弘,呂世衡次之,常何官職最小。這三個人雖然官職品級有大有小,但是互不統屬,互相牽製。


    為了避免玄武門事件再次重演,李世民決定采取一係列措施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他深知,隻有掌握了足夠的實權,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和大唐的穩定。


    於是,李世民在暗中命令自己的一群兄弟,包括長孫無忌、秦瓊、程咬金等,立即行動起來,將十二衛軍的實權抓到自己手中。這些兄弟都是李世民的得力助手,他們對李世民忠心耿耿,願意為他赴湯蹈火。


    長孫無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哥,他聰明機智,深得李世民的信任。秦瓊和程咬金都是著名的武將,他們勇猛善戰,為大唐立下了赫赫戰功。在李世民的命令下,他們迅速行動起來,利用自己的威望和智慧,將十二衛軍的實權牢牢掌握在手中。


    與此同時,李世民也沒有掉以輕心。他知道,隻有確保長安的安全,才能讓自己放心地率軍抵禦突厥。於是,他命令長孫無忌、秦瓊、程咬金等兄弟,加強長安的防守,確保萬無一失。


    這些兄弟們深知責任重大,他們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們日夜巡邏,加強城防,嚴密監視突厥的動向。同時,他們也積極訓練士兵,提高他們的戰鬥力,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好準備。


    李世民看到自己的兄弟們如此盡心盡力,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欣慰。他知道,有了這些兄弟們的守衛,長安一定會安然無恙。他也相信,在他們的幫助下,自己一定能夠戰勝突厥,為大唐帶來和平與繁榮。


    武德九年,六月十日,李世民召集行補充滿員的800天策軍和由秦瓊、程咬金、尉遲恭等秦王一係的勳貴之子所組成的太子勳衛、太子親衛兩府府兵力2400人,共有3200兵力,迎擊突厥!


    武德九年六月十一日,清晨李世民召集文臣武將就如何擊退突厥在東宮展開朝議,準備就緒就要發兵之時,卻聽門外八百裏加急戰報大喊:


    “靈州大捷,突厥西竄,會州求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唐:為官七十載被貶十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你摸魚我摸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你摸魚我摸魚並收藏人在大唐:為官七十載被貶十次最新章節